问题

如何看待印度 25 亿购买的自产呼吸机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很多用一两个小时就坏?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回答
印度花费巨资购买的25亿卢比(约合3000万美元)国产呼吸机,如今却陷入了严重的质量危机,大量机器在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出现故障,很多甚至只运行一两个小时就报废。这无疑给本就面临严峻疫情挑战的印度医疗系统带来了新的打击,也暴露了其在公共采购和制造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问题的严重性与潜在影响

首先,这批所谓“自产”的呼吸机质量问题并非个案,而是普遍现象。根据媒体报道和医疗机构的反馈,许多设备存在设计缺陷、零部件老化、操作失灵等问题。想象一下,在生命垂危之际,依赖一台呼吸机却发现它随时可能失效,这带来的恐惧和绝望是难以想象的。对于病人而言,这可能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对于医护人员而言,这则意味着医疗救治的巨大风险和心理压力。

其次,这笔巨额的公共资金就这样付诸东流,其浪费程度令人咋舌。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医疗物资的短缺和高昂价格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印度本应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而非购买一堆“废铁”。这不仅是对税收的极大损害,也可能挤占了其他更迫切的医疗需求上的投入。

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这起事件无疑会损害印度“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计划的公信力。本希望通过本土化生产来提升国家自主性和经济活力,但如果在关键时刻连基本的质量都无法保证,那么这种宏伟的蓝图就容易变成空中楼阁,让民众和国际社会对印度制造业的实力产生质疑。

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

要理解为何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质量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多重原因,这并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

1. 仓促的研发与生产:
疫情的紧迫性: 疫情爆发初期,全球范围内呼吸机需求激增,各国都在争相采购和生产。印度政府为了应对潜在的医疗危机,可能仓促启动了呼吸机的研发和生产项目,希望快速满足国内需求。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研发团队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测试、优化和验证。
缺乏成熟的技术积累: 呼吸机是精密医疗器械,其研发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团队。印度虽然在一些技术领域有所发展,但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在短时间内实现大规模、高质量的生产,可能存在技术瓶颈和人才短缺。

2. 薄弱的供应链管理和质量控制:
零部件质量不达标: 呼吸机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整机失效。在匆忙的生产过程中,很可能对零部件的供应商选择、来料检验等环节不够严格,导致使用了不合格的电子元件、密封件或机械部件。
缺乏有效的生产流程和品控: 即便有设计图纸,如果生产线上的组装工艺不精细、操作不规范,或者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机制(如出厂前的逐台测试、老化测试等),也很难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尤其是在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下,小规模的质量瑕疵也可能被放大。

3. 招投标过程中的潜在弊端:
“关系户”或低价中标: 在公共采购中,往往存在各种隐性或显性的压力。如果招投标过程不够透明和公正,可能导致一些缺乏实际生产能力或技术实力的企业,凭借所谓的“关系”或者单纯以低价中标。一旦中标企业无法保证质量,最终受损的是国家和民众。
缺乏对供应商的技术审查: 除了价格,政府在采购时也应该对企业的技术实力、生产能力、过往业绩进行严格的审查。如果只是看重“自产”的概念而忽视了实际的质量保障能力,问题是必然会出现的。

4. 监管和审批的滞后:
医疗器械的监管体系: 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监管和审批流程,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这包括临床试验、性能测试、注册认证等。如果这些环节因为疫情的紧迫性而被简化或跳过,或者监管机构本身能力不足,就可能放行不合格的产品。
缺乏对国产替代品的充分验证: 当一个国家大力推动本土化生产时,对于新出现的国产产品,尤其是在关键医疗设备领域,应该有更加审慎和严苛的验证过程,而不是盲目相信“国产就一定好”的宣传。

5. “印度制造”的挑战与现实:
制造业基础的差距: 尽管印度有雄心勃勃的“印度制造”计划,但其制造业基础,尤其是在精密仪器和高端设备制造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这涉及到工业生态系统、技术人才储备、研发投入等方方面面。
企业自身能力的不足: 印度本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有限、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当面对复杂的精密制造任务时,这些固有的弱点就容易暴露出来。

总结来说,这起25亿卢比呼吸机质量丑闻,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它暴露了印度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准备不足、在推行国家产业战略时的实际困难,以及在公共采购和监管体系中可能存在的漏洞。解决这类问题,不仅需要对现有设备的进行紧急处理,更需要从根源上反思和改革,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完善供应链管理,提升质量控制水平,并确保公共采购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才能真正实现国家自主和产业升级的目标。否则,类似的悲剧很可能还会重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纪晓岚:和大人,咱们还是说点正事吧。

和珅:说。

纪晓岚:燕城这帮贪官啊,把人吃的粮食,换成了牲口吃的麸糠和草料。这件事,和大人可知道?

和珅:我知道。

纪晓岚:那和大人不觉得惭愧吗?

和珅:我倍觉欣慰。

纪晓岚:为什么?

和珅:纪先生你有所不知啊。这一斤口粮啊可以换三斤麸糠。这就等于,原本能救活一个人的粮食,现在可以救活三个人了!

纪晓岚:可麸糠是给牲口吃的,不是给人吃的!

和珅:哎呀,灾民还算人吗?嗯?

纪晓岚:你说什么?

和珅:你不要把眼睛瞪的那么大。你知道不知道,行将饿死的人已经不是人了,那就是畜生,只要活着,还什么麸糠啊,那是好东西。草根、树皮、泥土都可以吃

纪晓岚:此话出自堂堂和大人之口,真是令人震惊。

和珅:你当然感到震惊,你是一介书生,你只会在书斋里,手捧圣贤书骂骂当朝者而已。

纪晓岚:当朝者不公,自当抨击!

和珅:嗨呀,你干嘛呀火气这么大。来来啦,喝酒(斟酒、喝酒)。

纪先生,你见过这个吃观音土活活涨死的人吗?

纪晓岚:什么是观音土啊?

和珅:你看看,你不知道。(纪晓岚斟酒)我再问你,你见过这千里平原所有树木的树皮都被啃光的情形吗?

纪晓岚:啊(诧异)

和珅:易子而食,你当然听说过,那是史书上的四个字而已。我是亲眼见过的啊。(纪晓岚惊异)。这换孩子吃啊,就是锅里的一推肉啊。

纪晓岚:你——

和珅:你以为我毫无人性,是不是?你以为我只知道贪财敛钱,是不是?我亲自到灾区去过,到那儿一看我心都凉了。我这才知道,不管朝廷发下多少救灾的粮食,永远也不够。如果我不设法变通一下,那你在灾区看到的就不是灾民,而是白骨喽!

纪晓岚:这,赈灾的粮款不够,可以向朝廷再请求拨放吗?

和珅:朝廷?你知道国库还剩多少银子?你不知道,你根本就不知道。征大小金川,平准格尔部,眼下国库就只剩下个空壳子,你知道不知道?

纪晓岚:可朝廷还是发了赈灾粮款了,我看了他们的账本,所以的赈灾粮款,全都进了这个薛大老板的钱庄了。

和珅:(摆手)可不能这么说啊。薛大老板可是个神通广大的人,一文钱进去,两文钱出来,我这才有足够的钱去救济灾民了。

纪晓岚:我看了他们的账本了,大大小小的官员,全都在侵吞这救灾的粮款。

和珅:救命先救官,官都活不了,(砸桌子)还救什么民。

纪晓岚:荒唐。

和珅:这是事实。千千万万的灾民啊,谁去发给他们赈灾粮款,是你发,还是我发?还不是得靠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嗯?喂饱了他们,他们才肯给我去卖命。

纪晓岚:(冷笑)真乃旷古之谬论,贪污受贿居然还有了大道理。

和珅:这是几十年官宦生涯换来的大道理,这是千千万万血淋淋的事实换来的金道理啊,纪先生,他你怎么就不懂啊你。

纪晓岚:食君俸,为君分忧,点点滴滴,皆是民脂民膏。和大人,你怎么忍心在这饥民的口中(敲桌子)去扣出一粒粮食呢?

和珅:(双手前摆),又来了,行……喝酒……(斟酒),稍安勿躁,喝酒。(喝酒)。——官字怎么写,上下两个口,先要喂饱上面(手指上天)一个口,才能再去喂下面一个口

纪晓岚:宋有包公,明有海瑞,康熙朝有施公,代代清官,愧煞大人(手指和珅)也。

和珅:对对对……清官的确令人敬佩,可清官也令人畏呀。

纪晓岚:和大人,您就是无敬无畏,所以才无法无天了。

和珅:那我问你,古往今来,多少清官,多少贪官?


纪晓岚:清官如凤毛麟角,贪官如黄河之砂。

和珅:对啊,那我不依靠他们,我依靠谁啊?啊,我这个军机大臣,要是没有他们撑着,那就是个屁,我容易吗?

纪晓岚:(斟酒),好……和大人

和珅:倒酒,倒酒!

纪晓岚:喝酒,喝酒。

我和中堂为国为民,你们这些人真是冤枉我了。

user avatar

回答问题前,估计没几个人认真把今日印度长长的英文报道看完。我加班摸鱼看完写一个。

今日印度记者Rahul Shrivastava做的深度报道还是可信的。我看完的结论是:

呼吸机本身问题不大,但是缓慢的供应链、糟糕的存储分发运输和不适当的使用让这些设备难以发挥作用。

主要骂呼吸机不好用的是旁遮普邦和拉贾斯坦邦这两个地方。

这两个邦声称:PM CARE基金会送来的呼吸机大多不能用,是垃圾(当地话叫kabaad或者说是junk)。有一批320台的呼吸机送到后,旁遮普政府称麻醉医生都不敢用这批机器,因为当中有237台是坏的。另一位叫 Raj Bahadu的医生说,基金会给了98台机器,48台修修好用了,但医生没信心不敢用还是闲着。

吓得莫迪老仙赶紧下令要审计,看看问题出在哪。但记者调查后反而发现了其它问题。

首先,印度联邦卫生部强烈反对这种说法。他们说呼吸机本身没问题,是使用、保管、安装等环节出了问题,许多地方政府收货都6个月了还不用,而新冠病人们反而在窒息中等死,太残忍了。他们认为重要是让那些堆在仓库从没用过的机器恢复使用并且要科学使用。

其次,印度称他们在2020年4月就造了6万台呼吸机并向各邦发放,其中58850台是印度造。但问题是真正安装在医院的并不多。大量的呼吸机要么堆在仓库里,要么因为运输缓慢而没送出去,要么设备和医院管道连接不上,要么没有氧气供应,要么缺乏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反正有设备没装的现象普遍,一地鸡毛。

根据印度卫生部统计,各地申请呼吸机共50000台,发掉49960台,其中43788台分给各邦政府和医疗机构,但是截止4月6号,只装了38803台,还有5000台在仓库发呆。

4月11号,卫生部给某邦写信,指责说去年10月份送去的呼吸机,居然还躺在仓库里头。各邦没装的呼吸机数量在3.9-23%不等。信的内容如下,看看蛮搞笑的。

比如2020年10月28号,就有75台呼吸机到达旁遮普邦的中心仓库,但是制造商JYOTI CNC惊奇地发现,居然没有什么人过问这批机器什么时候安装到位,甚至有官员称不需要这些设备,说这些设备应该运回去。拖到2021年4月混不下去了,卫生部骂了,才开始有人联系安装事宜 。这时候要装多少台呢?809 中的251台还没装好,被政府催了才装,6个月都过去了。。。黄花菜都凉了呢。

然后4月29号厂家来了,一看,得,医院的管道特殊,没有机器和氧气管道的专用转接器装不了,6个月了,邦政府居然没想到这个事情。更麻烦的是,如果装好50台呼吸机,医院氧气的供应压力还不足,不能全用,看报告,有图有真相。

然后现在呢?有设备都来不及装了。

截止4月7号,分配 12065台,发出7123台,送达6326台,装好2630台。

质量问题先不说,这个安装效率也是醉了。

新冠都一年多了,印度政府反应还是这么慢,他们的政府效能啊,真是要好好治理 。


https://www.indiatoday.in/india/story/did-ventilators-from-pm-cares-fund-fail-or-states-failed-to-manage-them-1803473-2021-05-17

thehindu.com/news/natio

Ventilators received under PM CARES lying unopened at civic hospitals: BJP

thehindu.com/news/natio

user avatar

晚清时期

北洋水师买的炮弹不也是这个德性嘛?

历史不都是如此嘛,百姓受灾最严重的时候往往就是大户土地兼并最狠的时候。

抗疫救灾的胆子没有,也不愿意。

但借着抗疫救灾的名头大发国难财的心,印度官僚不仅有,而且很乐意去做。

user avatar

出故障的呼吸机,型号CV200, 单台价值一千万卢比(约合88万人民币),由Skanray tech pvt ltd 授权 Bharat Electronics Ltd 生产,两者都是印度本土企业。

图片截取自新闻视频,来源见下图

user avatar

现在明白为啥前几天印度媒体使劲抹黑中国的医疗设备了,又是嫌贵,又是说质量问题,原来是为了遮盖自个产的只能用几个小时的呼吸机。栽赃中国产设备,就是为了转移矛盾的,但现在问题藏不住了,终于曝光了。

我在前面的文章分析过,印度其实不能算做正儿八经的一个国家,那些政治精英之所以能把这些部落拢在一起,主要是靠营造一种外患氛围,才达到目的的。

印度和周边国家就没好过,各种搞事情,目的就是为了维系自己的像沙子一样的城堡能勉强坚持下去。一旦那天周边没事了,自己内部就会搞分家了,这个是最要命的事情了,所以周边要一直有事情才行。

大家可能百思不得其解,为啥印度这么个烂摊子了,还要这么跳,主要原因也是在这儿,老仙这些政治精英不傻,很明白道理。

所以,去年印度那样搞事情,我们基本没搭理他,越搭理他,他们就越来劲,就达到目的了。我们的大目标根本不在这儿,或者说印度根本就不能算一个对手。

现在印媒恶意抹黑中国制氧机也是这个道理,各种甩锅、树敌、碰瓷,这个是必须的,必须要做的事情。

所以大家也没必要太生气,明白其中的道理就不会生气了,啥事情都是有原因的,要明白事情的本质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当务之急就是开足马力生产,卖好价格过去,把该挣得钱给挣了再说,千万不要心慈手软,价格要高点再高点,印度就是要买贵的,越贵越好,这样他们才能理直气壮地向大美丽爸爸告状,又被中国欺负了,如何如何。

一些制氧机等紧缺医疗器材,不管价格高低,都到不了印度低等级民众手中,低等级民众也不着急的,因为他们有神牛大粪护体,可保他们无忧。

就这样只能用几个小时的呼吸机,不知道能不能给到低等级民众用呢,如果用上也能多活1个小时,但是多在此岸呆1小时,就晚到彼岸1小时,也不一定是好事。

user avatar

又黑印度 !

啥叫劣质呼吸机

大声跟我念 : “投 胎 婆 罗 门 加 速 器


还是那两句话

印度抗疫可以稍微帮一帮

但防止印度甩锅使坏的弦儿一定要时刻紧绷

去年莫迪政府欣喜若狂上蹿下跳

恨不得马上置中国于死地的丑态还在眼前

即使援助印度

也要等莫迪下台以后再说

user avatar

讲句良心话,何必在这种人命关天的时候挣黑心钱,在某宝买某鱼的呼吸机他不香吗???

user avatar

我记得某个答案中提到过,印度医院里面用烟熏的方式来给设备消毒。

user avatar

现在不是印度要的东西都流行全款嘛,印度人没钱了想出这招,以后就有借口不全款了。做外贸的要当心了,可能是印度人想出来的一个借口!

机器本身也应该是有问题,说不定都是哪里淘的报废产品,虽然说是印度国产的,但核心零件大家都懂的,这种机器做二手回收的肯定有利润的,拼拼凑凑的一台机器就出来了,况且安装维护就那么几个人会的,不可能一下完成那么多工作量的,毕竟是小众行业,往年也不会招那么多岗位。而且印度很多行业都是私人垄断的,坐地起价发国难财对这帮印度土豪而言就和喝水一样。之前他们不就是买了很多二手的羽绒服给军方穿嘛。

据《今日印度》报道,其中,印度政府去年采购的250台呼吸机花费了超过2.5亿卢比(约合2190万元人民币),其中一些放在印度卫生部的仓库里,一些在使用时出现故障。

总理关怀基金会拨给克拉拉邦的480台呼吸机中,320台来自印度巴拉特电子有限公司(Bharat Electronics Limited),160台来自印度AgVa医疗保健公司(AgVa Healthcare),这批呼吸机中,由于连接器和呼吸机管不适用,加上安装后未调试,很多不能投入使用。

user avatar

3方面的可能性,不排除都占据。


对氧源有要求

医用无创呼吸机会视病人的情况,接中心供氧或者制氧机、氧气罐。

这个问题放在印度当下“缺氧严重”的情况下,非常棘手。

实际上,对于医用无创呼吸机来说,供氧输入在机器的进气端,需要一定的压力(中心供氧的流量很足,此处只要求压力)。这个氧源压力的输入是有要求的:如果过高,设备会损坏。

设备损坏之外,氧压和氧流量的不足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为面罩具有CO2“贮存效应”,且面罩内的压力较大。当呼吸机外接制氧机时,一般当小于氧流量5L/min时,氧气不能很好的进入面罩内,自然也就无法进到气道和肺内,同时也不能将呼气的CO2冲出至面罩外,氧浓度就会明显变低。

当然上述讨论还有一个前提:有足够的氧供应。


人工操作门槛高

医用无创呼吸机对操作性是有门槛的,医生和护士必须经过产品培训才能正确掌握操作技巧。

呼吸模式的选择和参数的设置并不是千篇一律,而是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因此这一步至关重要,也是一名医生使用呼吸机必备的能力。

比如:

  • 呼吸机方式参数设置不当
  • 潮气量设置过高
  • PEEP设置过高
  • 压力控制设置压力过高
  • 分钟通气量高限报警设置过低;
  • 呼吸机方式参数设置不当,频率设置过快

以上种种复杂细微的设置,要求医护人员首先要基于对呼吸机操作的熟悉之上,对于患者情况能够及时洞察并动态调整。

否则,不仅损坏设备,也会让患者处于危险境地。

提醒此处软插入:当然像鱼跃这类成熟呼吸机制造企业在设备商植入了多且灵敏的传感器、也有强大的算法能力进行偏差纠正,专业人员跟踪调试是必须的。

关于呼吸机的技术难度,之前纽约州州长科莫形是这么表述的:

操作很长时间非常困难,需要很多人24小时为一名患者操作。

呼吸机本身的质量低下

呼吸机制造涉及成百上千个零部件的生产与组装,还有硬件和软件的调试和兼容,还需要专业员工和严格监管保证产品质量。

在工业体系成熟完备的情况下,转产或增产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是在工业体系薄弱的国家中,既难保证单一环节的精益率,也那保证这个生产链条的成功性。

退一万步说,就算制造上具备条件,但呼吸机零部件是典型的全球供应体系,任一关键元器件都应当是在临床上有过充分验证才能【上战场】。

这里引用答主 @大海 提到的数据:

印度称他们在2020年4月就造了6万台呼吸机并向各邦发放,其中58850台是印度造。

5.88万台呼吸机,已经达到规模化生产数字。

要么生产商本身就有充足的原料储备,否则要在这么短时间达到上述规模,元器件就只能降档以首先满足数量上需求。



最后

其实我国在新冠治疗上,已经启用了【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设备。

一方面操作简单,大大降低了临床与紧急情况下的使用难度,另一方面它自带氧源,克服了氧浓度和氧流量有可能不足的问题。

最关键的是,就临床救治效果来看,大量文献与数据证实了其有效性。


以上,期待评论区。



▶️| 我是鱼跃医疗,理想是用医学知识改变世界


▶️| 推荐回答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什么事件让你觉得「真是天佑中华啊!」?

青藏铁路给藏族人民带来什么,除开物质?

一次能跑 10 公里的人身体素质怎么样?

喜茶等奶茶检出咖啡因,最高相当于 7 罐红牛,含量为什么会这么高?

爱喝奶茶?你们都快把奶精生产商喝上市了


▶️| 点赞、评论、分享,鼓励我们继续回答

user avatar

我其实很搞不懂这个呼吸机的价格是怎么来的。

一台1000万卢比,大概90万人民币左右,但是我知道非常好的进口呼吸机,价格也没到这个恐怖的地步,这个价位已经非常高了,我没有查到具体的中国出口呼吸机价格,但是应该能查出一个接近的数据。

就……最昂贵的有创呼吸机应该能达到这个价格,也就是ECMO,但是这玩意均价是……

所以我真的想知道一点,那就是印度人在这次交易里又贪了多少,价格是普通呼吸机的几十倍都不止,直追ECMO的价格,这钱到哪里去了呢?

甩锅中国就更离谱了,中国去年3到6月三个月就卖了十万台呼吸机。

去年总出口量多少?

别的不说,光美国就买了小两万的中国产呼吸机。

中国去年向全球卖了四千多亿的医疗物资。

讲个有意思的事,假设我们出口的呼吸机也是印度的价格,光呼吸机我们就能卖2500亿人民币,何苦我们除了口罩以外的所有设备捆一起才赚了一千亿,这还是把设备全算成无创呼吸机,没算更昂贵的有创,可见还是印度会赚钱啊!

21世纪的未来果然在印度!

user avatar
听说以前有工程局去印度做工程,合同中写了赠送100个电线杆子,结果印度人认为电线杆子是0元价格,然后要求中国的工程公司提供1亿根电线杆,你没看错,就是1亿,因为是0元的东西,所以认为中国人可以免费赠送。中国人直接傻了?

这是我之前写的一个回答,怎样看待中国网友普遍轻视印度? 评论区北门大官人的回复。

我写的回答挺简单:“当你遇到的印度客户跑你公司来跟你砍价砍一上午,目的就是为了中午让你请他吃顿肯德基的时候,你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去重视他。”

结果评论区引来了很多做印度外贸或者外包服务朋友的吐槽。大家看完这些吐槽之后,对于25亿购买自产呼吸机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这道题,应该就有些理解“我们接触的绝大多数印度人,并不关心所谓的质量问题。他们在意的是,是不是能占到便宜。”

知友围城牛牛

以前公司做LED软灯带出口为主的,阿三要货都是报称几万拿货几百,按百分之一来理解就好了,另外他们所谓的好货就是能点亮就是及格的货,什么色差,滴胶不过关之类的完全不是问题,因为他们就只给得起那种价格,跟他们说质量,那完全是对牛弹琴。

知友小朱

医疗器械的,给印度客户报价只报一次低价高一点的价格,能成就成,不成从不报第二次价。样品运费到付,全款发货。真的,他们给的价格你都恨不得打死他。

知友闲云野鹤

船舶设备售后。印度人是我唯一碰到过的会在报价已经确认,活都干完了,然后在结账付款的时候和你谈折扣问题的人。从那以后,印度人询价一律全额预付款,爱做做,不做滚。

知友默片

我们公司印度做的少,不过嘛仪器他们还是停留在 要重 要大 这样显得分量足,质量好

知友Hello Mango

外贸doge来啦!!!含泪点赞。同时期跟俩新客户谈订单,一个俄罗斯的几十万,一个印度的几千块。前者不讲价不废话出货前直接全款打过来;后者疯狂逼逼不停压价还要求质保。你说说。

知友傲慢的阿健

我就是做外贸的,印度连续几年过去出差了,去的是新德里,孟买这种大城市,是真的脏乱差,不知道为啥有些自媒体还整天说印度好。然后就是印度人做生意真的是毫无诚信,临到要发货时改合同条款,还好是款到发货。最后他只有先付款我才给他发货。印度港口海关更流氓。别的国家,你货到对方港口了,对方如果不付款的话你是可以把货拉回来的,但印度不一样,需要买家开具一系列证明才会让你退运。买家都不付钱了怎么可能会帮你去开证明,基本上只要你货出海了,就拉不回来了。这真是个流氓的国家。

知友不友善

外贸没做过,7年前待的公司倒是找过印度的软件外包。是的,就是吹上天的印度软件外包。
项目验收时老板在办公室里咆哮:我再找阿三外包我就是狗。那是我唯一一次见到这位WG后第一批高考录取的清华硕士这么失态的骂人,还是骂自己。
这位码代码码了几十年的大牛,我们有什么BUG改不好,他过来不超过20分钟就解决的大牛,愣是被三哥给忽悠的翻车了。三哥是真有两把刷子。后来这项目三哥负责的代码是我们老板找了他在美国的同学,买了现成的东西回来改了改顶上了。
再后来我们公司再找外包就是找国内或者日本的外包了。

知友抓狂

有幸瞻仰过印度代码,标准的匈牙利命名法,类似p->method这种调用,变量名加函数名能超过100个字符,屏幕小了都看不全[捂脸]

知友小胡或老马

我们是华为终端的,13年前用高通的基线,处理稳定性问题需要给高通提case,亚洲区域都是印度人在处理,我经常性被忽悠的撂电话就大喊“日他妈”。后来就好了,海思处理case快多了,也不用忍咖喱味英语了。

知友沧海云帆

如果有在业务上和三哥合作过,十有八九都会轻视的吧。印度不乏思路特别敏捷,解决问题一流的精英。但那些都是少数,是他们顶级公司的最高层,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举个例子说,客户交代的工作,他们可以压2周,当下周一要交付了,周五快下班的时候拿出个啥都没做的东西,逼着大伙加班;以及后来大家都默认但凡三哥保证的,至少要打个对折理解。

以上引用了12位知友的评论留言,涵盖了工程、外贸、照明、仪器、软件外包、医疗器械。

包括我在内,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认知:我们接触的绝大多数印度人,并不关心所谓的质量问题。他们在意的是,是不是能占到便宜。

当然,也有老哥说了,极少数印度精英,头脑还是清楚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印度花费巨资购买的25亿卢比(约合3000万美元)国产呼吸机,如今却陷入了严重的质量危机,大量机器在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出现故障,很多甚至只运行一两个小时就报废。这无疑给本就面临严峻疫情挑战的印度医疗系统带来了新的打击,也暴露了其在公共采购和制造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问题的严重性与潜在影响首先,这.............
  • 回答
    关于印度这场声势浩大的大罢工,其实早在2023年的2月24日就已经拉开了序幕,动员了全印度近2.5亿劳动者参与,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堪称印度工会运动史上的一次里程碑事件。要理解这场罢工,我们得深入探究其背后错综复杂的根源。规模与影响:一场牵动全国的“静默的呐喊”想象一下,2.5亿人,这个数字本身就足.............
  • 回答
    对于白宫在2月25日表达支持印度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一事,这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地缘政治动向,值得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这是美国对印度战略定位的明确升级。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将印度视为其在亚洲“印太战略”中的关键伙伴。此次公开表态,无疑是将这种伙伴关系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美国此举.............
  • 回答
    印度承认误射导弹落入巴基斯坦境内一事,是印巴两国关系紧张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地区安全局势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影响及可能的后续发展: 一、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23年6月,印度在进行军事演习时,一枚“阿金科特”(Agni5)远程导弹因技术故障.............
  • 回答
    印度购买6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AH64 Apache)的事件,是其军事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涉及多方面的战略考量、技术挑战和国际关系。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意义及潜在影响: 一、事件背景与事实核查1. 采购细节 时间与价格:根据2023年印度国防部的公告,印度与美国签订协.............
  • 回答
    印度媒体称“印军山地战部队已拉响最高警报”,这一说法通常与中印边境地区的紧张局势相关,尤其是东段(阿克赛钦地区)和西段(拉达克地区)的对峙。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背景:中印边境局势的复杂性 历史争议:中印边境问题源于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后形成的“实际控制线”(LAC),双方在东段.............
  • 回答
    关于“印度出现山羊宝宝长着人脸”的说法,目前并没有可靠的科学证据或权威媒体报道支持这一事件的真实性。这种描述更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的综合结果: 1. 误解与视觉错觉 动物面部特征的误读:某些山羊在特定角度、光线或镜头下,可能因面部毛发分布、肌肉结构或表情而被误认为“长着人脸”。例如,山羊的面部轮.............
  • 回答
    印度对中国制造的快速检测试剂盒精确度提出质疑,称其准确率仅为5%,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和理解。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观点和分析:一、 事件背景和印度提出的质疑点 时间点和情境: 印度在新冠疫情初期,大量采购中国制造的检测试剂盒,用于迅速扩大检测能力。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 回答
    印度2019年第三季度GDP增速下滑至4.5%,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经济现象。这个数字比前几个季度以及市场预期都要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分析。要理解这个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数据本身及其意义: 4.5%是什么水平? 对印度这样一个新兴经济体来说,4.5%的增长率虽然仍然是正增长.............
  • 回答
    印度将中国部分领土划入所谓“中央直辖区”,即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 Pradesh),是中印两国之间一个长期存在且高度敏感的领土争端的核心问题。要理解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印度划入领土的背景与依据(印度视角): 历史渊源: 印度方面认为,历史上,今天所谓.............
  • 回答
    印度宣布计划建立自己的空间站,这是印度太空计划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引发了全球对印度太空能力的广泛关注。要全面看待这一举措,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 动机、目标、技术能力、潜在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一、 印度宣布建立空间站的动机与目标:印度建立空间站并非凭空而起,而是其长期太空战略和国家发展.............
  • 回答
    对于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 Twitter 上宣布印度采用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随后被印度总理办公室(PMO)否认是“被盗号”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看待。这起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涉及科技、金融、政治、信息安全等多个层面。事件经过的梳理:1. 莫迪.............
  • 回答
    印度电厂燃煤库存告急以及世界煤炭行业面临的挑战,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其根源涉及能源结构、地缘政治、经济因素、环境政策等多个方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一、印度电厂燃煤库存告急的原因(平均仅剩 4 天,部分为零):印度目前面临的燃煤库存危机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复杂结果:1. 异常高.............
  • 回答
    印度工人长途步行回家,导致20多人死在路上,以及返乡人员“被用水枪消杀”的现象,都反映了印度在新冠疫情期间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其社会治理和人道主义救援方面的深层问题。 印度工人长途步行回家,20多人死在路上:一个令人心碎的悲剧背景: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印度也未能幸免。为了遏制病毒传播,.............
  • 回答
    印度拥有“完美”的人口结构,相对于中国而言,这可能是一个显著的长期优势。然而,对“完美”一词的使用需要谨慎,因为任何人口结构都存在潜在的挑战。但从宏观层面来看,印度人口结构所带来的机遇确实令人瞩目。以下是更详细的分析:1. 年轻化的人口结构与劳动力供给: “人口红利”的含义: 印度拥有庞大且年轻.............
  • 回答
    近日,印度一位专家就中国在中印边境地区开展的村庄扶贫工作发表了看法,认为这“威胁到了印度”。这一说法在印度国内引发了一些关注和讨论,但究竟如何理解这种“威胁”,以及其背后的逻辑和影响,则需要更详细地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在中印边境地区,尤其是在与印度存在领土争议的区域,确实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
  • 回答
    2016年,印度GDP首次超过英国,这个消息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许多关于两国经济地位、发展模式以及未来走向的讨论。要深入看待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事件本身:一个重要的经济里程碑首先,从数字上看,印度GDP超过英国是一个显著的经济里程碑。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
  • 回答
    印度的蝗灾,特别是沙漠蝗的出现,这两天又大规模卷土重来,这无疑给本就脆弱的印度农业带来了雪上加霜的打击。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把它拆解开来看,从成因、影响,到应对措施,以及它背后更深层次的警示。第一波的“噩梦”并未远去,新的威胁悄然逼近大家可能还记得,去年(2020年)那场声势浩大的沙漠蝗灾,它们像一.............
  • 回答
    这件事呀,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在中印关系有时比较微妙的时候,这样一件事情就很容易被放大,然后大家就有了很多讨论。简单来说,就是前段时间,有些印度网民在网上找中国在边境冲突中的伤亡情况,结果他们拿出了一份所谓的“108名中国军人阵亡名单”,声称这是中国官方公布的。但是,当这份名单被大家(包括一些中.............
  • 回答
    印度近期在基建领域对中国企业采取了更趋严格的限制措施,覆盖道路、桥梁、电厂乃至电信等多个关键行业。这一变化背后,既有地缘政治的考量,也夹杂着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考量,并可能对两国关系及全球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政策收紧的背景与动因:首先,必须承认的是,印度此举并非横空出世,而是近年来两国关系复杂化的一个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