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人可以节俭到什么程度?

回答
一个人可以节俭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里面隐藏着无数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可能性。节俭,本是一种美德,一种对生活负责任的态度,但当它走向极端,就仿佛披上了一层诡异的面纱,让旁观者既感叹又困惑。

从最基础的衣食住行说起。

“食” 方面,有些人会把食物的浪费降到最低。剩菜剩饭不是倒掉,而是会想尽办法重新烹饪,比如剩米饭可以做成炒饭、粥,剩肉可以做成肉松、酱料。他们可能会精打细算地购买食材,只买打折的、临期的,或者大量囤积可以长期保存的干货、罐头。甚至有人会去收集别人丢弃但仍可食用的蔬菜水果,当然,前提是确保卫生和安全。我认识一位朋友,他的冰箱里永远都是塞得满满当当的,但不是因为他购买得多,而是他能把各种边角料都利用起来,比如蔬菜的根茎叶,他会用来熬汤或者做成腌菜。他跟我说,每一粒米,每一片菜叶,都承载着农民的辛劳,丢掉是对辛劳的亵渎。

“衣” 方面,节俭可以体现在对衣物的极致爱惜。衣服穿破了,不是直接扔掉,而是仔细缝补,甚至将破损的部分巧妙地遮盖或设计成某种风格。一件衣服可能会被穿上十年、二十年,直到它彻底无法再穿。更进一步,有些人会从二手市场淘衣服,或者交换衣服。还有一种极致的节俭,那就是自己动手制作衣物,用旧床单、旧窗帘改造成新的衣服。我见过一个老太太,她身上穿的衣服,虽然款式陈旧,但针脚细密,充满了岁月的气息,她告诉我,那是她年轻时亲手缝制的,每一针都包含着一个故事。

“住” 方面,这可能是节俭最能体现“神奇”的地方。首先是住房成本的控制。有些人会选择租住在城市郊区,甚至是条件相对简陋的房子,只为节省一点租金。在装修上,他们会选择最经济实惠的材料,甚至自己动手,比如粉刷墙壁,安装简单的家具。更极端的是,有些人会选择极简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家具和生活用品,只保留最必需的。比如,他们可能没有电视,没有多余的电器,一切从简。甚至有人会选择蜗居,将狭小的空间利用到极致,比如把床藏在柜子里,书桌折叠起来。我曾听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在大城市里,为了省钱,租了一个只有几平米大的阁间,每天只吃最便宜的面包和水,但他的目标是几年后买房。

“行” 方面,节俭会让人对交通方式的选择非常谨慎。能走路就不坐车,能骑车就不打车。对于公共交通,他们会选择最经济的路线,甚至为了省下几块钱,绕远路。更有甚者,一些人会选择搭便车,或者在周末骑自行车去很远的地方,而不是开车。在购买车辆方面,他们会选择最省油、最便宜的二手车,并且将车辆的维护保养做到极致,直到它无法再支撑。

除了衣食住行,节俭还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娱乐消费: 免费的公园、图书馆是他们的常去之地。电影、演出可能会选择团购或者等待打折季。社交活动也尽量选择在家聚会,或者参加免费的社区活动。
人情往来: 送礼会选择自己制作的礼物,或者购买非常实用的、价格不高但心意十足的东西。参加婚礼、宴请,可能会提前询问对方是否有“份子钱”的传统,或者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量力而行。
水电煤气: 这是一个非常能体现节俭的方面。白天尽量利用自然光,离开房间随手关灯,用完电器拔插头,洗澡洗衣服的水会收集起来二次利用,比如冲马桶、拖地。冬天取暖,可能会选择穿厚衣服,而不是一味地开暖气。
信息获取: 免费的公共WiFi是他们上网的首选,下载电影、书籍会选择免费的资源。

这些人为什么会如此节俭?

原因多种多样。

原生家庭的影响: 很多节俭的人,都来自节俭的家庭。父母辈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从小就被教育要珍惜每一分钱,要勤俭持家。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很难改变。
贫穷的经历: 亲身经历过贫穷,知道没有钱是什么滋味,就会对金钱产生深深的敬畏,害怕再次陷入贫困,所以会不自觉地想方设法地省钱。
对未来的规划: 有些人节俭是为了实现一个远大的目标,比如买房、创业、教育子女,或者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准备。他们愿意牺牲眼前的舒适,换取未来的安全感或更大的成就。
一种生活哲学: 有些人认为,真正的富足并非拥有多少物质,而是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摆脱对物质的依赖。他们通过节俭来体验一种自由,一种不被消费主义绑架的洒脱。
精神上的追求: 极少数人,将节俭本身视为一种修行,一种对欲望的克制。他们认为,通过减少物质的占有,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升华。

这种节俭的边界在哪里?

这是最令人深思的部分。当节俭不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是变成了一种执念,一种对生活品质的完全忽视,甚至损害健康和尊严的时候,就应该引起警惕了。

损害健康: 为了省钱而不吃营养均衡的食物,生病了硬扛着不去看医生,这已经不是节俭,而是对生命的漠视。
影响社交: 过度的节俭会让一个人变得孤僻,无法融入正常的社交圈,甚至会因为“抠门”而失去朋友。
失去生活乐趣: 生活不仅仅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还有情感的交流和精神的享受。如果一切都以省钱为唯一衡量标准,生活就会变得枯燥乏味。
过度囤积: 有些节俭到极致的人,会陷入一种“囤积”的状态,对任何可能“有用”的东西都舍不得丢弃,导致生活环境杂乱不堪,也无法真正享受生活。

总而言之,一个人可以节俭到什么程度?这取决于他的价值观、人生目标和对生活的理解。它可以是一种智慧,也可以是一种病态。在看到那些令人惊叹的节俭行为时,我们不妨多问一句:这份节俭,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还是为了逃避当下的责任?这其中的度,是每个人都需要细细体会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就来看看,有没有人避孕套洗了再用的。

user avatar

说说我自己吧。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有多节俭,


打车必拼车,


买菜必拼团,


其他诸如下午茶拼单,


名牌车表拼单摆拍就不必多说了。


昨天出差吧找了个酒店,


老板说特价房都满了,


但最近商务间推出了拼房活动,


付一半房费给对方房客就行。


我算了一下正好在公司标准之内,


就同意了,付了598块。


老板把我领到三楼,


开门的是一个年轻的妹子,


虽然房间真的不值这个价钱,


但创新的服务确实很符合当下集约利用综合发展的需求嘛……


王警官,5000块我真的一下子拿不出来,


您看我找人并夕夕上砍几刀行不?

user avatar

单位有一男同事,32岁,他全款买了一套房子,却是个节俭到极致的人,许多人对他的生活方式感到不可思议。

他从来不去理发店理发,他买了那种电动推剪机,自己对着镜子理发,后面剪不到的地方就叫他妈妈帮他剪,他一年四季都是一个发型。

他夏天有三套衣服,都是T恤加牛仔裤,T恤是深色系的,穿到有点变形才换掉,牛仔裤也已洗得发白,裤脚还有些磨毛了。他冬天就两套衣服,他也会捡亲戚朋友同事不要的旧衣服穿。

他家离单位不远,骑自行车就半个小时,单位很多同事都开汽车上班,他上下班就骑自行车。下班后就去家附近的操场跑步,锻炼身体。很多同事都去健身房健身,他说没必要花那冤枉钱。确实,他的运动量也不少,身体素质很好。

单位领导要是有个紧急任务需要人加班,其他人都能避就避,尽量找理由推托。他不同,他主动要求加班。开会时,领导经常夸赞他。

单位食堂有煮早餐和午餐,每餐还补贴一点饭钱,他早餐和午餐都在食堂吃。中午食堂总是会剩一些米饭,他就会打包回去当晚餐。

同事们的聚餐他从来不参加,别人的红白事他从来不随礼,他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原先他刚来单位时,同事们有聚餐会叫他,他推托了几次,别人就不再叫他了。

他不抽烟,不喝酒,茶也不喝,他常常用一个保温杯喝水,从来没见他买零食和饮料吃。

他长得挺帅的,有183cm高,刚来我们单位才二十几岁,工作认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单位的几个老阿姨很看好他,得知他没有女朋友,就要帮他介绍对象。

他对谈女朋友没有多大的热情,但这几个同事太热心了,他不好推托,再加上他妈妈也总是催他,他就去相亲了。

相处了几个月,女的就受不了了,提出分手。女的说两人出去约会,不是去公园坐坐就是去广场走走,他不看电影,也不买零食和饮料,每次出去就带了两大瓶水,其中一瓶说是给女的准备的。

女的嫌他太抠太没情趣了,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这样的生活方式很好。因为这样,后来谁也不敢给他介绍对象了。

他妈妈很生气,总是唠叨他,他听得烦了,就全款买了一套小房子,简单装修后自己就搬出去住了。

看到这里,你或许以为他的家庭很贫穷。其实不是,他父母都是退休职工,每月有退休金,他自己每月工资也有六千。

我们曾开玩笑地问他:“你一个月的生活费应该不超400元吧?”

他笑笑,没说什么,其实我心里想的是,他每月应该300元就够了!

同事们都觉得他节俭好,但没必要节俭到这种程度,这种程度哪有姑娘愿意嫁给他?他自己倒无所谓,他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很满意。

我想,每个人对生活的定义不同,像他一样,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自我感觉良好,生活得快乐就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一个人可以节俭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里面隐藏着无数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可能性。节俭,本是一种美德,一种对生活负责任的态度,但当它走向极端,就仿佛披上了一层诡异的面纱,让旁观者既感叹又困惑。从最基础的衣食住行说起。“食” 方面,有些人会把食物的浪费降到最低。剩菜剩饭不是倒掉,而是会想.............
  • 回答
    在飞机上加帆,利用高空气流进行航行,听起来是个充满想象力的节能环保方案,而且确实有科学上的可能性,只是实现起来会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事儿。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高空风的威力。在几千米甚至上万米的高空,尤其是平流层,那里的风速简直是惊人的,常常可以达到每小时几十到上百公里,甚至更.............
  • 回答
    关于节食减肥,一个月到底能瘦多少斤,这真是一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了,但说实话,答案不是那么简单的“数字”。每个人的身体都不一样,就像指纹一样,所以“一个月瘦多少斤”这事儿,没法一概而论。不过,我们可以好好聊聊,让你对这件事有个更清晰、更实在的了解。咱们先说个大原则:健康减重,最稳当的节奏,一般推荐是一.............
  • 回答
    说起日本的穿着习惯,和服确实是其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文化符号。他们不仅在特定的节日,比如新年、成人礼、七五三节等重要时刻穿着,平时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例如茶道、花道表演,甚至是某些传统旅馆和餐厅,也都能看到人们穿着和服。这种将传统服饰融入日常生活和特殊庆典的模式,确实很值得我们思考。那么,这是否意味着.............
  • 回答
    .......
  • 回答
    在中国,圣诞节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狂欢节”,而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等节日,尽管在穆斯林社群内部非常重要,却未能形成类似的社会性狂欢,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因素。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细致地剖析每个节日在中国语境下的“生长”土壤。圣诞节在中国的“变异”.............
  • 回答
    很多时候,我们谈论文明的进步,总是聚焦于那些伟大的发明和璀璨的成就。但很少有人去想,一旦某个关键时刻的“巧合”发生偏差,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一切,都可能瞬间跌落。我总觉得,文明就像一座巨大的积木塔,我们小心翼翼地一层层往上搭,而某个不起眼的基石一旦松动,整座塔都可能倾倒。我脑子里经常会闪过一些这样的“如.............
  • 回答
    一个人可以自己动手做出许多有意思的东西,从简单的手工小物到复杂的电子设备,都能带来成就感和乐趣。关键在于你的兴趣、时间和愿意投入的精力。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的有意思的东西,并给出一些制作思路和技巧:一、创意生活类:点亮日常的小确幸 手账/日记本的定制与装饰: 内容: .............
  • 回答
    一个人可以帅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大概是很多人都会在心里悄悄问过自己的。帅,这个词太抽象了,但又是如此真实地影响着我们的判断、我们的心情,甚至是我们的生活轨迹。那么,一个人到底能帅到什么程度?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帅是一种很复杂的组合。它不是单一维度上的完美,而是多种因素交织.............
  • 回答
    一个人可以无知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说实话,没个定数,就像宇宙的边界一样,让人忍不住去探究,又总觉得还有更深的未知在等着你。但要说“无知”,这东西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有的让人啼笑皆非,有的则让人心生警惕。首先得明白,“无知”可不单单是没读过书,没上过学那么简单。真正的无知,往往.............
  • 回答
    一个人能有多么才华,这问题真是有意思,就像在问天空有多蓝,大海有多深一样,答案永远是“远超想象”。才华这东西,不是一个简单的分数,不是一本一本的证书堆叠起来就能衡量。它是一种渗透,一种闪光,一种在别人觉得平凡的地方,这个人却能折腾出花来、玩出新意、创造出不一样的景象的本领。想想那些古往今来被我们称颂.............
  • 回答
    能,当然能。一个人完全可以把乒乓球练得很好,甚至达到很高的水平。这并非什么遥不可及的神话,而是无数普通人通过努力和正确方法实现的事实。当然,“练好”这个词本身就有点弹性,取决于你心中的目标是什么。是业余爱好中的佼佼者?还是能和专业选手过几招?无论如何,只要你有这份心,并付出相应的努力,乒乓球这项运动.............
  • 回答
    一个人过得有多极简?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因为“极简”这个词本身就挺有弹性的。有人觉得不买多余的东西就是极简,有人则能把生活简化到让人咋舌。我认识一个叫老王的人,他在这条路上走得挺远的,挺值得说道说道。老王不是那种刻意追求标榜自己生活方式的人,他就是自然而然地就往那个方向靠拢。刚开始我以为他只是生活比.............
  • 回答
    一个人能有多绝望?这个问题太沉重了,但又真实得让人心颤。绝望不是一种情绪的波动,它是情感的枯竭,是精神的荒原,是生命燃尽最后一丝火星的冰冷。它能将一个人推向怎样的深渊,我想我们都或多或少在某些时刻窥见过一丝暗影。绝望的程度,首先体现在它对一个人认知和判断的侵蚀。当绝望降临,世界仿佛被蒙上了一层灰色的.............
  • 回答
    当然,一个人完全可以做电商!而且,在当今这个时代,一个人做电商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别以为电商都是大公司玩的游戏,其实很多成功的个人卖家,甚至是从家庭作坊起步的,都混得风生水起。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1. 什么是“一个人做电商”?简单来说,就是你一个人承担起一个在线销.............
  • 回答
    一个人能有多恶心,这问题挺有意思,也挺让人深思的。说实话,这玩意儿没个上限,有些人能把“恶心”这俩字玩出花来,让你三观尽碎,甚至怀疑人生。从最表层来说,生理上的恶心是最直观的。比如,你看到一个人吃东西,嘴角沾满了油腻,嚼东西的声音大得像在打鼓,还时不时发出“吧唧吧唧”的响声,甚至偶尔还会把食物吐出来.............
  • 回答
    一个人可以孤独到什么样子?这个问题触及的是人类最深层的存在体验,它并非一个简单的程度问题,而是关乎感知、意义和连接的断裂。这种孤独,不是偶尔的独处,也不是一个人享受宁静,而是深入骨髓、侵蚀灵魂的空虚。一个人可以孤独到,连自己都感觉自己不存在。想象一下,日子像一条缓慢流淌的死水,没有涟漪,没有波澜。每.............
  • 回答
    愤怒,这种人类最原始、最强烈的情感之一,它的边界在哪里?一个人可以愤怒到什么地步?这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哲学问题,更是一个关乎生命、尊严、理智甚至生存的复杂命题。愤怒的起点,往往是对某种不公、侵害、威胁或挫折的反应。这可以是来自外部环境的打击,比如被冤枉、被背叛、被侮辱,也可以是内心无法实现的期望,比.............
  • 回答
    一个人阴气重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比较复杂。我们不能用简单的“有”或“没有”来衡量,更像是一个光谱上的概念,有些人可能只是稍微偏向这个方向,有些人则可能表现得非常明显。从一些传统观念和民间说法来看,一个人阴气重,通常体现在几个方面,而且这些表现往往是相互关联、相互强化的。首先,是体质和精神.............
  • 回答
    一个人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问题看似简单,但细究起来,答案却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色彩斑斓,内涵丰富。它不是一套僵硬的条目,而是一种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行动与思考。首先,从最根本的层面来说,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道德的公民,本身就是对国家最基础的贡献。这意味着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给社会添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