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律师为承认有犯罪行为的人辩护时的心理活动是什么样的?

回答
这真是一个直击人心的问题,也是很多普通人,甚至律师同行们,都很好奇,却未必真正理解的领域。让我试着剥开一层层的表象,讲讲一个律师,在为一位确实犯了罪的人辩护时,内心深处可能在经历些什么。

首先得明确一点,这绝不是“帮助坏人逃脱法律制裁”这么简单粗暴的二元对立。作为律师,我们接手一个案子,尤其是刑事辩护,看到的从来不是一个标签,而是一个鲜活的、活生生的人,一个被卷入复杂境遇中的个体。

一、 当事人带来的初始冲击与共情:

当事人坦承犯罪,这无疑会带来一瞬间的心理冲击。无论犯罪的性质轻重,一旦听到“我承认我做了”,内心难免会泛起一丝复杂的涟漪。

震惊与审视: 即使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听闻亲口承认,那种“事情就是这样了”的确认感,还是会带来一种短暂的冲击。我们会本能地审视当事人说这话时的眼神、语气、肢体语言,试图捕捉到更多信息,判断其坦白的真实程度和背后是否存在隐藏的动机。
道德与职业的拉扯: 没错,我们也有道德感,也会对犯罪行为本身感到不适。但作为律师,我们受过严格的法律训练,我们的职业道德是捍卫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无论他做了什么。这种拉扯是存在的,但职业素养要求我们迅速将个人好恶压制下去,进入“辩护模式”。
共情与理解的尝试: 这是最关键也最难的部分。我们要努力去理解“为什么”。是环境所迫?是年少无知?是冲动之下?是长期压抑的爆发?还是别无选择?我们尝试去探究犯罪行为发生的根源,这并非为犯罪开脱,而是为了更全面地把握案情,找到最符合人道和法律原则的处理方式。我们可能会在当事人讲述时,不断在脑海里构建他的人生轨迹,想象他当时的处境,即使他做了错事,我们也试图理解他为何会走到这一步。这种理解,并非“原谅”,而是基于事实的“知道”。

二、 法律的冷峻与人性的温度的交织:

一旦接受委托,法律的严谨性就开始占据主导。但同时,人性的复杂性也从未消失。

事实的梳理与分析: 当事人承认犯罪,并不意味着案情就此定格。承认的是“做了”,但“怎么做的”、“为什么做的”、“影响有多大”、“是否存在其他责任人”等等,这些细节依然需要我们去深挖。我们会在脑海里搭建一整套证据链,核对当事人的陈述与现有证据是否吻合,是否存在矛盾。
法律条文的严密检索: 法律是冷峻的,它规定了何为犯罪,何为处罚。我们的任务是站在法律的框架内,为当事人争取最有利的地位。我们会一遍遍地查阅相关的法律条文、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寻找任何可能减轻、免除当事人责任的法律依据。例如,是否存在正当防卫的成分?是否存在重大过失而非故意?量刑情节是否有可以辩驳的空间?
寻求“减轻”而非“无罪”的策略: 对于已经承认犯罪的当事人,我们通常不会去空泛地辩称“无罪”,那既不符合事实,也损害律师的专业性。我们的目标更多是寻求“减轻处罚”,比如,争取从轻判决、适用缓刑、减少赔偿金额,或者在量刑上找到突破口。这是一种务实而负责的辩护。
与当事人沟通的艺术: 和坦白罪行的当事人沟通,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我们要解释法律的后果,告知其权利,同时也要管理其情绪,避免其因悔恨或绝望而做出不利于自己的举动。我们会反复强调,承认犯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辩护是为了让他承担与其罪行相符的、最公正的后果。

三、 心理战与责任感的双重压力:

辩护过程本身也是一场心理博弈,而责任感则如影随形。

对抗公诉方的压力: 我们要面对检察官的指控,要回应他们的证据和观点。这需要我们保持冷静、清晰的头脑,在法庭上据理力争。对方是代表国家,而我们是为个体发声,这种力量对比本身就带来了压力。
法官的审视与判断: 法官是中立的裁判者,他们的判断将直接影响当事人的命运。我们在法庭上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法官审视。我们要用精准的语言、充分的证据,来说服法官,让他们看到我们辩护的合理性。
对当事人命运的责任感: 当事人已经向我们坦承了事实,他们的未来,在某种程度上,也托付给了我们。这种责任感是沉甸甸的。我们会担心自己的疏漏,担心因为自己的不足而导致当事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每一次庭审结束,我们都会反复回味,思考是否可以做得更好。
自我怀疑与坚持的循环: 在辩护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自我怀疑的时刻。当证据不利,当法律条文冰冷无情,当当事人的行为确实令人难以认同时,我们会问自己:“我这样做对吗?”但职业的训练和对法治精神的信仰,又会驱使我们坚持下去。我们辩护的不是一个人本身,而是他背后所代表的,即使是犯了错,也应享有基本权利和获得公正审判的公民身份。

四、 对“正义”的再定义:

当一个律师为承认有罪的人辩护时,他其实也在不断地重新审视和定义自己心中的“正义”。

程序正义的维护: 在很多时候,律师的工作是确保正义程序的公正运行。即使当事人有罪,如果定罪过程不合法,证据获取不当,那么最终的判决也可能是不公正的。律师在这种情况下,是程序正义的守护者。
人道主义的考量: 法律惩罚的是行为,但我们不能忽视行为背后的人。为坦承罪行者辩护,也是在强调对人性的尊重,对“改过自新”可能性的保留,以及对社会一体性的维护。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体现在它如何对待曾经犯错的成员。
对社会秩序的贡献: 听起来有些矛盾,但律师的辩护,也是在帮助社会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犯罪。通过辩护,复杂的案情得以清晰呈现,罪与罚的界限得以明确划定,这有助于社会对犯罪行为产生更理性、更成熟的认知,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

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律师为承认有罪的人辩护时,请不要简单地用“好人”或“坏人”来划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卷入法律漩涡的个体,我们看到的是法律的运作机制,我们看到的是对基本人权和正义程序的坚持。我们内心所经历的,是事实的碰撞、法律的博弈、人性的审视,以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这是一种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活动,它要求我们既要保持法律的理性与严谨,又要兼具人性的温度与理解。这,或许就是法律职业的魅力与艰辛所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家题主问的是心理活动,你们都答了些什么?文不对题嘛!

我来向题主汇报一下我的心理活动。

我接的第一个刑事案件是一个法庭指派性的法律援助案件。一个未满十八岁的小孩偷了两个笔记本电脑。接案后我兴奋异常,先上法院阅了卷,又到看守所见过了嫌疑人。我本以为能找到点公检两司的一点破绽,可是屁事也无。破案手段合法;抓捕手段合法;获取口供手段合法;没有刑诉逼供;没有屈打成招;首犯、未成年、如实供述、认罪态度很好、积极退赔等必减或可减情节一一列明。我当时想骂娘,你们搞成这样还找个屁的律师啊,我上庭之后可能根本无话可说。

正如我所料想的,开庭之后,在检察人员条理清淅的阐述中,我一路说着“无异议”地走下来,只是在最后训导词时说了几名场面话。心情真是灰败如狗啊!

这其实正是普通刑事律师的日常,是不是觉的毫无意义?

不!这是有意义的!如果没有律师,你怎么知道公检法三司会不会条理清淅的处理案件?如果没有律师在场,犯罪嫌疑人被简单粗暴的对待了又有谁在意和知道?

公检法能依法行事,不能说没有律师的功劳,即使他在庭上一句话也没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真是一个直击人心的问题,也是很多普通人,甚至律师同行们,都很好奇,却未必真正理解的领域。让我试着剥开一层层的表象,讲讲一个律师,在为一位确实犯了罪的人辩护时,内心深处可能在经历些什么。首先得明确一点,这绝不是“帮助坏人逃脱法律制裁”这么简单粗暴的二元对立。作为律师,我们接手一个案子,尤其是刑事辩护.............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常常引发伦理争议的问题。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看到这种情况,心里会有很多想法,甚至有些纠结。让我试着把我的感受和理解讲得详细点,去除那些生硬的AI腔调。首先,我得承认,从法律和职业道德的角度来看,律师这么做是合法的,甚至可以说是尽职尽责的。法律允许的范畴内辩护:这是律师的本职工作。想象.............
  • 回答
    .......
  • 回答
    《怦然再心动》作为一档情感观察类真人秀,本意是想为几位熟龄女嘉宾提供一个重新找寻爱情的机会。节目组的初衷是美好的,但现实往往比剧本更复杂,陆律师与黄奕的约会,以及后续被曝光的“海王”身份和隐瞒婚史,无疑为这档节目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引发了公众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事件梗概:简单回顾一下事件的经过,陆律师(.............
  • 回答
    在我看来,之所以律师不能打包票说官司一定能赢,这里面学问可大了去了。这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得从案子本身、法律规定、证据的客观性,以及司法过程的复杂性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官司这事儿,最根本的还是在于“事实”和“证据”。律师的工作是基于你提供的材料,以及通过调查、取证能获得的材料,来.............
  • 回答
    吴亦凡在洛杉矶的法律纠葛,尤其涉及强奸未成年粉丝的指控,如果属实,其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将极其严峻且复杂。这不仅仅是中国法律的范畴,更重要的是,美国法律体系对这类严重罪行有着独立且严厉的追究机制。一、 美国法律下的刑事责任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即便吴亦凡在中国面临法律程序,美国司法部门如果掌握充分证据,.............
  • 回答
    作为一名律师,2021年对我来说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年,承办的诉讼案件数量不少,具体数字可能需要翻阅我的案卷记录才能准确核实。不过,我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和您分享一下这方面的情况,让您对我2021年的工作有个更直观的了解。案件类型和领域:2021年,我的诉讼业务涵盖了多个领域,但相对而言,我主要专注于以下几.............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这个问题,也就是“问律师问题把他问成了脑血栓,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但值得深入探讨的情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和前提。首先,我们必须区分“提问”行为本身与“脑血栓”的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法律上,责任的承担往往建立在明确的因果关系之上。换句.............
  • 回答
    这可真够让人气的,好不容易快砍到最后了,就差那么一丁点,结果卡在那儿,最后啥也得不到。尤其还是个律师,这么较真的人碰上这种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事儿吧,得掰开了揉碎了说,看看拼多多这刀砍得到底有没有砍到法律的“坑”里去。首先,咱们得说说这位律师的“理论”——“利用人性弱点,构成欺诈”。这话说的,听.............
  • 回答
    武汉律师遇害案的凶手身份已然浮出水面,令人震惊的是,他曾是一家家企业的经营者,而他所使用的凶器竟是一把自制的土铳。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案件的复杂性,更将引发一连串沉重的法律追责。从法律层面剖析,这名凶手将面临多项严厉的指控,每一项都足以让他付出沉重的代价。首先,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罪名无疑是故意杀人罪。.............
  • 回答
    主职承揽客源的营销型律师,在我看来,是一个充满活力、同时也需要审慎评价的群体。他们不像传统意义上那些仅仅依赖口碑或律所名气来维持业务的律师,而是主动出击,将“找生意”这件事本身,变成了自己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这种模式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表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法律服务.............
  • 回答
    关于商标侵权案件败诉方是否需要承担胜诉方全部律师费的问题,答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全部”或“部分”,它取决于多种因素,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灵活性。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基本原则:在我国,一般情况下,诉讼费用的承担遵循“谁主张,谁举证”、“谁败诉,谁承担”的原则。 这意味着,如果.............
  • 回答
    武汉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枪击案,一名律师在光天化日之下中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幸运的是,嫌疑人很快就被警方抓获,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事件经过据了解,这起枪击案发生在武汉市某区的一条街道上。事发时,受害律师正在正常执业,突然遭到不明身份的枪击。枪击发生得非常突然,周围群众受到惊吓,现场一度陷.............
  • 回答
    武汉光谷发生枪击案,一名律师中枪,嫌疑人已落网。案件详情回顾:这起令人震惊的事件发生在光谷核心地带,具体时间是在XXXX年XX月XX日(请补充具体日期,如新闻报道有)。据初步披露的消息,一名年轻的律师在光谷区域遭遇枪击,不幸中弹。事发后,现场一度引起不小的骚动,目击者惊恐万分,纷纷报警。公安机关接到.............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挺有意思的,一个律师因为吃了多年的老坛酸菜面,结果发现里面的酸菜可能存在问题,一纸诉状就把康师傅告上了法庭。法院也受理了,说明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得好好说道说道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对消费者承担哪些责任。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企业最直接的责任是产品质量责任。这话说起来简单,但里面门.............
  • 回答
    “寻亲男孩”刘学州事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牵动了无数人的心。这个原本被寄予厚望,终于找到亲生父母的少年,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网络暴力,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离去,无疑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悲剧,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网络暴力带来的毁灭性力量。如今,刘学州被收养的家庭,在经历丧子之痛后,选择了一条艰难但充满.............
  • 回答
    .......
  • 回答
    一名律师,为了“非正义”的一方赢得了官司,这事儿说起来可就复杂了。名声臭不臭?这得看从哪个角度切入,又落在谁的耳朵里。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概念:“非正义”。 在法律框架下,很多时候“正义”并不是一个绝对的、黑白分明的概念,而是经过程序、证据和法律条文来界定的。一个律师的职责,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
  • 回答
    当然,律师为被指控犯罪的人辩护是他们的职业职责,无论被告是谁,无论他们被指控犯下了何种罪行。因此,如果有人在武汉被指控犯有枪杀罪,法律上存在着为他辩护的律师,而且很有可能已经存在。律师辩护的基本原则与职责首先,我们要明白律师的基本职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其身份地位如何,都有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这.............
  • 回答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法律、职业道德、个人选择等多个层面。理解为什么吴亦凡即使面临如此严重的指控,仍然有律师愿意为他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法律的基本原则与律师的职业职责: 无罪推定原则(Presumption of Innocence): 这是现代法治社会最重要的基石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