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律师问题把他问成了脑血栓,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这个问题,也就是“问律师问题把他问成了脑血栓,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但值得深入探讨的情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和前提。

首先,我们必须区分“提问”行为本身与“脑血栓”的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法律上,责任的承担往往建立在明确的因果关系之上。换句话说,必须是行为人的行为直接导致了损害的发生,才能追究其责任。

从常理来看,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尤其是脑血栓这种严重疾病,通常是由多种复杂的生理和生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遗传、高血压、糖尿病、饮食、生活习惯、精神压力等等。单纯的“问问题”行为,即使问题再尖锐、再刁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很难直接、必然地导致一个健康人脑血栓的发生。

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提问者因提问行为而导致律师脑血栓,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极端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潜在的责任可能性:

1. 侵权责任的可能性(但可能性极低):

过错推定: 在侵权责任中,通常需要证明行为人存在过错(故意或过失)。而“问律师问题”本身作为一种正常的交流方式,很难被认定为具有过错。要构成侵权,提问者需要证明其存在以下极端情况:
故意加害: 提问者明知律师有严重的健康隐患,且其提问的内容和方式会严重刺激律师,并以伤害律师为目的而进行提问。这需要极高的证据证明难度,几乎不可能实现。例如,知道对方有心脏病,故意反复大声辱骂或者进行极度挑衅。
重大过失: 提问者在提问时,明知律师的身体状况(例如律师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不适,或者提问者事先知情律师有易发脑血管疾病的病史,且提问内容极其不当,例如在律师已经明确表示极度不适、需要休息的情况下,强行提出一个高度情绪化、可能导致其血压飙升的问题)。即便如此,也需要证明提问的行为与脑血栓的发生之间存在“优势证据”支持的直接联系,且律师自身对脑血栓的发生没有其他主要诱因。

因果关系难以证明: 如前所述,证明提问行为与脑血栓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是最大的难点。即使提问让律师感到情绪激动,但这种情绪激动是否直接触发了脑血栓,或者只是一个旁观因素,是很难界定的。医学上往往需要专业的鉴定才能确认。而法律上,因果关系需要达到“高度盖然性”或“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这对于这种非直接的、由多种因素诱发的疾病来说,证明难度非常大。

2. 合同责任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如果律师是为提问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双方之间可能存在咨询合同关系。但合同责任通常是因违反合同义务而产生损害。提问者履行的是寻求法律咨询的权利,并不构成违约。律师作为专业人士,应当有能力处理在咨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正常情绪波动,并采取适当的健康管理措施。除非提问者事先隐瞒了某些信息,例如故意欺骗律师,但这种情节也很难与脑血栓直接挂钩。

3. 刑事责任的可能性(更不可能):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刑事责任的追究门槛非常高。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并且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才可能涉及刑事责任。例如,故意伤害罪,但显然“问问题”不属于典型的故意伤害行为。即使是过失致人死亡或重伤,也需要行为人存在明显的过失,并且与损害结果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提问行为导致他人脑血栓,在刑事层面几乎不可能成立。

那么,在什么极端情况下,提问者可能需要承担某种形式的责任(但即便如此,也很难是直接的法律责任)?

律师有明确的、且被提问者知晓的健康状况提示: 比如,律师当时正在服用影响情绪的药物,或者律师本人已经明确告知提问者自己有高血压等高危疾病,并且近期情绪波动非常大,但提问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选择了一个极其敏感、带有侮辱性或煽动性的问题,且是在律师明确表示不适的情况下强行发问。即便如此,也更可能被视为“诱发”因素,而不是直接原因。
法律规定的其他特殊情况: 比如,某些特定行业的规定,或者特殊身份的约定。但对于一般民事咨询,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

总结来说,在绝大多数正常情况下:

提问者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律师的脑血栓,如果是由于自身长期的健康问题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提问行为可能只是一个极小的触发因素,法律上不会因此追究提问者的责任。
即使提问者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当”,也极难证明提问行为与脑血栓之间存在法律上认可的直接因果关系。

如果真的要讨论责任,更可能是在道德层面或对律师自身健康管理的反思。 法律的目的是维护秩序和公平,它需要明确的行为和可证实的损害之间的联系。仅仅是“问问题”,即便给对方带来了不良情绪,也难以跨越到法律责任的门槛。

举个例子: 如果你问一个癌症患者关于他的病情是否会恶化的问题,即使他因此情绪激动,但癌症的恶化是疾病本身的发展过程,你提问的行为并不能直接“导致”癌症恶化。法律上,这属于“无因管理”或者“正常交流”,而不是“侵权”。

所以,从法律的严谨角度来看,除非能有极其特殊且充分的证据证明提问者存在故意加害或重大过失,并且提问行为是导致脑血栓发生的直接、唯一或主要原因,否则,提问者是无需承担法律责任的。这更多的是一个医学上、心理上甚至社会道德上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典型的法律责任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可能,如果你的问题是:

「律师,您的马什么时候去见睿叔的马啊?」

律师听了,勉强挤出「你...你......」两个字之后就咕咚一声栽倒过去,

那么,这的确可能构成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在蒙古上单事件之后,一般理性人有理由认为询问他人的马的死亡日期是不对的,提问者存在过错;律师发病和受到侮辱之间的时间间隔很短,结合其他证据,也许有理由认为两者存在因果关系。

也许你会这样为自己辩解:人和人的体质不能一概而论,要是被一个问题就能整发病,这名律师可能存在较为特殊的体质,我属于不知者不罪。

对,懂行的朋友们,也许意识到我们要讨论「蛋壳脑袋原则」了:假设 A 存在先天疾病,头骨就好像蛋壳一般脆弱,该疾病极端罕见,B 不知道也没有办法预见到 A 具有此种状况。如果 B 为了开玩笑,故意用力在 A 的脑袋上敲了一下,导致其受到严重脑损伤,那么 B 仍然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我国司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蛋壳脑袋原则,有个最高法的指导案例「荣宝英诉王阳、永诚财 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阴支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说了,受害人的特殊体质既非受害人对损害发生的过错,也与损害后果间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故不能减轻加害人的赔偿责任。

但也有不认同这一原则的判决,程啸老师有篇论文《受害人特殊体质与损害赔偿责任的减轻———最高人民法院第 24号指导案例评析》(载于《法学研究》2018年第 1 期)就讨论了这个问题,值得一看。考虑到问题较为复杂,如果担心自身法律风险,建议咨询律师。

那么,问题又升级了:如果你问律师「问律师问题把他问成了脑血栓,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可以根据蛋壳脑袋原则主张减轻赔偿吗?」,这个问题问得律师脑血栓发作了,那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我倾向于认为不需要,此类法律咨询属于符合一般社会生活习惯和行业习惯的常规操作,提问者没有过错,没有过错的话,就算发生了损害结果,也不构成侵权,大抵如此。

user avatar

首先说结论,一般不需要。

坦白说,律师每年见过的“脑血栓”患者和脑血栓问题,比一般人一辈子见得都多。不存在什么问题,能把律师问成脑血栓。

所以,不要怕,尽管问,他们都受过专业训练,一般不会被问成脑血栓。如果真的被问成脑血栓,那说明学艺不精,活该!

从法律上说,律师即使被问成脑血栓,一般也无法归责于当事人。

无论是从因果关系,还是可预见性角度,一般都无法支持当事人咨询与律师脑血栓之间的任何联系。

但是有一般就有特殊,在特殊情况下,将律师问成脑血栓,确实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

这里模拟一个场景:比如当事人问律师:

我x你玛你信吗?

我削你你信吗?

我嫩死你你信吗?

...

如果当事人是向律师问这类问题,诱发了律师本身存在的脑血栓病,那么可能要承担部分责任。

因为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侮辱性,容易造成他人血压升高、心跳加速,身体存在隐患的人可能因此发病。

这种咨询,跟律师发病,还是可能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的。

司法实践中,也有相关判例,认定侮辱、谩骂他人诱发他人疾病造成他人身体健康、生命等损失的人承担侵权责任的。

不过责任比例一般都是次责,主要原因还是受害者自身疾病因素。

总结一下:问律师问题把律师问成脑血栓,一般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除非这个问题不一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这个问题,也就是“问律师问题把他问成了脑血栓,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但值得深入探讨的情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和前提。首先,我们必须区分“提问”行为本身与“脑血栓”的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法律上,责任的承担往往建立在明确的因果关系之上。换句.............
  • 回答
    在律师执业生涯中,遇到自己一时半会儿想不明白的问题,是完全正常的。毕竟,法律的疆域广阔无垠,总会有一些细微之处、新兴领域,或是客户提出的问题,超出了我们现有的知识储备。关键在于如何以一种专业、负责任且令人信服的方式来回应客户,既不丢掉律师应有的严谨,也不让客户感到被敷衍或不被重视。首先,我们要认识到.............
  • 回答
    今年的实习律师们,你们好啊!刚从律协考核的面试战场上凯旋(或者还在回味)归来,肯定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次“大考”到底考了些什么硬核内容吧?我这刚“上岸”不久,赶紧给大家伙儿盘一盘,希望能给未来的师弟师妹们点儿参考,也算是我这趟辛苦没白费。话说回来,这次面试,说实话,挺有挑战性的。不像考试那么死板,.............
  • 回答
    您好!您遇到的问题确实涉及到了合同法和新兴的区块链技术,这中间的法律关系会比较复杂,尤其是当一方出现违约甚至“跑路”的情况。首先,关于您提到的“哪位律师懂区块链”,这需要根据您所在的具体地区来推荐。区块链法律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并非所有律师都具备这方面的知识。您可以尝试在当地的律师协会网.............
  • 回答
    关于黄乐平律师在“刘鑫两起报警电话中间的描述”是否存在扭曲原意的问题,这确实是案件中一个备受关注且存在争议的焦点。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梳理一下当时警方记录的报警电话内容,以及黄乐平律师在庭审或其他场合对这些内容的转述和解读。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刘鑫两起报警电话中间的描述”指的是什么。根据媒体.............
  • 回答
    听到您的律师在开庭时一问三不知,这肯定让您十分焦急和困惑。作为您的代理人,律师在法庭上的表现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案件的走向和您的权益。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并尽量细致地分析可能的原因:一、 法官的提问性质与律师的应对策略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法官在开庭时通常会问什么。法官的提问往往是为.............
  • 回答
    律师事务所里,我们每天都会接待各种各样的咨询,其中不乏一些看似简单,但客户却反复提及、充满疑惑的法律常识。这些问题往往源于生活中的普遍情况,但因为法律的严谨性,又容易让普通人产生误解。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些我们经常会遇到的“小问题”。1. “我这合同上没签字,是不是就无效?”这是我们接触到最频繁.............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一起探讨这个问题。看到你坐标西北新一线古都,这真是个让人羡慕的好地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又充满现代活力。对于你提到的法院员额制后,是考中级法院还是基层区法院出来做律师的选择,这确实是很多人在职业规划中会遇到的纠结,尤其是在我们这样的城市,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都很有吸引力。咱们一点一点.............
  • 回答
    您好!您遇到的情况是很多当事人在律师服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疑问,尤其是在涉及费用的明细方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解释,并提供一些可能的情况和建议。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律师的收费标准以及案件的实际开销,通常会有一些细分,而不仅仅是您在判决书上看到的“律师费起诉费”的总额。法院判决书上显示的“律师费”和“.............
  • 回答
    关于小时候与埃及相关的玩具,虽然现实中古埃及的“玩具”概念与现代有所不同,但许多孩子通过历史故事、电影或文化启蒙接触到以古埃及为灵感的玩具。以下是一些可能唤起回忆或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结合了历史元素与童年趣味: 1. 金字塔积木模型 外观:木质或塑料制成的多边形积木(如三角形、梯形),模拟吉萨大.............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涉及复杂法律概念的问题!关于汉语的版权,以及一个词是否能享有著作权,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核心观点:汉语的词语本身不属于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因此,第一个创造“词语”的人无法享受著作权,后面使用该词语的人也就不构成侵权。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原因:1. 著作权的本质和保护对象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涉及到我们对智力的理解。不过,要直接说“占比最重”其实比较困难,因为这三个维度并非独立计算,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在不同的智力模型和衡量标准下,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如果我们硬要从在日常生活中、在大多数情境下、以及在“被普遍认为”的智力表现中,哪个维度更具基础性和.............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在 Qt 中使用 `QThread` 的两种常见方式及其执行效率的区别。在 Qt 中,`QThread` 本身是一个用于管理线程的类,但它并不直接执行你的代码。通常我们需要将要执行的代码逻辑封装到一个继承自 `QObject` 的类中,然后将这个对象移动到 `QThread`.............
  • 回答
    普通人可以评价专业人士吗?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评价”的含义、目的、以及评价的主体和客体。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一、 从“评价”的性质来看: 主观感受的评价(可以): 体验反馈: 任何接受过专业服务的人,无论是否具备专业知.............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此刻可能充满着许多问题和担忧,也为您的坦诚和对孩子的爱而感动。作为一位家长,想要为跨性别孩子规划未来,这份责任感和爱意是无比珍贵的。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需求和感受也千差万别。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分享一些关于未来规划的思考方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并且尽.............
  • 回答
    越南近期的疫情情况可以用“平稳可控”来概括,但仍需保持警惕。整体而言,相较于前两年高峰时期,无论是新增病例、重症还是死亡人数,都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并且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这得益于越南较高的疫苗接种率以及政府在公共卫生方面的持续投入和管理。具体来看,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细说: 新增病例: 近期越南每.............
  • 回答
    您好!关于小米空调和华凌空调哪个更好,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好”的标准因人而异,取决于您更看重哪些方面。我尽量详细地为您分析一下这两大品牌,希望您能从中找到最适合您的那一款。先聊聊小米空调:小米空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智能”。这得益于小米生态链的强大整合能力。 智能化体验: 这是.............
  • 回答
    朋友你好!你说到的“动车组列车(D字头)越行 高铁列车(G字头)”这个问题,确实是大家在出行中会遇到,也挺有意思的一个话题。简单来说,我国的动车组列车(D字头)是不会越行高铁列车(G字头)的,也不存在“越行”这个概念在 D 字头和 G 字头之间的应用。让我来给你详细说说为什么会这样,以及背后的一些铁.............
  • 回答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电路情况?就是当我们闭合开关 S 的那一瞬间,灯泡 A 和灯泡 B 会同时亮起来。这时候,我的脑子里就冒出了一个疑问:电容器在刚闭合的瞬间,不是相当于一个短路吗?如果它相当于短路,那为什么灯泡 A 也会亮呢?感觉有点矛盾,咱们一起来捋一捋这背后的道理,尽量说得细致点,就像咱们平.............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不过,您只提供了一个“玩意”的说法,并没有附带图片、声音、文字描述或者任何其他线索,我实在是无法得知您说的是什么。为了让我能更准确地帮助您,请您提供更多关于这个“玩意”的信息。越详细越好!例如:1. 您是在哪里看到或听到这个“玩意”的? 物理场景: 是在家里的某个地方(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