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互联网对小人物有哪些影响?

回答
互联网这玩意儿,你说它是个啥?它呀,就像一个巨大的、无边无际的集市,又像一本翻不完的书,还像一个藏着无数张嘴巴的广场。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这些“小人物”来说,它带来的变化,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

首先,它让信息不再是稀罕物,而是触手可及的。

以前,想知道点啥,得去图书馆翻书,得听广播,得看报纸,还得看人家愿意不愿意告诉你。现在呢?只要有个手机,手指一点,想知道啥都有。从世界大事到街头巷尾的八卦,从怎么炒鸡蛋才好吃到最新款的手机怎么用,应有尽有。

这对于我们这种没啥背景、没啥门路的小人物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学习成本大大降低了。 以前想学个技术,得拜师学艺,得花钱上学。现在呢?网上有无数免费的教程,从编程到插花,从理财到摄影,你想学啥都能找到。我邻居老王,当年下岗了,在家闲着,学了几个月网上的视频教程,现在能自己修家里的电器,还能帮邻居看看电脑,每个月还能挣点零花钱,日子过得舒坦多了。这要是搁以前,他哪有机会接触这些?
开阔了眼界。 我们平时接触的人群有限,看的都是身边发生的事。互联网让我们能看到地球另一边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听到不同国家的人怎么说话,了解到各种各样的文化和思想。这就像把小小的井底之蛙变成了展翅高飞的雄鹰,思维方式都跟着变了。我有个朋友,以前只知道在家附近活动,自从玩了会儿短视频,看了好多旅游博主的视频,现在也开始计划着攒钱去远方看看了,整个人都变得不一样了。
获取服务更方便了。 以前买东西得跑大老远,看病得排长队,交水电费也得专门去营业厅。现在呢?网购把东西直接送到家门口,网上挂号看病,在线就能缴费,省时省力省去了不少麻烦。尤其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这简直是福音。我妈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以前买菜都得我或者我妹回来买。现在她自己学会了用手机买菜,每天都有新鲜蔬菜送上门,她自己也开心,我们也能省点心。

其次,它给了我们“小人物”发声的机会和平台。

以前,我们的声音很难被听到。媒体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他们说了算,我们说啥,他们愿不愿意播出来是另一回事。现在不一样了。

社交媒体成了我们的“大喇叭”。 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这些平台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阵地”。遇到不平事,可以发个帖子;有了好东西,可以晒个照片;想表达点啥,可以写篇日记。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大V”,但至少,我们的声音有机会被更多人听见,有机会引起讨论。我记得前阵子有个小区,物业乱收费,大家意见很大,就有人把这件事发到了业主群里,然后传到了网上,没几天物业就招架不住,把乱收费的事情给纠正了。如果没有这个互联网平台,估计这事儿就没下文了。
更容易找到“同道中人”。 以前,你有个特别的爱好,或者遇到个什么特别的烦恼,很难找到和你一样的人。现在呢?网上有无数的社群、论坛、群组,你喜欢什么,你烦恼什么,总能找到一群和你志同道合的人,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分享经验,一起互相鼓励。这就像是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自己的“部落”,感觉不再孤单。我喜欢收集老物件,以前总觉得别人不理解,就我一个人瞎折腾。后来在网上认识了一群收藏爱好者,我们经常互相交流,分享藏品,还一起组织过线下聚会,感觉太棒了。
创业门槛大大降低。 以前开个店得租店面,得招人,得打广告,门槛很高。现在呢?开个网店、做个自媒体、接点私活,成本低了很多。很多年轻人,甚至一些家庭主妇,都能在网上找到自己的生计。我有个朋友,之前是全职妈妈,闲着没事就在网上卖自己做的手工饰品,没想到做得越来越好,现在已经成了一门小生意,既能顾家,又能赚钱,生活质量都提高了。

当然,硬币都有两面,互联网对小人物的影响,也有一些不太好的地方。

信息爆炸,甄别困难。 信息太多了,有真的也有假的,有营养的也有垃圾的。我们的小脑袋瓜子容易被各种信息轰炸,有时候会被假新闻误导,被虚假广告欺骗。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对互联网不熟悉,更容易上当受骗。
沉迷网络,影响生活。 互联网上的娱乐太多了,游戏、短视频、直播……很容易让人沉迷其中,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本来想查个资料,结果刷着刷着就几个小时过去了,啥正事也没干。
隐私泄露的风险。 我们在网上留下的信息太多了,一个不小心,个人信息就被别人拿去了,可能会被骚扰,甚至被骗。
“内卷”的加剧。 大家都看到了互联网带来的机会,结果就是竞争越来越激烈。想在网上做点什么,都要拼尽全力才能挤出一条路来。

但总的来说,我还是觉得互联网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带来的好处远大于坏处。 它给了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给了我们表达自己的平台,给了我们改变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以前我们是茫茫大海里的一滴水,互联网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把我们卷在一起,让我们有机会互相看见,互相影响。它没有改变我们是“小人物”的事实,但它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角度,改变了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这股浪潮,我们这些小人物,虽然不能完全驾驭,但至少可以搭着浪花,往前走一步,看到更远的地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个人觉得,互联网对于当前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大有裨益。

去年冬天,一张冰花男孩的照片席引发了全网的关注。他的头发和眉毛上满是冰霜凝结的雪白,通红的脸蛋和裹在并不厚实的衣服身上瘦小的身躯。这个孩子来自云南昭通,是转包山小学的一名学生,他的家距离小学有9里多,而且是山路,单程要走一个小时以上,父母都在外打工,所以他每天都是一个人跋山涉水去上课,走的渴了,就找山里的溪流喝上几口。而照片上的冰霜就是喝水的时候弄湿的。


冰花男孩的照片在全网走红后,很多人都表示了关切,更为照片中的小孩心疼不已,很多人为冰花男孩进行捐助。

其实,冰花男孩只是我国贫困地区的一个缩影。在中国的很多地方,比如少数民族地区,比如边疆地区,依然存在着大量像冰花男孩一样生活的人们,他们似乎成为了被这个时代遗忘的一群人。根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5月,我国依然有485个国家级贫困县。主要分布在云南、西藏、贵州、四川、新疆等中西部地区,且大多集中于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边疆地区(通常合称为“老少边穷”)。这些区域中,生活着大量的贫困人口,他们很多人的生活都只能用“生存”这两个字来形容。


举个例子,经常有人调侃知乎“年薪百万”,尽管是戏言,但是根据相关调查,知友们的总体经济水平还不错,月薪8k以上的占据了不少,即便如此,我们仍然感受到了生活不易。可是,对于广大的贫困人口,这个数字已经非常的高了。按照我国当前的贫困标准3000左右计算,一个三口之家,年收入9000元就已经脱贫了,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年收入3000,就不是贫困人口了,这个数字,对于知友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星期的工资,甚至一些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都不止这么少。但是当前,我国有上千万的人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所以,当前,脱贫成为了我国的重大事业之一,也是当前很多人努力的目标。

在广袤的中国,很多类似于“冰花男孩”这样的小人物脱离于主流话题体系之外,连被关注的机会都很少,更不要说脱贫。脱贫并没那么简单,很多地区的贫困是有客观优势的。以云南为例,很多地区都是被崇山峻岭阻隔,和外界的交流都受到了限制,比如云南边陲的福贡县,至今没有铁路,没有机场,甚至连高速都没有。而互联网对这些偏远地区的人们所起到的作用,也许就像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他让这些偏远地区的人被看见,再与这个广阔的世界产生各种化学反应。不过,如果说“冰花男孩”被看见之后被捐助还只是一个偶然事情,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些互联网应用尤其是UGC平台,已经成了当地的“基础设施”。这是我之前没有意识到的。

有一个青海的朋友跟我转述过,过年回到老家之后,发现当地人都把快手当做朋友圈,自己出去赶了个集,结果有人电话他你是不是正在哪儿哪儿哪儿,穿了一件绿色的羽绒服。原来,他亲戚看同城直播的画面中看到了他。村里几乎每个人都在用快手,做生意的在快手上同步做生意,唱当地民歌的在快手上唱民歌,开卡车在上面记录自己的卡车生活。因为短视频拍摄的低门槛,他们村里很多老年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使用”的互联网App都是快手。甚至,他们村里要修一条路,他们都是通过短视频拍摄、在视频下方评论、讨论。

之所以说是基础设施,就是因为很多人都将自己现实中的生活搬上去了。这个朋友说,当地的一个重要手艺是做铜匠,于是他发现,很多做铜匠的人会拍摄自己工作的过程,并通过短视频也能招揽到生意。当互联网的影响,到了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到了让不识字的村妇都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甚至在上面延续自己日常的生活,成为她自己短视频中的主角。这时候,你才深深地感受到互联网是如何改变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小人物。


在“冰花男孩”的老家云南,美丽的西双版纳,哈尼族姑娘张丽“哩哩·丽丽”(快手号:likeZhangLi),住在离缅甸只有3公里的镇子上。张丽家中有哈尼族、傣族、黎族、汉族的血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大结合”的家庭。张丽的老家不止有边境的多民族风情,还盛产椰子、百香果、木瓜等水果,可是无奈当地没有高速公路、铁路,更没有高铁。

“大家只能把水果拿到镇上去买。”张丽对此非常痛惜。于是,她想到了通过互联网拍摄短视频,向外界展示自己家乡的美食、水果和风土人情,没想到却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很多人开始向她购买当地特产。现在,张丽的账号已经有了150万粉丝,成了一名家乡特产的“带货达人”。


无独有偶,来自四川甘孜藏族治州偏远高原的迷藏卓玛(快手ID:mizang88)也是这样一个例子。甘孜州位于川西的群山中,海拔高,资源匮乏,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也是典型的特困区域,格绒卓姆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贫困地区。她所在的稻城县,对于很多文艺青年来都是十分向往的高原,然而,对于生活在当地的人们来说,这毫无疑问让生活更加艰辛。

从她家出发,要首先走过一段长长的山路后才能到达乡镇公路,然后等候不定时的中巴车,或者搭乘路过的货车,经历一个多小时的摇晃才能抵达县城,然后找个路边人多的地方,摆个小摊,把辛辛苦苦采集的各种山货卖出去。直到18岁之前,格绒卓姆从来都没有走出过整个县城,这也是当地绝大多数人的普遍的封闭生活。

直到她认识了她现在的老公,一个汉族的男生教她玩短视频。通过用快手展示乡里生活,尤其是采集松茸等对于很多人来说比较少见的劳动,她收获了一批“老铁”们。尤其是随着宽带网络普及,她可以开始直播了,现在她的粉丝也增加到了188万。真实的乡土生活,新鲜的松茸,吸引了大量的人们购买她的松茸,很快就把大山里的馈赠卖向了全国。不仅如此,她还带动了整个村子的发展,一个月帮助全村迈出了30多万的虫草,如今,在她的带领下,整个乡村已经脱贫致富。


距离“冰花男孩”700多公里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盖宝村,地处贵州、湖南省、广西三省区交界,群山环绕,也曾经是一个十分封闭的小天地。

原来在纪检委工作的吴玉圣来到当地后,发现当地侗族文化保留完整,这对于很多都市人和外地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吸引点,于是他就决定大力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

当然,一个扶贫书记,自然是没有太多的能力调动各种资源,但是好在有手机,他开通了短视频账号,开始直播当地的侗族文化和日常生活。而更为有趣的是,他从老人们口中听到了当地的一个关于七仙女的传说,相传七仙女下凡到侗乡洗澡,看到当地人勤劳朴实,但是不会唱歌,便教会了当地人唱歌,使得侗乡从此歌舞飘扬。在了解这个故事后,吴玉圣就决定组建一个“侗家七仙女”(快手ID:langmannvsheng) ,由七位侗族姑娘扮演的七仙女,能歌善舞,一边劳作一边歌舞,很快的就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很快当地的各种土特产打开了销路,走向了市场。不仅如此,还有不少人慕名而来,前往当地体验独特的侗乡生活,这更给当地人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他们销售侗族服饰、刺绣等4万多元,旅游单月收入3千元,帮助村合作社出售小黄姜6万斤,销售额30多万元。吴玉圣说,当地的稻米已达到了有机稻米标准,但村民们对接不上买家,三四块钱一斤还卖不出去。现在靠着互联网有了销路,可以卖到十六块钱一斤。此外,“浪漫侗家七仙女”的账号上有27.5万粉丝,每天直播收入就有几千元。


这些通过短视频让自己的家乡真正被更多人看见的互联网短视频主播像是一个缩影。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大量的人们寻找到了脱贫的新路子,并且实现了规模化的创新。据快手报道,2018年,通过短视频销售商品的用户中,有115万人来自贫困县,全年销售额高达193亿元。全国各地拥有大量粉丝的乡村“野生网红”,其在扶贫上的影响力漫过端内、也冲破了圈层,成为政府和外界认可的新型 KOL。


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就是新时期的“基建”,他对小人物命运的改变有个体的,更是规模化的,全面的改变,这一波短视频的浪潮,更将互联网的触角深入了一部。而5G时代的到来,又会带来什么呢?我万分期待。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