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提个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导致患者三天内血钾从3.6降到1.7mmol/l?
一般来说,低钾都是由长期摄入不足,丢失过多引起。
鼻中隔一般第二天都会进食,手术不牵扯胃肠道,且患者没有长期服药史,根据题意也没有肾脏病史,那么,所有的原因都排除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结合这掐头去尾没有论据光有爽点的新闻,我怀疑
至于病人的死因,我更倾向于患者本身有隐匿性心脏疾患,或者和麻醉死亡率有关。
而不是低钾。
下面,我要说的是这个写新闻的xx(根据相关政策法规,该词组自行脑补)
首先,手术并非「零风险」
提到的手术风险
鼻中隔为二类切口,既往没有特殊病史,手术时间28分钟。
这评为0分,有问题吗?
你作为一个记者,能不能有点操守?
这是零风险吗?
你说你写新闻前没查资料,不懂,那你写个xx新闻?
你说你懂,懂你还这么写,你嫌医患关系还不够紧张?
在这制造事端,写你xx?
21日凌晨2点,杨超宇血压下降,心率降低,立即通知值班大夫;2时10分,给予补液;2时39分,血清采血,5分钟后,请心内科急会诊,血压显示高压110,低压50。
病历显示,3时03分,检验科电话通知,值班报告为血钾1.4mmol/L。3时08分,建立静脉通道,微量泵,加氯化钾注射液。4时,呼吸和心跳为0,心跳、呼吸骤停。
医院明明采取了积极抢救措施,抽血会诊心肺复苏,你说医院判断营养缺失?
你写新闻之前能不能动动脑子?
你写句电解质紊乱很难吗?
你说这么莫能两可,就是要给这紧张的医患关系添点料?
无论任何时期、任何社会,社会矛盾都无法避免,淡化缓和矛盾应是一个有操守的新闻媒体应该做的。当在片面的“爆点”思维下,一些新媒体在标题中极尽强化矛盾为能事,甚至对一些没有矛盾的新闻,却一定要在标题中做出“矛盾”来。
这个事件,无论是“手术风险评分与手术风险区别”,“低钾血症导致死亡的原因解析”都是很好的论点,为什么?一定要用 「博士」「营养不良死亡」等字眼来锐化对立医患关系。
这样恰饭,你吃的香吗?
记者执业规范,麻烦你好好读一下
记者在遵守职业道德就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是社会进步的反应。反之如果记者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随便歪曲事件真相,那么将使社会陷入混乱不堪的局面。因此,作为一名职业记者,职业道德是很重要的。
顺便多看读点书
以上
看了有不少自称医学从业者的人,
不停的说医院的程序没有错,
还有医生治疗中没有主观过错巴拉巴拉,
我听着这句就来气!
我也是医生,以前有位学长曾这样教诲我:
弱者,社会底层的人只求自己不犯错,
哪怕出现任何问题,包括人命,
只要不牵扯到自己的责任就万事大吉;
而强者的思想却截然相反,
真正的强者会反思自己每一个疏漏,
甚至对自己没有能做到尽善尽美的环节都耿耿于怀。
我听说好多消防员因为没有成功救人而哭泣,
至于医生,我作为一名医学博士都没听说过的~
起码在作为人的情感上,
这些所谓医学从业者实在有点不堪入目。
回到正题,我感到最可悲的地方就是:
明明一群受过最好教育的医学从业者,
为什么拿电子厂女工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这名博士送命的医院敢说自己预案完备?
敢说当班医生做好了应对意外的准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