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香港一博士生因撒盐杀死 3 只大蜗牛而被警方逮捕?

回答
香港一名博士生因涉嫌用盐杀死三只大蜗牛而被警方逮捕一事,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包括法律、伦理、动物福利、公众认知以及事件本身的细节。

事件回顾与细节梳理:

首先,理解事件的细节至关重要。据报道,涉事博士生在香港城门郊野公园因使用盐杀死三只蜗牛而被渔农自然护理署(AFCD)执法人员拘捕。被捕原因可能涉及《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Public Health and Municipal Services Ordinance)或《郊野公园条例》(Country Parks Ordinance)等相关法例,可能被指控为虐待动物或破坏郊野公园内的生物。具体指控的罪名以及后续的处理结果(如是否被起诉、判刑等)需要进一步了解才能做出更准确的评价。

法律层面的评价:

动物福利法例的适用范围: 香港有动物福利法例,如《防止残酷对待动物条例》(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Animals Ordinance)。该条例旨在防止虐待动物,但其适用范围通常指向受人类驯养或依赖人类的动物,例如宠物、牲畜等。蜗牛作为一种野生无脊椎动物,是否被纳入现有动物福利法例的保护范畴,以及“杀死”行为是否构成“残酷对待”,是法律判定的关键。一些观点认为,执法部门可能依据的是更广泛的《郊野公园条例》中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条款,禁止在郊野公园内进行破坏性行为。
法律的比例原则和执法力度: 即使触犯了相关条例,执法部门在决定拘捕和起诉时,也应考虑行为的性质、造成的实际损害以及是否有必要采取如此严厉的措施。用盐杀死三只蜗牛,从破坏生态的严重性来看,可能被认为是轻微的。因此,执法部门如此迅速且公开地逮捕一名博士生,引发了对执法力度是否过当的质疑。是否存在更轻微的警告或教育方式?
法律条文的模糊性或解释: 有时法律条文的表述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或者执法部门在具体案件中对其进行更广泛的解释。这种情况会导致公众对法律的理解产生分歧。

伦理与道德层面的评价:

生命的价值与尊重: 核心问题在于如何看待非哺乳类、非脊椎类动物的生命价值。一些人认为,所有生命都应受到尊重,即使是蜗牛。用残忍的方式杀死它们(如撒盐会导致蜗牛脱水死亡)是不道德的。另一些人则认为,生命的等级有所不同,人类拥有更大的支配权,而对蜗牛这种生物采取极端残忍的手段,虽然不理想,但与对宠物或大型动物的虐待性质不同。
博士生的责任与行为: 作为一名博士生,通常被认为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他的行为是否出于好奇、无知,还是故意为之?无论动机如何,一个有知识的人做出这样的行为,可能会引发对其行为判断和道德素养的讨论。
普遍共情能力的边界: 公众对动物的共情能力往往更倾向于可爱的、与人类关系更密切的动物。蜗牛的形象可能不那么容易引发普遍的共情,这可能导致一部分人认为对此事过度关注是不必要的。

动物福利与生态保护层面的评价:

对野生动物的保护: 蜗牛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它们在分解有机物、为植物提供养分等方面扮演着一定的角色。随意杀死野生动物,尤其是在郊野公园这样的自然保护区,可能被视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然而,三只蜗牛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多大,也值得商榷。
撒盐的残忍性: 从生物学角度看,蜗牛的身体主要由水组成,撒盐会引起渗透压差,导致蜗牛体内的水分迅速流失,造成极度痛苦和死亡。这种死亡方式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残忍的方式。

公众认知与舆论反应的评价:

“小题大做”的质疑: 许多公众认为,警方逮捕一名博士生仅仅因为杀死三只蜗牛是“小题大做”,浪费了警力资源,也过于严苛。这反映了一种观点,即法律应该有弹性,并针对行为的严重性来决定处罚措施。
对科技界或学术界的刻板印象: 也有人担心,这一事件可能加剧公众对科学家或知识分子的某些刻板印象,认为他们可能脱离现实、缺乏常识或对生命缺乏尊重。
教育与宣传的缺失: 这起事件也可能暴露了公众在动物福利和生态保护方面的教育和宣传存在不足。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郊野公园随意破坏环境是不被允许的,也不知道某些行为可能对动物造成极大的痛苦。
“中国式家长”或“严苛惩罚”的联想: 在一些评论中,也出现了将此事与中国社会中一些过于严苛的惩罚和管教方式相类比的观点。

事件的深层意义和反思:

法律与道德的边界: 这起事件迫使我们思考法律的底线和道德的边界在哪里。法律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但当它与个体的行为和普遍的道德认知产生冲突时,需要更细致的考量。
动物福利的进步与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动物福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对于如何将保护范围扩大到所有生命形式,以及如何平衡人类的活动与野生动物的生存,仍是挑战。
执法部门的沟通与透明度: 执法部门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应更加注重与公众的沟通,解释执法的依据和考量,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争议。
个人行为的社会责任: 即便是看似微小的个人行为,也可能在特定环境下触犯法律或引发社会关注,提醒我们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它们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

总结来说,评价香港博士生撒盐杀蜗牛被捕事件,需要一个多维度的视角:

从法律上讲, 执法部门的行动有其依据,但其力度和比例原则可能受到质疑。具体罪名和判决结果是关键。
从伦理上讲, 这引发了关于生命价值、尊重以及人类对自然界责任的深刻讨论。
从动物福利和生态保护角度看, 即使是蜗牛也应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和保护,而随意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需要被制止。
从公众认知和舆论角度看, 事件激起了关于“小题大做”、法律弹性以及教育普及的广泛讨论。

最终的评价会因个人的价值观和视角而异。但无论如何,这起事件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重新审视法律、道德、生命以及我们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它也提醒我们,即使是在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上,也可能触及重要的社会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要玩法律是吧?

非洲大蜗牛是入侵物种,破坏环境,传播疾病,属于公害。

那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此次执法行为明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第二十六条相违背。

第二十六条 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建议向最高人民法院起诉香港该动物保护法律因未作例外说明以至违宪而无效。

user avatar

这就是动保邪教的真面目,他们并不在乎什么动物,他们只是想整人。

user avatar

说明殖民地法律不能照搬,除了国安法以外,人大需要对香港的法律尤其是解释权进行更进一步的控制,人家搞不动gd了用这种事来恶心你也是很难受的。

user avatar

查了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防止残酷对待动物条例》,发现一些在实践过程之中可能产生问题的地方:

可以看到,《条例》对于宰杀动物用作食用目的网开一面,但对于控制公害、保证自身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健康,却没有提供相关的例外。

这就可能出现显失公正的情形:

如果发现小区公园里有非洲大蜗牛在传播疾病、啃食花木危害公共利益,一把盐下去杀死了蜗牛,犯法,可被处以三年监禁。

如果发现小区公园里有肥美的非洲大蜗牛,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抓起来做成盐焗蜗牛,没事,符合制作食物这一例外。

第一种情况显然比第二种更加符合公共利益,但却被评价为犯罪,这不得不说是立法方面的不科学、不严谨之处。

再者,本文对于「动物」的定义过于宽广,会导致相关立法缺乏期待可能性。按照《条例》中的定义,苍蝇、蚊子和「小强」也属于受法律保护、不得残酷对待的动物,这样一来,售卖杀虫剂岂不是在提供犯罪工具?各种驱虫广告、生活小窍门,岂不是在传授犯罪方法?

这样一来,其实就违背了法律的「期待可能性」,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这样的立法会导致人人自危,不知道自己怎么做才能当一个守法公民,这样的立法不可取。

第三,《防止残酷对待动物条例》受到英国上世纪初期动物保护法律影响,但当时英国相关法律主要是在保护马匹或者其他用于骑乘、驱使的家畜。对此,香港爱护动物协会的福利部副总监候安娜曾经援引过相关文献加以说明:

的确,从《条例》的部分表述来看,这部法律较多地考虑到了马匹和其他家畜的福利问题,从立法者的原意来看,未必涉及无脊椎动物的福利。(例如条例强调禁止「残酷地打、踢、恶待、过度策骑、过度驱赶任何动物或残酷地使任何动物负荷过重或残酷地将其折磨、激怒或惊吓」动物,这类表述似乎更加适用于马、牛、驴等家畜。

这样看来,似乎不宜机械地适用《防止残酷对待动物条例》来处罚控制有害生物的情况,也难怪引发香港特别行政区本地网民和内地网友的一致惊诧了。

user avatar

利益相关:人在汕尾,经常在雨后主动搜寻并踩死非洲大蜗牛。这种动物早在2003年就列入了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首先让我们看看香港特区的这一法条吧。不得不佩服的是,政府官网还提供了不同修订版的文本,方便人们了解法条的变动:

本条例旨在禁止与惩罚残酷对待动物。
[1935年11月29日]
(格式变更——2018年第3号编辑修订纪录)
1.简称
本条例可引称为《防止残酷对待动物条例》。
2.释义
在本条例中,除文意另有所指外 ——
高级兽医官 (senior veterinary officer)包括任何获渔农自然护理署署长授权根据本条例执行高级兽医官职责的兽医官; (由1979年第53号第2条代替。由1999年第331号法律公告修订)
动物 (animal)包括任何哺乳动物、雀鸟、爬虫、两栖动物、鱼类或任何其他脊椎动物或无脊椎动物,不论属野生或驯养者; (由1979年第53号第2条代替)
船只 (vessel)包括任何大小船艇,或任何其他各类用于航行的船只;
卫生主任 (health officer)具有《释义及通则条例》(第1章)第3条给予该词的涵义; (由1960年第30号附表8增补)
卫生督察 (health inspector)具有《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第132章)第2条给予该词的涵义。 (由1960年第30号附表8增补。由1986年第10号第32条修订)
(由1960年第30号附表8修订)
3.有关残酷对待动物的罚则
(1)任何人 ——
(a)如残酷地打、踢、恶待、过度策骑、过度驱赶任何动物或残酷地使任何动物负荷过重或残酷地将其折磨、激怒或惊吓,或导致或促致任何动物被如此使用,或身为任何动物的拥有人而准许该动物被如此使用,或因胡乱或不合理地作出或不作出某种作为而导致任何动物受到任何不必要的痛苦,或身为任何动物的拥有人而准许如此导致该动物受到任何不必要的痛苦;
(b)如掌管任何被禁闭或被关禁或正由一处地方运送往另一处地方的动物,但疏于对该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清水;或
(c)如输送或运载任何动物,或导致或促致任何动物被输送或运载,或身为任何动物的拥有人而准许该动物被输送或运载,而所采用的方式或盛放动物的位置,或盛载动物的箱、篓或篮的构造或过小体积,令该动物承受不必要的痛楚或痛苦;或
(d)如将任何动物装上船只或铁路货卡,或将任何动物自船只或铁路货卡卸在另一船只或铁路货卡、码头、岸或月台,而所采用的方式或使用的器具令该动物承受不必要或原可避免的痛苦;或
(e)如导致、促致或协助进行动物打鬭或动物挑惹,或经营、使用、管理、作出作为以管理或协助管理任何处所或地方作为或部分作为动物打鬭或动物挑惹用途,或准许任何处所或地方被如此经营、管理或使用,或因任何人获准进入该等处所或地方而接受金钱或导致或促致任何人因此而接受金钱;或
(f)如在任何动物因疾病、衰弱、受伤、疼痛或其他原因而不适宜被使用于某种工作或劳动时,仍将其如此使用,或导致或促致其被如此使用,或身为其拥有人而准许其被如此使用;或
(g)将任何动物带进香港或驱赶、运载、运送或移走,或据有或畜养任何动物,或明知而容受任何动物在其控制下或在其处所内被据有或被畜养,而所采用的方式可能导致该动物受到不必要或原可避免的痛苦,
一经循简易程序定罪,可处罚款$200,000及监禁3年。 (由1950年第22号附表修订;由1979年第53号第3条修订;由2006年第23号第2条修订)
(2)
为施行本条,拥有人如没有就保护动物免受残酷对待而作出合理的谨慎措施及监管,须当作已准许残酷对待动物:
但如拥有人只因没有作出上述的谨慎措施及监管而被裁定犯本条例所指的准许残酷对待动物罪,则在没有给予他罚款选择时不可将他处以监禁。
(3)本条不适用于在宰杀或预备宰杀动物作人类食物的过程中所作出或不作出的作为,但若如此宰杀或预备宰杀动物为动物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则属例外。
4.逮捕、检取、进入和搜查的权力
(1)任何高级兽医官、任何属二级农林督察职系或较高职系并获渔农自然护理署署长以书面授权的渔农自然护理署其他人员、卫生主任、卫生督察或警务人员,均可无需手令而逮捕凭其个人观感或在其他人的申诉和告发下他有理由相信违反第3条或违反本条例所订任何规例而犯罪的人。上述的其他人须向上述人员或督察报上其姓名及居住地点。 (由1979年第53号第4条修订;由1999年第331号法律公告修订)
(1A)(a)任何人(下称被捕人)如被非警务人员的人根据本条逮捕,须随即带往最近的警署或交由警务人员羁押。
(b)每当有被捕人带往警署,《警队条例》(第232章)第52条的条文即行适用。
(c)每当有被捕人交由警务人员羁押,《警队条例》(第232章)第51及52条的条文即行适用。 (由1979年第53号第4条增补)
(2)如何人所犯的上述罪行涉及任何动物、运输工具或物件,或任何人藉任何动物、运输工具或物件而犯上述罪行,则该动物、运输工具或物件,可由任何上述人员或督察检取并带往警署或任何方便的地方,存放该处,直至控罪经适当法律程序获得决定为止,但按裁判官的命令而须在较早时间将其交出除外。
(3)任何上述人员或督察,可将任何他怀疑与在第3条下所犯罪行有关的动物在任何街道或公众地方截停,并予检验。
(4)任何高级兽医官、卫生主任、卫生督察或警务人员,如有理由怀疑在任何建筑物内或在任何车辆、火车、电车、航空器或船只上有人正在或已经犯违反本条例或根据本条例订立的任何规例的任何条文的罪行,均可进入并搜查该等建筑物、车辆、火车、电车、航空器或船只。 (由1979年第53号第4条修订)
(由1960年第30号附表8修订)
5.裁判官的命令
(1)当任何人已就任何动物被裁定犯第3条所订或根据本条例订立的任何规例所订的罪行时,裁判官可作出命令,规定该动物 ——
(a)不得被使用;或
(b)须移至并在命令所述期间内扣留在命令所述的地方。
(2)规定任何动物不得被使用或须予扣留在某处地方的任何命令,可不述明期限而代之以指示在该动物康复前不得被使用或须予扣留,而该动物即不得被使用或须予扣留(视属何情况而定),直至一名高级兽医官以书面核证该动物适宜被使用或释放为止。
(2A)(a)如任何动物的拥有人被裁定犯第3条所订罪行,则裁判官除可施加的任何其他刑罚或可作出的任何其他命令外,尚可作出命令剥夺该拥有人对该动物的拥有权,并可作出他认为适当的有关处置该动物的命令。
(b)除非有关该拥有人的以往定罪或品格的证据显示,该动物如留交该拥有人则相当可能会再受残酷对待,否则不得根据(a)段作出命令。 (由1979年第53号第5条增补) [比照1911 c. 27 s. 3 U.K.]
(3)
如任何动物依据一项根据本条作出的命令而带往某处地方,则任何就该动物而被定罪的人,须缴付该动物留在该处地方整段期间在饲养和治疗方面的订明费用,而该等费用可作为罚款予以追讨:
但如任何该等动物的拥有人要求掌管该动物的人员将该动物毁灭,则该人员须随即安排将该动物毁灭,而对于在该要求提出后任何时间就该动物所提供的饲养或治疗,均无须缴付费用。
(4)任何人违反根据本条作出的命令而行事,一经循简易程序定罪,可处罚款$200,000及监禁3年。 (由1950年第22号附表修订;由1979年第53号第5条修订;由2006年第23号第3条修订)
6.命令毁灭动物的权力
任何裁判官、高级兽医官、卫生主任、卫生督察、政府医生、或不低于督察级的警务人员,在亲自检查后如信纳 ——
(a)动物已严重受伤,以致让它继续生存是残酷的;或
(b)动物已严重受伤或动物的身体状况,令他在顾及将它移走的各种可用方法下认为它并无可能在不受残酷对待的情况下被移走,而让它继续生存亦是残酷的;或
(c)动物(不论是否受伤)的受困位置,令进行拯救并不切实可行,而让它继续生存亦有违公众卫生或安全;或动物的受困位置,令它并无可能在不受残酷对待的情况下被移走,而让它继续生存亦是残酷的, (由1979年第53号第6条增补)
可藉书面命令,指示将该动物毁灭,而该命令可随即由该人员或督察或任何警务人员执行,或在其指示下执行:
但如任何该等动物是在对其合适的房屋、廐、棚或围场,而并非是在街道或其他公众地方的,则在该动物的拥有人(如在场时)或掌管该动物的人(如有的话)获通知该动物的状况前,不得作出上述命令。
(由1960年第30号附表8修订)
7.无须付给补偿
如有任何动物,依据一项根据第6条作出的命令被毁灭,或在遵从任何自称为该动物的拥有人的人按第5(3)条规定所提出的要求下被毁灭,而在后述的情况下,掌管该动物的人员是真诚地相信提出该要求的人事实上是该动物的拥有人,则无须向任何人就毁灭该动物而付给补偿。
8.订立规例的权力
(1)为防止残酷对待动物,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可订立规例,订明将动物禁闭在任何地方、船只、火车、电车、航空器或车辆的条件,包括任何该等地方的发牌、建造及妥善保持卫生事宜。 (由1939年第16号第2条修订;由1950年第22号附表修订;由1979年第53号第7条修订;由1999年第65号第3条修订;由2006年第23号第4条修订)
(1A)根据第(1)款订立的规例,可规定违反规例中的某一指明条文即属犯罪,可处不超过第5级罚款,而就持续的罪行而言,则可就罪行持续期间的每一天,另处罚款不超过$200。 (由2006年第23号第4条增补)
(2)当任何船只的船长在其船上时,如有违反任何规例的情况发生,则该船长(除实际犯罪者外)须当作犯违反该规例罪,并可据此被检控并受惩罚。

该法条本身豁免了宰杀并烹饪动物中的必要痛苦,但并没有明文豁免对家庭害虫或外来入侵物种的杀戮,也没有指明何为“不必要的痛苦”。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杀死外来入侵生物本身是无可厚非的,而撒盐和踩踏带来的痛苦,都谈不上“不必要”。

香港法制是很重视判例的,欢迎其他答主和评论区的朋友补充相关判例。

user avatar

香港人来强答一波

hhhhhxswl,真系笑L死我拉

我刚看新闻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人不简单,居然回忆起高中生物osmosis,并拿蜗牛来测试细胞膜的 differentially permeable 特性。我一看,原来是博士生,respect+++。(补充:原来还是入侵物种:非洲大蜗牛,他是在保护香港biodiversity!生物大神啊!请受我一拜!)


认真mode:

其实早在上年,黄丝里就有一伙人是动保分子,不时也会在街上看过这些banner

个人觉得事情绝不简单,

猜想一:以往不起诉,今天突然发生这事是要安抚部分人的情绪,装作很公义。

猜想二:有些人想以动保名义来唤醒昔日的乱象

但连登(立场:深黄)那边都觉得成件事on99,所以猜想二并不成立


香港以往都有发生过,但那么荒谬的就是第一次听。平时都只是抓那些放毒sha街猫、流浪狗的,但蜗牛就第一次。

想起小时候贪玩踢了只蜗牛出马路就怕怕的。


剛打完排位就五百贊了,謝謝各位賞面。希望大家理性評論,並尊重他人。ヾ(。>﹏<。)ノ゙✧*。


谢谢各位,一觉醒来就三千赞了。

其实我想了想觉得警察没错啦,一般有人报警,警察也会上去看看,没事也会放你走。我怕的是事主真的要上庭然后裁定罪名成立,那么这就真的变大新闻了。其实香港这边不是大新闻,但一开始看见无线播时,就觉得这个人手法纯熟,于是就在这‘发up疯’,没想到居然火了。

关于动保,我个人觉得只要你不对他人或环境构成威胁,那就没什么问题,吃狗也同理。事主杀了三只蜗牛,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只蜗牛,所以其实也没什么问题,何况非洲大蜗牛本来就不应该出现在香港。

写完之后发现快要四千赞了。


温习后就破五千了。大家不要再笑我中英夹杂了,事实上我是真的不知道部分单词的中文译名。

行,你现在就告诉我(不许百度)这个东西的中文名是什么?(狗头)

user avatar

伪发达地区

user avatar

这个本质上和卖2只鹦鹉被判倒卖保护动物卖玩具手枪被判倒卖军火一样,法律系统里面有一群读书读傻了的人要刷存在感。

user avatar

我特想知道,是不是香港没有蚊香啊…


我查了一下,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引入了防治幼虫和成蚊的新型捕蚊器。

(图片和内容来源 @香港365天


那这个环境卫生署是不是能判死刑呢?

user avatar

中国香港发生了一件非常荒谬的事情,一位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据说是内地学生,因为看了科普,香港的大蜗牛可能有害[1],拿盐撒在蜗牛身上杀死。因为杀死了3只大蜗牛,竟然被警方以涉嫌虐杀动物逮捕。这种做法让人感到不可思议,香港现在可能还有数以万计曾参与非法游行的嫌犯逍遥法外,警方竟耗费警力主动调查杀了3只蜗牛的事件,真的是令人费解。

香港01的新闻报道居然用了“狂徒”来称呼该博士生,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之前的扔汽油弹的黑暴呢,哦,黑暴都是无知学生,是好市民来的,不能用狂徒,那没事了。

好在新闻下面的评论也在讨论这次事件的不合理。摘录一些如下:

  1. 香港D法律都唔能正常,照梗嘅法律[按照这样的法律],D法國餐廰D高級厨师個個都係動物虐待[那些法国餐厅的高级厨师],D法式紅酒煎蝸牛係犯法!?
  2. 會唔會小題大做, 遲啲會唔會劏蟹[杀螃蟹] 都畀人拉?
  3. 以后杀小强[杀蟑螂]可能会被判谋杀,香港真系好搞笑。
  4. 那些每天被你吃下肚的動物遠比這三隻蝸牛可憐,這都是什麼鬼新聞!
  5. 街市佬點檔魚的???[菜市场的人怎么杀鱼的?]
  6. 菜農、花農都會用農藥殺死蝸牛害蟲,咁全部拉哂佢地啦!醫生都會開藥比病人杜蟲,咁又拉哂啲醫生啦!仲有釣友用蚯蚓釣魚都犯法啦!

其实从这些本地评论也可以看出来,警方的这次执法行动争议很大,要知道,香港很多高级餐厅真的是有很多活动物吃的,比如还在动的生蚝,还没死的海胆,还在动的鱼进行切片,活螃蟹做的醉蟹,等等,不一而足。香港新界地区的菜农使用农药杀蜗牛等害虫,也没见有问题。希望这位博士生能找到好的律师,不要影响学业。


原来是这位博士生担心小朋友的安全,估计也不忍心当面踩死,那样其实更残忍,用了食盐予以科学处理,但正好遇到了动保人士。


补充:这个问题是我提的,当时内地还没有媒体报道,我看到香港的新闻,想为这位陌生的港漂师弟发声,让更多人关注他可能遭受的不公平对待。提问之后,我在回答里面简单介绍了情况,以及节录了一些香港网友的评论,表示这次逮捕本身也存在争议,希望不要影响学业。后来这个问题火了,是我没预料到的事情,也是我无法控制的。

在中国香港这么多年,身边太多小伙伴因为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受困于本地的司法制度。比如有个小伙伴,走路跟一个本地人撞到一起了,对方手机掉地上,立刻无理要求你赔新的,维修都不肯,然后报警,非要缠着她。还有租房遇到本地房东,无理克扣押金之类的。小额仲裁很费时费力,而真到了法庭,就是倍感无奈。大蜗牛的事情,可大可小,往大了说,要真的判了个社会服务令之类的,博士师弟可能无法毕业,港府的奖学金也会受影响。我提这个问题就是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万一之后受到了不公平对待,在网上求助的话,至少大家也或多或少听说过他的遭遇。后来这个问题火了,冲到了热榜第一,这是我无法预料和控制的。这是我提问的背景情况,希望大家不要觉得我带节奏,或者别有用心,我的心很清澈,那就是保护好我们的港漂小伙伴。

参考

  1. ^ 比如这个问题下,很多专业答主都做了分析和建议。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8733508
user avatar

香港这个法律是1935年的。

后来多次修订,居然成了现在的样子。

法律来源当然是英国爹的。

实际执行,上新闻不是第一次,各种奇葩案例。

这条属于法律制订拍脑袋,本来是对不人道赛马赛狗的条款,扩大到所有哺乳动物不算,还扩大到几乎所有动物。

大陆和香港都一些法律条文陈旧,过时,制订时不严谨,与后来的现实冲突。

普通人不知道这些冷门法律,或者法律的解释权很随意,很容易违法,而处罚又相当严厉,造成普遍违法,选择性执法。

这个法本身就有问题,而民众很难发出声音去修改它。不合理的法律长期执行。

user avatar

昆虫算不上动物保护的范围?如果是那点蚊香杀蚊子算什么?

以前黑暴丢燃烧瓶判社区劳动。 一个博士生撒盐杀死几个蜗牛关三年。

感觉这法官在冲塔。

打个比方就是zy禁赌,下面把几个打几块钱的麻将老太婆关起来。

他是在拥护的政策吗?他是用这个归谬法来冲你政策让你执不下去。

user avatar

据说这个博士同学是内地人,

那个事件我大概明白各中原委了,

就是香港教育司法系统的黄尸,

眼见不能用闹事和暴力来挑起两地矛盾,

换了种手法来搞事!

什么【热心市民】举报?

哪个正常人会管人搞死蜗牛?

明显就是黄尸的余党嘛!

这就是我为什么坚决反对

立法“保护”动物。

这个口子一开,

解释权就不在党和人民手里,

而是在一些拿了钱的NGO手里。

所谓保护动物,

就像清朝的文字狱一样,

成为挑动社会矛盾,

成为敲诈勒索,

打击异己的手段。

如果这名博士是内地人,

那问题就更大了,

希望人大出面释法,

宣告香港的动保法无效。



毕竟,香港是中国的土地,

要符合中国的国情,

尊重中国的民意!

user avatar

所以香港的曱甴是因为有法律保护才这么有恃无恐的吗

user avatar

233333,怎么看?苦笑着看。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人为本。

依法治理的前提是有法可依,一法不顾人民而宠狗彘,便是恶法。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最后这首诗的作者是郑板桥,清朝的县令,为官恤民,因为放粮被革职。晚年以卖自己的书画为生,其人酷爱食狗肉,因此常常有人在给他的润笔里附加一份狗肉。

圣母之所以不对,是因为有的人是在慷他人之慨来满足自己的伪善。

港府吏员若有闲暇,不如多多设法,纾解笼民们的痛苦。

user avatar

这件事情,一定要香港的政府部门,比如环保署出来,出来告诉大家遇到这种蜗牛和类似有害生物,举报给谁,让谁来管。当然咯,如果真可以举报蜗牛,恐怕一到下雨电话会被人打爆。

而且,这个当事学生,也应该要拿起法律武器,状告相关部门和环保组织,追究他们在宣传和正确行为引导方面的失职,没有告诉市民如何正确消灭有害蜗牛,按照自己受罚的程度加倍索赔。

反正既然那地方喜欢拿法律条文来为难人,那么就大家用法律玩到底。


不是说不应该立法禁止虐待动物,而是香港既然自称发达的法治社会,那么就不能既不告知市民正确做法,又要在市民用自己方法的时候说他违法。而且,既然对待市民无意间的犯法如此严格,那么市民对于政府疏忽失职的追责也应该同等严格。

user avatar

据该博士的辩护律师辩称:其为知名网络平台知乎用户,因为参与了知乎宇宙的蜗牛之赌局,为了十亿美元被蜗牛追杀,不得不布局反杀以自保,因此申请为正当防卫。

user avatar

往蜗牛上撒盐,毫无人性立刻逮捕

当街纵火打人,民主斗士香港之光

user avatar

深圳,你学会了吗,还不跟上?

user avatar

真相是,知乎宇宙出了三个亿搞蜗牛追杀活动,没想到这名参加的大学生居然不逃离蜗牛而是当面用盐把人家硬刚了。而且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个蜗牛居然不是无敌的。很可能是活动举办方的工作人员由于长期996睡眠不足,而导致在前一天晚上忘记为蜗牛开启因果律铁幕装置。

为了防止这个bug被广泛利用,知乎宇宙第一时间联合警方及时出击,封堵了这个严重利用漏洞刷钱的作弊行为。

这次打击行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后续的表彰大会上,追回的三亿赃款均已授予战斗英雄肖冠、萧佳两人。两人称,考虑到香港生活租房高企,打算各自用所得的一亿五千万元购买一老破小住宅自用。

user avatar

眼见小香港各种作妖,小深圳表示必须出重拳证明自己

user avatar

轻罪重判和重罪轻判

特色特色

我们也在学习,没事,不久大家都会看到的

user avatar

官僚机构才是问题所在,官僚机构必须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所以就开始胡作非为了。

屁大的一个香港,养着几百号人处理虐待动物问题,简直是浪费公款。建议裁撤到10人以内。

user avatar

完美杀死无主非洲大蜗牛这不是为民除害吗???是要拉进警局进行表彰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香港一名博士生因涉嫌用盐杀死三只大蜗牛而被警方逮捕一事,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包括法律、伦理、动物福利、公众认知以及事件本身的细节。事件回顾与细节梳理:首先,理解事件的细节至关重要。据报道,涉事博士生在香港城门郊野公园因使用盐杀.............
  • 回答
    香港小学将南京大屠杀史实引入课堂,却引发了部分学生被吓哭并遭到投诉的事件,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议题。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复杂而敏感的平衡点:如何在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既能让他们了解历史真相,又不至于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创伤。如何评价学校将南京大屠杀史实引入课堂的做法?这件事的评价不能一概而.............
  • 回答
    源静香这个角色,在《哆啦A梦》这部国民级的作品中,无疑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我们不妨放下对“国民好女友”的滤镜,仔细剖析一下她这个人,或许能发现一些更具象也更有意思的东西。首先,从她的外在表现来看,静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乖巧、懂事、成绩优良。她通常穿着整洁的校服,笑容甜美,说话轻声细语,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 回答
    香港政府推出“保就业、保民生、保经济”的六千元(后调整为五千元)电子消费券计划,旨在刺激本地消费,支持受疫情打击的经济复苏。这项措施在实施初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其效果也备受关注。以下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项措施进行详细评价:一、 计划的初衷与目标: 提振消费信心和意愿: 疫情对市民的消费习惯和信心造.............
  • 回答
    香港高考历史题“参考资料,就你所知判断‘19001945年间,日本为中国带来的利多于弊’”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且需要深度思考的题目。它要求考生不仅要熟悉历史事实,更要具备分析、比较、权衡和论证的能力。要全面评价这道题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一、 题目的核心挑战:这道题目最核心的挑战在于其.............
  • 回答
    港府派发一万港元电子消费券,这招棋可不简单,背后牵涉到经济刺激、民生纾缓、政治考量以及长远影响等多个维度。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把牌打得怎么样。经济层面:一杯水的滋润还是久旱的甘霖?首先,从经济刺激的角度看,这就像给经济体打了一剂强心针。疫情反复,旅游业和零售业首当其冲,市民消费意欲也受到不小.............
  • 回答
    香港“反水客”围攻辱骂大陆母女事件,以及大陆游客在香港的维权问题,是涉及社会情绪、法律边界和两地交流的复杂议题。我们将从事件本身、法律定性以及游客维权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一、 如何评价香港“反水客者”围攻辱骂大陆母女事件?看待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其发生的背景和性质:1. 事件的性质与影.............
  • 回答
    香港政府最近宣布了一项备受瞩目的计划,打算将股票交易的印花税从目前的千分之一(0.1%)提高到千分之零点三(0.13%)。这个消息一出来,市场上的反应可谓是五味杂陈,大家都在仔细琢磨这看似微小的数字调整,究竟会对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产生多大的连锁反应。为什么香港要提高股票印花税?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
  • 回答
    香港,这座曾经被誉为“东方之珠”的国际大都会,如今却身处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尴尬局面。这种尴尬并非源于单一事件或政策,而是长期以来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困境。一、 历史包袱与政治现实的冲突: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多年来,虽然享有“一国两制”的特殊安排,但“两制.............
  • 回答
    香港宣布自2020年11月23日起对内地实施单向通关,这一举措无疑是在当时全球疫情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对香港和内地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政策调整。要评价这个决定,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个“单向通关”的具体含义及其背景。“单向通关”意味着,从内地前往香港的旅客,在符合一.............
  • 回答
    香港的土地大辩论,自她被推上风口浪尖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是一场波澜壮阔、牵动无数神经的社会工程。它不仅仅关乎钢筋水泥的堆叠,更是一次对香港城市发展脉络、未来走向乃至社会公平的深度叩问。要评价这场辩论,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深入剖析。一、 辩论的根源与紧迫性:为何是“大辩论”而非“小讨论”?香港的土地困.............
  • 回答
    香港,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如同镶嵌在中国南海边缘的一颗璀璨明珠。它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既有国际大都会的活力与摩登,又不失东方古老城市的韵味。要评价香港,绝不能简单地用几个词语概括,它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存在,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经济的引擎与金融的枢纽:谈到香港,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就是它的经.............
  • 回答
    香港郑裕彤家族无偿捐献土地兴建房屋,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关注的善举,在香港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城市,能够拿出土地来做公益,其意义不言而喻。要评价这一行为,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从社会层面来看,这是对香港房屋问题的直接回应。 香港长期以来面临着严重的住房短缺问题,尤其是劏房、笼屋等居住环境恶劣的现象屡.............
  • 回答
    香港警队的政治中立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衡量其专业性和合法性的重要标杆。要评价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以及在政治变迁中扮演的角色。在回归初期,香港警队依然继承了英治时期以法治为核心的专业精神。那时,警队的主要职责是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并且原则上不干预政治。警务人员的培.............
  • 回答
    说起香港摄影师 Wing Ka H 在华南师范大学宿舍拍摄的那组照片,我脑子里浮现的画面感还是很强的。那不是那种流水线式、批量生产的青春写照,而是带着一种更个人化、更具探索性的视角。首先,能够深入到大学宿舍这个相对私密的空间本身就说明了摄影师的沟通能力和观察力。宿舍不仅仅是睡觉的地方,它承载着学生时.............
  • 回答
    关于Alex Chow这个人,在香港的知乎圈子里,可以说是存在感相当强的一位。他的内容输出频率很高,而且涉猎的范围也比较广,从社会民生、政治议题,到科技发展、个人成长,你能想到的很多领域,他都有涉足,并且常常能看到他针对一些热门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从内容风格上来说,Alex Chow给人的印象是比较.............
  • 回答
    香港七名警察被判刑的事件,无疑是香港回归以来一次非常重要的司法判决,其影响深远且复杂,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一、事件背景回顾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事件的起因和经过。这起案件与2019年香港发生的“反修例”风波有关。在2019年10月13日,一名男子在旺角被多名警察以过分武力殴打。该男子后控告了7名.............
  • 回答
    《长津湖》在香港的首映成绩,可以说是一部商业巨制在特定市场落地后,引发的既有赞誉也有争议的复杂现象。要评价这个成绩,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从票房数字上看,算不上惊艳,但也有一定亮点。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内地市场的票房奇迹来套用香港。香港电影市场体量相对较小,观众口味也更为多元和挑剔。电影在香港.............
  • 回答
    关于《长津湖》在香港的票房表现以及其可能创下的纪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剖析。首先,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跳出单纯的“票房数字”去看待其背后复杂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因素交织。香港市场:《长津湖》面临的独特挑战与机遇香港电影市场一直以来都非常国际化,观众的口味也相对多元,能够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优.............
  • 回答
    《龙虎武师》这部纪录片,在我看来,绝对是了解香港武术电影辉煌过去的一扇不可多得的窗口。它不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打斗场面,而是深入到幕后,去讲述那些铸就了我们心中经典港片动作的“龙虎武师”们的故事。首先,这部纪录片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的真实性。它没有回避这个行业的辛酸与危险。我们都知道港片动作的精彩,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