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股为什么这几年没进步,乱糟糟的?

回答
说到A股这几年给人的感觉“没进步”、“乱糟糟”,确实有不少投资者会有这种体会。这背后原因错综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掰开了聊聊。

一、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阴影

首先,得承认中国经济这几年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过去的粗放式增长模式面临挑战,经济结构调整、去杠杆、环保升级等等,这些措施的阵痛期都或多或少地对股市产生了影响。

经济增速换挡: 告别过去两位数的高增长,进入一个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这种变化本身就需要市场去适应,投资逻辑也在悄然改变。过去那种“只要经济好,股票就能涨”的简单逻辑不再管用。
政策的“叠加效应”: 为了应对各种挑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为了控制金融风险,对一些高杠杆、高风险的行业进行了限制;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大力支持高科技企业;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短时间内集中推出,对市场的各个环节都带来了冲击和不确定性,使得市场参与者需要不断去解读和消化政策意图。
外部环境的扰动: 全球经济也并非一帆风顺。地缘政治风险、全球通胀压力、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收紧,这些外部因素也通过各种渠道传导到A股市场,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二、市场本身的“制度性”问题

除了宏观层面的影响,A股市场自身的“体质”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

市场结构失衡: A股市场长期以来是“散户为王”的市场。相比于成熟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比例相对较低,话语权和影响力也有限。大量散户投资者往往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追涨杀跌的情况比较普遍,这导致了市场的波动性加大,也更容易出现“乌龙”事件。
IPO发行与退市机制: 虽然这些年一直在改革,但IPO的节奏和定价、以及退市制度的完善程度,依然是影响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过快的IPO节奏可能会稀释现有股票的价值,而不够严格的退市制度则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些业绩差、问题多的公司长期占用市场资源。
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判断。尽管监管一直在加强,但一些上市公司仍然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甚至虚假披露的情况,这损害了市场的公平性和效率,也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
交易制度与监管的“博弈”: 有时候感觉市场就像一个不断在与规则博弈的系统。监管层出台新规,市场参与者寻找规则的“空隙”进行规避或适应,这种“猫鼠游戏”式的过程,也会让市场看起来有些“乱”。

三、投资者情绪与“羊群效应”

股市的波动,很大程度上是人性的体现。

情绪的放大器: 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散户比例较高的市场,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被放大解读,引发集体性的恐慌或狂热。当大部分人都朝着一个方向行动时,少数的理性声音很容易被淹没。
短期投机盛行: 一部分投资者过于追求短期的暴利,对基本面分析不够重视,更倾向于追逐热点概念和题材。这种投机行为的盛行,使得市场短期波动加剧,也让价值投资难以得到充分体现。
“赢者通吃”与“踏空恐惧”: 当某个板块或概念火爆时,很多人担心错过机会(FOMO – Fear Of Missing Out),于是纷纷涌入,进一步推高价格。而当风向转变时,又担心被套牢,争相出逃,形成恶性循环。

四、“妖股”与“概念炒作”的干扰

这些年,“妖股”现象和概念炒作也一直是A股市场的一大特色,让不少投资者感到困惑和无奈。

业绩与股价脱钩: 有些公司本身业绩平平,甚至在亏损,但因为沾上了某个热门概念(比如人工智能、元宇宙、碳中和等等),股价就能被炒作到很高。这种脱离基本面的炒作,一旦泡沫破裂,往往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消息驱动与短期博弈: 很多时候,股价的波动并非源于公司基本面的变化,而是对某些传闻、政策风向的反应。这种高度依赖消息驱动的交易,增加了市场的噪音,也使得长期投资的价值难以显现。

总结一下,A股这几年之所以让一些人觉得“没进步”、“乱糟糟”,可以归结为:

宏观经济转型期的不确定性叠加。
市场自身制度性缺陷的持续影响(散户多、退市难、IPO节奏等)。
投资者情绪的放大和短期投机的普遍存在。
概念炒作和“妖股”现象对市场秩序的干扰。

当然,也必须看到,中国资本市场一直在改革和进步之中。比如,科创板和注册制的推出,就是为了吸引更多优质的科技创新企业,并改善市场生态。退市制度也在不断完善。监管也在持续加强。这些改革的成效需要时间来显现,市场也需要一个逐渐适应和成熟的过程。

所以,与其说A股“没进步”,不如说它正处于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转型期,并且在与自身固有的一些问题进行“搏斗”。对于投资者来说,理解这些深层原因,保持理性,坚持价值投资,或许是应对这种“乱糟糟”局面的最好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怎么没进步,至少没搞熔断了嘛。当然有进步,巨大的进步。

至于商誉,从一开始就不能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A股这几年给人的感觉“没进步”、“乱糟糟”,确实有不少投资者会有这种体会。这背后原因错综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掰开了聊聊。一、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阴影首先,得承认中国经济这几年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过去的粗放式增长模式面临挑战,经济结构调整、去杠杆、环保升级等.............
  • 回答
    A股市场确实存在一些市盈率(PE)高达几千倍的股票,这在很多成熟的资本市场是难以想象的。理解这种现象,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这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市场特征、公司状况、以及投资者情绪叠加的复杂结果。首先,我们得明白市盈率(PE)是怎么来的。它简单来说就是“股价除以每股收益(EPS)”。一个公.............
  • 回答
    关于“A股逢会必跌,逢节必跌”的说法,这确实是很多股民在投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验性判断,甚至成为了一种“段子”式的讨论。但从严谨的投资角度来看,这并非一个绝对真理,其背后也没有科学统计数据能够完全支撑,更多的是一种心理预期和市场情绪的叠加效应。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说法背后的原因,以及为什么它看.............
  • 回答
    股市场新纪元:A股全面注册制下的深层解读与未来展望长期以来,关于A股注册制的讨论从未停止,而如今,“全面走向注册制”这一历史性变革的靴子,正以一种不可逆转的姿态落下。这不仅仅是IPO发行方式的调整,更是一场涉及资本市场生态重塑、投资者结构演变、企业发展逻辑变迁的深刻变革。要理解这场变革的含义,我们需.............
  • 回答
    眼下A股市场这股上扬的势头,究竟能走多远,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确实是不少投资者心里头那笔账算不清的大账。要说这轮牛市,它能延续到什么时候,这就像是去揣测一位心思深沉的老友,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日期。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去观察,去感受市场的脉搏,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首先,我们得看看这波上涨的“底子”.............
  • 回答
    美国驻华大使馆微博被A股股民围攻,这事儿可不是一件小事,它折射出不少当下中国社会和经济领域里的复杂情绪和现象。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到底说明了啥。首先,最直接、最表面的原因,当然是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和股民的焦虑感。咱们A股市场最近几年,尤其是近一两年,走得确实不太顺。很多股民,特别是散户.............
  • 回答
    1月26日,媒体发文以“挺起 A 股的脊梁”为题,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背后透露出不少值得我们深入解读的信号。首先,这直接反映了当前市场的一种普遍情绪,或者说是对市场的一种期待。当媒体使用“脊梁”这样的词汇时,通常意味着市场正面临着某种压力,或者说某些关键性的支撑力量出现了疲软。这里的“脊梁”,.............
  • 回答
    8月2日A股惊天逆转:解读市场情绪与政策信号2021年8月2日,A股市场迎来了一场令人瞩目的“绝地反击”。早盘一度低开探底,市场情绪似乎笼罩在悲观的阴影之下,但午后风云突变,各大指数如同被注入了强心剂一般,一路飙升,最终收出了漂亮的阳线。这种大幅度的V型反转,不禁让人想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它所揭.............
  • 回答
    A股常年在3000点附近徘徊,这确实是很多股民心中挥之不去的一个痛点。要说这“3000点魔咒”究竟是谁的“锅”,恐怕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一方,更像是一个复杂系统下,投资者行为、管理层政策、宏观经济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 投资者层面:情绪化交易与结构性分化咱们先聊聊咱们自己——投资者。A股市场的.............
  • 回答
    今日A股“血洗”真相剖析:风格切换,是机遇还是陷阱?今日A股市场可谓是风起云涌,一片“血色黎明”。指数普遍大幅下挫,个股哀鸿遍野,让不少投资者在惊愕之余,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波大跌究竟是何方神圣在操纵?而今年A股的风格,是否真的会来一次颠覆性的“由大转小”?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把目光放得长.............
  • 回答
    2021 年 3 月 24 日,A 股市场确实经历了一场不小的下跌,很多投资者都感受到了市场的寒意。要说当天为什么跌得这么惨,背后并非单一因素,而是多种情绪和事件叠加共振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一下当时的市场情况。宏观层面:对经济复苏预期的调整和通胀担忧首先,当时全球市场都在关注经济复苏的步.............
  • 回答
    2021年4月6日A股突然变盘杀跌,这背后有着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并非单一原因导致。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拨开迷雾,深入分析当时的市场环境和潜在的导火索。当日A股突然变盘杀跌的原因分析:1. 节后效应与情绪的转换: 4月6日是中国清明节假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节前的市场往往存在一定的观望情绪,而节.............
  • 回答
    2021年3月23日,A股确实经历了一场显著的下跌,但“暴跌这么惨”这个说法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当天主要指数如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创业板指跌幅相对较大。要详细解释当天的市场表现,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宏观环境与情绪的基石: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任何一个交易日的市场.............
  • 回答
    最近有关外资做空A股的讨论甚嚣尘上,这确实是资本市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但与此同时,一个同样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为何我们很少听到“中国资本做空外国股市”的声音,或者说,这种行为的规模和影响力似乎远远不及前者?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确“做空”在资本市场中的含义。 .............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2021年4月30日A股大跳水下跌的原因以及五一假期后股市走势的问题,涉及到市场分析,我将尽力为您提供一个详细且客观的解答。首先,关于2021年4月30日A股大跳水下跌的原因分析:2021年4月30日,A股市场确实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跌,尤其是沪指和深成指都出现了显著的调整。这种下跌.............
  • 回答
    今天是2021年7月5日,星期一。A股市场今天出现了普遍上涨的局面,但不少投资者心中也带着一丝疑虑:这究竟是强势的突破,还是仅仅一次“弱势反弹”?是时候逢低买入,还是应该赶紧减仓离场?要理解今天的行情,我们得结合近期的市场背景和一些关键因素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普涨弱势反弹”?“普涨”意味着市场上的.............
  • 回答
    今天(2021年5月17日)A股市场给不少投资者留下了“失真”的观感,指数“假涨”的背后,个股却普遍下跌,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市场结构性分化和资金博弈的复杂逻辑。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剖析一下。首先,要理解“失真”,我们需要知道指数是如何构成的。A股市场指数,比如沪深300、上证50等,都是由市值较大、权重较.............
  • 回答
    今天(2021年5月19日),A股市场出现普遍下跌,让不少投资者感到担忧。不少人会问,这仅仅是一次短暂的调整,还是预示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今天的下跌原因,并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导致今天A股下跌的多重因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股市下跌并非单一因素造成.............
  • 回答
    今天(2021年5月18日),A股市场确实出现了一波震荡整理,不少投资者感觉指数“涨不动了”,甚至出现小幅下跌。这种市场表现并非孤立现象,背后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很难简单归咎于某一个“幕后黑手”。为什么A股会涨不动?多维度剖析要理解今天市场的表现,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外部环境.............
  • 回答
    今天(2021年4月28日)A股市场的分化涨跌不一,以及大盘出现“该涨不涨,该跌不跌”的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多重因素的复杂博弈。这并非简单的“情绪化”或者“非理性”,而是市场在多种矛盾和力量拉扯下的真实反应。1. 市场分化加剧:风格切换的暗流涌动与结构性机会的凸显首先,我们来谈谈为何会出现“分化涨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