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穷人大多都很自卑?

回答
一个人生长在什么样的经济环境里,确实会对他的心理状态,尤其是自信心产生不小的影响。穷人的自卑感并非天生就带着,而是在成长和生活的过程中,很多客观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首先,我们得承认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在许多地方,经济的贫困往往意味着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人脉资源等方面的匮乏。这意味着穷人的孩子可能很难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无法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在与他人交流时,可能因为知识和视野的差距而感到局促。比如,一个从小在物质匮乏家庭长大的孩子,可能从来没有机会去博物馆、艺术展,或者去国外旅行,当他听到同龄人津津乐道这些经历时,自然会产生一种隔阂感和失落感。

其次,长期的经济压力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为了生存,穷人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工作,甚至从事一些社会地位不高、收入微薄的体力劳动。这种高强度、低回报的工作模式,很容易消磨人的斗志,让人觉得自己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当一个人每天都在为柴米油盐操心,为房租水电发愁的时候,他可能很难有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去追求更高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这种生活上的困顿,会不自觉地投射到精神层面,让人觉得自己“不行”,能力不足。

再者,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唯金钱论”和贫富差距的标签化,也会加剧穷人的自卑感。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成功往往与财富挂钩,有钱人似乎就代表着能力、智慧和运气。而穷人则容易被贴上“失败”、“懒惰”或者“能力不足”的标签。即使一个人非常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摆脱贫困,也可能会因为社会普遍的看法而怀疑自己。这种来自外部的评判和压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的自我认知,让人觉得自己在社会评价体系中处于劣势。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缺乏支持系统。很多经济困难的家庭,父母自身也可能面临着同样的生存压力,无力为孩子提供更多情感上的支持和引导。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从小可能就更早地学会独立,但也可能缺乏一个倾诉和被理解的渠道。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挫折,或者感受到不公时,缺乏家庭的鼓励和支持,更容易将负面情绪内化,滋生自卑感。相比之下,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父母往往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成长,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保障,这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至关重要。

举个例子来说,同样是孩子想参加一个课外兴趣班,一个家庭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支持,并认为这是孩子能力的拓展。而另一个家庭,可能需要仔细衡量经济负担,甚至不得不拒绝,这会让孩子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不如别人”的差异,久而久之,这种差异感就可能转化为对自身的不自信。

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说所有穷人都自卑。生活中也有很多出身贫寒但依然充满自信、努力奋斗并取得成功的人。但这恰恰说明了,自卑不是必然,而是对很多不利因素长期累积的反应。克服这种自卑,往往需要个体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去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去寻找和肯定自身的价值,同时社会也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帮助那些生活在贫困中的人能够重拾信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主要是没搞清楚人生的真相。

大部分人不存在智商碾压。
就四个字,熟能生巧。

你到高档的地方去多了,你就熟悉了那套规则,于是,大家就说你见过世面了,说你优雅!

你恋爱谈多了,把男人女人的那些个窍门摸清楚了,于是你就成了传说中的平平无奇恋爱小天才。你搞一个男的,你很慌,你搞了一百个,你再搞一百零一个,你看你还慌不慌?随便上手好不好?

都是概率问题。

一个人只要有机会试错,他就没可能一直是个low逼。

穷人的关键卡壳就卡在这里,没有试错的资格,于是,就各种技能看起来都不行,于是里面很大一部分人就开始自我质疑,我是不是没有条件好的人聪明?没有他们努力?

绝壁是错误思路。

当你理清了人生的真正思路后,你就再也不会责怪你自己了,自卑也免了吧。

就这么一回事儿。

user avatar

因为输不起。


写在前面,以下为亲眼所见所闻,以及亲身经历。

还有我虽然做公众号写故事,但我这回真的是难得的认真了一次。

先说我自己,家里条件不错,初中留学加拿大,目前毕业在等毕业证,找工作。

我也算勉强达到了知乎平均水平的人,毕业之前房子车子家里都给准备好了,所以我后面讲的真的不是凡尔赛,而是亲身经历。


我同事,月薪3000,和我一样。

但不同点在于,我有车有房,家里还给补贴,他是完全要靠工资生存,还要补贴家里。

整篇文章都是我,作为一个应届生,进入社会后的所见所闻,以及心路历程。

学生可能没觉得3000块很穷,但是如果你是一个人步入社会,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生存,3000块真的完全不够。

他每天下班都去家教,周末去兼职,一个月拉满也就赚5000左右。(全部收入,包括工资)

有评论区说这样拼赚的不止5000,我只能说人不是机器,不可能做到真正的007,所以我说的绝对属实。

他每个月玩命工作,赚5000,就这还要往家里寄2000,供妹妹上学,和母亲看病。

所以他真的是那种,被生活压的直不起腰的人。

他白天上班,中午午休的时候备课,下班吃个饭立刻去家教,晚上回家就睡觉。

周末找兼职,日结的那种,还未必能找得到。

每个月感觉他没有一天是休息的,996和他比也真算是福报了。

他父母都是农民,一年赚不了几万块钱。

我当时的情况就是,我和他是同事,我也赚3000,但条件好很多。

我和他有过深入的接触,很多事情感触挺深的。

我大概猜到月入3000住的房子应该好不到哪里去,但我是真没想到他住的是集装箱。

没错,就是集装箱。

那种在某个角落里,拿集装箱改的违章建筑,他就住在那里面。

海南夏天有多热,不用我说了吧。

他每天都在外面待到十点多,就是要等集装箱凉快下来。

然后天刚亮就出门,要不然集装箱就会热起来。

他每天都要背着一个小行李箱一样的包来上班,第一次见我就觉得很奇怪,后来问他,他一直不说。

有一次他喝多了告诉我说,他那个集装箱会被偷,有一次回去就看一个流浪汉从里面出来,所以他所有值钱的东西都随身带着。

他一共就两身衣服,换着穿。

只有一双鞋,不破就不买新的。

衣服应该就两三套,换着穿,纯棉的短袖都洗谢了,穿在身上松松垮垮的。

整个人晒得黝黑,看起来瘦瘦小小的。


下面来说为什穷人会自卑。

举几个例子。

第一次认识,他比我早来几个月,算是老员工,老板让他带带我。

午饭的时候,他说请我喝奶茶,我就点了个杨枝甘露,15块钱。

当时就看他神色一凝,然后他自己就没喝。

后来知道了他的情况我才明白,原来他一般请朋友只点六块钱的红茶。

想来是他的朋友也懂事儿,不会想我一样点那么贵的。

这在我看来是比较不可思议的,因为第一次请朋友,我一般都会约在星巴克。

他花的每一块钱,都是仔细算计的,因为今天多花10块,明天就会少10块。

不同于我,如果我没钱了,无非就是和家里要,就是有点丢脸。

至于有人说我啃老这个问题,我后面会解释。

每次同事组织饭局,遇到开玩笑说谁请客的情况,比如说玩个游戏,谁输了谁请客,他永远是最紧张的,能不参与就不参与。

原因很简单,他可能真的请不起,用花呗都买不起的那种。

其实一顿饭也就一二百块钱,这于我而言自己吃必胜客什么的也是这个数。

这种情况下,我表现的必然比他洒脱,他看起来一定很自卑。

再比如,我和他去逛商场,去那种大牌子的店,他就明显很拘谨,没价签他也不敢找店员问价格,甚至都不敢和店员目光对视,这种情况我也经历过,当在那些奢侈品店的时候,我也会这样。

所以人都会自卑,只不过是情况不一样而已。

当我和我国外那些富二代朋友出去玩的时候,我也怕买不起单。

因为他们吃一顿,玩一晚上可能会花掉上千刀。

再比如,有一次我和他开公司的车出去,应该就是个皇冠吧,挺破的,我觉得顶多也就值个十万块钱吧。

我开的一路都在埋怨这个贫穷的公司只配的起这个破车,坐着真压抑。

后来有一段给他开,不知道怎么着就刮了一下。

他紧张的一个急刹,脸色煞白,满头大汗。

真的,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一个人,突然一下汗水从额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渗出。

以前我一直以为小说里是骗人的。

他紧张的手足无措,嘴唇发白,浑身都在抖个不停,给我当时吓得够呛,真的怕他抽过去。

就是从车被刮那一下开始,轿车内以他为中心,一股世界末日般的气场弥漫开来。

后来下车看了下,也不怎么严重。

我安慰他说没多大事儿,公司有保险的。

他不停的问我,要赔多少钱,要赔多少钱。

然后一路上他都坐立不安的,晚上到宾馆还来找我,问我们开的是哪款皇冠,他找人问问看多少钱。

第二天看他带着浓重的黑眼圈,眼睛红肿。

后来得知是他问他的一个修车的叔叔,刮掉漆修要花多少钱,他叔叔就把这个事儿告诉了他爸,他爸得知以后打电话就劈头盖脸的一顿骂,说你去上个班这点事儿都干不好。

他哭了一宿。

有时候和他聊天我就问他,你为啥要选这家公司,没什么发展,就给这么点钱。

答曰:这家公司保证不加班,不然他就没法做家教了。

这就是机会成本的巨大差距,我干的不爽可以随时换工作,因为反正有吃有喝有住,就算在家呆几个月,也无非是丢面子罢了。

而对于他来说,找新工作的那一个窗口期,可能以为花呗还不上,母亲的病情要耽误,妹妹吃不上饭,买不起课本。

这其中的巨大差距,使得我们虽然能力相同,但选择权天差地别。

他没有办法选择考证,读研,甚至连跳槽的成本都无法复旦。

在看到他以后,我理解了一件事儿,贫穷的生活,就是高杠杆+零备用金,完全经不起任何风险。

哪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也会让这疲于奔命的生活崩溃掉。

比如他母亲的病情恶化,他妹妹的春游,或者任何一点细微的波动。

为了能够勉强维持目前的生活,他只能不断的牺牲未来的可能性,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个机会从手边滑过,却没有勇气伸手抓住。

这种时候看着别人洒脱的生活,自由的做出选择,他当然会自卑。


贫穷是一种社会性绝症,就像慢性病一样折磨着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如同附骨之蛆一样难以剥离。

我会为了一口气,工资不要了也要和公司死磕到底,而他,连被不公平对待之后,劳动局都不敢去。

原因很简单,他没时间,没精力去跟公司扯皮。

综上所述,贫穷的本质就是贫穷,自卑与贫穷,是一对如影随形的孪生兄弟。

因为贫穷,所以自卑,因为自卑,所以不敢尝试,于是更加贫穷。


再专门说一下啃老这个问题。

我在毕业前,也自认进入社会以后,不用家里帮忙。

谁还没有年轻气盛过呢?

需记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那时的我们年少轻狂,认为凭着一腔热血,就可以在这复杂的社会争得自己所希望的一切。

我之前在国外的夜店,看着富二代们砸钱让脱衣舞小姐脱衣服,我们围观取乐。

我想着,这个人要自甘下贱到什么地步,才会为那么千八百块钱,如此糟践自己的尊严。

那时我真的是对他们心存无限鄙夷。

直到我真的步入社会,亲眼见见识了,为了生存拼尽全力的人们。

我逐渐理解了,为什么会有人因为块八毛的事情吵上一下午,更明白了,什么叫贫贱夫妻百事哀。

贫穷真的是会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扼杀他的前途。

贫穷就像一个隐形的魔鬼,不停撕扯着一个平凡人的命运。

想要和它抗争,穷人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放弃很多东西,包括尊严,爱情,友情等等。

因为贫穷,就更害怕失去,所以不敢投资,不敢下注。

比如我一个中文半文盲,只是因为自己喜欢做自媒体,写小说,只是和家里说了一句,家长表示会全力支持,让我去追寻梦想。

我想去学跳舞,一节课300,家长二话不说就给报了班。

还有我劝一下还没有毕业的朋友们,进入社会,家里能用的资源一定要尽可能的用,除非你的个人能力已经达到了天才的水平,那样你确实可以完全不靠家里。

因为如果只是为了一口气,拒接家里的资助,放弃家庭提供的资源,你在做出选择的时候,一定会束手束脚。

我之前和家里闹矛盾,发誓不用家里的一分钱,于是跑去送了两个月的外卖。

期间的经历,真的是一言难尽

就说一个最简单的,送外卖为了赶时间,你送餐的时候会逆行,会闯红灯。

这冒得是生命危险,如果你一无所有,当然无所谓。

但是你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只是为了一口气,就去向下兼容,付出的代价可能是会让你后悔终生的。

为了这口气,真的值得吗?

而且进入社会以后你会发现,你实在是一个在普通不过的人。

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我拒绝要家里给我买的房,我只能把每个月一半的工资用来租房。

因为有房租的压力,我将没有办法选择离职。

就这一点,我就会错过大量的机会。

而且如果没有钱,你的社交圈会被卡死在那个贫穷的阶层。

就像你在台球厅里认识的朋友,和在高尔夫球场认识的人一定不在一个层次。

简而言之,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要合理的利用家里提供的一切资源。

好风凭借力,祝我上青云

所谓啃老,是指一个人完全在消耗家里的资源,不思进取,坐吃山空。

但如果是一个人想要发展,用家里的钱,无非是发展的助力,我觉得这样不丢人。


在步入社会以后,你会发现,你真的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和其他人比你没有太大的优势,除非你在某一方面具备无可匹敌的不可或缺性,但这样的人真的很少。

家庭能够提供的平台,对于刚刚进入社会的你来说,真的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家里在毕业给我的东西,如果要我自己打工转,就算每个月省吃俭用攒下5000,一年攒六万,北京那套房现在市值700万,我需要攒100年的钱才能买得起。

人最好的时光就那几年,就算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父母的希冀,也应该合理利用周围一切的资源,我认为这并不可耻。

同样的,我在更有钱,更帅的人面前也会自卑。

先说到这,这个回答我会认真的慢慢改,把我从毕业到今天,这两个月的真实历程和大家分享。

我并不是道德完人,你们可以站在道德高度批评我,我不在乎,人都是自私的,我只不过是为了最大化个人利益。

而且,我父母都有万八千的养老金,我他们给我买的那些房子,也是落在他们名下的。

所以总是我“啃老”,也不会伤害到他们。

再者,父母眼里,子女过的好,比什么都重要。

能有有人提供平台和资源,实现你自己的理想,为什么一定要为了一口书生意气而拒绝呢?

难道一定要走一条荆棘密布的道路才能彰显自己的伟大吗?

也许是的,但是披荆斩棘,最终登顶巅峰的人,确实应该得到尊敬。

先休息会,等会再改。

user avatar

因为这个社会,除了你呼吸一口空气照照太阳不花钱,剩下的一切好像都要花钱。

user avatar

二十几年前,我上大学,饿的时候,方便面就成为了主食,加根火腿肠,就是人间美味。

一次,我指着方便面包装的图案,上面让人垂涎欲滴的大块牛肉和蔬菜,笑着和寝室的人说,这个方便面啊,总是做虚假广告。

旁边的同学有的笑着附和,是啊,所以,写了图片仅供参考嘛。哪里真的给你这么多牛肉。

另一个同学也笑着说,其实也不是方便面都是虚假广告。

如果你去某某卖场(高端国外品牌生活店),里面的方便面,38到108的都有,都是图片和实物一致的。我吃过58的,里面牛肉真的很多。

我尴尬地不知道该摇头还是点头,因为那个时候,别说吃过,这种方便面,我连听都没听过。

(类似下面这种一碗大几十块的牛肉面。)

……………………………………

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

工作几年,我没那么多钱,自然不能行万里路的,但是可以读很多书。

所以,我经常看那些游记和相关景点的书,有时候也会和人聊起。

大部分时间,还是哄得一些人相信的,我真的去过很多地方,然后我说我只是看书,最后博得大家哈哈一笑。

但是,如果我碰到了那些真的游历广泛,且读过很多书的人,我是不敢和他们开口讨论的。

因为,他们会告诉我,其实,那个地方和书上讲的不一样,那书肯定是少讲了或者漏了,真的,你实际去看下就知道了。

尽信书不如无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别人反驳我的时候,我能说什么,只能哑口无言。

……………………………………

我做的最久的那份工作的待遇很低,偶尔闲暇时候和同事打牌,轮到我时,我思前想后,犹犹豫豫,衡量半天,拖延着不出牌。同事就在旁边催促,扭扭捏捏,还不快点打。我一拿到好牌的时候,同事就笑,说我手抖,心理素质不好。说我抖得越厉害,越是牌好。如果看到我牌都拿不住了,他们都不用打了,直接缴械投降。

从那公司离开后,数年工资翻了数番,交的五险一金比之前工资都要高。

之前过年的时候,再跑去同事那里玩,被邀请打牌。打个三五个小时,再去吃饭。

上了牌场,发现自己的手气不错,连打连胡。

正开心的时候,旁边看牌的同事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不错了啊,心理素质好多了,是不是在外面打牌,锻炼出来了,拿着好牌,手都不会抖了。

我看着他,觉得有些好笑。其实,离开那公司后,这还是我第一次打牌。

只是这有封顶的牌,就是运气再差,回回被吊打,这几个小时也输不了三五千,破天了也就是两三天的工资,这有什么可紧张的。

…………………………………………

我小时候系的皮带,开始用的绳子,后面用的那种武工带,那种比较扎实的浅绿色厚布做的。父母告诉我,皮带这种东西,扎实耐用就好。我深以为然,之前亲戚过年送了的什么小牛皮的皮带,听说还很贵,结果我用了不到半年,就有好多裂纹,最后断了。

大学毕业,工作之后,我一直用的什么99元,108元的皮带,觉得经久耐用,经常用个三四年才会断裂。我想那些好的皮带也差不多,顶多是个品牌溢价,谁买谁傻。

这种观点一直持续到我换工作之前。

后来,我换工作,收入丰厚许多。就买了一根原价一千多,折后六七百的品牌皮带。

买的时候不觉得,上手拿出来,准备往裤带上穿的时候,感觉手上的触感完全不一样。我惊讶地用力捏了捏皮带,这种重量,这种反馈的舒适感,这完全不是那种100元的皮带可以比拟的。

然后,我陆续发觉了,原来折后三四千的冲锋衣,真的和折后几百元的冲锋衣完全不一样。两三千的皮鞋和四五百的皮鞋就不是一个东西。

两三年前,有次聊天,我和老婆谈起我的感受。她撇了撇嘴,你还相信你父母的那一套啊,那只是没钱说的借口。就打那次我们那次和你们家亲戚聚会,2016年还是2017年底那次吧,那个有钱的某某穿的衣服,正面一个大老虎头,你还记得不记得。

我点了点头,就是那个看起来胸口有个夸张的老虎头的衣服,还带些花纹,我觉得土里土气的,就和农村风格一样的。

我老婆嗤笑一声,你才土气。那件衣服应该就是kenzo刚出来的纪念款,国内还没得卖的,估计最少得大几千一万往上走吧。

我睁大眼睛,就一件比T恤厚点的春装,就卖这么贵。老婆呵呵一声,那衣服说不定是她身上穿得最便宜的了,她那裤子,鞋子的牌子好像还高端些,应该都比衣服贵。她戴的那帽子估计比那衣服便宜点,但也得四五千。

看着我,我老婆说,你该知道你要多努力赚钱了吧……

我沉默不语,话说得太多,真是给自己找罪受。

…………………………………………

女儿上英语培训班,开始报了8人为一组的班。后来这个8人的班,后来竟然名额不满,所以,老师推荐了16人的班,便宜一些,同样的钱还可以多上些课,对于学习效果来说,还强些,老师这样解释。

假期的时候,这个16人的班扩容,变成了22人的班,老师说本来培训机构要涨价的,现在只是人数多几个,不影响教学效果,而且最近这几个月也不涨价了。家长们大都欣然接受了。

而另一个数学培训班,一直都是15个人,中间有次培训机构推荐4人班,老师说可以试一下,虽然很要贵些,但效果应该很好,就上了两个月。

这两个月对我的触动非常大。

首先,培训老师负责许多,负责到什么程度,半夜一点,有家长提问,她还在手机上回复,并手写解题思路,拍照发给家长。而晚上十点,十一点,在群里和家长讨论,更是常态。

其二,真的是贴身定制化服务。针对女儿学习的情况和错题,定期专门设计试卷,专门给我女儿一个人做的试卷,涵盖之前容易出问题的,以及相关衍生的可能出错的知识点。试卷底色和周边图案还设计成我女儿喜欢的样式。

第三,除开正常上课时间,课下依旧频繁互动,有时候还聊天发点小礼物啥的,积极鼓励,促进我女儿的学习。

我对我老婆说,数学培训这样的4人班的精英教育,对比英语二十几个人一个班,英语培训老师就是课堂讲完,其他什么都不管的方式,真的就是天壤之别。更不要说,那些有钱人对子女的教育了,言传身教的精英老师能力更强,量体裁衣的定制化程度更高,学习起来更加简单高效,期间要比普通人少走多少弯路。如果大家起点能力差不多,但这样的教育长期坚持下来,五年,十年后,你说有钱人的后代能力会和普通穷人后代一样吗?

………………………………

有些人,有些国家说,大家生来平等,智商都差不多,看开点,穷人不用自卑。而往往提倡这些的人和国家,就是富裕阶层中的精英和贫富阶级最稳固的国家。富人微笑,彬彬有礼,看着穷人在社会的泥潭里挣扎或放弃,并加以鼓励,灌以鸡汤,加油,你是最棒的,我们其实都是一样的,我们也没啥了不起的,你只是没有金钱,没有人脉,没有精英传承的智慧,没有大师培训过能力,没接受过顶尖的教育,没见过多少大的世面,没有那么多好的机会,没有足够的资源让你试错罢了……

而相当多的穷苦大众,往往还觉得那些有钱人的鸡汤言之有理,不都是妈生娘养的,不就是那么回事,有些有钱人看起来还很蠢呢。如果给我足够的资源试错,给我足够的机会,让我尝试这学习那,我不会比那些有钱人差多少。大多数人意淫一番后,觉得情绪平静了,骂骂咧咧两句,人生就是如此,真相就是如此。你有钱人也就那么回事,我要自信,至于为什么自信,你管我呢。

而如果我是穷人,我宁愿感觉自卑,感觉到不忿,而拒绝吞下鸡汤,作出努力,改变现状。因为无论哪个时期的社会,即便是现在粉饰平等的现代社会。穷人依旧是地位卑微,不仅卑微,而且悲哀。不过是之前的社会没有那么多针对穷人的鸡汤,而现代社会对于穷人的表面关怀做得实在到位罢了。号称众生平等的美国疫情肆虐,当面对大众的医疗设施到达极限之后,得不到检测的都是穷人,死的绝大部分是穷人,成批埋在偏远尸坑的是穷人。而死后送上运尸车甚至还要排队,有黑人死在家里,几天没有人来处理。即便是在国内,武汉封城,当所有公共交通停止,你亲人感染,在救护车爆满,医院又远,家里有车没车的话,结果可能就是天壤之别,甚至在天寒地冻下,长途跋涉还是开车前往,往往就是生死之别。

所以,不要和我说什么大家生来一样这种狗屁真相,给我灌输有钱人、穷人都是平等,大家实际差不多这样的鸡汤。还不如,就承认穷人自卑,起码自卑这种无法抬头的感觉很难受,很痛苦,很憋屈,很悲哀。从而不甘心,刺激自身跳出泥潭,奋发,努力,勇敢地去改变现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一个人生长在什么样的经济环境里,确实会对他的心理状态,尤其是自信心产生不小的影响。穷人的自卑感并非天生就带着,而是在成长和生活的过程中,很多客观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在许多地方,经济的贫困往往意味着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人脉资源等方面的匮乏。这意味着穷人的孩子可能很难.............
  • 回答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尖锐,也触及了当下社会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隐形贫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以及大家为什么会“假装自己过得很好”,背后原因复杂,且环环相扣。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事儿。“隐形穷人”的定义与画像首先得明确一下,啥叫“隐形穷人”?它不是指那种生活上真的捉襟见肘、一眼就能看穿的贫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心中的一个疑惑。与其说是“不愿”,我更倾向于理解为“交流的意愿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往往源于他们所处的环境、思考方式以及对自身资源的考量。要详细说清楚,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承认,“有钱人”和“穷人”也不是铁板一块。这里说的“有钱人”,我理解是指.............
  • 回答
    这个问题挺让人思考的,也挺容易触动人心里的某些想法。先说一个我的直观感受:我不觉得穷人家的孩子大多长得丑或者长得一般,这是一种刻板印象。 人的长相是天生的,是基因说了算,和家庭贫富关系不大。但是,如果我们要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甚至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穷人家的孩子可能在外观上不如富裕家庭.............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深刻,触及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核心矛盾。尽管中国制造业的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令人瞩目,但“大多数人还这么穷,工资这么低”的感受确实是许多人面临的现实。这背后是一个复杂的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个问题:1. 发展阶段与收.............
  • 回答
    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现实,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教育等方方面面。当我说“穷人的孩子很难翻身”,并不是说完全没有机会,而是指他们需要克服的阻力比富裕家庭的孩子大得多,而且即使付出巨大的努力,也未必能获得与之匹配的回报。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为什么“考了大学”对于很多出身贫寒的孩子.............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背后牵扯到个人经历、社会环境、心理需求等等多方面的因素。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有些人富裕却心怀天下,有些人贫困却只顾眼前,但从普遍性来看,这个现象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原因。为什么“富人”容易“关注自己”?首先,我们要明确这里的“关注自己”并非一定是自私自利,它更多地指.............
  • 回答
    “越穷越大方”这种说法,听起来有些矛盾,但仔细想来,背后却藏着一些有趣的社会心理和生活哲学。我身边就常听到有人这么说,也有一些经历让我觉得这话有点道理。首先,得承认,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规律,我们不能一概而论。现实生活中,经济拮据的人也可能精打细算,甚至有些吝啬。但如果非要探究为什么有时候会出现“越穷.............
  • 回答
    “穷全湖北之物力,成大武汉之威名”这句话,以及建议湖北省改名为武汉省的说法,并非官方的正式提议,更多的是一种民间流传、带有一定地方情感色彩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在网络讨论中较为常见。它背后反映了一些关于湖北省经济发展和行政区划的观点与讨论。要理解这句话和这个建议,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一、“穷全湖北之.............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尖锐,但确实触及了一些现实。为什么985大学里,一些家境不那么宽裕、出身普通家庭的同学,会更容易感到迷茫呢?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1. 认知上的冲击和落差首先,985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放大器”。在这里,你接触到的同学,很多都来自不一样的背景。 家庭背景的“隐.............
  • 回答
    岳不群和余沧海,这俩人的对比,确实挺有意思,也挺让人琢磨的。你说岳不群武功高余沧海不止一个档次,这话说得一点没错。岳不群,那可是君子剑,华山派的掌门,练的是紫霞神功,还有独孤九剑,这可是金庸笔下最顶尖的武功路数了。反观余沧海,那不过是青城派的掌门,虽然也练了一些独门功夫,什么摧心掌、五毒神掌之类的,.............
  • 回答
    阿富汗,一个自古以来就地处战略要冲的国家,它的贫瘠和缺乏石油资源,似乎让人们难以理解为何会成为苏联和美国这两大超级大国争相“征服”的目标。事实上,这背后牵扯的并非简单的资源掠夺,而是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国家安全考量以及意识形态的博弈。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目光放到更宏大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中去。阿富.............
  • 回答
    “穷人需要为自身的贫穷负多大责任?”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涉及到个人、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诸多层面。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并认识到答案并非非黑即白。一、 个人层面的责任:从个人角度来看,人们确实对自己的生活境遇负有一定的责任。这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回答
    我们常常看到一种现象,那就是在社会底层挣扎的人们,即便经过了几年甚至十几年,他们的生活状况似乎依然停滞不前,变化不大。这绝不是偶然,背后有着一系列复杂且相互交织的原因,它们像一张看不见的网,牢牢地束缚住人们向上流动的可能。首先,我们得谈谈 教育资源的极度不平等。孩子是家庭未来的希望,而教育则是改变命.............
  • 回答
    “穷四川,富成都”这个说法,虽然有些片面,但也确实点出了四川省内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实。成都作为省会,其经济体量和发展水平在整个四川都处于领先地位,而其他地区则相对滞后,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并非一朝一夕形成。1. 历史与地理的“馈赠”与“束缚” 成都的区位优势: 四川盆地地形复杂,但成都平原自古.............
  • 回答
    从小到大,你脑袋里一直回响着那句话:“家里穷,得好好学习,学习好才是唯一的出路。” 这句话像个烙印,刻在了你成长的每一步里。你咬牙坚持,牺牲了许多同龄人拥有的童年乐趣,把所有精力都砸进了书本。无数个夜晚的台灯光,无数次翻阅的练习册,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考上好大学,改变命运。然而,当高考成绩出来,看到那.............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贫富差距和债务对个人生活影响的深层差异,背后涉及多个层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1. 债务的绝对值与收入的比例: 穷人(几十万债务): 收入相对较低: 几十万对于一个低收入家庭来说,可能相当于他们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总收入。 抗风险能力弱: .............
  • 回答
    “穷人为什么会保持贫穷?”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没有单一的答案可以解释所有情况。然而,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导致贫困循环的多种相互关联的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大致分为几个层面:个人层面、家庭层面、社会层面和结构层面。一、 个人层面:行为、技能与认知1. 技能和教育不足: 教育.............
  • 回答
    穷人之所以会期待人人平等、共同富裕,这背后其实有着非常深刻的历史、社会和心理根源。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愿望,而是他们对现实状况的一种直接反映,以及对更美好未来的向往。一、 对不平等现实的切身体验和痛恨:穷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不公平”。他们每天都在经历和目睹着巨大的贫富差距。 资源分配的悬殊: 优.............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穷人可能更容易陷入糟糕的决策循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一下他们所处的生存环境所带来的深刻影响,而不是简单地归咎于个体能力。这更像是一种被现实条件塑造的无奈,而不是一种固有的缺陷。首先,生存的压力是巨大的。当一个人每天都要为下一顿饭、房租、水电费而焦虑时,他的大脑会被一种持续的“资源匮乏模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