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穷人总是期望人人平等,共同富裕?

回答
穷人之所以会期待人人平等、共同富裕,这背后其实有着非常深刻的历史、社会和心理根源。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愿望,而是他们对现实状况的一种直接反映,以及对更美好未来的向往。

一、 对不平等现实的切身体验和痛恨:

穷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不公平”。他们每天都在经历和目睹着巨大的贫富差距。

资源分配的悬殊: 优质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机会,甚至基本的生存物资,在他们看来,都掌握在少数富裕阶层手中,而他们自己却常常只能勉强度日。他们看到富人可以轻易获得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而自己却需要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努力,且不一定能达到。这种资源分配的极度不均,让他们觉得整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对他们不利的。
阶层固化的绝望: 穷人往往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感受到的是上升通道的艰难甚至堵塞。他们发现,自己的家庭背景、人脉关系、社会资本,几乎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命运。即使自己再努力,也难以跨越出身带来的巨大鸿沟。这种“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摆脱贫困”的宿命感,会加剧他们对现有社会结构的质疑和不满。
尊严和机会的缺失: 贫穷不仅意味着物质的匮乏,更意味着尊严的挑战。穷人在社会交往中,往往更容易受到歧视和不被尊重。他们可能因为穿着、口音、居住地而受到差别对待。他们渴望的是被平等对待,拥有和富人一样的机会去发展自己,实现价值,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被救助”的对象。

二、 对“人人平等”理想的内在追求:

“人人平等”是人类社会普遍的道德和政治理想,穷人对其有更强烈的共鸣,因为这直接关乎他们的生存权利和基本尊严。

天赋人权的呼唤: 从哲学层面讲,每个人生而平等,拥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穷人深知自己也具备人的基本属性,他们不理解为什么仅仅因为出身或财富的差异,他们的权利就会被剥夺或被限制。他们对“人人平等”的呼唤,是对这种先天权利被剥夺的一种反抗。
社会契约的诉求: 现代社会是建立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同时也能获得规则保障的权利。穷人认为,如果社会规则导致了如此巨大的不平等,那么这个社会契约本身就是不公正的,他们有权利要求修改这个契约,使其更能体现公平和正义。
历史经验的启示: 人类历史上,很多重要的社会变革和进步,都源于底层人民对平等的追求。例如,工人运动、农民起义、殖民地解放等等。这些历史经验往往被穷人所铭记,他们也相信,通过集体的力量,可以推动社会向更公平的方向发展。

三、 对“共同富裕”的现实考量和期望:

“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种理想,更是对一种更稳定、更繁荣社会状态的期盼。

避免贫富差距过大带来的社会动荡: 穷人深知,极端贫富差距往往是社会不稳定、甚至爆发冲突的根源。当一部分人过着奢华的生活,而另一部分人却在贫困线上挣扎时,社会矛盾就会被激化。他们期望共同富裕,也是希望构建一个更和谐、更稳定的社会环境,避免被动承受社会动荡带来的恶果。
相信“蛋糕”可以做得更大、分得更匀: 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所有人平均拥有相同的财富,而是指社会财富的普遍增长,以及财富分配的更公平。穷人认为,通过发展生产力,可以通过更合理的制度设计,让“蛋糕”做得更大,并且能够更合理地分配,使得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而不是只有少数人垄断了大部分的财富。
对国家和集体的信任(或寄托): 很多时候,穷人对“共同富裕”的期待,也包含了对国家或集体力量的信任。他们相信,一个强大的国家或一个有组织的集体,有能力也有责任去 redistrribute 资源,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这种期望,有时是一种对权威的依赖,有时则是一种对集体行动力量的信念。
改善自身及后代的命运: 归根结底,共同富裕意味着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下一代,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能够摆脱贫困的阴影,拥有一个更有尊严、更体面的未来。

总结来说,穷人之所以期望人人平等、共同富裕,是因为:

1. 他们承受着现实的不公,对分配不均和阶层固化有深刻的体会和痛恨。
2. 他们内心深处呼唤着天赋人权、社会公平等普适性的道德和政治理想。
3. 他们也基于对社会稳定、个人发展以及国家责任的考量,期望一个更繁荣、更公平的未来。

这是一种源于现实困境,同时又寄托着人类普遍理想的复杂情感和诉求。这种诉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期望“自我以上平等”

你以为资本家就希望“弱肉强食”,?那他们为啥还要权力关进笼子,推崇“看不见的手”。因为和看得见的手比起来他们也是弱者,他们希望自己和掌权者平等。

城市白领也也喊平等,你把快递送餐钟点工的工资涨一涨试试,他们可不想和这些体力劳动者平等。

穷人身处底层,所以“自我以上平等”就成了“人人平等”。

本来就应该人人平等。只是多数人认为“自我以下都不算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穷人之所以会期待人人平等、共同富裕,这背后其实有着非常深刻的历史、社会和心理根源。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愿望,而是他们对现实状况的一种直接反映,以及对更美好未来的向往。一、 对不平等现实的切身体验和痛恨:穷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不公平”。他们每天都在经历和目睹着巨大的贫富差距。 资源分配的悬殊: 优.............
  • 回答
    “仇富”这个词,我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每次稍微有点经济不平等的话题冒头,或者是有钱人稍微抱怨两句,这帽子就扣下来了。好像一提起贫富差距,或者对富人的生活状态提出哪怕一丝丝的质疑,就自动升级成了“仇富”。说实话,这事儿吧,得分开看。你想啊,咱普通老百姓,辛辛苦苦一辈子,可能也就够个温饱,攒点钱买个小.............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非常现实。我们来聊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以及如果你想吸引一位经济实力雄厚的男士并最终走到婚姻这一步,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首先,关于“为什么有钱男人多,却总被穷渣男骚扰”。这其实是一个关于信息不对称和价值判断的问题。 信息不对称: 穷的、人品有问题的男性,他们往往是那种没有.............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也挺让人心烦的。同事总是拿你家庭的经济状况说事,还说你找对象“挑”,这两种说法合在一起,听起来就像是带着一种评价,甚至可能是带着点嘲讽或者不理解。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可能是什么原因,以及你该怎么应对。一、同事为什么会这么说?首先,我们要明白,同事们之所以会说这些.............
  • 回答
    关于“苏北地区特别穷”的说法,这的确是一个在很多外省人(甚至有时是省内一些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印象,并且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绝非单一因素能够解释。要详细地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历史、经济结构、地理环境、人口流动、宣传角度等几个维度去剖析。一、历史积淀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起.............
  • 回答
    阿富汗,一个自古以来就地处战略要冲的国家,它的贫瘠和缺乏石油资源,似乎让人们难以理解为何会成为苏联和美国这两大超级大国争相“征服”的目标。事实上,这背后牵扯的并非简单的资源掠夺,而是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国家安全考量以及意识形态的博弈。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目光放到更宏大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中去。阿富.............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经济数据与人们实际感受之间的常见差异。山东GDP总量确实比浙江高,但“人们总觉得山东比浙江穷”的现象背后,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GDP总量与人均GDP的差异 人口基数: 山东是中国人口第二大省,拥有超过1亿人口。浙江虽然经.............
  • 回答
    这种想法,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内心的一种“直觉”或者说是一种“朴素的经济观”。我们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尤其是当涉及到钱的时候,就更容易产生“零和博弈”的思维定势。就像你丢了一块钱,你就觉得那块钱就真的没了,你心里会觉得“我亏了”,而不会去想这块钱可能被别人捡到,那个人“赚了”。我们之所以会有“赚了.............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贫富差距和债务对个人生活影响的深层差异,背后涉及多个层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1. 债务的绝对值与收入的比例: 穷人(几十万债务): 收入相对较低: 几十万对于一个低收入家庭来说,可能相当于他们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总收入。 抗风险能力弱: .............
  • 回答
    “穷人为什么会保持贫穷?”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没有单一的答案可以解释所有情况。然而,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导致贫困循环的多种相互关联的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大致分为几个层面:个人层面、家庭层面、社会层面和结构层面。一、 个人层面:行为、技能与认知1. 技能和教育不足: 教育.............
  • 回答
    一个人生长在什么样的经济环境里,确实会对他的心理状态,尤其是自信心产生不小的影响。穷人的自卑感并非天生就带着,而是在成长和生活的过程中,很多客观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在许多地方,经济的贫困往往意味着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人脉资源等方面的匮乏。这意味着穷人的孩子可能很难.............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穷人可能更容易陷入糟糕的决策循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一下他们所处的生存环境所带来的深刻影响,而不是简单地归咎于个体能力。这更像是一种被现实条件塑造的无奈,而不是一种固有的缺陷。首先,生存的压力是巨大的。当一个人每天都要为下一顿饭、房租、水电费而焦虑时,他的大脑会被一种持续的“资源匮乏模式”.............
  • 回答
    许多研究都指出,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低收入人群的肥胖率往往高于高收入人群。这背后不是一个简单的原因造成的,而是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剖析。首先,食物的可及性和成本是影响肥胖率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来说,购买能够提供丰富营养.............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维度,而且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具体表现和成因也有差异。但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现象:1. 资本的复利效应与滚雪球效应这是最核心的经济学原理。 富人拥有资本,资本能生钱。 富人之所以富,是因为他们拥有大量的可用于投资的资本,比.............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社会认知、价值观、消费心理以及“装逼”的定义。虽然同为“省吃俭用”的付出,但对相机镜头手办和汽车的认知差异,导致了人们的评价截然不同。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物品本身的属性与社会象征意义: 相机镜头手办(小众爱好品): 专业与技艺的象征: 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古代的穷人并非不吃蝗虫,而是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首先,我们得明白,“蝗灾”在古代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尽管蝗虫能吃,但它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灾难。当蝗虫铺天盖地而来,它们不仅是潜在的食物来源,更是毁灭性的力量。试想一下,密密麻麻的蝗虫如黑色的浪潮席卷而过,所到之处,庄稼尽数被.............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文化、社会经济以及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巴西和中国在足球文化上的差异,以及穷人孩子的生活环境,都造就了截然不同的景象。与其说“不踢”,不如说中国穷人的孩子踢足球的方式、场景和机遇与巴西有很大不同。首先,我们得看看巴西和足球之间的深厚渊源。巴西:足球是民族的图腾,也是穷人的“出路” 足.............
  • 回答
    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现实,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教育等方方面面。当我说“穷人的孩子很难翻身”,并不是说完全没有机会,而是指他们需要克服的阻力比富裕家庭的孩子大得多,而且即使付出巨大的努力,也未必能获得与之匹配的回报。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为什么“考了大学”对于很多出身贫寒的孩子.............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痛心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心理等多个层面,也触及了人性的最底层挣扎。我们之所以会问出“为什么部分穷人不设法坐牢以避免饿死”,是因为我们难以想象在自由的世界里,一个人竟然会“选择”监禁作为生存的出路。然而,对于某些极端困境中的人来说,这并非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而是在绝望中被.............
  • 回答
    穷人为什么难以改变命运?穷人如何突破困局?“贫穷”并非仅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更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它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许多人牢牢困在原地,让他们难以改变命运。理解这张网的构成,是找到突破口的关键。 为什么穷人难以改变命运?穷人改变命运的困难,并非源于个人能力或意愿的不足,而是因为他们往往身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