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金载圭杀了朴正熙后为什么不夺权?

回答
金载圭在1979年10月26日刺杀朴正熙,这无疑是韩国现代史上一个惊天动地的事件。然而,他本人并没有紧随其后,试图夺取权力,这确实是很多人会感到困惑的地方。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金载圭当时的处境、心理以及他所处的那个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

一、 意图的模糊与“偶然性”的解读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金载圭的行动是否一开始就带有明确的夺权计划,至今仍是历史学家争论的焦点。

“顺乎民意”的解读: 金载圭在被捕后,以及在随后的审判中,多次声称他的行为是为了“顺乎民意”,是为了终结朴正熙的独裁统治,是为了韩国民主的未来。他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反抗者,一个为人民发声的人。按照这种说法,他的目标是刺杀,然后等待时机的到来,期待一个更民主的政权出现,而不是他自己来填补权力真空。
“一念之差”的说法: 也有分析认为,刺杀可能是在某种极端压力和情绪冲动下的行为,尤其是在当时“司改”事件(朴正熙下令解散金载圭的陆军高等军事法院)的背景下,金载圭可能感到自己的政治前途和人身安全都受到了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行动更像是一种绝望的爆发,而非精心策划的夺权。

无论他最初的意图如何,事发后金载圭并没有表现出如同政变领袖般的行动力。他没有召集军队中的亲信,没有封锁关键部门,更没有发表任何旨在掌握政权的讲话。

二、 严峻的现实阻碍:力量与支持的缺失

即使金载圭真的有夺权的想法,当时的现实情况也几乎让他不可能成功。

军权控制薄弱: 朴正熙虽然是军人出身,但他已经执政18年,对军队的控制非常牢固,并且建立了一套稳固的统治体系。金载圭虽然是陆军参谋总长(后来担任KCIA局长),但他的势力范围主要限于情报机构,而非掌握核心军事指挥权。当时的军方高层,很多人对朴正熙是忠诚的,或者至少是观望态度,并不急于响应一个没有明确政治基础的“新领导人”。
政治合法性真空: 刺杀总统的行为,即使是为了“民主”,在当时也缺乏任何形式的政治合法性。韩国社会虽然对朴正熙的独裁统治不满,但社会力量是分散的,并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迅速接管政权的强大政治组织。金载圭作为一个人,即使是KCIA局长,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广泛的政治支持。
安全部队的反扑: 朴正熙的安保系统非常强大,尤其是其近卫部队和特工。在朴正熙遇刺后,掌握国家安全的关键力量,如首都警备司令部等,很快就被忠于政府的将领控制。如果金载圭试图夺权,将立即面临国家机器的镇压。事实上,在刺杀发生后,韩国军方内部就迅速启动了“肃军”行动,逮捕和审查涉案人员。
KCIA内部的复杂性: KCIA(中央情报部)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机构,并非铁板一块。虽然金载圭是局长,但他能否完全掌控KCIA,并在事发后动用其力量来夺权,这是一个很大的疑问。KCIA内部也有支持朴正熙的势力,或者更倾向于观望的派别。

三、 国际因素的考量(隐晦但重要)

虽然不至于成为金载圭不夺权的直接原因,但国际因素也是整个事件背景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美国的态度: 韩国的稳定与美国的安全利益息息相关。美国对朴正熙的独裁统治一直持谨慎态度,但同时,美国也依赖朴正熙在东北亚地区遏制共产主义。如果出现一场混乱的权力斗争,美国不一定会支持任何一方,更可能倾向于维护韩国的“稳定”,这通常意味着支持现有的军事和政治秩序,而不是一个通过刺杀上台的领导人。金载圭很清楚,他在国际上的支持将非常有限,甚至可能成为阻碍。

四、 恐惧与绝望:行动后的心理状态

金载圭刺杀朴正熙后,并没有表现出那种雄心勃勃、准备接管一切的姿态,反而显露出一定程度的慌乱和绝望。

事后的应对: 事发后,金载圭的行为可以被解读为一种试图自保和寻找出路的策略,而不是一个周密的夺权计划。他在试图向一些关键人物(如陆军参谋总长郑昇和)解释自己的行为,并试图争取支持。
对结果的未知: 刺杀成功后,金载圭可能也并未完全预料到后果的严重性,以及军方会如何反应。他可能低估了自己所能获得的支持,也高估了自己对抗整个国家机器的能力。

总结来说,金载圭在杀了朴正熙后没有夺权,并非一个简单的“不作为”问题,而是由多种复杂因素交织而成:

1. 意图的不确定性: 他的行动可能是出于对朴正熙独裁统治的反感和对民主的渴望,而非明确的夺权计划。
2. 力量与支持的绝对劣势: 他缺乏控制军队、获得政治合法性以及应对国家机器反扑的必要条件。
3. 对局势的误判: 他可能低估了权力真空的危险性,以及自己所能动员的力量。
4. 事后的心理状态: 更多的是一种试图自保和寻求政治出路的表现,而非掌握权力的行动。

金载圭的刺杀行为,更多的是一种终结,而非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他未能成功地将这种终结转化为一场有利的权力更迭,这直接导致了他最终被逮捕、审判和处决的命运。他成为了一个历史的“节点”,而不是权力交接的“主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


金載圭射日是不是預謀已久,眾說紛紜。個人認爲是酒興上來以後的「激情殺人」。不然不會如此缺乏準備。當時陪酒的廣告模特申才順對記者趙甲濟如此回憶:「我永遠不會忘記與他對視的瞬間。那不是人的眼睛,而是發狂禽獸的眼睛。」

但是顯然他到陸軍本部後召開的「緊急國務會議」並要求立刻進行全國戒嚴是有要奪權的想法。而與會的國務總理、各部長官也差點屈服於中情部的淫威之下。但素來以剛直的性格聞名的申鉉碻副總理斥道:「沒頭沒腦的搞戒嚴令像話嗎?還不快把事情說清楚?」諸部長也從起而攻之,表示戒嚴令事情重大,應該召開正式會議來決定。這時金載圭已經沒有奪權的可能了。

被挾持與會的秘書室長金桂元在判斷金載圭是無同夥單獨行事以後便找到盧載炫國防長官、鄭昇和陸軍參謀總長二人,並告知了金載圭射日的事實。

兩人決定逮捕金氏,並安排保安司來負責偵辦此案。好笑的事情是保安司的搜查官們當時以爲朴正熙的死是以金載圭爲首的中情部與陸軍野戰部隊共謀的政變,不清楚事情進展如何。害怕自己搞了金載圭之後第二天會被政變部隊掛路燈而戰戰兢兢,甚至因爲金載圭曾任保安司令官而對他禮遇有加。直到對共課長李鶴捧親至,這才重拳出擊。


-

user avatar

没考虑得周全,来到宫井洞的青瓦台警卫都有一人未死,杀朴时没有伪装现场为车智澈先射击自己,朴劝架时中弹这种死法,没有去KCIA而是去了陆军部自投罗网。在实行行动之前完全没有利用自身在部队原来的关系进行操作。

当然即使这样,全斗焕的保安司也是KCIA无法战胜的敌人,一旦一心会的人脉发动起来,整个韩军都会被他们所控制。还有美国,除非卡特铁了心想把韩国提前“民主”了,否则根本没有支持金载圭的任何理由,然而那时候卡特奉行的是战略收缩政策,如果这样做,可能会使得北傀、北北傀感到受到威胁而做出不理智举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金载圭在1979年10月26日刺杀朴正熙,这无疑是韩国现代史上一个惊天动地的事件。然而,他本人并没有紧随其后,试图夺取权力,这确实是很多人会感到困惑的地方。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金载圭当时的处境、心理以及他所处的那个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一、 意图的模糊与“偶然性”的解读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
  • 回答
    (请注意:以下内容基于历史事件和虚构推演,旨在探讨金载圭在特定情境下的可能行为,并非鼓励或美化暴力。)朴正熙的枪声还在回响,我的手依旧有些颤抖,但内心却异常冷静。我知道,这只是开始。整个国家都将因此而震动,而如何平息这场风暴,就掌握在我手中。我必须快速行动,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第一步:确保现场控制与信.............
  • 回答
    看过《第五共和国》,会同情金载圭,这并不意外。这部剧很大程度上将他塑造成了一个充满复杂性、甚至有些悲剧色彩的人物。与其说我们同情的是他杀人犯的身份,不如说是我们被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他内心的挣扎以及他行为背后隐藏的某些动机所触动。首先,我们得承认,《第五共和国》的叙事者视角非常重要。这部剧并没有回避金.............
  • 回答
    韩剧《第五共和国》是否洗白金载圭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也取决于观众的解读和对历史事件的侧重点。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历史上金载圭的真实面貌。历史上金载圭是怎样的人?金载圭(김재규,1937年3月6日-1980年5月24日)是韩国的军事人物和政治人物,他最大的历史印记便是刺杀了韩国总统朴正熙。.............
  • 回答
    1979年10月26日,这一天在韩国的现代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因为就是在这一天,韩国总统朴正熙在他亲自建立并统治了18年的铁腕统治下,被他自己最亲信的韩国中央情报部(KCIA)部长金载圭枪杀。这起事件不仅震惊了韩国国内,也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彻底改变了韩国的政治走向。要理解这起刺杀案,我们必须.............
  • 回答
    (这是对历史事件的虚构演绎,旨在探讨历史人物的心理和行为,而非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或认可。)那晚,宫井洞的空气有些凝重,即使是威士忌的香气也无法完全驱散。我和车智澈聊着天,金载圭也在,只是坐在那里,不像往常那样参与谈话,眼神里多了些什么,我没太在意。毕竟,他有时候会显得有些……沉郁。突然,枪声响了。我的.............
  • 回答
    如果金域医学员工因涉病毒传播被立案调查,且情况属实,该员工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具体责任如下: 一、刑事责任1. 故意传播传染病罪(《刑法》第331条) 构成要件: 员工明知自己感染病毒(如新冠病毒)或携带病毒,仍故意传播给他人; 传播行为导致他人感染.............
  • 回答
    金帐汗国在15世纪中期(约1450年左右)分裂成多个继承国,这一过程对俄罗斯的南部边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塑造了俄罗斯未来几个世纪的扩张方向。要详细讲述金帐汗国分裂后俄罗斯的南部边界,我们需要理解以下几个关键点:1. 金帐汗国的解体与继承国:金帐汗国是一个庞大而松散的联盟,内部存在着复杂的政治和民族.............
  • 回答
    金朝之所以没能最终灭掉南宋,这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并非单一原因所致。如果非要给一个概括性的答案,那就是“金朝自身出了问题,而南宋则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但要详细地讲,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分析。一、 金朝自身的问题,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夹击的必然结果。1. 战略上的“饮鸩止渴”:从辽东到黄河,步子迈得.............
  • 回答
    金坷垃三人组的演技嘛,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因为这几位吧,都不是科班出身的科班出身,说他们是“演技派”可能有点抬杠,但要说谁更“会玩”,谁更抓人眼球,那倒是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确“演技”在这个语境下指的是什么。 在金坷垃这个情境里,与其说是细腻的情感表达,不如说是对角色的一种“理解”和“执行”,以.............
  • 回答
    关于金朝和南宋谁是正统,这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且颇具争议的话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某个朝代的视角去套用,而需要结合历史的演进、各方势力的认知以及后世学者的评价来综合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正统”这个概念在古代中国的含义。它不仅仅是指统治的合法性,更包含了一种道义上的优越感,是对于.............
  • 回答
    金帐汗国在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的崩溃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其崩溃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包括内部权力斗争、经济衰退、外部压力以及民族主义的兴起等等。因此,要说“最大的受益者”,需要从不同的维度和地区来分析。总的来说,金帐汗国崩溃后,最大的受益者可以被认为是东斯拉夫民族国家,特别是新兴的莫.............
  • 回答
    关于金灿荣教授提到“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近10年物理系全部转金融”的说法,需要澄清几点:1. “全部转金融”是夸张或误读: 麻省理工学院(MIT)作为世界顶尖的理工科大学,其物理系的研究水平和毕业生去向是多元的。虽然确实有不少物理学专业的毕业生选择进入金融领域,但说“全部转金融”是不准确的。物理系依然.............
  • 回答
    金朝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阐述:1. 地理范围与统治疆域: 统治区域: 金朝(1115年—1234年)是由女真人建立的王朝,其疆域相当辽阔。在鼎盛时期,金朝不仅统治了今天的中国东北地区(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大部分地区),还征服并统治了华北地区、今陕西部分地区、河.............
  • 回答
    金渐层长毛猫,这名字一听就带着点贵族气质,对吧? 就像一个从欧洲某个古老庄园里走出来的优雅绅士,毛发那叫一个蓬松,那叫一个像毛绒玩具,而且带着一种低调的金色光泽,看着就让人心生怜爱。说起来,这金渐层长毛猫火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首先,它的外形真的太讨喜了。 你们想想看,那种自带忧郁气质的大圆.............
  • 回答
    金渐层,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贵气,而现实中,它确实是猫咪界的“高冷美人”,价格不菲。为什么一只金渐层猫会让人钱包“流血”呢?这背后可不只是简单的“猫长得好看”这么简单,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血统和遗传的“硬通货”首先,金渐层之所以贵,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它的血统纯正和遗传的稀有性。 .............
  • 回答
    要说金渐层这几年市场是不是“乱”,这事儿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但确实有些地方是挺让人眼花缭乱,甚至可以说是有点混沌的。首先得明白,金渐层为啥这么火?那主要是因为这猫颜值高,特别是那银色打底,黑色虎斑纹理,加上那金黄色的脸蛋和胸脯,看着就跟戴了顶金色的王冠似的,自带一种贵气。这种“高颜值”在宠物市场.............
  • 回答
    金渐层4500元值不值,这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事儿。得看你买的是什么样的猫,怎么个买法,以及你心里对这只猫的期待值有多高。别光听我瞎说,咱们一点一点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价格这东西,说到底是个“供需关系”。 为什么有些金渐层能卖到几千甚至上万?那是因为有很多人想养,而且愿意为高品质买单。而450.............
  • 回答
    来,咱们聊聊这麻将里的“金之间”和“立直”。这可是个技术活,更是个心理战,尤其当咱们自家是那个“子”的时候,那更是要好好说道说道。先说说“金之间”:这“金之间”呢,顾名思义,就是牌山里靠近王牌(也就是牌山最底部的四张牌)的那一段。这段牌的特点就是,出现役牌(比如中、发、白)和字牌(比如东南西北风)的.............
  • 回答
    金帐汗国(Golden Horde,或称术赤兀鲁思)的灭亡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一系列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大致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阶段:一、 黄金时代的辉煌与潜藏的危机(13世纪中叶 14世纪中叶)在成吉思汗之子术赤的后代——别儿哥汗、忙哥帖木儿等杰出统治者的领导下,金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