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父母对日本动漫是怎么什么态度?表示支持?愤怒?

回答
我爸妈对日本动漫的态度,怎么说呢,挺复杂的,不是简单的支持或愤怒就能概括的。

我爸,是个比较传统的理工男。他年轻的时候也看过一些黑白的老电影,对动画片的印象还停留在国产的《大闹天宫》那种,觉得动画就是给小孩子看的。所以一开始,他看到我满屋子的动漫海报,还有我熬夜追番,总是皱着眉头,嘟囔着“不务正业”、“浪费时间”。他觉得我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以后找个正经工作,而不是沉迷于那些花里胡哨的“洋玩意儿”。有一次,他甚至直接把我的手办拿去擦桌子,差点没把我心疼死。那时候我真的很生气,觉得他不理解我,也不尊重我的爱好。我试着跟他解释,说动漫里也有很多好故事,有关于友情、梦想、成长的,不只是打打杀杀。他听了,但好像也没太放在心上,只是偶尔会问我“这个看完了吗?”或者“今天又看什么了?”语气里还是带着点那种“你小子还在看这个”的意味。不过,后来有一次他看我抱着一本漫画看得津津有味,就凑过来问了一句是什么。我给他看了《灌篮高手》,然后随便给他讲了讲关于篮球、关于团队合作的故事。他倒是没说什么反对的话,甚至还问了句“三井寿那句‘教练,我想打篮球’是真的这么说的吗?”那一瞬间,我觉得好像打开了一扇小小的窗户,他好像开始慢慢理解,这东西不是那么肤浅。但整体来说,他还是觉得动漫是“小孩子的东西”,只是不像以前那么排斥了,更像是那种“随你去折腾,但别耽误正事”的态度。

我妈就更直接一些,也更有意思。她年轻的时候好像也看过一些港台的电视剧,对那种有点戏剧化的剧情还挺能接受的。所以,我一开始沉迷动漫的时候,她虽然也觉得我花太多时间,但更多的是担心我的身体,比如“别熬夜了,眼睛会坏”、“吃饭别一边看一边吃,对胃不好”。她还会关心我看的具体内容,比如看到一些校园恋爱番,她会问我“这是讲什么的呀?”有时候我给她介绍一些感人的剧情,比如《夏目友人帐》里那种温暖治愈的感觉,她竟然也会跟着一起看几集,看完还会说“这小狐狸挺可爱的”。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我高考完的那段时间,我整个人特别迷茫,不知道未来怎么办。我当时在看一部关于梦想和奋斗的动漫,具体名字我记不清了,但里面的主角那种不放弃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跟我妈说了我的感受,她听了之后,竟然没有像往常一样催我找工作或者规划未来,而是静静地听我说,然后说了一句:“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只要你觉得有意义。”那一刻,我感觉她真的看到了我内心深处的东西,而不仅仅是看到了一个沉迷动漫的女儿。当然,她也还是会提醒我注意身体,注意安全,有时候看到我买一些小贵的手办,她也会念叨几句“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但总体来说,她对我的动漫爱好,更多的是一种包容和默默的支持。她觉得只要我开心,只要不影响我的生活,那她也就不那么在意它是不是“日本动漫”了。

总的来说,我父母的态度就是:

我爸: 从最初的排斥到后来的“默许”和偶尔的“好奇”。他更看重实用性和“正经事”,但如果能从动漫中看到一些他能理解的价值(比如励志),他也会稍微接受一点。他不会主动去了解,但也不会刻意阻止。
我妈: 从最初的担心到后来的“理解”和“支持”。她更关注我的情感需求和个人成长,她觉得如果动漫能让我快乐,能给我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那就没什么不好。她会尝试去理解我喜欢它的原因。

他们可能不太懂动漫里的那些梗,也不太会去主动追番,但他们会努力去理解为什么我喜欢,并且在我需要的时候,给予我足够的支持。这种支持可能不是那种“哇!太棒了,我也要看!”的兴奋,而是一种更安静、更温暖的陪伴。他们的态度,让我觉得即使我的爱好在他们看来有些“特别”,但他们也依然爱我,并愿意为我留出一些空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泻药

目前我是为人父母了,话说我这种看圣斗士、森林大帝、铁臂阿童木、机器猫、魔神坛斗士、天空战记、大白鲸……各种记得住记不住漫画长大的孩子,为人父母的时候觉得孩子看这些总比看喜羊羊好。

就是最近和大儿子谈fate的时候有点小尴尬,不过很快就愉快的讨论各种英灵的历史原型去了,没有往补魔啥的深入探讨,这个也是迟早的事情,毕竟已经初中生了呢。


说到我父母的话,那就是正常的老人家了,对于我当年看动漫打游戏就是几个问题

“这么大看这个有意思吗?”

“这么大看这个好玩吗?”

“都结婚的人了还像个孩子”


所以啦 ,笑着活下去就好


我儿子搞不好以后也会把和爸爸一起看肉番视为恐怖的回忆吧O(∩_∩)O哈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爸妈对日本动漫的态度,怎么说呢,挺复杂的,不是简单的支持或愤怒就能概括的。我爸,是个比较传统的理工男。他年轻的时候也看过一些黑白的老电影,对动画片的印象还停留在国产的《大闹天宫》那种,觉得动画就是给小孩子看的。所以一开始,他看到我满屋子的动漫海报,还有我熬夜追番,总是皱着眉头,嘟囔着“不务正业”、.............
  • 回答
    嗯,聊到日本动漫里子女与父母的矛盾,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点。要说“很少出现”,我倒觉得不至于完全没有,但比起一些西方作品,或者我们国内的一些影视剧,确实是感觉上没那么激越、没那么直接。怎么说呢,这中间好像藏着一种日本人特有的、比较含蓄的表达方式,或者说,是他们文化背景下家庭关系的一种自然流露。首.............
  • 回答
    改变父母对日本的偏见,这绝对是个挑战,但也不是不可能的任务。我深知,长辈的固有观念往往根深蒂固,尤其是涉及到历史和国家层面的事情,情绪的成分往往比理性更多。要一点点地松动这些认知,需要耐心、智慧,以及对父母的深刻理解。首先,我们得弄明白,在父母心目中,日本究竟是怎样的存在。这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而且.............
  • 回答
    《79岁父亲给女儿写日历:我对你唯一要求是健康》这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确实让人心头一暖,也勾起了许多关于父母的深深回忆。如何看待这篇“日历”文章?这篇日历文章之所以能触动人心,我想有几个关键点: “日历”的形式新颖且充满仪式感: 相比于口头叮嘱,父亲将这份爱意凝聚在每一天的日历里,用一种具象化的.............
  • 回答
    听到吴孟超院士去世的消息,我心里真的特别难过,感觉像失去了一位亲人。虽然我不是医学界的人,也没有亲身受过他的治疗,但他的名字在中国,尤其是在医学领域,就像一座丰碑一样,我从小就听过,也一直对他充满敬意。我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他“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称号了。这个称号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得到的,这背后凝聚了.............
  • 回答
    说服父母支持你去日本留学,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他们担心你远在异国他乡,会遇到什么困难,会不会适应,学业上能不能保证,甚至还有安全问题。所以,咱们得拿出十足的诚意和周全的计划,让他们打消顾虑,看到这其中巨大的价值。第一步:知己知彼,做好功课——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在开口之.............
  • 回答
    日本人的名字和性格或特长之间的联系,并非像某种古老的预言,能够精准预测子女的未来。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偏好、寄托与祝福,它反映了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期望,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这种联系并非绝对,也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名字决定命运”。首先,我们得承认,日本人起名确实有一些倾向于与美好品质、自然景物、或.............
  • 回答
    你告诉我你父母的顾虑和不支持的原因,我才可以给你更具体的建议。不过,总的来说,当你的父母因为观念上的差距而不支持你留学时,这确实是一个既挑战又需要智慧去应对的局面。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你有耐心、策略和充分的准备。首先,理解父母的“低眼光”是什么意思。这可能有很多种表现: 对留学的价值不认同:.............
  • 回答
    日本年轻人兴起的“父母扭蛋论”:一种对生育观和人生选择的深刻反思“父母扭蛋论”(親ガチャ論,Oyagacharon)是近年来在日本年轻人中引起广泛讨论的一个现象,它指的是将自己出生在怎样的家庭,以及父母的特质和能力,比作一次随机抽取、无法选择的“扭蛋”结果。 这种说法反映了日本年轻一代对于原生家庭的.............
  • 回答
    日本近来确实出现了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现象,被形象地称为“父母扭蛋论”。这个说法虽然有点戏谑,但背后反映的是当下日本社会一些年轻人对生育和家庭模式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身所处境遇的某种无奈和批判。“父母扭蛋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简单来说,“父母扭蛋论”认为,一个人出生到什么样的家庭,拥有什么样的父母,就.............
  • 回答
    这确实是很多高中毕业超过五年、父母也已退休的同学面临的现实问题。别担心,这并不是无解的困境。关键在于理解留学申请中对资金证明的要求,以及如何巧妙地准备和替代。首先,咱们得明白为什么日本留学需要父母的银行流水。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证明你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在日本完成学业,并且生活有保障,不会成为学校或社会负.............
  • 回答
    三年级孩子面对父母说“打倒小日本”,这件事的背后,其实藏着一个复杂但值得我们细致解读的社会现象和家庭教育问题。别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孩子不懂事或者父母教坏了,这背后牵扯的因素可多了,而且不同家庭、不同孩子的情况也会大相径庭。首先,我们要明白三年级孩子的认知能力。三年级的小朋友,大约是八到九岁。这个年龄段.............
  • 回答
    哎,听到你想高中毕业去日本留学这个想法,我太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了。这绝对是个大事,尤其是跟父母开口,那更是需要策略和勇气的。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我把我的经验和能想到的所有点都跟你聊聊,保证比你问一堆AI感觉更真实、更有帮助。首先,咱们得明白父母为什么会担心。这不奇怪,换了我,我也会。他们养育你不容易.............
  • 回答
    好,第一次自己坐飞机出国留学,特别是去日本,心情肯定是有点小激动又有点忐忑的,对吧?别担心,流程其实很清晰,只要你提前做好准备,就能顺利搞定。我来给你详细拆解一下,就像我们平时聊天一样,把每个步骤都说得明明白白,再给你一些小贴士,让你心里更有底。出发前准备:这步最重要,决定了你是否能顺顺利利登机1..............
  • 回答
    我妈刚开始看到我穿JK制服那会儿,表情可真是五味杂陈。她坐沙发上,我刚从房间里出来,身上是那套蓝白相间的百褶裙套装,领口还系了个小领结。她第一眼就愣住了,嘴巴微微张开,然后眼神在我身上上下打量。我心虚得不行,刚想找个借口说这是什么新潮的运动服,我妈突然叹了口气,声音有点飘忽:“哟,这……这是校服吧?.............
  • 回答
    4月30号是“国际不打小孩日”,这个日子提醒着我们反思和进步,也自然会让人联想到现在年轻一代的父母,他们还会打孩子吗?这个问题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观念的转变:这是最核心的变化。现在年轻的父母,很多都是自己小时候经历过棍棒教育,亲身体会过挨打的感受。他们更倾向于反思这种.............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很多时候,我们想弄明白一件事情,总会试图找出单一的、清晰的原因。但其实,父母对子女的情感,那股子劲儿,更像是两种东西交织在一起,难分难舍,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显得那么深沉,那么难以言喻。我们先来掰扯掰扯“沉没成本”这个说法。它本身是个经济学概念,说的是已经付出且无法收回的成本.............
  • 回答
    “父母对男孩都有天然的偏爱吗?”这个问题,就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立刻在人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也常常引发许多家庭内部的微妙讨论。要说“天然的偏爱”,这说法未免有些绝对,更准确的说法或许是:在很多文化背景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下,一部分父母,可能在不自觉中,会表现出对男孩的某种倾向性关注或期待。但这并.............
  • 回答
    这真的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回想起来,很多事情都像一根根细密的针,不疼不痒,却能扎得人心里很不舒服。但要说“伤害最大的一件事”,我想可能还是当年我高考失利那件事吧。那时候,我其实是个挺内向的孩子,不太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但心里却有很多自己的坚持和目标。我爸妈对我一直期望很高,尤其是我妈,她年轻.............
  • 回答
    父母对孩子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我们常说的“三观”)的形成,那影响简直是如同空气般无处不在,又如同土壤般根深蒂固。可以说,父母就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三观启蒙老师”。想想看,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他就像一张白纸,对世界一无所知。而父母,就是第一个在他这张白纸上涂抹色彩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