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的生活环境角度来看,人们把自己以外的客观世界上的一切当外部环境,但人本身也是环境中的一个因素。在客流高峰期,定量118人的车厢竟挤下了410人。一个小小的厕所也能容下11个人,列车超员100%,甚至200%、300%,使车厢拥挤不堪、混乱嘈杂、空气污浊、 严重缺氧,这正是由于人本身的因素使列车本来良好的旅行环境变得十分恶劣。旅客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得不到休息,喝不上水,上不成厕所,精神高度紧张,使一些体力不支、心理脆弱的人精神崩溃,歇斯底里发作。因此,列车严重超员是造成兰新线旅行性精神病大量发生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上文引述的乌鲁木齐客运段1989~1992年每年旅行性精神病发病人数,正是和该段每年运送旅客人数成正比的。这是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是列车运距长,旅途遥远。乌鲁木齐一上海的 51/52 、53/54 次特快列车行程为4 077km,是全国里程最长的特别旅客快车;乌鲁木齐一北京的 69/70 次列车行程3 774km,乌鲁木齐一成都的 113/114 次、乌鲁木齐一郑州的 97/98 次和乌鲁木齐一西安 的 143/144 次列车,行程也都在2 500km以上。这些列车途中运行时间最长的要4天3夜,短的也要3天3夜。据客运段乘务人员介绍,在列车上发作精神病的旅客大多数是在第三、第四天,这些人的体力和精力都到了精疲力尽的程度。”(张炜群,1994)
“焦急中挤上列车的人,总有一种庆幸感。但一些列车的车厢内过度拥挤,旅客坐不上位子,吃不上饭,喝不上水,解不成手。加之车厢内空气污浊,氧气稀薄,一些旅客生病、虚脱,以致付出生命。在108次、125次、184次等列车上,都发生过旅客(多为女民工)拥挤、窒息而死的悲剧。
2月15日,兰州开往广州的一趟临客列车上,4名年轻的农村姑娘在车厢被活活挤死,先后在广水、孝感、武昌车站抬下车。怀着打工挣钱、脱贫致富的憧憬乘车远行的姑娘,一上车就被挤得喘不过气来,美梦连同生命破灭在途中。
爆挤的车厢内,人们难以承受恶劣的空间环境,常常表现得焦虑不安,加之时刻担心、害怕坏人的侵害,又生出恐惧、惊吓情绪。车行一路,心神难定。因此,有些好端端的旅客,竟生生地被挤疯了。元月18日,在安康至南阳的268次列车上,民工旅客赵福生一行五人,因车内拥挤憋闷,担心害怕,相继精神失常而跳车,结果三人死亡、二人重伤。
元月27日,西安至成都的239次列车超员达150%,旅客头昏脑胀。列车在马角坝车站开出后,10号车厢一位20多岁的四川民工发现打工挣来的5000元血汗钱被盗,已很昏沉的他当即精神失常,失去自控。他抽出做工用的钢纤和水果刀,对周围旅客乱打乱捅,重伤二人,轻伤一人,并捣毁部分车内设备。仅成都至北京的163/164次列车,春运前40天就发生突发性精神失常而跳车15起,摔死11人,重伤9人。乘务人员采取了许多预防措施,爆挤的车厢内仍防不胜防。”(赖国清,1994)
张炜群(1994).“兰新线怪病”现象的特点、原因及解决途径. 铁道运输与经济,1994(11),26-28.
这个问题有意思。
老的22或者25B真绿确实可以淘汰了,毕竟不是以前,不在乎满身灰尘。
25G:一直在造,乘坐体验也就那样。当然硬座上座率在低于60%的时候还是很安逸的,一人独霸三人座座代卧也不错,但是别脱鞋。当年的25G也参照25T配置,但是08后因为绿变红缺车的关系,新造25G的参照对象从25T掉到25B,所有的东西都减配,车门从高包裙板半自动塞拉门变成传统折页门,半包硬卧变成最传统的爬梯硬卧,让人不是很爽。
25K:算生不逢时,架子跑160有些勉强,还有KD25K因为超重导致构造速度只有145,所以最后只能按140限速跑。貌似已经退的差不多了。
BSP/四方25T:也是停产了,毕竟高速铁路成网,既有线160标尺略显鸡肋。青藏BSP的硬座超赞,暖黄色照明灯很有情调。除此之外,绿玻车窗值得双挑大拇哥,隔着BSP车窗拍窗外等于自带滤镜。四方25T算高配25G,车窗玻璃不带色,照明灯还是惨白的荧光灯,配合白色墙面仿佛置身太平间,体表温度体感下降10度。
像国铁这种跨线车多的简直是车辆灾难,一趟车跑来回三四天,运行几千公里,车况随着出乘时间逐步下降,硬卧的布草也就那样,复用席很惨。硬座就更让人难受了,日常上座率120+%,车门跟走廊全是人,上个厕所都难。
说到厕所更是灾难,地面全都是各种奇怪的液体,比农村的旱厕还让人不舒服。男的小便还能靠墙站着,蹲便的就惨了,低位扶手上常年布满不明液体,无法下手,再遇上个货机出身的司机开抖三抖抖一抖,画美不看。
另外,全刷绿之后的客车外观真丑,颜色感觉不如22那么鲜亮,色号要比22的那种绿暗沉不少。而且车身常年覆盖黑灰色污垢,最惨一次一趟只开了150多公里的客车车身已经全是污渍,明明没下雨也是脏的不忍直视,或者说刷绿之后的绿色看着就很脏,逼着人民群众用脚投票选D/G。
按我的理解,撇开车号前的字母字头,纯数字的车次才是真正的绿皮车。这种车没空调,里面都是真正硬邦邦的硬座,基本上每个小站都停,12306上不显示的站都会停。现在这种车基本上成为了交通不方便的小村镇进城的主要交通工具和铁路职工的通勤车。
7510时刻表
廉价的票
绿皮车以及简陋的茶水室 https://www.zhihu.com/video/1009228711232749568
绿皮车上的茶水室(朋友圈的吐槽)
普觉站前,以及出行的村民。
长流水站(这个站两年前应该被撤掉了)附近的小绿洲
长流水站旁的腾格里沙漠
说实在的,没有这些绿皮车,那里的村民少了便捷的走出大山的工具。有些车还真的纯粹是惠民,像从郴州到白石渡的绿皮车,票钱都不收,进站直接跟检票的说去白石渡,票都不要,立马放行。还有些就两块钱的票,公交的价,能坐个多小时,百来公里。
还有些铁路职工,机务,工务,供电等各个单位,都是靠这些绿皮车通勤。像兰州到兰州西机务段,龙川到龙川机务段,中卫到迎水桥机务段,很多都是靠着绿皮车实现很方便的通勤。
说实在的,那些戈壁中,沙漠里,大山间的人,就是靠着这些绿皮车,准点守在12306都忘记的小站站台上,等着简陋的小绿皮,走进繁华城市,或者走访许久未见的亲友。我不觉得这些车要淘汰,我还希望能继续走下去,不仅仅是因为不应该忘记那里的人,还能让我们能有机会看到那里世外桃源般的风景。
绿皮淘汰了,现在那些挤在绿皮上的人们该怎么办?你可以坐高铁,不代表别人也有选择的能力。
有次旅行从北京回武汉,时间紧急只买到硬座,邻座有一对年轻情侣,抱着大大的吉他和背包,艰难地蜷缩在座位上,瞥了一眼他们手里的票,是从北京到昆明。我是无法想象他们这一路的艰辛和疲惫,因为我还没到石家庄就受不了补卧铺票了。
穿越车厢时,看到每个连接处都有人躺在或靠在列车门附近昏昏欲睡,他们不能安心入眠,因为每到一个站就得起来让别人进出火车。他们为何要选择这里呢?因为即便是厕所边的洗手池都被人占满了,无处可去了。不知道这些连硬座都没有的人是要从北京撑到哪里。
火车是长距离的交通工具,汽车很难把你从北京送到昆明,飞机高铁又太贵,对于那些生活拮据又有着这样那样远距离交通需求的人来说,绿皮是唯一选择。淘汰了绿皮,他们该怎么办?富裕一点的人可以游历天下,而那些底层的人就该只能在脑海中想象那些无法企及的地名?倘若至此,我们的铁路系统也就不再是人民铁路了。
淘汰绿皮,远远还没到时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