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西安奔驰收取金融服务费,是否违法?

回答
西安奔驰收取金融服务费的事情,可以说触动了很多人,也引发了不少关于“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讨论。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争取说得明明白白。

事情的起因:一位消费者的维权之路

这事儿火起来,主要还是源于一位消费者在西安一家奔驰4S店的遭遇。这位女士在全款购买了一辆奔驰车后,被告知需要支付一笔所谓的“金融服务费”。而她并没有选择任何金融贷款服务,这笔费用让她感到非常不解和不满,于是开始了她的维权之路。最终通过媒体曝光,这件事情才逐渐被大众所知晓。

“金融服务费”到底是个啥?

这笔“金融服务费”在很多购车过程中,尤其是分期购车时,是比较常见的。它的名目五花八门,比如“按揭服务费”、“贷款服务费”、“手续费”、“综合服务费”等等。通常情况下,车商会解释说这是他们为消费者办理贷款手续、提供咨询服务等所收取的一种费用。

但是,在这位西安女士的案例中,她选择了全款支付,理论上不需要任何贷款相关的服务,却依然被收取了这笔费用,这就不太对劲了。这种情况下,收取“金融服务费”的理由就站不住脚了。

是否存在强制消费?

很多消费者在购车时,都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就算不选择贷款,车商也可能会以各种名义收取一些“附加费用”。这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这笔费用是否是消费者自愿选择的,还是被强制消费的?

如果车商在消费者购车前,已经明确告知这笔费用是选择性支付的,并且消费者也确实接受了相关的金融服务,那么这笔费用就可能属于双方合同约定的一部分。

但是,如果车商在消费者全款购车的情况下,仍然强制收取这笔“金融服务费”,或者在合同中以隐晦的方式列出,不向消费者充分说明,甚至以此作为提车的前提条件,那么这就涉嫌强制消费和价格欺诈。

这是否触犯了法律?

要判断“西安奔驰收取金融服务费”是否违法,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来看: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部法律明确规定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知情权:消费者有权了解所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全部情况,包括各项费用的构成和性质。如果车商在收取“金融服务费”时,没有向消费者清晰解释,或者隐瞒了费用性质,就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选择权: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是否接受某项服务,是否接受某项收费。在全款购车的情况下,如果车商强制收取“金融服务费”,则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公平交易权:交易应公平合理,不得有欺诈行为。强制收取与服务无关的费用,显然不属于公平交易。

2. 《价格法》:这部法律对价格行为进行了规范,明确禁止价格欺诈。
如果“金融服务费”名不副实,与实际提供的服务不符,或者是以误导的方式收取,就可能构成价格欺诈。

3. 《合同法》(现《民法典》合同编):购车行为是合同行为。合同中约定的内容必须合法有效。
如果合同中存在不公平的条款,例如强制收取与服务无关的费用,并且该条款是基于欺诈或误导签订的,那么该条款可能属于无效条款。

具体到西安奔驰的案例:

在西安奔驰事件中,最大的争议点在于消费者是全款购车,却被收取了所谓的“金融服务费”。

如果这笔费用是4S店为了办理贷款而向银行收取,再转嫁给消费者,那么对于全款购车的消费者来说,这笔费用就没有了存在的合理性。 4S店作为销售方,在全款交易中,已经完成了其销售义务,不应该再产生“金融服务”的环节。
如果这笔费用是4S店内部的一种“利润点”或“附加收费”,并没有实际的服务支撑,仅仅是为了增加销售收入,那么这种行为就更接近于不当得利或价格欺诈了。

法律的界定和实际操作的模糊性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法律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时候界定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比如:

什么是“合理”的金融服务? 即使是分期购车,各家4S店收取的“金融服务费”比例和名目也不尽相同,这给消费者理解和接受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合同的解释权。 有时候合同条款写得比较模糊,给了4S店一定的解释空间。

监管部门的态度和影响

西安奔驰事件之所以能够引发广泛关注并得到处理,离不开消费者的大力维权以及媒体的监督。同时,我们也看到相关监管部门(如市场监管部门)对此类行为的重视。对于这种涉嫌强制消费、价格欺诈的行为,监管部门会介入调查,并可能依法进行处罚。

总结一下:

在西安奔驰收取金融服务费的这件事上,如果消费者是全款购车,而4S店依然收取了“金融服务费”,那么这很可能涉嫌违法。其违法性主要体现在:

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可能构成价格欺诈或不当得利。
违反了公平交易的原则。

这种行为的本质是,4S店试图将本不属于销售合同范围内的额外费用,强加给消费者。消费者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应该保持警惕,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并且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而言之,购车是为了享受便利,而不是为了给自己添堵。任何不合理的收费,都应该受到质疑和抵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也全程听了那个20分钟的录音,我的感受是,这事到现在终于开始失控了!

如果说之前,退车退款道歉,最多认了是2手车,三倍赔偿也就过去了;那么现在这件事很可能会持续发酵到席卷整个4S销售行业!

先说这金融服务费违法么?

答案是肯定违法,别的不说,就不开正规发票,偷税漏税一条,就足足够了!

这事普遍么?

非常普遍,这其实根本就是业内的潜规则!

大家可能对金融服务费并不耳熟,但买过车的朋友都知道受欢迎、销售紧俏的车,要加价吧,大家有没有想过加价部分是否违法,是否存在偷税漏税问题?

加价严格来讲也算是一种服务费,提供的服务就是让你买到紧俏的车,这个服务费价格是否存在虚高这是另一个问题,但这种服务费需要缴税是一定的吧!我还真不相信全国能有几家4S店能为这个“加价”去缴税!

这至少是偷税漏税吧!

只不过平时这些都已经被大家默认成买车的潜规则罢了!

这个金融服务费也一样,本质上就是那个“加价”,很多劲俏车型,不贷款是不卖的,因为4S店就是要挣这个钱的,当然就本事件的女车主是有点冤的,因为她买那款车其实全款是不用加价的,从这个角度讲,她说4S店欺诈是一点毛病没有的!

无论是“加价”还是这个“金融服务费”其实和金融机构一点关系都没有,都是4S店收的,这属于4S店的垄断红利!

现在“金融服务费”被意外起底,如果不出我所料,未来几天必然有其它不同品牌4S店被起底“金融服务费”或者是紧俏车“加价”!

想想刚过去的冰冰事件,现在可是税务敏感期,所以各位朋友请准备好你们的瓜,一场大席才刚刚拉帷幕!

附上录音:

https://www.zhihu.com/video/1100762344325537792


https://www.zhihu.com/video/1100762375787036672

小姐姐真的很有素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西安奔驰收取金融服务费的事情,可以说触动了很多人,也引发了不少关于“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讨论。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争取说得明明白白。事情的起因:一位消费者的维权之路这事儿火起来,主要还是源于一位消费者在西安一家奔驰4S店的遭遇。这位女士在全款购买了一辆奔驰车后,被告知需要支付一笔所谓的“金融.............
  • 回答
    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无疑是近年来在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事件之一。这起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不仅暴露了汽车销售行业存在的深层问题,也引发了公众对消费者权益、企业责任以及监管机制的广泛讨论。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梳理和分析这起事件:事件的起因与经过:1. 购车与发现问题: 事件.............
  • 回答
    这件事情,说实话,真是让人五味杂陈。当初西安女车主在奔驰引擎盖上哭诉的场面,以及随后曝光的各种细节,可以说是赚足了公众的眼球,也引发了铺天盖地的讨论。大家都在关注,一个消费者在遭遇了如此不愉快的消费经历后,最终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交代。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这本身倒也算得上是意料之中,毕竟长时间的僵持.............
  • 回答
    这事儿吧,听着就让人窝火,也挺让人费解的。一个刚花了大价钱买了辆新车,还没捂热乎呢,就出了这么个糟心事儿,换谁谁不炸毛?而且最离谱的是,这车子刚出店门就发动机漏油,这质量问题也太离谱了点吧?咱们一步一步捋捋这事儿。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极其糟糕的购车体验。新车,尤其是像奔驰这种定位高.............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可真够堵心的。西安那位女车主,花大价钱买了辆奔驰,还没开出大门就发现车子漏油,你说这运气糟不糟?更让人窝火的是,她去找相关部门投诉,结果是石沉大海,一点回应都没有。这种吃哑巴亏的滋味,谁受得了?想想看,花钱买的是一份信任,买的是一份安心。结果呢?新车就出这么个低级错误,这不仅仅是车子本身.............
  • 回答
    近来,汽车消费领域的“闹剧”频发,仿佛给整个行业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继西安女车主坐在奔驰引擎盖上维权事件轰动全国之后,兰州又上演了如出一辙的戏码——另一位女车主因安全气囊问题,再次以近乎相同的方式将自己置于车辆引擎盖上,以示抗议。这两起事件在时间上的临近,以及情节上的高度相似,无疑将汽车销售及.............
  • 回答
    奔驰维权女车主与西安利之星的事件,在经历了最初的风波与广泛关注后,最终走向了和解,这其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值得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这场维权事件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这位女车主,因其购买的奔驰新车在发动机处存在漏油问题,而4S店在处理过程中,采取了“三包政策”之外的“检测费”、“拆车费”等不当.............
  • 回答
    关于西安奔驰女车主涉及千万元餐饮诈骗案,这个事件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关注,主要焦点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女车主”的身份以及她与奔驰品牌之间的联系,二是诈骗的金额巨大,涉及“千万元”级别。要了解这个案件,你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获取信息,并尝试理解其中的细节:1. 媒体报道的深度挖掘: 初期报道: 最开.............
  • 回答
    西安市一码通的再次崩溃,无疑给这座古都的市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类似的情况了,每一次的故障都像是在给本就紧张的社会神经再添一把火。首先,我们得从“一码通”本身的功能说起。 这个系统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市民出行,整合健康码、核酸记录、行程码等多种信息,实现“一码在手,通行无忧”.............
  • 回答
    关于西安男子因外出买馒头被防疫工作人员殴打的事件,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防疫政策执行、法治观念及社会管理方式的广泛关注。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于2022年疫情高峰期,地点为陕西省西安市。当时全国处于疫情防控关键阶段,各地对人员流动、聚集活动实.............
  • 回答
    西安39岁男子连续被三家医院拒诊最终猝死的事件,是一起令人痛心且极具社会警示意义的悲剧。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生命的消逝,更暴露了当前医疗体系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引发了公众对医疗公平性、急诊流程、医患关系等多个层面的深刻反思。为了更详细地理解和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事件的经过(.............
  • 回答
    西安盒马被立案查处:一次对零售业合规性的深刻拷问西安盒马被西安市场监管局立案查处,这并非仅仅是一则普通的市场监管新闻,而是对当前零售业,尤其是盒马这类新兴业态,在食品安全、价格管理、消费者权益保障等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和挑战的一次深刻拷问。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一、 事件.............
  • 回答
    西安地铁 3 号线女乘客被保安拖拽下车并衣不蔽体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关注和广泛的争议。为了全面了解这起事件,我们需要梳理事件经过、各方说法、官方调查结果以及事件引发的讨论。事件经过(根据网络公开信息及报道整理):事件发生在 2021 年 8 月份的某个晚上(具体日期报道不一,但大致时间是这.............
  • 回答
    在探讨西安性博会上某位大妈发表的反色情演讲之前,我们需要先理解几个关键的背景信息:1. 性博会的性质和目的: 性博会通常是一个旨在推广性健康、性教育、性文化,以及展示性用品、性科技和相关产业的平台。其核心目的是以科学、健康、负责任的态度来讨论和传播与性相关的知识和产品。2. “反色情演讲”的语境.............
  • 回答
    西安女子景区内遭骚扰,发文怒斥保安不作为,景区道歉称“提高保安责任意识”事件:多角度解析这起事件涉及的层面比较广,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看待:一、事件本身: 核心问题: 一名女性游客在西安某景区内遭遇骚扰,事后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视频和文字,控诉景区保安未能有效制止骚扰行为,甚至称其为“吃空饷”.............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2022年3月12日西安市在进行核酸检测时,给市民发放卡通贴纸这件事。事件背景:2021年底,西安经历了为期近两个月的严峻封城,疫情管控给城市和市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心理压力。2022年初,随着疫情的波动,西安市也陆陆续续出现零星的疫情,并根据情况进行区域性的核酸检测。2022年.............
  • 回答
    针对西安小伙因为买馒头被群殴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看待。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打人事件,其背后可能牵涉到社会情绪、个体行为的极端化以及潜在的社会问题。一、事件本身的回溯与分析(基于现有公开信息,可能存在细节偏差)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件的大致经过。根据网络上流传的信息,大体可以还原出以下场.............
  • 回答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郭树忠教授关于117位小耳畸形患者手术因医院停业整顿无法按期进行的事件,是一个涉及医疗服务、患者权益、医院运营以及监管等多方面复杂性的事件。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1. 事件本身的事实与进展: 郭树忠教授的发文: 首先需要明确郭树忠教授发文的目的和内容.............
  • 回答
    西安业主翻墙被罚与志愿者登门道歉事件:多角度剖析与更好处理方式的探讨西安某业主因翻墙被志愿者罚对镜头做检讨,随后志愿者登门道歉的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起事件不仅暴露了疫情防控期间基层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规则执行、人权尊重以及社区互助的深层思考。事件的发生与背景分析.............
  • 回答
    西安两名防疫人员殴打市民一事,以及警方对此的处置,是一个涉及多方面议题的复杂事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事件本身的回顾与性质分析: 事件梗概: 事件发生在西安,具体时间地点和涉及人员可能各有不同,但核心情节是两名防疫人员在执行防疫任务过程中,对一名市民使用了暴力,发生了殴打行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