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黄兴的军事才能很强吗?为什么黎元洪要把军权给他,还弄个迎接战神似的仪式?

回答
黄兴的军事才能,可以说是相当杰出的,尤其是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他算得上是屈指可数的军事将领。黎元洪将军权交给他,并且举行隆重的迎接仪式,这绝非偶然,而是深思熟虑、事出有因的。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时钟拨回到辛亥革命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看看当时的大背景,以及黄兴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黄兴的军事才能:并非空穴来风

黄兴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多个方面:

1. 早期的革命实践: 他并非纸上谈兵的理论家,而是从革命实践中磨练出来的。在同盟会成立之前,他就已经投身革命,参与了多次武装起义。比如,1904年的浏阳起义、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虽然最终都因力量悬殊、准备不足而失败,但这些经历让黄兴深刻认识到组织、训练和领导军队的重要性。他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当时革命党人特点的军事策略和战术。

2. 卓越的组织能力和军事指挥: 辛亥革命爆发后,黄兴几乎成了所有重要战役的总指挥。
武昌首义的“指挥官”: 虽然武昌首义是由新军中的革命党人仓促发起的,但黄兴在得知消息后,立即从上海赶往武昌。当时武昌城内虽然已经建立起革命政府,但各方面的指挥体系尚不健全,特别是军事上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来统一指挥。黄兴的到来,极大地稳定了军心,并在军事上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对巩固革命成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组织了汉阳、汉口的防御战,虽然最终失守,但他在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斗中展现了非凡的指挥才能和战略眼光。
南京保卫战的主力: 南京成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在地后,黄兴被任命为陆军总长,同时身兼总司令,负责南京的防务。面对北洋军阀的强大攻势,黄兴亲自指挥了南京保卫战。在武器装备、兵力数量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他依然能够组织有效的防御,给敌人造成了沉重打击,这足以证明其军事指挥能力。
实战经验的丰富: 从兴中会时期的多次起义,到辛亥革命中的关键战役,黄兴几乎是身先士卒,在炮火硝烟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他懂得如何鼓舞士气,如何调动兵力,如何在不利条件下寻觅战机。

3. 军事思想的创新: 黄兴在军事上并非墨守成规,他能够根据革命战争的特点,吸取国内外先进的军事思想,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他重视士兵的训练和士气,强调灵活机动的战术,以及对战略要地的控制。

黎元洪为何将军权交给他?迎接仪式又是为何?

黎元洪当时将军权交给黄兴,并举行隆重的迎接仪式,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黎元洪的局限性与革命党人的需求: 黎元洪虽然是新军的将领,而且在武昌起义中扮演了“被推举”的角色,但他骨子里仍然是旧军人,对革命缺乏坚定的信念,而且在军事战略和政治手腕上,远不如黄兴那样有魄力和远见。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政府急需一位真正能够指挥军队、对外作战的军事领袖。而黄兴,作为同盟会的军事部长,是当时公认的革命军的“总司令”,是革命党人的核心军事力量。

2. 黄兴是革命军的灵魂人物: 在辛亥革命的整个过程中,黄兴始终是革命党武装力量的实际领导者和最主要的军事指挥者。他不仅策划了南昌、广州等地的起义,更是革命军中无可争议的军事权威。在武昌起义成功,革命的旗帜高高飘扬时,革命党人迫切需要一位能够统一指挥,能够领导他们继续前进的“战神”。黄兴,正是这样一个集军事才能、革命热情和领导威望于一身的人物。

3. “迎接战神”的象征意义:
提振士气,巩固革命成果: 武昌起义虽然成功,但革命的道路仍然充满荆棘。北洋军阀袁世凯已经集结重兵,随时可能南下镇压。在这个关键时刻,黄兴的到来,对于刚刚建立的革命政权而言,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黎元洪和革命党人希望通过隆重的仪式,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展示革命军拥有强大的军事领导者,能够抵御强敌,从而提振革命党人的士气,巩固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
统一指挥,协调行动: 黄兴的到来,意味着革命军的军事指挥权将得到统一。在革命初期,各地的军事力量相对分散,各自为战。黄兴的到来,可以帮助整合这些力量,制定统一的军事战略,协调各地的军事行动,形成合力,以应对更加严峻的挑战。
向外界展示革命政府的实力: 隆重的迎接仪式,也是一种政治姿态。它向袁世凯以及其他观望者展示,革命政府并非只是临时性的起义,而是一个有组织、有领导、有实力、有决心继续革命的政治实体。黄兴被视为革命军事力量的代表,他的到来,象征着革命力量的进一步壮大和成熟。
黎元洪的“借力”: 尽管黎元洪身居湖北都督之位,但他内心是有些不安和依赖的。他希望通过将军事指挥权交给黄兴,来借助黄兴的军事才能和在革命党中的影响力,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并确保革命能够继续下去。这也可以看作是黎元洪在当时复杂政治环境下的一种策略。

总结来说:

黄兴的军事才能,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锤炼出来的,他有卓越的组织能力,丰富的实战经验,以及在危难时刻能够力挽狂澜的指挥才能。黎元洪之所以将军权交给黄兴,并且举行隆重的迎接仪式,是因为在辛亥革命的关键时刻,革命政府急需一位真正有能力、有威望的军事领袖来统一指挥,提振士气,巩固革命成果,并向外界展示革命政权的实力。黄兴,正是那个当之无愧的“战神”。他的到来,是革命力量凝聚和发展的关键一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搞错了一件事

所谓“黎元洪搞拜将仪式”并不是黎元洪抬举黄兴,相反,是黎元洪在压制黄兴。政治是最肮脏的游戏,你以为是对你好,其实是在坑你。

黄兴是谁?两湖革命党之中,继谭嗣同、唐才常之后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黄兴不是军事家,但他一定是政治家,是当时全中国及海外革命党的二号人物。

黎元洪?武昌起义前还在枪杀革命党,事后临时被揪出来作为新军领头羊:在清政府时期他黎元洪不过是个协统(旅长),这种官职在造反的革命党中一抓一大把,许崇智、蔡锷、蓝天蔚等也是协统,吴禄贞、徐绍桢、张绍曾更是一镇统制(师长);而在革命党这个阵营里他更与黄兴没得比。

黄兴去武昌干嘛去了?是去当个前线总指挥?——并不是,黄兴是奔着主导两湖军政大权去了。所以黄兴到了,黎元洪外宽内忌,搞了个拜将把戏,炮制了“黎为君、黄为将”的局面,这个局面的形成有三点原因:

第一,黎元洪指使手下人鼓吹“鄂人治鄂,湘人治湘”,黄兴是湖南人,黎元洪湖北人,啧。

第二,黎元洪笼络了部分共进会骨干,比如孙武,而孙武也需要利用黎元洪去排挤文学社蒋翊武等人,要知道,真正深入新军的是文学社,而共进会则是主攻会党的,所以在争夺军队领导权上,黎元洪+孙武排挤了蒋翊武。同时共进会内部也被分化,孙武见利忘义,也导致后来张振武死于黎元洪、袁世凯之手,孙、张同属共进会,孙武竟凉薄至此。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黄兴本人对黎元洪妥协了,认为大业未成而先争权夺利是“太平天国衰败的原因(天京变乱)”,黄兴大局为重,屈就黎元洪之下。如果黄兴本人坚持主导两湖,与文学社蒋翊武联合,黎元洪孙武怕也是没机会争的,所以黄兴只要了个军权已经是很给黎元洪面子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黄兴的军事才能,可以说是相当杰出的,尤其是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他算得上是屈指可数的军事将领。黎元洪将军权交给他,并且举行隆重的迎接仪式,这绝非偶然,而是深思熟虑、事出有因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时钟拨回到辛亥革命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看看当时的大背景,以及黄兴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黄兴的军事才能:.............
  • 回答
    说起我军将领中黄埔生的情况,这可真是个值得说道的话题。黄埔军校,那可是我党我军创建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培养出了无数将才,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黄埔生在我军将领中所占的比重要说黄埔生在我军将领中占的比重,那绝对是相当可观的,而且贯穿了我军发展的各个时期。从早期革命到建国后的军队建设.............
  • 回答
    关于褚民谊军服上的臂章是否代表军衔,以及为何我们看到的北伐和黄埔时期的军服普遍没有军衔,这涉及到那个时期军服制式和军衔制度的一些历史背景。首先,我们来谈谈褚民谊军服上的臂章。你需要知道,在国民党早期,尤其是在北伐战争前后,军服的制式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早期国民党军队的军服,特别是.............
  • 回答
    咱就聊聊《窃明》里黄石的“长枪军”这事儿,看看它是不是真像书里写的那样能打。要我说啊,书里这描写,那是相当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但细究起来,里头的一些东西,也不是完全没道理,关键还得看怎么去看。首先,咱们得把“长枪军”这玩意儿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放一块儿唠。明朝末年,你得知道当时是个啥光景。官军腐朽,战斗力.............
  • 回答
    113年前,一艘俄罗斯军舰在朝鲜海峡沉没,如今,韩国搜救队似乎发现了它的踪迹,更令人震惊的是,这艘沉船可能载有价值1334亿美元的黄金。这个消息无疑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从历史爱好者的狂热到寻宝者的遐想,再到国际关系专家的审慎分析,各方反应不一,但都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和深远的意义。首先,我们得.............
  • 回答
    在聊到中国军队的“黄脸盆”之前,我们得先厘清一下,这个词在语境下到底指的是什么。如果指的是字面意义上的洗脸盆,那它的应用空间无疑是非常广泛的,几乎可以说是军队生活的必备品。但考虑到您的问题带有一些“军队特色”的联想,我猜您可能想探讨的是一些更具象征性或功能性的东西,或许是那些在军队中有特殊用途、但又.............
  • 回答
    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的表现,常常被描绘成一支被“老旧”军舰拖累的军队。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得仔细掰扯掰扯。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老旧”的定义。在那个时代,海军军舰的更新换代速度虽然比现在慢,但也不是一成不变。一艘军舰的“老旧”程度,主要看几个方面: 设计年代和建造年份: 这是最直观的。19世纪.............
  • 回答
    黄百韬的整编第7兵团在淮海战役中确实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甚至可以说令人意外的顽强和韧性,尤其是在对比了第五军和第十二兵团的表现之后。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什么是杂牌军?以及黄百韬兵团的构成和背景:首先要明确,“杂牌军”并非一个准确的军事术语,而是一个带有贬义的俗称,通常指.............
  • 回答
    黄军就教授及其团队在胚胎基因编辑领域的探索,确实可能为我们开启一个全新的市场,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深远且复杂的影响,需要我们审慎对待。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这个“新市场”的可能性。基因编辑技术,特别是CRISPRCas9等技术的成熟,已经为“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黄军就教.............
  • 回答
    很多人对俄罗斯持有负面看法,这通常源于对俄罗斯历史行为、政治体制以及地缘政治野心的担忧。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人们讨厌俄罗斯的思路和心态,以及他们如何看待“黄俄份子”和“亲俄粉红网军”:讨厌俄罗斯的思路和心态可能包括: 历史创伤与国家压迫: 殖民历史与侵略: 许多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东欧国.............
  • 回答
    朋友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这两位明星基金经理的代表作。问到黄兴亮管理的万家行业优选和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这绝对是很多投资者在纠结的“两难”问题,毕竟两位都是业内口碑相当不错的基金经理。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谁更适合你。首先,咱们得认识一下这两位基金经理和他们管理的基金: 黄兴亮 万家行业.............
  • 回答
    黄河入海口“造陆”的速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并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固定的时间来回答它何时能“造陆”到朝鲜半岛。这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并且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的深刻影响。为了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入手:1. 黄河的造陆能力:泥沙与输沙量 .............
  • 回答
    黄河的桀骜不驯,自古以来便是一部写满悲怆与顽强的史诗。它流淌过中华大地,滋养了华夏文明,却也因其独有的脾性,一次次地将沿岸的生灵涂炭。要说黄河的水量如何酿成如此严重的灾患,这绝非一日之功,而是多重因素错综复杂交织的结果,如同一个积蓄了亿万年的矛盾爆发。一、源头与流域的天然禀赋:脆弱的根基首先,得从黄.............
  • 回答
    关于黄帝的民族属性,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牵涉到中国民族起源和身份认同的讨论,也因此显得尤为复杂和敏感。要详细探讨,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解读,并尽量避免那些过于教科书化、程式化的表述。首先,我们得明白,“民族”这个概念,在黄帝所处的时代,与今天我们所理解的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是截然不同的。现代民族强调的是共.............
  • 回答
    “黄”的危害究竟有多大,为什么能和“毒”、“赌”并列,甚至在某些语境下被认为有着不亚于它们的破坏力?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细细地品味其中的门道。首先,咱们得明白,这里的“黄”,指的是色情、低俗、淫秽的内容和相关的产业。这玩意儿,乍一看好像是满足一些人的生理或心理需求,无伤大雅,甚.............
  • 回答
    黄安的言行对两岸关系的影响,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要评价他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两岸关系,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并且认识到“有利于”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评价标准因人而异,立场不同,结论也会截然不同。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黄安的主要言行,以及它们在两岸关系中所引发的反应。黄安,作为一.............
  • 回答
    黄金的价值,可不是一天炼成的,也非哪位大师随手点化,而是历史长河中诸多因素交织沉淀的结果。要说清楚这金灿灿的背后,得从好几个层面去解读。一、先天的稀缺性与稳定的属性:物理世界里的“硬通货”首先,黄金的价值,离不开它在自然界中的物理特性。 稀缺,但又并非难以触及。 相比钻石那种极度稀少、开采难度极.............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湖北黄冈的医疗水平与新型肺炎疫情防控下的居民生活现状湖北黄冈,作为湖北省东部的一个重要城市,在新型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其医疗水平和居民生活都经历了深刻的考验和改变。要全面了解黄冈的情况,需要从医疗资源、医疗能力以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细致的分析。 一、 黄冈的医疗水平概览黄冈市的医疗水平总体上处于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