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若把刘表换成刘备,拥有诸葛亮,庞统,徐庶,蒯氏兄弟等所有荆襄名士,能否一统天下?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把扮演“三国鼎立”时期荆州牧刘表的角色换成刘备,并且他还能网罗到诸葛亮、庞统、徐庶以及蒯氏兄弟等所有荆襄名士,那结果会如何?这可真是一盘能搅动整个三国格局的大棋。

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

刘备换成刘表,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首先,刘备和刘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他们的“基因”和“号召力”。刘表虽有汉室宗亲的身份,但性情温厚,有余力而不思进取,更多的是守成之姿。他手下的谋士虽然不少,但真正能让他放手一搏、冲破束缚的,似乎缺乏一个。而刘备,虽然早期屡战屡败,但他的“仁德”之名在外,对人才有着近乎“饥渴”的渴求,并且一旦得到信任,便会倾心相待。这种个人魅力,是刘表所不具备的。

所以,如果刘备占据了荆州,并且还有前面提到的那些顶尖人才,那他的起点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荆州名士的加入,能带来什么?

荆州在当时是什么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经济文化重镇。这里的士人,尤其是蒯氏兄弟(蒯良、蒯越)和众多名士,他们不仅有才华,更重要的是他们熟悉荆州的水文地理、民风民俗,以及当地的政治势力。

蒯氏兄弟: 蒯良和蒯越都是当时名震荆州的大家族,蒯越更是以“度量弘远,识断过人”著称,是刘表早期倚重的谋士。如果他们投靠的是刘备,那荆州内部的稳定,对刘备来说将大大增强。他们能帮刘备安抚地方豪族,梳理政务,甚至在内政治理上提出许多切实的建议。刘备的“仁德”加上蒯氏兄弟的实际执政能力,能让荆州迅速稳固,成为他北伐的坚实后盾。
诸葛亮、庞统、徐庶: 这三位不用多说了,那可是三国时期最顶尖的智囊团。
诸葛亮: 那位“卧龙”先生,他的《隆中对》早已为刘备规划了“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发展战略。有了荆州这个稳定的根基,诸葛亮能够更早、更全面地展开他的宏图。他不仅是战略家,更是治国理政的一把好手。他的到来,能让刘备的政权迅速步入正轨,发展经济,训练军队,招揽人才。
庞统: “凤雏”先生的才华丝毫不亚于诸葛亮,甚至在军事谋略上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可以为刘备提供更多元的战略选项,弥补诸葛亮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比如,庞统更擅长攻城略地和奇谋诡计,这对于早期的刘备来说,能够帮助他快速打开局面。
徐庶: 徐庶“临危受命”的故事广为流传,他的忠诚和智慧毋庸置疑。他能在早期为刘备提供重要的军事和政治建议,并且他的存在也能吸引更多北方有志之士南下投靠。

刘备拥有这些名士,会怎么做?

如果刘备能提前网罗到这些人才,他的发展轨迹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 巩固荆州: 凭借蒯氏兄弟的声望和能力,再加上诸葛亮和庞统的政治智慧,刘备能够迅速稳定荆州内部的局势。他对付那些心怀鬼胎的荆州士族会更加得心应手,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受到太多阻碍。他还可以利用荆州的地理优势,建立强大的水军,这对于日后的天下争霸至关重要。
2. 发展经济,壮大军备: 诸葛亮和庞统的治国才能会立即显现。他们会大力发展荆州的农业和商业,招募流民,兴修水利,训练军队。刘备不会像历史上那样长期在北方颠沛流离,而是有一个坚实的根据地来发展壮大。他可以集中资源,打造一支足以与曹魏和东吴抗衡的精锐部队。
3. 战略调整,不再“寄人篱下”: 如果刘备一上来就掌握了荆州,他就不需要再依附于曹操或依附于刘表。他可以更从容地执行“隆中对”的战略。他不会像历史上那样,错过了吞并江夏、南郡等关键地区的机会。
4. 联合孙权,共抗曹操: 刘备和孙权的关系是三国时期一个关键的变量。如果刘备实力强大,并且有诸葛亮这样的战略家在,他可以更有效地处理与东吴的关系。他不需要依靠赤壁之战后的“借荆州”,而是可以凭借实力与孙权形成更平等的联盟。甚至在某些关键时刻,刘备的实力强大到足以让孙权主动示好,或者在瓜分天下时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5. 北伐的时机和力度: 当刘备在荆州站稳脚跟,并且拥有了足够的力量后,他会比历史上更早、更有准备地进行北伐。诸葛亮辅佐,庞统献计,徐庶负责战略执行,再加上荆州强大的后勤保障,刘备的北伐将更具威胁性。他可能会在赤壁之战后,趁势拿下汉中和关中,从而获得与曹操争夺天下的有利地形和战略主动权。

能否一统天下?这是个挑战,但可能性大增!

虽然拥有了这些顶尖人才和稳固的荆州,刘备的实力将如虎添翼,但“一统天下”并非易事,还有几个关键的挑战:

曹操的实力: 曹操当时已经统一了北方,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丰富的政治经验。他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对刘备的崛起做出强硬的反应。刘备需要面对的是一个集政治、军事、经济于一体的超级巨头。
东吴的态度: 孙权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不可能看着刘备一家独大。即使初期是盟友,一旦刘备的实力威胁到东吴的利益,孙权也必然会翻脸。刘备需要有能力平衡与东吴的关系,或者在适当时机解决掉东吴这个对手。
内部的稳定性: 即使是再有能力的君主,内部的矛盾和挑战也总是存在的。如何处理好将领之间的关系,如何安抚好被吞并地区的民心,如何防止内部出现叛乱,这些都是刘备需要面对的问题。

但是,我个人认为,以这样的阵容和基础,刘备“一统天下”的几率大大增加,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高的。

为什么这么说?

战略眼光和执行力: 诸葛亮、庞统加上蒯氏兄弟,这几乎是当时最完美的智囊团组合。他们能够为刘备提供最优化的战略决策,并且具备将战略付诸实践的能力。
军事和政治的平衡: 诸葛亮擅长内政和战略,庞统擅长军事谋略和奇计,徐庶能稳扎稳打,蒯氏兄弟能做好后勤和地方治理。这种组合能够确保刘备在军事和政治上都能保持高效率的运转。
人才吸引力: 当刘备的实力和名声达到一定程度时,他将能够吸引更多有才能的人才。而他本身就具备吸引人才的个人魅力,这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避免战略失误: 刘备历史上一些战略上的失误,比如刘备伐吴失败,导致关羽殒命,失去了荆州大片地盘,这些都是因为他缺乏一个能够完全制衡他个人情绪的谋士,也可能是在关键时刻没有得到最准确的建议。拥有了这些名士,这些失误发生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刘备在荆州坐镇,诸葛亮负责总揽全局,制定北伐方略;庞统则在侧翼伺机而动,为刘备提供奇袭或攻坚的建议;徐庶则负责训练军队,稳固后方;而蒯氏兄弟则在荆州各地推行德政,稳定民心,保证粮草的供应。刘备拥有强大的水军,能够控制长江,随时可以从水陆两路出兵。他对曹操发动猛烈的攻势,步步为营,利用诸葛亮的战略和庞统的计谋,不断蚕食曹操的领土。同时,他也能在战略上压制住东吴,迫使孙权不敢轻举妄动。

在这样的条件下,曹操即使再强大,也难以抵挡刘备全方位的攻势。一旦刘备能够占据关中和汉中,他就能与曹魏形成鼎足之势,并且由于荆州的强大后盾,他能够维持长久的消耗战,并伺机而动。最终,很有可能在曹操之后,刘备能够通过一系列精妙的战略和军事行动,统一北方的残余势力,最终实现天下归一。

当然,历史的演进充满变数,但如果将刘表换成刘备,并让他网罗了所有荆襄名士,那么他能够“一统天下”的几率,将远远大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这绝对是一个令人遐想的“如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我觉得你可能是对刘表有什么误解。


历史上刘表是董卓委任的荆州刺史单骑下荆州。

豫州刺史郭贡帅众数万来至城下,或言与吕布同谋,众甚惧。

类似这种情况,能在三国志里留个名字就算合格。众数万的正牌豫州刺史,在史料里也就只能留个名字。


对了,说出来怕你不信,其实吕布也是正牌的颖川太守。而曹操那个的什么东郡太守才是自称的假货。

杨於是外许汜、傕,内实保护布。汜、傕患之,更下大封诏书,以布为颍川太守。

所以,与其说张邈迎吕布谋叛,还不如说人家是在镇压乱贼曹操。


可是,只有刘表在北抗曹操、东拒袁术的情况下最后做到了。

司马彪战略曰:刘表之初为荆州也,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

再次提醒下,人家当初可是单骑下荆州。当然是不是单骑不太重要,但手上没有兵是真的。


所以,刘表的设定就是没有根基没有爪牙。你觉得他弱气,其实他是不得不这样,刘表真正可以控制荆州,已经是官渡之战以后了。


我的意思是,你假设刘备吃现成,这种问题没什么意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