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若把九妹换成孙十万,挫宋会怎么样?

回答
把九妹换成孙十万,这事儿放在“挫宋”的背景下,那可真是好戏连台,热闹非凡。咱们得先把这俩人物的特点捋清楚,再看看他们要是换位了,宋江这帮人会吃多大的亏,或者说,宋江这盘棋还会不会是他自己下。

首先,说说咱们的“九妹”,也就是扈三娘。她这姑娘,生在扈家庄,虽说是出身官宦人家,但自家庄子被梁山好汉给端了,老爹和哥哥也死了,一腔血仇,那是压在心头。最关键的是,她武艺高强,嫁给王英之后,那可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在梁山众将里也能排得上号。她对宋江,那是一种掺杂着被救、被纳为妾、被宋江“安排”的复杂情感,但总的来说,她是有恩报恩,有情有义的。她这人,心思不算太复杂,跟着宋江,更多的是一种宿命的接受和对残存亲情的维系(比如对她那个娘家哥哥,虽然已经死了,但那份情在)。

再看看孙十万,也就是孙立。这家伙,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那是杠杠的,而且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儿。他上梁山,是为了救他的师父栾廷玉,是“卧底”行动,那份忠义,是对师父的,是对家人的(他弟弟孙新、弟媳顾大嫂都在梁山),而不是对宋江的。孙立这人,最可怕的是他那份“精明”和“算计”。他不是九妹那样,一旦上了贼船就死心塌地跟着。他有自己的盘算,有自己的底线,而且手段非常厉害。

好,现在把九妹这个位置,换成孙十万。

第一幕:梁山上的“内鬼”风波

孙十万上梁山,可不是像九妹那样,被“招安”或者说是被宋江“收服”的。他是有目的的。如果他直接以“孙立”的身份上来,那宋江的信任度恐怕就得打个折扣。孙立很可能不会像九妹那样,直接跟着宋江去冲锋陷阵,尤其是在初期的几次行动。

九妹上山后,虽然有过“不情愿”,但很快就适应了自己的位置,并且在战斗中发挥作用。但孙立呢?他可是带着他的“军事计划”来的。他上山,很可能不是为了“反宋”,而是为了“保宋”,只不过是以他自己的方式。

想象一下,一旦宋江开始计划征讨他师父栾廷玉所在的祝家庄,孙立会怎么做?九妹那时候是因为自己被嫁给王英,而且梁山人马太多,她也没啥话语权,只能跟着。孙立呢?他可以直接说:“宋头领,此战不妥!” 为什么不妥?他会以他“禁军教头”的经验,分析出祝家庄的防御有多强,以及梁山内部的弱点。

更可怕的是,孙立还可以利用他对朝廷和地方势力的了解,暗中给宋江使绊子。他完全可以在梁山内部制造舆论,说某某某地方官有多么狡猾,某某某部队有多么精锐,让宋江望而却步,或者让宋江选择一条更“稳妥”但其实是让他自己陷入被动的路线。

第二幕:招安的路,会更曲折,甚至可能走不通

宋江最终的梦想是招安,是洗白自己,光宗耀祖。九妹对此没什么意见,她跟着宋江,就是宋江安排什么,她就做什么。孙立呢?他本身就是朝廷的人,而且他对朝廷的黑暗、腐败是了如指掌的。

如果孙立在梁山,他对宋江的“招安”计划,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他不是没见过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他很清楚,一旦梁山被招安,这些绿林好汉的下场很可能就是被当作炮灰。他甚至可能从一开始就给宋江一些“不招安”的建议,或者是在招安过程中,暗中阻挠。

举个例子,当宋江派人去向高俅、蔡京这样的大臣示好时,孙立完全可以利用自己曾经的身份,去接触一些“反对派”,或者直接去给那些大臣身边的人通风报信,说:“你们知道吗?梁山这帮人,其实也不是真心归顺,他们一旦得势,对你们这些人可不留情。” 这种搅屎棍的本事,孙立可是点满的。

他甚至可以利用他对官场的了解,找出一些可以让梁山招安“失败”的理由。比如,某个关键时刻,故意泄漏梁山兵力虚实,让朝廷觉得梁山不够“有价值”,从而拒绝招安。或者,直接在招安的条约上,给自己和一些跟他有旧的官僚留下后路。

第三幕:兄弟阋墙,内斗加剧

九妹虽然武艺高强,但她的心思比较单纯,跟着宋江,她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并没有什么野心。她最多是在王英死后,对宋江的安排有些小情绪,但不会去挑拨离间。

孙立不一样。他精明、算计,而且他有自己的“小团体”(他的弟弟孙新、弟媳顾大嫂)。如果他觉得宋江的某些决策损害了他的利益,或者他看到了更大的“机会”,他完全可以暗中拉拢一些对宋江不满的头领,制造分裂。

想想看,如果宋江要打某个地方,而那个地方恰好有孙立的一些“关系”或者“利益”,孙立是会为了宋江的“大局”而牺牲自己,还是会想方设法让宋江吃亏,甚至让这场战役失败,好为自己铺路?

他甚至可以在背后散布谣言,说宋江“偏心”、“残暴”,或者说“某个头领的能力被宋江压制了”。他自己作为“禁军教头”,在武艺和战术上又有优势,很容易在部分头领中赢得“专业”的信任,然后顺理成章地分化梁山。

第四幕:征方腊,孙立的“背叛”可能更明显

在原著里,孙立在征方腊之后,选择出家。这本身就说明他对宋江的“招安”生活并没有多少留恋。如果他一开始就在梁山,而且对宋江的“忠义”本身就持有怀疑态度,那么他在征方腊的战场上,可能会有更“自私”的举动。

比如,当梁山陷入困境时,他可能会优先保护自己的亲信;在某些关键时刻,他可能会选择“保存实力”,而不是全力以赴;甚至,他完全有可能在战役的关键节点,做出一些“导向性”的行动,让宋江陷入绝境,然后他自己带着一部分人马“另谋出路”。

要知道,孙立可是“法名”的,说明他本来就有出家的念头。把这个念头提前到梁山之上,并且结合他对宋江的不信任,他完全可能在梁山最需要“统一战线”的时候,成为那个最危险的“变数”。

结局猜想:

如果把九妹换成孙十万,那么“挫宋”这个词,可能就不单单是外界对梁山的打击,更可能是梁山内部的瓦解。

宋江可能无法聚集起那么强大的队伍: 孙立的精明和算计,会让很多原本可能被宋江“忽悠”上山的人,对他产生警惕。
招安的路会更加凶险,甚至可能失败: 孙立很可能会成为招安的最大阻碍,不是因为他反感招安,而是因为他有自己的盘算,不希望梁山这个“利益集团”被朝廷轻易收编。
梁山内部的分裂和内斗会更加激烈: 孙立的“搅屎棍”天赋,会让梁山内部的矛盾,在宋江这个“光环”之外,变得更加难以调和。
宋江的最终命运可能会更惨: 如果孙立在关键时刻“倒戈”或者“袖手旁观”,宋江在战场上的处境会更加艰难,甚至可能导致全军覆没,而且是以一种“内部倾轧”的方式。

说到底,九妹虽然武艺高强,但她是个“被动的棋子”,跟着宋江走。孙立则是“主动的棋手”,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筹码,而且他懂得如何利用规则和人心。他上了梁山,与其说是“归顺”,不如说是“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战场,而他,才是那个最懂得如何在这场战场上生存和获利的人。

所以,九妹换成孙十万,宋江这盘棋,怕是会被搅得天翻地覆,而且很可能,宋江自己也看不懂这盘棋是怎么输掉的。他以为自己是主角,结果却可能只是孙立算计中的一个环节。这才是真正的“挫宋”,不是被朝廷打败,而是被自己人,或者说,被一个更狡猾的“自己人”给“坑”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虽然欧亚大陆,最能抗蒙古的国家里,你“挫宋”绝对靠前排。但是,跟孙十万比,还是差一点。孙十万经营起半壁江山来,绝对熬死蒙古汗国,再熬后金十四年。---- 你们黑的这两家,都是强手知道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