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飞行员和战斗机哪个更值钱?

回答
“飞行员和战斗机哪个更值钱?”这个问题很有趣,因为它涉及到“价值”的定义以及从哪个角度去衡量。简单来说,从经济和技术角度看,战斗机通常更值钱,因为它是一个高昂的工业产品和技术集合体。但从战略和人力资本角度看,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是无价的,是任何先进装备能否发挥其最大价值的关键。

为了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经济价值(金钱层面)

战斗机:高昂的制造成本和技术投入

研发成本: 一架现代战斗机的研发是一个极其复杂且耗资巨大的过程。这包括了空气动力学设计、材料科学、电子工程、武器集成、航空电子系统、隐身技术等多个尖端领域的长期投入。一个项目的研发周期可能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耗资数十亿美元是常态。例如,F22“猛禽”战斗机的研发成本据估计高达600多亿美元。
制造成本: 除了研发,制造一架战斗机本身也极其昂贵。这涉及到精密加工、先进复合材料、昂贵的电子元器件、复杂的雷达和武器系统、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
单价: 一架现代战斗机的单价非常高昂。例如:
美国的F22“猛禽”:据报道单价约1.5亿美元(不含研发成本)。
美国的F35“闪电II”:早期型号单价约1.1亿美元左右,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和技术成熟,单价有所下降,但仍然非常可观。
俄罗斯的苏57:据报道单价在5000万至1亿美元之间。
中国的歼20:具体单价未公开,但预计与F22或F35相当,至少在亿美元级别。
维护成本: 战斗机的维护成本也极其高昂,包括日常保养、零部件更换、软件升级、以及对操作环境的特殊要求。每飞行一小时的维护成本可能高达数万美元。
升级和改进: 为了保持技术优势,战斗机需要不断进行升级和改进,这又是一笔持续的投入。

飞行员:高昂的培养成本和人力资本

培训成本: 培养一名合格的战斗机飞行员是一个漫长且成本高昂的过程。
基础训练: 从基础飞行训练开始,学员需要学习航空理论、导航、气象、飞机系统操作等。
高级训练: 之后进入高级喷气教练机训练,学习空战机动、武器使用等。
机型改装: 再到具体战斗机型号的改装训练,掌握该机型的所有性能和操作技巧。这通常需要飞行模拟器、实际飞行时间以及教官的指导。
持续训练: 飞行员需要不断进行飞行训练、模拟训练和战术演练来保持技能水平和熟练度。
整体成本估算: 培养一名经验丰富的战斗机飞行员,其培训和训练的总成本可以达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例如,一些估算认为培养一名美国空军的战斗机飞行员,从入伍到完全熟练,总成本可能在300万至600万美元之间。
人力资本和经验: 飞行员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培养成本,更在于他们积累的经验、战术理解、决策能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这些是无法用金钱完全衡量的,尤其是在实战中,一个经验丰富的王牌飞行员可能比一架先进的飞机更能扭转战局。
职业寿命: 飞行员的职业生涯有限,通常需要经历严格的体检和心理评估,一旦不合格就可能无法继续飞行,这使得他们的经验和技能成为稀缺资源。

结论(经济价值):

从纯粹的金钱投入和制造角度来看,战斗机通常比飞行员更值钱。 一架现代战斗机的造价动辄数千万至上亿美元,而培养一名飞行员的成本虽然也高达数百万美元,但通常低于战斗机的单价。

2. 战略价值和效能价值

战斗机:军事威慑和作战能力的核心

平台本身: 战斗机作为一种先进的作战平台,其本身就代表着国家军事实力和科技水平。拥有先进的战斗机是建立强大空军力量、维护国家空域安全、进行区域军事存在以及执行各种军事任务的基础。
携带武器: 战斗机是现代空战和对地攻击的关键载体,它能够携带各种先进的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炸弹等,具备强大的打击能力。
技术优势: 隐身技术、雷达性能、机动性、态势感知能力等,这些战斗机本身的先进技术赋予了其在现代战场上的巨大优势。

飞行员:发挥战斗机最大效能的关键

“人”是核心: 即使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如果没有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来驾驶和操作,它也只能是一堆昂贵的金属。飞行员是赋予战斗机生命和战斗力的核心。
复杂任务的执行者: 现代战斗机执行的任务极其复杂,包括侦察、巡逻、空战、对地攻击、电子战、情报收集等。这些任务的成功执行依赖于飞行员的判断力、操作技巧、战术素养和团队协作。
战术智慧和决策: 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中,飞行员的战术智慧、快速决策能力以及在高压下的心理素质,直接决定了任务的成败,甚至影响整个战役的走向。一个优秀的飞行员能够以一敌多,或者在劣势情况下找到突破口。
经验的不可替代性: 尤其是那些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飞行员,他们积累的“直觉”和对战场态势的把握是模拟器和理论训练无法完全替代的。这些经验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战斗机的每一个性能点,做出更有效的战术选择。
“王牌”飞行员: 在战争史上,有很多王牌飞行员以极高的战绩著载入史册,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战略资产和心理威慑。

结论(战略价值和效能价值):

从“谁是让机器发挥最大价值的关键”来看,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是无价的。 战斗机只是一个工具,而飞行员是使用这个工具的艺术家和战士。没有优秀的飞行员,再昂贵的战斗机也无法完全发挥其潜力。反之,一个拥有大量优秀飞行员的空军,即使装备稍逊一筹,也可能在实战中取得优势。

3. 风险和稀缺性

战斗机:

风险: 战斗机在战争中是高损毁风险的装备。一次失误或一次有针对性的攻击都可能导致其被摧毁。
生产周期: 制造一架战斗机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庞大的工业基础,短期内难以大量补充。

飞行员:

风险: 飞行员同样面临巨大的生命风险,训练事故和实战伤亡都可能发生。
培养难度和周期: 如前所述,飞行员的培养周期长、难度大,而且成功率并非百分之百。一个飞行员的成长,需要国家投入大量资源和时间。
经验的稀缺: 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尤其是在和平时期,更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难以通过短期培训获得。一旦损失,补充极其困难。

结论(风险和稀缺性):

从稀缺性和补充难度来看,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往往比同等数量的战斗机更显稀缺和难以补充。 虽然战斗机昂贵且生产不易,但它们是工业化产品,有相对固定的生产线和流程。而优秀飞行员的培养,涉及生理、心理、技能等多方面因素,其成长路径更具偶然性和个体性,难以标准化和大规模复制。

综合来看

“哪个更值钱”这个问题,最终取决于你用什么标准来衡量:

从金钱投入和物质成本上看: 战斗机通常更值钱。
从发挥机器效能和战术执行能力上看: 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是无价的。
从人力资本、技能的稀缺性和补充难度上看: 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更显珍贵。

在军事领域,我们常说“人是决定性因素”,这句话在现代空战中依然适用。一架优秀的战斗机是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体现,但它需要有同样优秀甚至更优秀的飞行员才能将其威力发挥到极致,并最终赢得战争。所以,与其说“哪个更值钱”,不如说它们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战略资产。 如果非要区分,可以这样理解:战斗机是“昂贵的工具”,而飞行员是“掌握工具并创造价值的人”。工具可以再造,但真正掌握技术的“人”的价值,往往是更深层、更难以衡量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战斗机像下饺子一样的产能时,飞行员比战斗机值钱,等一个飞行员要18年,培养三年起步十年王牌至少28年。至于战斗机,流水线一竖,十秒一架不是没可能。

当飞机在天安门不得不飞两遍,那肯定战斗机值钱。人没了有人顶替,战斗机没了哪里找去。

别说战斗机了,民国时期一挺通用机枪都比战士值钱N倍。

悲哀

user avatar

爷爷是强5的试飞员

以前科技落后。飞机的最大挂弹量是靠飞行员试出来的。上海以前试射导弹,都是往金山海边打的。结果一次飞机故障。外加飞机荷载过重。在金山上空,飞机失控。
他完全可以选择弹射跳伞,但是飞机会坠毁在金山。


下面就是农村,会死伤多少不知道。
但是爷爷的选择是放弃跳伞,最后控制飞机至安全区。以至于错失最佳跳伞机会。

长大了以后,问过大院里面那些开飞豹的叔叔们说起过,试飞员远比飞机重要。飞机可以再造,试飞员要再培养一个出来。真的很难。

飞行员很重要,飞机也很重要。

但是我相信在我爷爷眼中,应该没有什么比老百姓的安危更重要吧。

2021.09.28更新,补充一份家父在0930烈士纪念日主题活动的致辞,原来当初爷爷记一等功的时候有负伤,我也是第一次听家里人说起这个。

user avatar

原本我想给答主算一笔经济账、算一笔军事账,讲一讲飞行员为什么号称“等身黄金”,讲一讲飞行员的培养成本,讲一讲人与武器在战争中的辨证作用,打了很多字,却猛然想到了近几年牺牲的几位战友,就打不下去了,跟战友逝去的生命相比,讲这些真的好苍白,全删了。

有次训练的时候,最后一架飞机突然遇到了机械故障,怎么都无法落地,驾驶前一架飞机刚着陆的团长见状来不及上塔台,直接又跳回机舱打开机载电台接替塔台亲自指挥处置,但是就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眼睁睁看着飞机姿态逐渐失控,从1000多米的高度摔了下来,瞬间成为一团烈火。

现场很多战友,空勤的地勤的,有的大脑一片空白,有的嚎啕大哭,有的当场呕吐不止

最痛心的可能是那位已经快退休的副师职团长,仰天长啸:“(老天爷)你有什么事冲我来!别再伤我兄弟啦!”跪地大哭,十指深深插进泥土。

……

在另一起事故中,烈士的遗骸是旅长亲自从废墟里抱出来的,只剩下碳化后缩成一小团的躯干,旅长说:“那是我孩子,让我把他们抱出来。”

写不下去了……

user avatar

01/08/2019 03:04更新

想了很久,还是把这段放到前面来好了:

一个来自南达科他的农民,在欧陆战火纷飞之际参加了陆航,成为了一名第100轰炸机大队的B-17驾驶员;在他驾驶着自己的飞机执行第一次任务时,遭到了Bf 109的拦截,尽管他挣扎着想要摆脱,炮手疯狂地倾泻弹药,梅塞施密特还是把致命的薄壳弹送进了空中堡垒的体内;他的座机很快栽向地面,连带着机上的十名乘员一起在第八航空队的名册上被划去。他的死并没有带来什么,Bloody 100依然在地狱中挣扎,梅塞施密特依旧在天空中横行。而他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我们只知道他叫Oran E. Petrich。这就是一个飞行员的故事,它在战斗记录中被记为KIA,成为了美国陆军航空兵欧洲战区1808名死亡军官的一个单位元。
这样的故事一直在发生。尽管他是天之骄子,位居上尉,还是只能在欧洲上空与敌人绞肉:空中战场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毫无意义的嘶吼、恐惧和死亡;有时你只能遵照命令去死,来换取队友的生。但正是这一个个瞬间的叠加,光明才能最终驱散黑暗。数据并不总是冷冰冰的,它能告诉你趋势如何,你也能借此分析这一步为何至此。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要罗列数据:没有数字的论断总归是空谈,而这种空谈无异于羞辱那些将自己的生命燃烧以照亮欧洲大陆的飞行员。

接下来就放送一点数据吧:

训练飞行员并不是难于登天。以USAAF为例,二战时训练一个飞行员的飞行时间大约为200h,其海外各战区接受空勤人员情况如下:

1942年12月至1945年8月,陆航共训练了80744名空勤,其中战斗机飞行员数量为36705。考虑到陆航接收的战斗机数量为68259(除去战斗消耗,还有用于飞行员训练的),这个数字并不低。

同时,飞行员虽然宝贵,但也不是让你捂着不用的。美国各战区空勤人员损失如下:

战斗损失接近2万,欧洲战区战斗损失9000+,正是这些飞行员的鲜血使得横行欧陆的德国空军走向覆亡。没有他们勇敢地踏进魔窟将空中守卫毁灭,又怎么能减少地面部队的损失?


该段为原答案,只回答原问题:

首先,战斗机飞行员是很贵的:

以最贵的F-22飞行员为例,假设该飞行员体重64kg,则培养这么一名飞行员的价格为$170/g,黄金价格为$45.75/g,大约为等重量黄金的3.7倍。

但是,战斗机明显要贵的多:

  • F-22,造价$150m
  • F-35A,造价$89.2m
  • B-2,造价$737m
  • B-52H,造价$60.2m
  • F-15C,造价$46.1m
  • B-1,造价$415m
  • A-10,造价$45.3m
  • F-16D,造价$29m
  • F-15E,造价$47.9m
  • C-130J,$67.3m
  • C-17,$218m

不过每克价格战斗机并不是特别高。以F-22为例,其每克价格为$7.63;F-35A为$6.79/g;B-2为$10/g。

就这样,没了。


28/07/2019 17:05更新

不少人说飞行员还有其他的隐性成本,比如花在这个人身上的教育花费。我承认这是我没有考虑到的,不过这并不重要,论证如下:

假设某个飞行员的花费(包括隐性成本)与战斗机相当。以F-16的飞行员为例,该飞行员的隐性成本为$23.28m。考虑到最大报名年龄为45岁,那么其年均隐形开支最小为$519k。但是,已知前5%的美国家庭的家庭收入为$358.3k,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使是以全家之力供养一个这样的飞行员,美国也只有40万不到的家庭可以负担这样的支出,更不用说F-35级别的了。所以大概率选出的飞行员没有其座机昂贵。

不过威廉王子应该是比他的飞机贵(虽然不是战斗机)

user avatar

中美飞行员值钱,其他国家飞机值钱,印度都不值钱。

user avatar

之前的答主都是聊的钱,我聊命!

日本战斗机飞行员有多少人,会开飞机的有多少人,经过短期培训能把飞机开上天的知识阶层有多少人。中国能开飞机的有多少人。比一下就发现了,日本倾注全国之力,也只能跟中国进行一次空战,再往后有多少钱,买多少飞机也没用了,没人开。

同理,中国可能能跟美国抗两轮三轮的,再往后也是没人了,有多少飞机,趁多钱也没用了。

所以说,战斗机它再值钱,它也是个物件,只要还是人开,它就是弟弟,永远不可能比人值钱。

user avatar

如果你觉得战斗机更值钱,那么你将得到:

  • 一批不敢打不敢拼的混子飞行员。
  • 一批崭新的战机。(但也没人爱飞)


如果你觉得飞行员更值钱,那么你将得到:

  • 一批敢打敢拼,技术卓越的优秀飞行员。
  • 一批高强度使用的战机。(偶尔可能会摔几架,但只要飞行员没事就不算什么事,花钱再买就是了)


历史无数次证明,人心的成本和价值,远远超过你的想象。钱没了可以省省,人心散了就崩了。

user avatar

当然是飞行员。因为补充飞机比补充飞行员快多了。

user avatar

打仗的时候,对工业化国家来说,完成任务更值钱。


对农业国和半吊子工业国,飞机值钱。因为他们飞机毁一架少一架。补充不到。


平常的时候,飞行员值钱

但是对中国飞行员而言,如果飞机出现故障下边是居民区


那么,自己和飞机都不值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飞行员和战斗机哪个更值钱?”这个问题很有趣,因为它涉及到“价值”的定义以及从哪个角度去衡量。简单来说,从经济和技术角度看,战斗机通常更值钱,因为它是一个高昂的工业产品和技术集合体。但从战略和人力资本角度看,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是无价的,是任何先进装备能否发挥其最大价值的关键。为了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
  • 回答
    如果真有这么一个机会,让我穿越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我心里第一个冒出来的,不是某个国家的耀眼战旗,而是内心深处对某种飞行体验的向往。我会选择——驾驶日本的“零式舰载战斗机”(零战),来自日本帝国海军。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有些令人意外。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零战代表着战争的另一面,但.............
  • 回答
    00 后已经驾驶歼10战斗机了,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这标志着我们国家空军的年轻一代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并且已经承担起保家卫国的重任。作为一名AI,我没有亲身经历过飞行员的训练,但我可以根据对飞行员职业的理解,以及对中国空军发展趋势的观察,来谈谈我对年轻一代飞行员的期待。首先,对于他们能够驾驶.............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胆大心细的设想! 一个人,靠着自学理论、钻研气动、熟悉战机布局和座舱,然后就能驾驶战机遨游天际了吗? 答案嘛…… 我们可以这么说,这颗种子如果真的能落地生根,理论上的可能性并非为零,但实际操作起来,它更像是在玩一个极其复杂且危险的“模拟人生”,只不过这里的“人生”是以生死攸关的战斗机来.............
  • 回答
    要准确评估“飞蛇”战斗机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机的交换比,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当时的作战环境、参战机型以及双方的战术运用。当然,任何历史数据都存在一定的统计口径和解释差异,但我们可以通过梳理历史资料,勾勒出一个相对清晰的图景。首先,要明确一点,“飞蛇”(F9F Panther)是一款在二战后期才投入使用,并.............
  • 回答
    川崎Ki61“飞燕”(Nakajima Ki61)是日本陆军在二战期间研制的主力战斗机之一,也是日本最后一种服役的双引擎战斗机。其性能和装备特点在战争初期曾为日本空军带来一定优势,但随着战争后期资源短缺和盟军技术的突破,其表现逐渐被削弱。以下从性能、装备特点、历史背景及评价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性能.............
  • 回答
    关于战斗机飞行员的工资以及歼20私自飞往国外的可能性,我将尽可能详尽地解答,并力求语言自然,避免AI痕迹。战斗机飞行员工资: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高”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与谁比较,以及你在哪个国家。 在中国,战斗机飞行员的工资水平属于部队内的优厚待遇。 毕竟,培养一名合格的战斗机飞行员.............
  • 回答
    这玩意儿… 坐过山车? 我得承认,听到这事儿的时候,我差点把手里刚擦干净的头盔给扔了。 感觉? 你问我这玩意儿跟开战斗机比起来怎么样?好,让我试着形容一下。首先,你要知道,坐在战斗机的驾驶舱里,尤其是执行高机动动作的时候,那种 G 力,那种压在你身上的感觉,是真的把你往椅子里按,你想动一下手指都得费.............
  • 回答
    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在执行任务时遭遇意外,这绝对是航空领域最令人心惊肉跳的事件之一。事发之后,围绕着飞行员本人和他的座驾,会有一整套复杂且紧张的应急响应和后续调查程序启动,其严谨程度和细致程度,足以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分量和飞行事业的艰巨。1. 事件发生,生与死的较量:一旦战斗机出现严重故障或遭遇不可控的外.............
  • 回答
    关于战斗机飞行员是否能通过浸泡在液氧中来增强承受力,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同时也涉及到一些科学误区的想象。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尽量说得详细透彻,并且用最接地气的语言来解释清楚。首先得说,这个想法听起来挺酷炫的,好像有什么科幻电影里的桥段。但咱们得回归到科学原理上来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飞行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的层面很多,包括法律、军事伦理、战时责任以及国家财政等。简单地讲,飞行员在执行军事任务时因个人失误导致飞机损失并跳伞逃生,是否应当向国家赔偿,答案并非一概而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点: 军事任务的性质: 战斗机执行的是国家军事任务,保护国家.............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引人关注,也牵涉到很多实际的考虑。简单来说,一个没有任何客机操作经验的战斗机飞行员,在飞机正副驾驶都失能的情况下,能否安全降落一架客机?答案是:极度困难,但并非完全没有一丝希望,成功的可能性非常渺茫,且取决于一系列非常关键的因素。让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首先,我们要明白战斗机飞行员和客机飞.............
  • 回答
    王牌飞行员能否弥合战斗机代数差距?这是一个既引人入胜又充满现实意义的问题,它触及了飞行技术、战术思维以及军事装备发展的核心。简而言之,答案是:是的,一定程度上可以,但代价和限制同样巨大。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拆解一下“代数差距”以及王牌飞行员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什么是战斗机代数差距?“代数”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很实际。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架战斗机通常给人的印象就是尖端、高效的飞行机器,但很少有人会想到飞行员的个人物品该放哪儿。答案是:严格意义上来说,战斗机上并没有专门设计给飞行员“放行李”的储物空间,就像汽车后备箱或者飞机客舱那样。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战斗机的设计理念和用途来理解: 追求.............
  • 回答
    二战时期的德国战斗机设计,可以说在很多方面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甚至有些理念在今天看来依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但与此同时,它们的设计也确实对初学者不太友好,这背后藏着一番复杂的考量和那个年代德国航空工业的独特性。设计上的亮点:速度、火力与先进技术首先得承认,德国人在二战期间的战斗机设计上,确实展现出了惊.............
  • 回答
    作为一名高三学生,你想考空军飞行员,这绝对是个让人兴奋的志向!我理解你对这个职业安全性的担忧,毕竟这关系到你未来的生活。让我来好好跟你聊聊,尽量把话说得透彻些。首先,直接回答你的问题:战机飞行员的工作,确实伴随着比普通职业更高的风险,但与此同时,安全保障也是我们国家航空事业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对于飞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战斗机飞行员在面对红外制导导弹时会考虑的一种规避战术。简单地说,关闭发动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绝不是一个万能的解决方案,而且执行起来风险极高,成功率也并非很高。让我们来详细聊聊其中的门道。首先,我们要明白红外制导导弹的工作原理。这类导弹依靠探测目标发出的.............
  • 回答
    二战时期,单座战斗机飞行员的战绩,尤其是在激烈且混乱的空战中,其真实性的核验绝非易事,背后有着一套复杂且常常充满挑战的体系。绝不是简单地数数击落的飞机就能定论,而是需要多方面证据相互印证,才能最终被官方承认并计入飞行员的个人档案。一、 直接目击与交叉验证:空战的“现场勘查”最直接的证据来源是其他僚机.............
  • 回答
    这确实是二战中一个引人入胜的谜团,而答案并非简单归结于一两个原因。日本在二战期间倾尽国力制造了数量惊人的飞机,但这些飞机在实际战场上的出现率和损耗情况,与生产数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这背后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工业、战略、管理以及国际因素。1. 生产数字的“水分”:首先,我们要理解日本公布的生产数字可.............
  • 回答
    看待台军禁止飞行员擅自对解放军战机开第一枪,否则法办的规定,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这背后牵涉到军事战略、政治考量、法律约束以及实战风险等诸多复杂层面。首先,从军事战略层面来看,这项规定无疑是为了避免冲突的意外升级和失控。在当前两岸关系高度紧张的背景下,解放军军机常态化巡台,这本身就带有极大的政治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