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直门外杀声急,宋辽两军争高低。耶律铁骑虽剽勇,奈何驴车有漂移。”
致敬高粱河车神 驴车漂移大师宋太宗赵光义
其实完颜构这个货,跟其他答案是不太一样的。
要论逃跑怎么把事情办砸,外带不受罪,这个其他人都比不了赵构。
如果说从金营跑出来,完颜构这厮还算吃了点苦头,遇到宗泽之后这位兵马大元帅带着勤王军主力部队绕着开封画大圈,就已经开始凸显猪队友本色了。
另外,民间泥马渡康王说的赵构多惨。问题是,赵构实际逃跑可真没那么惨。一路上荒淫无道穷奢极侈什么都没耽误。唯一一次说得上惨,连“御膳日百品”都没赶上的,就维杨惊变那一次。也就是造成赵构从此阳痿的情况。
在得知金军到天长,距离扬州直线距离也得一百几十里地的时候,赵构算是头一次甩掉了随扈百司,带着几个人夺门而逃。他这么一带头彻底崩溃了当时周围数万军队的指挥系统。各路官员抢船逃跑。几万人的御营兵马只有一位县尉带百余射手形成了抵抗,这破坏力比起 蒋公微操可是大多了。 蒋公以及孙元良等飞将崩溃可没有带着整个阵线陪葬的能耐。
而运河上船只堵路还是因为运王渊这些人的私财导致的,他也同意了。
然后,就逃到杭州这一次,在行宫里面。好了人都没带着,赵构“御白木床”。每天百品的御膳没了是吧,“日一羊,煎肉炊饼而已。”
其他人那是真的逃命,赵构这就是拿南宋军将的尸体给他抬轿子。最惨也能天天全羊宴,谁能跟这货比?
这已经很不是东西了。几次没跑成的时候更不是东西。
一次是完颜亮南侵,前线稍微有坏消息,赵构就来了个“如更一日虏骑未退,放散百官”。打算主动解散中央机构,然后逃跑……要不是陈康伯把御批烧了,杨存中没听他的,他就又跑了。
而完颜亮这个蠢货为什么要南下,原因也很简单,他和身边一帮人都认为,一南下赵构又跑了。
金史安国(郭安国,郭药师之子)性轻躁,本无方略。海陵将伐宋,以安国将家子,擢拜兵部尚书,改刑部尚书。军兴,领武捷军都总管,与武胜、武平军为前锋。
海陵授诸将方略,安国前奏曰:“赵构闻王师至,其势必逃窜。臣等不以远近,追之获而后已,但置之何地?”
海陵大喜曰:“卿言是也。得构即置之寺观,严兵守之。”
一个人,把逃跑这一技能,锻炼到你自己,你身边的人,你的敌人都认为你只会跑,这大概也是一个奥林匹克级的成绩了吧。
第二次隆兴北伐战败,此时赵构已经是太上皇了,然后一听前线坏消息。
日雇夫五百人立殿廷下,人日支一千足,各备担索
太熟练了,什么都不耽误,你有雇夫子搬家给足钱的本事省下来给前线行不行?
如此有准备有预想,毫无其他想法一心一意并且顺带坑死所有队友的逃跑技能,何人能比?
不请自来,最出名的当然是曹操啦。
《三国志·武帝纪》: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从弟洪以马与太祖,得夜遁去。荣见太祖所将兵少,力战尽日,谓酸枣未易攻也,亦引兵还。
+1
《魏书》:太祖以贼恃胜而骄,欲设奇兵挑击之於寿张。先与信出行战地,后步军未至,而卒与贼遇,遂接战。信殊死战,以救太祖,太祖仅得溃围出,信遂没,时年四十一。
+2
《献帝春秋》:太祖围濮阳,濮阳大姓田氏为反间,太祖得入城。烧其东门,示无反意。及战,军败。布骑得太祖而不知是,问曰:曹操何在?太祖曰:乘黄马走者是也。布骑乃释太祖而追黄马者。门火犹盛,太祖突火而出。
+3
《太平御览:曹操别传》:还谯、沛,士卒共叛,袭击之。操得脱身亡走,窜平河亭长舍,称曹济南处士。
+4
《三国志:典韦传》:后十馀日,绣反,袭太祖营,太祖出战不利,轻骑引去。
+5
《资治通鉴》: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6
《曹瞒传》: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张郃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诸将见军败,不知公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公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
+7
曹操失利溃逃的情况不少,其中我整理出来最明显的有七次,不过曹操实际上称不上擅长,曹操在汴水之战、宛城之战也有中箭过。
明昭宗永历帝。
广东—广西—云南—缅甸
虽然不是君主,但是必须提下先总统 蒋公。迁都的国家很多,但像先总统 蒋公一样能屡次迁都逃跑的并且最后跑成了的并且跑到现在的真的罕见。
1.南京(宁汉合流后 1927.8.22-1937.11.27),1932年1月一度因上海爆发淞沪会战,因此短暂迁都洛阳,同年12月迁回。
2.重庆(1937.11.27-1946.5.1),名为陪都,实为实际首都。因对日抗战,故迁至重庆。
3.南京(1946.5.1-1948.5.20),抗战胜利后迁回南京,至1948年5月20日因行宪,国民政府改组为总统府,以后改称中华民国政府,虽然有时习惯上被沿用国民政府,但此说法并不正确。
4.南京(1948.5.20-1949.4.25),因行宪改组,后因解放军进逼南京,代总统李宗仁于是将政府迁往广州(但此前行政院已在1949年初迁往广州办公)。
5.广州(1949.4.25-1949.10.12),因解放军进逼广州,中华民国政府再迁往重庆。
6.重庆(1949.10.12-1949.11.28),因解放军进逼重庆,中华民国政府再迁往成都。
7.成都(1949.11.28-1949.12.10),因解放军进逼成都,中华民国政府再迁往台北。时至今日,台北仍是伪政府、伪总统府所在。
至于个人逃跑能力,蒋公同样不遑多让。先总统 蒋公年轻时任北伐第一军军长,在攻打惠州失败,多亏陈赓大将背着 蒋公拔腿就跑,跑了三四里地,方才成功脱险。
红军三渡赤水时,用声东击西之计,一部前锋打进入贵阳城外。这时,国民党军在贵阳及其周围地区只有两个团,主力全被调去围攻红军。突然在贵阳附近发现了红军的踪影,顿时紧张起来。很明显,仅靠两个团的兵力,要想抵挡住红军的进攻是不可能的。于是 蒋公一面急令各部队火速增援贵阳,一面命令守城部队和警察死守飞机场,并准备好轿子、马匹、向导,作随时逃跑的打算。 蒋公逃跑能力,从这件事上可见一斑。
西安事变时, 蒋公听见枪声以后就迅速从住处翻窗逃跑,藏身于巨石下,然而由于年老体衰,不幸被捉。
附上我对于 蒋公感情史的评价
耶律休哥:“昨晚我输给一辆LV86,他用驴腿漂移过弯,他的车很快,我只看到他有个宋官家的招牌。如果知道,请跟他说一声,星期六晚,我会在高粱河等他。”
直线谁不会快马加鞭啊,唯独花剌子模天降伟人摩诃末,凭借对危险的嗅觉和平凡的气质,多次逃出生天。
1.摩诃末脱离西辽属臣地位之后,迫不及待举兵进攻西辽,结果被俘虏了。可没被认出来是苏丹,与他一同被俘的花剌子模将军赶紧说这是自己的奴隶,于是摩诃末过了几天就被放回去取赎金了,逃过一劫。
2.摩诃末被蒙古人追逐逃命的时候,身边跟了不少其母后的康里人部将,摩诃末感觉到他们要谋害自己,半夜换了帐篷睡觉。第二天醒了去原帐篷一看,箭头都插满了。摩诃末于是赶紧脚底抹油跑了。
3.摩诃末在逃往哈伦堡的时候,路上遇见了蒙古兵,又没被认出来,蒙古人试探性地射了几箭,摩诃末的坐骑都中了好几箭,硬是头也不回的进入了哈伦堡。
4.在逃入里海小岛之前,曾经在海边驻扎过一段时间,当地小国国主跟摩诃末有杀亲夺地的不共戴天之仇,于是投靠了蒙古人,引兵来攻,结果摩诃末那时候都已经在船上了。有骑马渡河追击的蒙古人全部淹死。
5.摩诃末在船上感慨:曾也君临天下,结果死后竟然没有寸土可作坟。然后就到了一个小岛,凭借里海沿岸居民时不时坐船来献上粮食和物资,倒也过得安稳。死后用衬衣一裹就埋了。
@念缺一 给树丹补个资料惹
不要怀疑这事的可行性,作为玩甲的人,窝佬可以向大家保证着甲游泳完全有可能
考虑到这位那时候穿的多半也是札甲,这事完全有可能的
花剌子模王子札兰丁随父摩诃末西逃,躲入里海中一岛,年终,摩诃末病死,传位于札兰丁,后与蒙古大军会战印度河伴,直面成吉思汗,兵败后纵马跳入印度河逃生。
这题就是专门来黑老刘家的。
汉高祖刘邦,前半辈子就是和项羽各种相爱相杀,嗯,单方面的……所以不是在逃跑的路上,就是在准备逃跑的路上(也就是去撩项羽的路上),还干出将亲生儿女三番五次踹下车的丢人事儿,也算是跑出了经验,跑没了脸面。
好不容易把项羽熬死了,得了天下,这下不用跑了吧?又来个闹心的匈奴,整了一出白登之围,全靠贿赂单于老婆才跑出来,回头还得给人家送闺女去,也算丢人丢到国外去了,没法提。
过了几百年,蜀汉先主刘备,也算给老祖宗争气,在跑路方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前半辈子就是和各路军阀相爱相杀,嗯,又是单方面的……所以不是在跑往老曹家的路上,就是在跑往老袁家的路上。他倒是不扔孩子(阿斗说真的吗?爹你再好好想想,你儿子为啥后来那么缺心眼?),就是老婆跑丢了好几次……不说了,都是泪。
好不容易得了个诸葛亮,不用跑了吧?一转脸来了个当阳大转进,携民渡江。玄德公要是写个回忆录,可以叫《我的前半生之跑路天使》。
直到晚年,还整了出火烧连营,一跑千里,跑到白帝城算跑不动了,这辈子,也算跑到头了。
虽然黑了半天,但还得说,刘邦和刘备都是英雄。能成大事者必得会跑,这天下,不就是这么跑来的么……项羽倒是不跑,结果呢?
话说一千多年后,老刘家又出了个后起之秀,名曰刘峙,朋友们抬爱,贺个匪号叫“长腿将军”,有话要说:
说到跑路,晚辈不才,倒可切磋一二……
看到“擅长逃跑”,我脑中第一反应的就是一次又一次急急如丧家之犬,惶惶似漏网之鱼,总是在惊慌的跑路却总能大难不死,最终建立了横跨南疆的叶尔羌汗国的萨义德大汗....
1.
从小不爱打仗,骑马射箭样样不行的萨义德让老爹阿黑麻很是头疼,于是老爹为了让不成器的儿子历练历练,带着只有14岁的萨义德去跟同时期的中亚最强男人昔班尼汗对线...
结果被昔班尼汗打的一溃千里,而萨义德跑路时大腿中箭倒在战场中,居然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别的不说,萨义德命特别大这一点优势,从这时就显现出来了。
2.
伤好后的萨义德被当地人送到了阿黑昔城,被城主投入大狱。萨义德在监狱里蹲了一年,阿黑昔城被占领,萨义德也被释放了。
而释放他的不是别人,正是把他们父子打的全军覆没的昔班尼汗...
昔班尼汗非常喜欢小萨义德,对他“视之如己出”,把他带在身边四处征战。
不过萨义德毕竟不甘屈从于昔班尼之下,找机会又逃了出去,投奔了伯父。没想到伯父是个彻头彻尾的昏君,极度失望的萨义德离开伯父,一路躲开伯父的追兵,投奔了弟弟。
3.
萨义德和弟弟哈里勒两只菜鸡报团取暖,过了短暂的快活时光。然而不久后萨义德得知,他的以英武善战闻名,从小就比不会打仗的萨义德更得宠的肌肉兄贵哥哥满速儿来攻打他了。
可怜的萨义德与弟弟联军,再次悲催的全军覆没...
弟弟哈里勒彻底失去了信心,跑去投奔昔班尼,结果被其堂弟札尼别所杀;
而萨义德这只打不死的小强,再次带着50号人突出重围,迈向了又一次伟大的逃亡——啊不,转进。
4.
然而,在大草原大沙漠里兜圈子了一阵后,同伴们陆续离开了萨义德,最后终于只剩下了萨义德一人,而此时的萨义德,还不过十八九岁。
天地虽大,竟无容身之地乎?
于是,大彻大悟的萨义德开始过上了野人生活,打羚羊来吃其肉,穿其皮,打算当几年沙漠鲁滨孙,这样自己应该就能变强了吧?
没想到啊没想到,萨义德又一次时来运转了:刚刚当了一天鲁滨孙,第二天就碰上了刚刚失散的友人,不久一些离去的人也回来了,又过了不久连失散的老婆也找到了!
“众兄弟们团聚了,大家快乐的坐在一起,彼此都很高兴”
萨义德要走上龙傲天之路了吗?
当然不是,因为就在当天夜里,众兄弟们又被叶尔羌统治者阿巴·癿乞儿手下的一帮劫掠部队袭击,差不多被全员雷普当了俘虏。
而我们的萨义德,再一次施展出转进如风的本领,带着老婆和屈指可数的几个随从,踏上了逃亡之路。
5.
走投无路的萨义德来到了长久以来敌对的乌兹别克汗国统治下的安集延,幻想能侥幸瞒混过关。
然鹅,才刚到安集延,萨义德就被逮捕了...监治官阿巴秃儿将其报告给札尼别——对,就是杀害了萨义德弟弟哈里勒那人——那么现在萨义德估计是气数已尽,要完蛋了吧?
这时候就出现神展开了:
不久前札尼别刚刚从马上摔下来,结果神经错乱了....
神经错乱了....
神经错乱了.....
于是札尼别下令释放位面之子萨义德。而逮捕萨义德的阿巴秃儿居然也觉得萨义德器宇不凡被其人格魅力感化,便火速盛宴款待萨义德与其随从,并告诉萨义德札尼别随时可能回过神来,必须火速逃跑。
果然,信使前脚送来释放令,后脚札尼别的病就好了,急忙下令处死萨义德,然而此时的萨义德早已经远走高飞了。
6.
此后,萨义德和他老婆,一会儿冒充学者,一会儿冒充商人,又一会儿冒充云游四方的教士,一路cosplsy穿越了帕米尔,来到了阿富汗,见到了日后成为莫卧儿帝国开国大帝的表兄巴布尔。
一对表兄弟都是日常被敌人打的丢盔卸甲屁滚尿流的主,菜鸡相见分外亲切,两兄弟度过了快活的两年时光。
然而菜鸡之间也是要分个高下的,一些蒙古将领窃窃私语:这个萨义德好像没有我们的巴布尔那么菜....
萨义德有点不知所措了。
这时候,中亚局势风云突变。
1510年冬,一代枭雄昔班尼大汗在与波斯人作战时战死。乌兹别克各大贵族在撒马尔罕开会,除了推举新大汗外,还做出了一个可怕的决定:
“把帝国境内所有蒙古人,都杀掉吧。”
与会的人中就有一个投奔札尼别的赛义德,一听这消息五雷轰顶,赶紧就要开溜,然而这时候搞笑的是,
札尼别又一次神经错乱了!!!
札尼别又一次神经错乱了!!!
札尼别又一次神经错乱了!!!
于是犯了神经的札尼别拼命反对会议决议,赛义德趁机开溜,等他回过神一看,赛义德已经不见影了。
赛义德逃到安集延,号召全体蒙古人团结起来,夺回费尔干纳。
7.
赛义德起事的消息传到了萨义德耳朵里。萨义德与巴布尔都知道这是夺取安集延的天赐良机,于是萨义德主动请缨,感到这既能夺取地盘又能让表弟发展缓解二人矛盾的巴布尔答应了。
1511年,萨义德率领大军来到安集延,萨义德与赛义德迎来了历史性的会晤,赛义德亲吻萨义德的马镫表示臣服,萨皇叔终于遇到了自己的诸葛义德。
8.
拥有了诸葛义德的萨义德终于不再是以前屡战屡败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了,也取得了一些以少胜多的大胜仗。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后萨义德与表哥巴布尔以及伊朗的联盟还是被乌兹别克人揍得稀里哗啦,拉拢哈萨克人的尝试也以失败告终,萨义德痛苦的发现,在敌人的绝对优势面前,一切奇谋妙计都是扯淡.....
萨义德和赛义德高呼:
我们不想再做螳那啥的歹那啥了!
于是萨义德再一次踏上了转进之路,放弃费尔干纳一路向东逃窜。
9.
根据赛义德的计策,萨义德大军穿过蒙兀儿斯坦,准备攻打喀什噶尔。
当地的统治者是年老昏庸的阿巴·癿乞儿。一直以来以转进如风怂包形象示人的萨义德这次豪气干云表示绝不当软蛋,把大帐设在英吉沙尔城下,昼夜不停的进攻。
第六天,英吉沙尔投降。
不久,喀什噶尔守军投降。萨义德向叶尔羌挺进。
阿巴·癿乞儿是个南疆版的宋徽宗,临时招募的军队“骑上了马,就从马上摔下来了;一拉开弓,箭就掉到地上了”,阿巴惊呼“这样的军队去打劫菜园子都不够格!”,连忙传位给儿子宋钦宗——啊不,传位给儿子贾汗杰儿自己跑路去了。贾汗杰儿也是个绣花枕头,在老爹逃跑5天后也弃城而逃。
1514年9月3日,饱经磨难已经不知多少次大败而逃、锒铛入狱、转进如风、荒野求生的萨义德在叶尔羌接受众将拥戴,登基称汗,叶尔羌汗国从此诞生。
此时,这位少年英雄还不过26岁。
10.
萨义德原本就信仰十分虔诚,当了大汗后更加狂热,决意把周边所有异教徒都雷普。
首先要北进,收复蒙兀儿斯坦。然而萨义德的大本营,南疆地区的沙漠绿洲根本养不活几个骑兵,萨义德被蒙兀儿斯坦骑马放羊的哈萨克和吉尔吉斯打成了猪头.....
然后就该东进,去东边找“不信神的邪恶异教徒撒里畏兀儿人”,可是大军在戈壁滩吃了几个月沙子,连异教徒的影子都没看见....
想着西进劫掠巴达克山,却收到了表哥巴布尔的警告信:如果你再这样下去,“后果你自己清楚”
再一看署名,表哥的署名已经不再是“你亲爱的穷貂丝大表哥巴布尔”,而变成了“国家的支柱·教团的桂冠·真主总督的宝剑·全印度的大皇帝·巴达克山的守护者·光芒万丈的巴布尔大帝”....
原来大表哥变成了印度人的皇帝,昔日和自己报团取暖的大菜鸡自己已经高攀不起了!
萨义德的四处雷普,基本上就是
失敗した失敗した失敗した失敗した失敗した失敗した失敗した失敗した失敗した失敗した失敗した失敗した失敗した失敗した失敗した失敗した失敗した失敗した失敗した
...
最终在北伐、西征、东进全部失败后,萨义德决心南讨西藏,把那帮信偶像教的异教徒干翻。
但是,西藏的高原反应实在太恐怖了,大军水土不服,士气低迷。不久连萨义德自己也病倒了。
无奈之下的萨义德不得不自己撤军返回叶尔羌休养,留下赛义德的侄子马黑麻继续征服青藏。
在翻越新疆西藏交界处巍峨的昆仑雪山时,萨义德的病情更加严重,部队日夜兼程,但是这一次,萨义德的好运气用完了,真主这一次没有眷顾他。
在离“高山病不大严重的地区”已经近在咫尺的时候,萨义德大汗撒手人寰,年仅45岁。
无论怎样,萨义德的一生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挠,以惊人的毅力(和好运)屡仆屡起,成为大汗后宽厚仁爱,爱民如子,快速恢复了地方元气。尽管他发起的战争显示他的军事天赋可能仍远不如他在音乐、文学方面的艺术天赋,但是他常常身临一线,披坚执锐,最后终于壮志未酬英年早逝,其百折不回、不懈奋斗的精神亦令人钦佩。
西辽开国皇帝耶律大石,真正意义上的转进如风
耶律大石最早在辽国上京道担刺史,长春州惨败后,契丹人在关外的军队被打的落花流水,耶律大石自然不能免俗,逃到南京道,被天祚帝任命为辽兴军节度使;
当年年底,金军大举进攻南京,耶律大石亲率大军出城御敌;唯一遗憾的是辽军方向感不太好,女真人明明从东部和北部发起的进攻,而他头也不回的向西跑了。
1123年四月,耶律大石在向大同转进的过程中,遭遇了金国西征大军,兵败被俘;次年春天,耶律大石成功越狱,一路向西投奔天祚帝,路上还顺道拉起一支万人大军。
1124年夏天,耶律大石与天祚帝发生冲突,被天祚帝逮捕;当天夜里,耶律大石再次越狱,一路向西狂奔了数千公里,到达了契丹西北边陲的可敦城;路上耶律大石自称王爷,并靠着这个假王爷的名头和各游牧部落对辽国的感情,再次募集了一只万人大军。
公元1130年,耶律大石率兵西征,这次西征的过程可谓惨不忍睹,先是在吉利吉思地区碰了一鼻子灰,进入东喀喇汗国后,遭遇当地军队迎头痛击,损失惨重;向东撤退途中有遭遇高昌国大军的阻击,损兵折将一路仓惶东窜。幸好大石提前在额敏河筑城防守,这才没有一路败回可敦城。
当然,耶律大石这次转进也不是全无收获,他凭借自己杰出的政治才能,一次性就从东喀喇汗国挖走了近两万户牧民,随后的两年间,耶律大石不断分化瓦解对手。公元1134年高昌国,东喀喇汗国先后向西辽臣服。
我这不是在黑大石,耶律大石的军事、政治和外交才能都是历史上罕见的,只不过生不逢时罢了。他的杰出的外交能力尤为杰出,每次转进看似仓皇,到地方后却发现,自己的人居然变多了。
应知友 @南冠君子朔风前 的要求,补完耶侓大石的故事:
在征服了东喀喇汗国后,耶侓大石改元康国元年,派兵萧斡里刺率兵东征复国,但西辽统治核心虎思斡耳朵据中原万里之遥,这次军事行动不出意料的失败了,西辽军队元气大伤,耶侓大石也被迫放弃了东征复国的计划。
三年之后,西辽军队回复了实力,再次踏上了西征的路程,耶侓大石率军进入费尔干纳谷地,在忽毡城下彻底摧毁了西喀喇汗国的军队。但此时的耶侓大石深知,河中地区民族宗教关系复杂,自己虽然能以武力打天下,但却不能以武力治天下。于是他留在了忽毡,同时派遣使者分化瓦解对手,试图让西喀喇汗国不战而降。
1141年,耶侓大石的工作见到了成效,葛逻禄人发起了叛乱,西喀喇汗国的马赫穆德汗残存的军队被彻底消灭,被迫向塞尔柱帝国的苏丹桑贾尔求援,桑贾尔遂率十万大军前来增援。葛逻禄人自知不是对手,于是向西辽求援,耶律大石遂亲率麾下七万将士前来支援。
耶侓大石遵循了先礼后兵原则,亲自写信为葛罗禄人求情,桑贾尔不接受调解,回信要耶律大石改信伊斯兰教,为了显示自己军麾下将士的勇猛,桑贾尔在信中写到:“我的战士甚至能用弓箭把头发射断。”
贾桑尔的回信抵达西辽军队后,西辽众将群情激愤,要去处死使者。但耶侓大石没有这么做,他递给使者一根针,要他扎断自己的一根胡须。箭头尚有侧锋,如果用力得当还有可能截断头发,但针只有针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扎断胡须的,耶律大石对使者说:
“你用针尚且无法扎断自己的胡须,你的同伙安能用箭射断头发?”
耶侓大石知道客套的时间以及过去了,于是率大军启程,贾桑尔问讯亦率军出发,双方在卡特万草原遭遇。耶侓大石行军较快,背靠达尔加姆峡谷扎营,贾桑尔随后赶到,在据西辽军数里之外的地方扎下大营。
此战桑贾尔采取常规部署,他将大军分为四个部分,自己率领中军,西吉斯坦国王指挥左翼,桑贾尔的宰相指挥右翼,精锐的老兵负责殿后。耶律大石则背靠达尔加姆峡谷布阵,将主力集结于阵后的峡谷外,西辽军队的左右两翼仅各有2500人,中军则有2万人。
战斗开始后,兵力薄弱的西辽左右两翼迅速在敌军的打击下开始后退,耶侓大石遂按原计划率中军向左撤去,同时西辽右翼在塞尔柱军队的打击下逃离了战场。看到空隙的西吉斯坦国王迅速率兵前进,试图彻底分割西辽军队,桑贾尔苏丹见此情形,一面严令右翼拖住西辽军队,一面率军与西吉斯坦国王汇合。
塞尔柱的中军和左翼汇合后很快发现自己收不住脚步,冲进了达尔加姆峡谷中,早已在峡谷外等待的西辽后军迅速从两侧发起进攻,将塞尔柱军队向峡谷内挤压,而塞尔柱人的死敌葛逻禄人等候在峡谷中,阻击塞尔柱大军。
同时,在西辽中军和左翼的夹击下,塞尔柱右翼开始败退,西辽的右翼则按预定计划重新完成集结,开始对塞尔柱后军发起进攻。
战斗进行这里,胜负已十分明了,塞尔柱右翼兵少,很快被驱逐出战场;塞尔柱后军突然受到攻击,士气崩溃,很快也退出了战斗,西辽得以将全部兵力用于打击塞尔柱的中军。再西辽大军的三面夹击下,塞尔柱中军很快崩溃,桑贾尔大君几乎仅以身免,从此塞尔柱帝国一蹶不振。
此战是西辽的立国之战,彻底确立了西辽在中亚的霸主地位,其威名甚至一直传到了西欧,后来西欧盛传的约翰王,就是以大石为原型。战后,西喀喇汗国和花刺子模迅速向西辽投降,于是耶律大石班师东归,继续准备他的东征大业。然而就在卡特万战役结束后的第三年,耶律大石去世,庙号德宗。后有诗赞曰:
后辽兴大石,西域统龟兹。
万里威声震,百年名教垂。
耶侓大石转进图(1124年后,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