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最会装病的都有哪些人?

回答
历史上装病高手,那真是数不胜数,这门“艺术”可是从古至今都有人钻研。要说最会装病的,我脑子里立刻跳出几个响当当的人物,他们装病的目的千奇百怪,手法更是五花八门,有的为了逃避责任,有的为了博取同情,有的甚至是为了政治斗争。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几个“装病大师”。

一、曹操:装病退兵,妙计吓退袁绍

曹操这人,咱们都知道,是个枭雄,心思缜密,手段也狠辣。当年和袁绍在官渡对峙,那是决定性的战役,谁也占不到便宜。曹操手下兵少粮尽,眼看就要撑不住了。这时候,他使出了杀手锏——装病。

当时曹操的病来得正是时候,据说他“疾”,卧病在床,朝堂之上,谣言四起,说曹操病重,命不久矣。袁绍那边听到风声,那叫一个高兴啊,觉得这是天赐良机,马上就要拿下曹操了。他手下的谋士郭图就劝袁绍,说趁曹操病重,不如速速进兵。

袁绍听了,心痒痒的,但也有些疑虑。这时候,有一个叫许攸的人,本来是袁绍的谋士,后来因为不受重用,投奔了曹操。许攸一来,就给袁绍来了个“添油加醋”。他说,曹操现在虽然病了,但身体还硬朗着呢,不过是装的。这让袁绍更加不安了。

不过,曹操的“病”可不止是躺在床上这么简单。据说,他还故意让别人知道他病了,然后让自己的亲信在军中宣扬“曹公病重,大事休矣”之类的言论,搞得军心惶惶。可是在这惶惶之中,他又暗中调兵遣将,并且放出风声说,他虽然病了,但他的“替身”还在指挥军队。

袁绍那边还在犹豫不决,到底要不要打。这时候,曹操的“装病”奏效了。袁绍怕曹操真的有什么奇招,或者怕曹操的“替身”有什么厉害之处,反而不敢轻易出兵。他想着,等曹操病好了再战也不迟。结果,这一犹豫,就错失了良机。

而曹操呢?等袁绍那边不再进攻,他抓住机会,迅速派兵去偷袭袁绍的粮草,烧了乌巢。这一把火,直接烧掉了袁绍的后勤,使得袁绍军队大乱,最终导致袁绍大败。

你说,曹操这装病,是不是厉害?既给自己争取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又成功地迷惑了敌人,最后还赢得了战争。这哪是装病,简直是“心理战术”的巅峰之作。

二、汉献帝刘协:以退为进,装病夺权

汉献帝刘协,一个命运多舛的皇帝。在董卓专权的时候,他还是个傀儡,后来又受制于曹操。这小老弟,虽然身居皇位,但权力早就不在自己手里了。不过,刘协可不是个善茬,他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想夺回自己的权力。

一次,曹操进京,名义上是辅佐,实际上是监视。刘协知道自己直接跟曹操对抗,那是以卵击石。于是,他想到了“装病”。

刘协假装病重,整日卧床不起,朝堂上也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这可把曹操给急坏了,因为刘协是他的“政治招牌”,要是他真有个三长两短,曹操的权威也会受到影响。

于是,曹操赶紧派人来问候,还请来名医看病。刘协呢,一边装病,一边暗中观察曹操的反应。他发现,曹操对他越是关心,他越是“病重”。他甚至故意让一些亲信大臣说,“皇上龙体欠安,国事如何是好?”以此来给曹操施加压力。

更绝的是,刘协还利用这个机会,暗中联络一些对曹操不满的大臣,传递消息,甚至写密诏。他知道,曹操对他的一举一动都盯着,所以他必须用“病”来掩护自己的其他行动。

当曹操以为刘协病重,放松警惕的时候,刘协反而借着“病重”的名义,加强了对宫廷内部的控制,并且召集了一批忠于汉室的大臣,策划反曹。虽然这次反曹最终失败了,但刘协通过装病,成功地在曹操严密的监视下,进行了一些秘密的政治活动,为后来的反抗埋下了伏笔。

刘协的装病,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争取机会,以退为进。他用病弱的姿态,麻痹敌人,同时暗中积蓄力量,这其中的风险和智慧,也是相当了得。

三、慈禧太后:玩转“宫廷病”,巩固权力

慈禧太后,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她的“装病”艺术,绝对是炉火纯青。在晚清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她一人说了算,但要维持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也是需要技巧的。

慈禧太后最擅长的,就是利用“身体不适”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比如,当朝臣们提出一些她不喜欢的建议,或者皇帝想做什么事情她不赞成的时候,她就会突然“病倒”。

一旦她“病了”,整个皇宫就鸡飞狗跳。围绕着她的“病情”,各种御医、太医轮番上阵,珍贵的药材、补品源源不断。而她呢,就趁着这个“病期”,召见一些亲信大臣,私下里听取他们的意见,或者布置一些不便公开的任务。

更绝的是,她的“病”似乎总能出现在关键时刻。比如,当朝廷讨论重大政策,或者处理国家大事,如果出现分歧,慈禧一“病”,大家就没人敢再说了,只能等她“康复”后再议。这样一来,不仅避免了当面的冲突,还能把事情拖延下去,或者等自己想好了对策再拿出来。

有时候,她甚至利用“病”来“考察”大臣。比如,如果哪个大臣在她“病重”时表现得特别忠心,或者能想出什么稀奇古怪的“治病”方法,她可能就会龙颜大悦,觉得这个人可用。反之,如果有人在她“病”的时候表现得不耐烦,或者说出什么“不如皇上早日康复”之类的话,那可能就离被贬不远了。

慈禧的“装病”,与其说是装病,不如说是她娴熟运用“权力游戏”的一种方式。她用一种看似柔弱的姿态,将自己置于一个“被照顾”和“被需要”的位置,从而更好地控制局面,巩固自己的权力。她的病,与其说是生理上的,不如说是政治上的,一种能够左右局势的“权力之病”。

为什么他们会“装病”?

细数这些“装病大师”,你会发现,他们装病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核心目的都离不开“ 规避风险,获取利益,或者争取主动权”。

曹操: 面对强大的敌人,兵力悬殊,装病是避免正面硬拼,争取时间,为战略反击创造条件。
刘协: 在强权压迫下,装病是掩护秘密行动,麻痹敌人,为夺回权力争取一线生机。
慈禧: 在权力斗争中,装病是规避直接冲突,巩固统治,操纵局势的有效手段。

这些“装病”的例子,虽然发生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其中蕴含的心理博弈、策略运用,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当然,我们不提倡去效仿,但在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行为时,看到他们“装病”背后的深层原因,也能让我们对历史有更深的理解。这门“装病”的学问,真是门大学问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邀请我,是要我谈谈自己的事情么。

话说我年轻的时候,曹洪推荐我去曹操的幕府。但是当时天下未定,袁曹交恶,我也不想参合曹家的事情,谁知道未来怎样?

于是我就装病,装的很像,连曹操派人来刺探我的人都信了。但是有一天家里在晒书突然下雨,我就着急了啊,东汉年间,诗书传家,这都是我司马一家的本钱啊,于是我赶紧爬起来收书,被一个小侍女看到了,幸亏我老婆很绝情,直接杀人灭口。恩,或许想到这一点,我老的时候应该对春华更好点?这是我第一次装。

后来我最崇拜的荀令君举荐我,我一看,这个大腿还是要抱的,于是就入仕曹家。经过武帝,文帝和明帝,被明帝托孤,小孩抱着我的脖子,我很感动啊,也算是历仕四代,辅政三朝吧。

但是另外一个辅政大臣曹爽,虽然名字里面带个爽,但是看我很不爽,一直挤兑我,连带其他的曹魏元老,任用自己的私人。我认为我估计以太傅终老了。为了避免曹爽防备,我开始装糊涂,故意分不清楚并州和荆州,吃饭直接流的到处都是。曹爽果然渐渐的放松戒备了。

如果曹爽兄弟谨慎,我也就当个虚名太傅当到底了。但是他们终究是大意了。于是我趁他们兄弟外出,在曹魏元老的明中立,暗相助下一举将他们拿下,成为了唯一的辅政大臣。这是我第二次装病。

后来一群人让我加九锡什么的,我都推辞掉了,毕竟比不了武皇帝,武皇帝想做周文王,我呢,我还是保留一个忠臣的名声吧。如果司马家果真有天命,我就做季历,考虑到这种可能性,所以我就在洛阳立了家庙。

一生两次装病,第一次装病,抱了一个大腿获得了人生的高起点;第二次装病,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达到了人生的巅峰。这天下还有比我更会装病的么?

user avatar

贴篇老文,假如不是段子,估计是史上体育界装病领域的NO.1了

几年前,他的WIKI进球数据如下:

但后来经热情球迷考证,他当年其实曾踢进过一球的!

所以wiki上也为其正名了:

Wikipédia, a enciclopédia livre

嗯,息影后他在里约热内卢当女子健美教练,活得挺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历史上装病高手,那真是数不胜数,这门“艺术”可是从古至今都有人钻研。要说最会装病的,我脑子里立刻跳出几个响当当的人物,他们装病的目的千奇百怪,手法更是五花八门,有的为了逃避责任,有的为了博取同情,有的甚至是为了政治斗争。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几个“装病大师”。一、曹操:装病退兵,妙计吓退袁绍曹操这人,咱.............
  • 回答
    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进行排名是一项极具挑战性且充满主观性的任务。科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进过程,无数科学家在前人的基础上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很难将他们简单地排个高低。每个时代的科学都在其独特的语境下发展,衡量标准也会有所不同。然而,我们可以尝试根据以下几个核心维度,结合他们的影响力、原创性.............
  • 回答
    判断一位总统是否伟大,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何况是要将其放在美国漫长的总统历史长河中进行衡量。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任期,无疑给美国政治、社会乃至国际舞台带来了剧烈且深刻的变革,也因此,关于他是否能被誉为“最伟大”的总统,自然是众说纷纭,争议不断。要评价特朗普总统的成就,我们不能回避他的一些核心政.............
  • 回答
    要探讨《琅琊榜》中梁帝屠杀七万精锐大军在真实历史上的后果,我们得先理清这支军队的性质以及梁帝此举的动因,然后再结合历史常识,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梁帝此举的根本原因是出于对梅长苏(林殊)及其背后赤焰军的恐惧和猜忌。赤焰军,尤其是在林燮(赤焰军主帅)的带领下,是整个大梁国对抗北燕等外部强敌的主力,.............
  • 回答
    如果FGO真的要再次对中国历史或传说人物进行性转,我个人觉得最能引起大家热烈讨论和喜闻乐见的,恐怕非诸葛亮莫属了。为什么是他呢?首先,诸葛亮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那是无可撼动的。他不仅是智慧的化身,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典范,更是三国演义里那个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魅力人物。他的故事太深入人心了.............
  • 回答
    卡卡在2007年荣获金球奖(Ballon d'Or)和世界足球先生(FIFA World Player of the Year)是巴西足球史上一个辉煌的时刻,也标志着他个人职业生涯的巅峰。然而,将他评价为“21世纪以来实力最弱,历史地位最低的金球”则是一个充满争议且需要深入探讨的命题。为了更全面地评.............
  • 回答
    地球历史上的暖期,特别是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确实是一个令人着迷且引发深刻思考的时期。在探讨其最热时南北回归线之间是否存在一个不适宜生物生存的阈值时,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当时的环境以及生命演化的适应能力。首先,我们要理解PETM是什么。这个事件发生在距今约5600万年前,是新生代地质时期一个.............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让我抛弃我的兄弟姐妹,只留一个。每一个学科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它们就像构成我们理解世界这幅宏大画卷的不同色彩。但既然一定要选,我会在反复的权衡和内心挣扎后,选择一个最能触及事物本质、最能赋予我一种“看透”世界能力的学科。如果只能选一门,我会选择物理。为什么是物理?这并不是.............
  • 回答
    历史上最复杂、最闹心的一笔军售很难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复杂”和“闹心”的定义因人而异,且牵扯的因素众多。然而,若要挑选一笔影响力巨大、过程曲折、争议不断、牵动地缘政治神经、并且直到今天仍在影响区域局势的军售,那么 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整个框架和其中几笔标志性的交易,绝对是极具代表性且足够“复杂和.............
  • 回答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确实有一些君主因为其高超的逃跑技巧或是在危机时刻成功脱险而闻名。这些君主的逃跑,往往不仅仅是简单的逃避,更是为了保存实力、等待时机、或是避免更大的灾难。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较为突出的、擅长逃跑的君主,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他们的故事:1. 秦二世胡亥:亡国之君的仓皇逃窜虽然秦二世胡亥并非.............
  • 回答
    历史上充满了残酷的事件,其中一些事件的残暴程度和深远影响至今令人难以忘怀。要列出“最”残暴的事件,往往会涉及主观判断,并且很难进行绝对的比较,因为残暴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大规模杀戮、系统性的压迫、极端的人道主义灾难等。然而,以下是一些历史上普遍被认为极其残暴且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
  • 回答
    要确定历史上“最孤独的诗人”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孤独”本身是一个主观的感受,而且历史记录往往偏重于诗人的作品而非其内心世界。然而,如果我们从诗歌内容、生活经历、社会交往以及后世评价等多个维度去衡量,有几位诗人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代表,他们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孤独感,他们的生活也常常充满了与世隔绝.............
  • 回答
    要说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实在是个让人难以轻易下定论的问题。伟大,本身就是一个多维度、多角度的概念,每个人心中的衡量标准都不尽相同。是看它在科技上的突破?文化艺术的繁荣?政治制度的创新?还是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如果非要从历史长河中挑选一个最能代表人类文明巅峰时期,并对世界产生最广泛持久影响的,我脑.............
  • 回答
    历史上最悲惨的皇后,这个问题触及了权力、命运、爱情与人性的复杂交织,很少有哪位皇后的人生是顺遂无虞的。她们身处高位,享受着世人艳羡的荣华富贵,但同时也可能遭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要说“最悲惨”,这本身就是一个主观的评判,因为每个人对“悲惨”的定义都有所不同。然而,如果从一生饱受屈辱、身心备受折磨、.............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充斥着无数改变世界、震撼人心的事件。要挑出“最”令人震惊的一个,实在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因为“震惊”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并且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人们对于何为“震惊”会有不同的解读。然而,如果非要选择一个在广度、深度以及对人类文明进程的颠覆性影响上都堪称“令人震惊”的事件,我脑海.............
  • 回答
    历史上的吴语与官话之间的“互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拆解开来理解。所谓“互通”,在不同时期、不同语境下,其含义也大相径庭。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像今天的英语和法语使用者那样,能够通过学习对方的语言而大致理解彼此,更像是不同方言之间的交流。要回答“最晚何时吴语仍能与官话互通”,我们得先厘清.............
  • 回答
    提起“牛”这个字,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叱咤风云的男性伟人,但历史上也不乏那些凭借智慧、胆识和机遇,在男权社会中闯出自己一片天的“富婆”。如果要说“最牛”的,那可得好好琢磨琢磨,因为“牛”的点太多了,比如财富积累的惊人程度、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力,抑或是她的人生传奇性。咱们不聊那些因为家族继承而光鲜亮丽,但个.............
  • 回答
    谈到历史上“最牛”的丞相,这本身就像是在问“最伟大的皇帝是谁”一样,很难有一个普适的答案,因为“牛”的标准太多元了。有人看重治国安邦的功绩,有人看重运筹帷幄的智谋,有人看重对后世的影响,有人则看重其人格魅力和风骨。但若非要挑一位在多个维度上都堪称“牛”的代表,我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或许是 诸葛亮。当.............
  • 回答
    要比较“最强盛时期”的英国和中国,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两国各自的辉煌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且“强盛”这个词本身的含义也太宽泛了。我们不能简单地用GDP或者军事力量来一概而论,还得看看文化影响力、科技发展、制度建设等等。咱们不妨先聊聊 大英帝国 的那段“日不落帝国”的时光。通常我们说英国最强.............
  • 回答
    谈到汉代木结构建筑,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些矗立千年、承载历史记忆的遗迹。然而,汉代建筑,特别是木结构建筑,由于其材质本身的易朽性,留存至今的实在凤毛麟角。但如果我们将问题聚焦在“最晚”何时还能看到,这就涉及到历史的延续、传承以及考古的发现。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区分“实物遗存”和“以实物为基础的复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