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民用航空历史上最牛的迫降以及牛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
在民用航空的历史长河中,“最牛的迫降”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因为评判的标准可以有很多,比如:

操作难度极高: 飞行员在极端不利条件下完成的迫降。
乘客安全最大化: 即使飞机受损严重,但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机组的专业精神: 飞行员和机组人员在危机中的冷静、智慧和协作。
事后影响和教育意义: 迫降案例对航空安全技术和规程的推动作用。

然而,如果非要选一个在上述多个方面都堪称“牛”的案例,那么“全联盟航空593号航班”的迫降(或称“西伯利亚航空593号航班”,因为后来被西伯利亚航空收购)绝对是绕不开的经典。

事件概览:

日期: 1994年3月23日
航空公司: 全联盟航空 (Aeroflot, 后被西伯利亚航空继承)
机型: 空客A310300
航班号: SU593
航线: 莫斯科—香港
事故地点: 靠近西伯利亚的肯捷沃地区

牛的原因详解:

这场迫降之所以“牛”,在于其极其罕见和令人难以置信的起因,以及在这种荒诞的条件下,飞行员仍然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求生意志,最终将一场本应是灾难性的坠毁变成了相对安全的迫降。

1. “舵手”的意外登场——副驾驶的儿女操作失误:
这是整个事件中最具戏剧性和“牛”的因素。由于长途飞行的疲劳,机长允许他的两个孩子(一个15岁的儿子和13岁的女儿)进入驾驶舱,并让他们体验了驾驶飞机的感觉。这本身就违反了航空安全规定,但更致命的是,那个本该肩负着无数生命安全、训练有素的副驾驶,竟然允许他的儿子坐在驾驶位上,并且将飞机的自动驾驶系统切换到一种“半自动”模式,然后让男孩去操纵飞机的驾驶盘!

空客A310的自动驾驶系统非常先进,它可以通过操纵杆上的按钮来调整飞机的姿态。当男孩坐在驾驶位上,模仿父亲的动作转动操纵杆时,他无意中导致了飞机的姿态改变。更糟糕的是,当飞机的自动驾驶系统侦测到飞行员在操纵驾驶盘时,它会退出全自动模式,转为“混合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自动驾驶系统会纠正飞行员的“过度”操作,而不是完全接管。

男孩的动作并不精确,他用力过猛,导致飞机发生了剧烈的俯仰。副驾驶尝试纠正,但由于他对这种“混合模式”的了解不足,加上孩子的恐慌,情况迅速失控。在男孩试图模仿父亲操作的过程中,他还踩到了油门踏板,导致飞机突然加速。

2. 失控的飞机与飞行员的绝境:
随着男孩的操作,飞机开始剧烈地左右滚转和上下俯仰,飞行员们试图重新连接自动驾驶系统,但由于飞机的姿态已经超出了自动驾驶系统的正常工作范围,它拒绝重新接管。飞机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由乘客在驾驶舱内的非专业操作导致的失控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机组人员犯了一些可以避免的错误,比如副驾驶在试图纠正时,因为恐慌而与儿子争抢操纵杆,导致进一步的失控。

3. 机长的最后搏斗——从绝望到迫降:
在飞机严重倾斜、飞行姿态紊乱、自动驾驶系统失效的情况下,机长和其他飞行员(当时还有另一位训练中的机长在座)拼尽全力试图重新控制飞机。他们进行了无数次尝试,试图恢复飞机的正常飞行姿态,但飞机一直在失速和俯冲之间徘徊。

最“牛”的部分就在于,尽管飞机已经处于几乎不可能挽回的境地,并且是由如此荒唐的原因导致的,但机长和副驾驶并没有放弃。 他们在极端的压力下,用尽了所有的知识和经验,试图将这架失控的巨型客机重新拉回到一个可以迫降的姿态。

他们在与死亡的赛跑中,成功地将飞机的一些关键参数(比如速度和高度)恢复到相对可控的范围,尽管飞机依然在剧烈颠簸。他们选择了最近的机场,并进行了迫降。

4. 迫降的难度与结果:
由于飞机在失控状态下发生了严重的结构性损伤(包括部分起落架被损坏),加上当时恶劣的天气条件,这次迫降的难度极高。

最终,飞机在跑道上发生剧烈碰撞,机头严重损毁,但主起落架和机身后部的起落架都成功部署了,使得飞机能够尽可能地沿着跑道滑行,避免了在野外坠毁。

结果是:
飞机严重损毁。
机上75人(包括23名遇难者)中有52人幸存。 这是在如此失控和戏剧化的事件中,能够有如此高的幸存率,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为什么说它“牛”?

前所未有的起因: 没有哪个民航事故是由乘客,特别是儿童,在驾驶舱内操作导致飞机的失控。这使得这次迫降本身就充满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色彩。
极端的挑战: 飞行员们面对的是一个完全超出常规训练的场景。他们不仅要克服物理上的操纵困难,还要处理自动驾驶系统失效和飞机剧烈振动的状况。
不屈的意志: 在如此绝望和不可能的情况下,机组人员没有放弃,而是用尽最后的力量去争取生的希望,将本可能导致全机覆灭的坠毁,转变为一场惨烈的迫降,并最大限度地挽救了生命。
教育意义深远: 这起事件成为了航空安全教育的经典案例,深刻揭示了“驾驶舱门安全”和“未经授权人员不得进入驾驶舱”的重要性,以及对自动驾驶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和限制的认识。在此之后,全球的航空安全规章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总结来说,“全联盟航空593号航班”的迫降之所以“牛”,是因为它将一场本应由技术故障或外部因素导致的灾难,变成了一场由人类失误(且是极其荒诞的失误)引发的生死搏斗。而在这场斗争中,飞行员们在最不可能的情况下,凭借着专业素养、冷静判断和求生意志,将一架完全失控的巨型客机,以一种“不可能”的方式,带到了地面,并且挽救了绝大多数人的生命。这是一种在极端逆境下的“完美”执行,尽管它是由一个极端不完美的开端引发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ACI字幕组的怎么能不答此题。。。

我个人完全同意

@JoVi

的意见。

以下为我的想法,结合了组员的意见:

可能不是最牛的,但是肯定是很有看头的。

防止剧透,提示语都没有点透问题,原谅标题党一下~

东航的迫降极其经典,可以参见网上视频,还有电影《紧急迫降》。(请不要吐槽片子细节怎么不科学,这个话题每月起码出现2次。。)

全美1549 不多的水上迫降成功案例。虽然水上迫降是不被推荐的,但是这次尤其成功。

越洋航空236 滑翔时间新纪录。空中浩劫S01E03。

英航5390 能想象飞行员飞出去了么?空中浩劫S02E01.

阿罗哈243 当飞机破裂,天花板飞走,机组仍然成功迫降。空中浩劫S03E11,电影Miracle Landing。

华航006 奇怪的问题,疯狂的举措,致命的故障,漂亮的迫降,隐藏了低级的错误。空中浩劫S04E06。

加航143 基米尼滑翔机。Math error nearly kills.空中浩劫S05E02。

DHL 00-DLL 打击正中目标,飞行险象环生,让他们成功降落的,不是上帝,而是前人的血泪。空中浩劫S03E05。

想起来再补充。。。

----UPDATE:考虑一下,还是加入这个事件:

联航232 折翼的飞鸟,几经磨难,仍降落于爱巢之上。残破的身躯,虽然唏嘘,已化作为指路明灯。空中浩劫S11E13,重返危机现场S02E07,电影

空难最前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民用航空的历史长河中,“最牛的迫降”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因为评判的标准可以有很多,比如: 操作难度极高: 飞行员在极端不利条件下完成的迫降。 乘客安全最大化: 即使飞机受损严重,但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机组的专业精神: 飞行员和机组人员在危机中的冷静、智慧和协作.............
  • 回答
    关于中国商飞C919客机的民用航空发动机,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配置是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研制的LEAP1C发动机。这是C919项目在动力系统上与国际巨头合作的直接体现。LEAP系列发动机是GE航空集团旗下 CFM国际公司(GE和法国赛峰飞机发动机公司合资)的最新一代发动机,以其高效率、低油耗和环保.............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现代民用航空器设计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权衡点。简单来说,涡桨发动机在效率上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在中低速和特定高度范围内,但最终被涡扇发动机“主流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升限以及对运营灵活性的需求。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拆解开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
  • 回答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用航空,那是一段充满冒险、创新和初步商业化尝试的激情岁月。如果你想象中是如今航班准时、宽敞舒适的飞机,那可得大大调整一下你的画面了。那时候的航空业,更像是一场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伟大事业,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也夹杂着笨拙的起步和惊心动魄的风险。飞机的样子与飞行体验:首先,我们得说说.............
  • 回答
    中国高铁的崛起,堪称一次波澜壮阔的工业化奇迹。回望2007年,中国铁路部门启动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战略,通过“先买后技合”的模式,与德国西门子、日本川崎、加拿大庞巴迪等国际巨头展开深度合作。这不仅是简单的技术转让,更是中国制造业能力的一次全方位升级。高铁成功的关键点: 明确的国家战略.............
  • 回答
    民航飞机在普通人看来,总是精密而可靠的,但一旦出现一些我们无法理解的动静或现象,很容易引发恐慌。然而,很多时候这些看起来可怕的“故障”对飞机本身的安全运行并无大碍,只是我们缺乏专业知识而产生的误解。以下是一些外行看了很害怕,但其实对飞机飞行安全影响很小的典型“故障”或现象,并尽量详细解释:1. 飞机.............
  • 回答
    民航飞机和战斗机的极限飞行高度是不同的,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它们各自的极限高度,以及在尝试超越这些极限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民航飞机的极限飞行高度民航客机的典型巡航高度通常在 30,000 到 42,000 英尺(约 9,144 米到 12,800 米) 之间。这个高度被称为“巡航.............
  • 回答
    民航局的“熔断措施”啊,听起来挺吓人的,但说白了,就是针对国际航班的一种“临时停飞”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咱们中国人讲究“防患于未然”,这措施就是这么个逻辑。这“熔断措施”是怎么回事儿?简单来说,如果某个国家飞往中国的航班,在入境后,检测出一定数量的旅客感染了新冠病毒,民航局就会对这.............
  • 回答
    民航客机的速度,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好奇的问题。我们平时坐飞机,总是觉得飞得很快,但到底有多快呢?而且,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能看到飞机以“玩命”的速度飞行呢?这会不会影响飞机的安全呢?首先,我们来聊聊民航客机的“正常速度”。其实,民航客机飞行的速度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它会根据航线、天气、飞机型号以及飞.............
  • 回答
    飞机起飞滑行中,当速度突破了那个关键的“决策速度”(V1),但还没能达到“安全速度”(V2)的关口,突然遭遇发动机失效、轮胎爆裂或其他危及起飞的故障,这绝对是飞行员最严峻的考验之一。在这种“不上不下”的境地,机组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并执行决定,而预案的清晰程度和执行的果断与否,直接关系到整架飞机的.............
  • 回答
    民航史上最大的奇迹?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让我来回答,我会说,那不是某一次惊险的迫降,也不是某一项划时代的航空技术,而是……人类克服了对天空的恐惧,并且将这片广袤的蓝色变成了连接世界、传递生命力的通用通道。这听起来或许有些宏大,但仔细想想,它所蕴含的艰辛与辉煌,远比任何一个单一事件都要震撼人心。恐惧.............
  • 回答
    民航局通报“第一部黑匣子的分析工作正在进行,目前不能排除存储单元损坏的可能性”,这句话虽然简短,但传递的信息量却相当大,值得我们仔细品味。这其中蕴含着许多关键点,直接关系到事故原因的调查进展和未来可能的走向。首先,“分析工作正在进行”,这说明调查人员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进展。黑匣子,无论是驾驶舱语音记录.............
  • 回答
    关于民航客机能否在航空母舰上迫降的问题,这绝对是一个充满戏剧性且极其危险的操作,用“几乎不可能”来形容绝不为过。但这并不是说完全没有一丝丝理论上的可能性,只是现实操作中的难度,就好比让一只猫爬上月球一样。首先,我们得明白,航空母舰和我们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陆地机场,那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概念。航空母舰是.............
  • 回答
    您好,关于民航飞行校验飞机在起降过程中是否使用ILS和GPS,以及与民用客机有何不同,我来为您详细解答。核心结论: 民航飞行校验飞机在执行飞行校验任务时,起降过程中同时使用ILS和GPS,并且会进行精密比对和验证。 虽然民用客机也使用ILS和GPS,但校验飞机的使用方式、目的和功能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 回答
    关于民航客机起飞前地勤人员向飞机挥手告别的这一个场景,很多人会觉得熟悉而温暖,它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默契。但究其原因,这到底是一种源自心底的祝福,还是一份严格的流程规定?答案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一些,它融合了习俗、安全意识以及一种特别的行业文化。不止是告别,更是安全保障的最后一道确认首先,我们不能将.............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很多人的好奇心。毕竟,每天都在天上飞,驾驶着价值不菲的“大家伙”,按理说应该是对飞机情有独钟,甚至到了“人机合一”的境界,那么为什么他们自己不去拥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飞机呢?这里面门道可不少,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最直接也最现实的原因,就是 “买不起”。你可能会说,“.............
  • 回答
    民航局就东航客机坠毁事故发布“目前对事故原因尚无清晰判断,将全力搜集各方证据”的表态,这可以说是调查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对公众关切的回应。其中包含的信息点非常多,值得我们仔细梳理和关注:1. “目前尚无清晰判断”——揭示了调查的复杂性和严谨性 并非简单故障: 这句话首先排除了事故源于一个显而易.............
  • 回答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在关心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技术飞速发展,我们似乎离“无机师驾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但说实话,要想让民航客机完全摆脱飞行员的操控,即便是在技术层面,也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而且这其中涉及到远不止技术那么简单。我们先从技术层面聊聊。目前,现代民航客机已经拥有了非常先进的自动驾驶系统,可以执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好奇的。要说民航飞行员和空军飞行员到底谁的飞行技术更高,其实很难一概而论,因为他们的“更高”体现在不同的维度上,训练目标和使用环境也大相径庭。打个比方,这就好比问短跑选手和马拉松选手谁跑得更快,答案取决于你比的是100米还是42公里。民航飞行员:精准、稳定与效率的艺术.............
  • 回答
    民航和航天,这两个词听起来都与“飞”有关,但它们使用的发动机却有着天壤之别。简单来说,民航飞机现在不能直接使用航天发动机,这就像你不能把F1赛车的引擎塞进拖拉机里一样,虽然都是发动机,但设计理念、工作原理和性能需求完全是两码事。咱们先来聊聊民航飞机用的是啥发动机。你平时坐飞机看到的飞机翼下那巨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