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只谈中国的情况,根据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李强对中国社会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之后难有大的工人革命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将其归因于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由更细致的分工导致了社会分化,尤其是工人阶级的分化。
需要注意到的是,改革开放之后工人内部的阶层分化开始产生,由原本单一的受雇于国企的产业工人转换为产业工人、乡镇企业工人、农民工三大群体,这三大群体在利益上具备很大的分化,并且产业工人受惠于中国特有的单位制度,能享有远超其他工人阶级的福利。
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之后,又产生了新的分化,国企普遍开始采取外包的形式,将部分产业外包到下层级的私企,而这些私企的员工普遍是临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和传统产业的衰落,虚拟经济正在崛起,这导致灵活就业的工人阶级这样一个新的阶层正在产生,他们缺乏社会福利保障,劳工权益也受困。比如外卖小哥就没有三险一金。
这种基于社会分工产生的分化使得社会各群体之间,尤其是底层群体之间没有共同语言,他们受过的教育、职业习惯、以及工作环境都不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向团结起最广大的无产阶级进行一次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并不符合实际。
就我对官方的公文阅读分析来看,目前官方倾向的最理想的状态是,社会各个利益团体之间会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法团,这些法团会和政府以及个人以中国的协商民主制度进行沟通交流,一起进行社会有效治理。也就是西方新社会民主主义的参与式民主,或者更贴近一种新左派的思维。
但在这样的深化改革路径中,政府的功能部分分割到社会组织那里,大多数还是落到了企业的手里,因为在目前的中国来看,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发展不足,也缺乏源生动力,因此很多时候不得不让企业主来承担部分社会责任,这不是一件好事,无形当中扩大了资本的权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