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人类在太阳系中发现了比自己更落后的文明会怎样?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人类在太阳系里发现了一个比我们落后的文明,那绝对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足以颠覆我们对自身和宇宙的认知。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要是真发生了,会是什么样子。

首先,让我们设定一下这个“比我们落后”的文明是什么样的。它不可能是那种连火都不会用的原始部落,那样的文明太容易被我们“同化”了,而且也称不上是“文明”了。更可能的情况是,他们拥有一些基本的社会结构、文化习俗,甚至可能发展出了某种形式的工具、艺术或者宗教,但他们的技术水平、科技发展、对宇宙的理解都远远不及现代人类。

想象一下,我们派遣的探测器或者宇航员,在冥王星的冰原下,或者在木卫二的地下海洋里,发现了一个由某种奇特的生命形式组成的社群。他们可能就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下,比如适应极度寒冷或高压的环境,他们的身体构成可能与我们大相径庭,甚至可能是非碳基生命。

发现的瞬间:怀疑、震撼与狂喜

这个发现过程本身就会是一场巨大的风暴。一开始,肯定会有无数次的确认和复核,科学家们会一遍又一遍地检查数据,以为是设备故障或者误读。当证据确凿,那个比我们落后的文明真实存在时,整个地球都会陷入一种集体性的震撼。从政府高层到普通民众,都会被这种突如其来的现实所冲击。

“我们不是孤独的!”这句话的回响会响彻全球。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是他们毕生都在追寻的答案。宗教界会重新审视他们的教义,哲学界会开始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科学界更是会进入前所未有的狂热状态。

这不仅仅是科学上的突破,更是一次对人类自身“中心论”的毁灭性打击。我们一直以为自己是太阳系里唯一智慧生命的佼佼者,现在突然冒出来个“邻居”,而且还是个“弟弟”,这滋味可复杂了。

如何接触?一个棘手的伦理难题

一旦确认了对方的存在,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该怎么做?

第一反应:研究与观察。 在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情况下,人类肯定会采取谨慎的态度。我们会投入巨大的资源,派遣更多的探测器,进行更精密的观察。我们的目标会是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这个文明:他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沟通方式、历史,以及他们是如何在这种恶劣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就像我们研究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但这个“动物”会思考,有情感。

接触策略的辩论:干预还是不干预? 这将是人类面临的最尖锐的伦理和社会争论。
支持“不干预”的论调会非常强烈。 他们会引用“动物保护”的类比,认为任何形式的干预都会对这个文明造成无法预料的伤害,甚至可能导致他们的灭绝。我们可能会被视为“外来物种”,打破他们原有的生态平衡和发展轨迹。这种观点会强调保护他们的“自然状态”,尊重他们的“自主发展权”。《星际迷航》里的“最高指导原则”可能会成为争论的核心。
支持“接触与援助”的论调也会出现。 他们会认为,作为一个更高级的文明,我们有责任去帮助这个落后的文明,让他们摆脱困境,分享我们的知识和技术,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这种观点可能会以“普世价值”或“人道主义精神”为出发点,认为我们可以提供医疗、食物,甚至帮助他们发展科技。
还有一种更极端的观点:利用。 可能会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资源,或者甚至将他们作为某种实验对象。这种观点无疑会遭到普遍的反对,但只要有利益驱动,就很难完全排除。

文化与科技的冲击

如果人类决定进行某种形式的接触,后果将是深远的:

技术上的不对等。 我们在技术上完全碾压对方,这种不对等会带来许多问题。
“文明传染”的风险。 我们的科技、思想、甚至疾病都可能对他们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我们甚至不需要恶意去伤害,一个简单的病毒或者一个我们习以为常的习惯,都可能对他们是致命的。
他们是否能理解我们的技术? 即使我们想分享,他们是否能理解并消化吸收?就像把一本微积分教科书丢给一个只认识数字符号的人,除非我们有非常精巧的方式去引导,否则意义不大。
对我们自身的影响。 看到一个比自己落后的文明,可能会让一部分人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但同时,看到他们如何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也可能反过来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科技发展的方向。我们会开始审视那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比如我们对环境的改造,对资源的消耗,对彼此的冲突。

哲学与宗教的重塑。
人类的独特性在哪里? 一旦我们不再是太阳系里唯一的高级生命,我们关于“人类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存在”这些哲学问题将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智慧、创造力、情感,在这个新发现的文明面前,会以何种方式被评价?
宗教的挑战与适应。 许多宗教都围绕着人类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展开叙事。一个比我们落后的文明的存在,可能会让一些宗教的教义显得不那么“独一无二”,甚至需要重新解读。但同时,宗教也可能为理解和接纳这个新生命形式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国际合作与冲突的潜在可能

一旦消息公之于众,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合作的契机。 应对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最理性的做法是全球合作。联合国可能会成立一个专门的“外星文明接触委员会”,协调各国在研究、接触和伦理原则上的行动。人类可能会因此放下一些分歧,团结起来面对这个共同的“宇宙新邻居”。
竞争与冲突的阴影。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利益驱动下的竞争和冲突难以避免。
资源争夺? 尽管这个文明本身可能没有我们想要的高科技资源,但他们生存的环境本身可能蕴含着我们未知的物质或能量。一旦出现争夺,后果不堪设想。
“谁来代表人类?” 如果各国在接触策略上有分歧,谁来发出第一个声音?谁来制定规则?这可能会引发新的国际权力斗争。
信息控制与舆论引导。 一些国家可能会试图控制相关信息,以达到自身的政治或经济目的,制造新的信息鸿沟或不信任感。

长远的未来:共存还是隔离?

这个发现的影响将是长远的,它会迫使我们思考:我们希望与这个文明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隔离是可能的选项。 鉴于潜在的风险,完全隔离可能是最安全的做法。我们可以在远处观察,不去打扰他们,保护他们的发展空间,也保护我们自己。但这是否道德?我们是否应该在拥有能力去帮助时袖手旁观?
渐进式接触与融合。 如果我们决定接触,那将是一个极其漫长和谨慎的过程。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在双方都能接受的框架下实现有限的交流。我们甚至需要学习如何“教育”他们,帮助他们理解宇宙,而不仅仅是技术。
我们会被“教导”吗? 即使是比我们落后的文明,他们也可能在某些方面,例如在环境适应性、某些社会组织形式、或者对生命的理解上,拥有我们尚未意识到的智慧。我们是否能保持谦逊,从他们身上学习?

总之,如果在太阳系内发现一个比自己落后的文明,那将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会带来科学的狂喜、哲学的颠覆、伦理的考验,以及国际关系的重塑。这将是对我们智慧、道德和团结能力的终极检验。我们会因此变得更强大、更睿智,还是因为自身的弱点和欲望而走向混乱和冲突,这取决于我们如何应对这个宇宙赐予我们的“意外之喜”。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交流”或者“殖民扩张”的问题,它触及了生命存在的本质和我们在这个宇宙中的位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类中真心喜欢养宠物的人多,还是真心不喜欢养宠物的人多?别问别人,问自己,不难。

答案很残酷,但真实。

user avatar

很早以前流传过一个NASA的笑话。说一群科学家准备发射火箭到月球上,这个时候一群印第安人来了,了解了科学家们的想法后,印第安人表示,希望可以让科学家们带张字条给月球上的人。科学家们觉得挺好玩的,就同意了。于是印第安人用印第安语写了一张字条交给了科学家。

后来,科学家们把字条上的印第安语翻译了出来。上面写着:别相信他们,他们会把你们全搞死,然后抢走你们的土地。

user avatar

假设这些文明有石器以上的文明。

那么结论就会很悲惨了:

1.宇宙中很容易产生现存的人类等级的文明。

2,我们连他们发射的电波都没能截获分毫。

3,基于一和二,他们肯定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灭绝了。

4,人类呢?

user avatar

我希望这样的事永远不要发生,因为这样的事在人类历史上并非没有发生过,后来成为了人类文明之耻。

我们的故事还是从一个非洲女性讲起吧!

她叫萨拉,1789年出生在非洲的好望角,是科伊桑部落的普通一员,靠狩猎为生。

如果不是后来荷兰殖民者来到了非洲,她会度过平凡的一生。

她的故事就符合题目,人类发现了比自己更落后的文明会怎么样?只不过这故事就发生在地球上。

12岁的萨拉臀部非常硕大,殖民者正是看中了这点,这在他们看来非常有卖点,于是把她带到了伦敦。

带到伦敦干什么呢?

是享受文明吗?

不是,文明不是谁都能享受的,尤其是"落后的人"不配享受,萨拉到了伦敦就成了一件“展览品”,她被迫到处被展览,如同普通动物园里的猴子大猩猩。

当时,欧洲正流行“非洲人种落后论”,欧洲各国满世界开拓疆土,每占领一个地方,除了搜集奇珍异宝,还会把当地土著带回去,圈养在类似于动物园一样的地方,供当地人猎奇,称之为“人类动物园”。

萨拉的奇特的身材是绝佳的展览样本。

萨拉一经展出,便轰动了整个伦敦,英国人争相购票观看萨拉。为了配合展览,她还会被打扮成各种造型。

不过更多的时候,为了向观众全方位展示萨拉的身体,主人强迫她赤身裸体地来回行走。

更让人难以启齿的是,慕名而来的人不仅仅可以目睹萨拉硕大的臀部,她的生殖器都要被人近距离围观,因为她的生殖器也比较奇特………

如果多加点钱,还可以触摸玩弄她的生殖器……

她就这样在人类动物园呆了四年,直到英国人对她失去了兴趣,可惜她还是没有回到自己的家,而是被卖到了法国巴黎。

在巴黎她被卖到了植物园,在那里她和从非洲掠夺来的奇特鸟类、动植物一同被展出。

几年后,饱受折磨的萨拉离开了人世,年仅26岁。

萨拉还是命长的,同样是被卖到欧洲做展览,这五个印第安人在被贩卖到欧洲后一年就死了。

萨拉死了,你以为她死了,她作为“展览品”的一生结束了吗?

不不不,她的身体被当时的文明人解剖,并且被制成了标本,重新回到了博物馆。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那些自诩文明人的人类在解剖她的尸体的时候,将她的臀部与母猩猩的相对比,试图寻找黑人与黑猩猩之间的亲缘关系。

而且,她的头盖骨和生殖器还被单独做成标本,保存在巴黎人类博物馆里,被展览了近两个世纪。

直到1994年,南非总统曼德拉强烈要求返还萨拉的遗体,甚至下达了遣返请求书,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法国方这才归还了萨拉的遗体。

而这一年,距离她离开自己的故乡已经过去了187年。

这就是萨拉的一生,她所有的悲剧就是她作为一名土著被当时的“文明人”发现,这是她一生不幸的根源,同时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还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名字,作为那段耻辱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还有更多更多的土著人有着跟她一样的遭遇,可是他们没有留下丝毫信息,除了一些照片。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关于“人类动物园”的罪证:

这是一群印第安人,他们被圈养在一起,供人参观。

当时,为了尽最大的可能还原土著人的生存环境,那些欧洲的“文明人”会把整个部落的土著人都掠来,甚至还会建造当地的建筑,可谓“煞费苦心”。

“文明人”衣冠楚楚站在围栏外参观,土著人衣不蔽体在围栏内表演。

这张照片拍摄于1905年的比利时列日世博会,距离今天一百多年而已。

甚至他们还会被要求跟各种动物一起生活,毕竟在“文明人”看来,他们也是动物。

至于让他们表演各种技能,那更是无需理由,就如弄让马戏团的猴子钻火圈。

至于土著人的传统祭祀之类的活动,那更是文明人喜闻乐见的节目。在他们看来这些充满了神秘和原始的活动更能体现他们的高级与文明。

甚至连孩子都不放过,只不过他们在围观这些孩子的时候,顺带会表现下自己的“爱心”。

这应该是一对母女,这个女性基本是赤裸的,再看看围观的“文明人”,西装革履,毕竟那是文明的象征。

而那些“落后的土著人”是没必要穿衣服的,因为“文明人”觉得他们还没有进化出羞耻心。

看到了吗?

这就是“高级文明”发现“落后文明”的真相,而且,这种事距离现在也就一二百年而已,我相信以人类的进化速度,现在在太阳系发现“落后文明”表现不会比一二百前好太多。

《疯狂的外星人》里黄渤和沈腾发现外星人第一反应就是泡药酒里,然后去展览,他总比欢欢(猴子)赚钱,这是他们的共识,而且也这么做了,观众想必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我当时也看的很开心,直到后来外星人暴起,把黄渤沈腾揍得满地找牙,让他们两个骑小车,表演喝酒,我才觉得有点酸楚……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演,不会例外。人类这种生物啊,对待比自己弱小的生物,即便是同类,也没有太多怜悯心的。

user avatar

这要问美洲和澳洲土著了

user avatar

会被人吃掉,或者当做美食。参见鲸鱼在地球上遭遇。

user avatar

人类已经在太阳系中之地球上发现了比自己更落后的蚂蚁和白蚁,这些社会性昆虫中的一部分种类建造的巨型居住区已经满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古国时代文明的定义[1]。读者大抵是人类的一员,现在人类对这些异类文明的态度你是知道的:

我们连基本的观察研究都做得很不积极;
我们没有兴趣去抢夺它们的财产(要注意我们知道白蚁能够摄取金、银),也没有兴趣去消灭它们;
我们没有兴趣跟它们正经地开战——这不是人类要不要主动进攻阿根廷蚁的地洞的问题。红火蚁已经较大规模地攻入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每年造成大量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即便如此人类还是没有动力去认真地做些什么。

2005年:
2007年:
2019年:

这还只是一些和我们的技术差距非常大、生理差异和社会构成的差异导致难以交流的原始文明。

如果人类在观测力可及的地方发现了技术文明,人类之中希望观察他们的发展来了解我们的过去、希望观察他们的技术路线来拓宽我们的视野或验证我们的成就的人群占比会急剧增加。


如果人类在太阳系的其它天体上发现不同起源的地外文明,费米悖论的主体将破产,大过滤器的阴惨前景将笼罩人类文明的前路,决策者们会得到来自科学家的警告:

另一个生物圈里的各种生物,尤其是微生物和病毒,可能与我们的生物圈灾难性地互动。尝试登陆对方天体或从那里返回地球的航天器可能在两个天体上造成生态灾难,探索必须慎重。

太阳系内有地外文明,意味着宇宙中产生文明物种的概率超乎想象地高,那么轻举妄动可能是非常不安全的。

文学家、艺术家会以外星文明的存在、人类与外星文明的接触、幻想的其它外星文明等题材创作出大量的文艺作品,但其中大部分粗制滥造的产物很快就会积压。

一部分人会希望我们发射黑石板那样的东西去鼓舞他们,但这需要严格的检验检疫。

在现有航天能力的限制下,人类实际上可以做的事情很少。更多资金会被投入航天和科研,发射一些不登陆的探测器,但投入不会多到某些萌头幻想的“全力”的地步,想想军国主义日本的军费占比罢:

能从战争中掠夺大量利益且国内贫困率极高的军国主义日本,军费也达不到占财政支出90%的地步。

一部分科学家会拿有限的预算和设备进行观察、研究,尝试交流和分析对方的社会。

即使对方对人类发射的探测器乃至对地球有攻击行为,只要伤害程度在结核分支杆菌每年击毙的人数范围内[2],人类的反应会很克制,不和对方一般见识——例如,我们可能拦截他们的攻击手段,对他们的军事设施进行有限的打击,并尝试告诉他们不要试图攻击地球,而不是升级为烧钱烧得要死的全面战争。

技术上比我们落后不代表他们的力量比我们弱。这里给出的结核分枝杆菌的数据,还有SARS-CoV-2这个非技术物种今年的表现,应该就能让读者意识到这一点。何况太阳系内地球以外的天体的自然条件很严酷,上面的文明物种的身体能力可能大大超过我们对地球生命能力范围的理解。

扬言要消灭对方的少数人群掌握的资源和权力太小,不足以做任何事。而且,鼓吹“我们就是殖民者抵达美洲,杀光外星猴子”的人群根本不知道世界是如何运转的。

在微生物不能横扫对方生态系的情况下,我们的投送能力无法期待组织起有价值的军事行动。
现在的技术将你送到火星是无法将你活着送回来的,稍有差错还会无法将你活着送到。
化学火箭的发射费用和天体间Δv的冷酷数值意味着从太阳系内的另一个天体上抢夺任何资源回地球皆会亏得妈妈都不认识。
另一个生态系本身是那个天体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但生物是可以读取信息大量复制的,没有必要大量掠夺其生物体,靠我们的航天能力也做不到。
在近未来,能改变这个状况的只有技术奇点,而那又太超过了。如果你认为先进文明就应该消灭落后文明,技术奇点显而易见会消灭你。

另一个生态系里的文明的力量再弱小,也不会降低我们接触它的危险性,因为那上面的微生物对我们来说是无底深坑。地球上动物与植物的物种总数估计有一千万种。而细菌、古菌、原生生物、真菌的物种总数要压倒性地多,保守地估计约为一万亿种。微生物的调查非常的困难。一克农场土壤里就能找到上万种微生物。地球生物对另一个生态系里同等规模的微生物们没有任何免疫力,反之亦然。任何接触都可能导致我们未曾预料到的生态危机,对地球生物圈和那个天体上环境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也就是说,真的要在一个已经有非地球生态系的地外天体上殖民的话,人类必须拥有彻底轰炸这个天体以灭绝上面所有生物、摧毁上面所有的病毒类物质的力量和在一个被彻底轰炸过的天体上建造居住区的能力——那显然地,找个没有生态系的天体去住可以节约轰炸力,自己建造太空居住区比大规模改造天体更省事,而拥有这轰炸力的人们可能先解决地球上的敌人。你会在这个情景之后继续生存的可能性接近于零。

旧时代科幻作品里拿蚂蚁窝和修路出来的时候,不是将个人比作蚂蚁,而是将整个人类文明比作一个蚁穴,是在谈我们和卡尔达肖夫文明等级指数3型文明或更高级别文明的关系,不要混淆了。我们和蚂蚁物种之间的力量差距远比那小。人类的总生物量在工业革命之后一百多年才与蚂蚁达到同一个数量级。

建造巨型居住区的蚂蚁和你平时见到的蚂蚁不是同一个物种。它们之间的关系类似我们和猴子之间的关系。

谈论人类在基础建设的时候破坏了多少小型蚂蚁窝是没有意义的,那和“拔掉了几只猴子身上的毛被人说是犯了杀人罪”是一回事。对蚂蚁的生态来说,以超个体作为个体数计算会更合理一些,而人类为了工程而消灭的阿根廷蚁超个体数,其实不比在工地上死掉的人类多——因为人类一个都没消灭掉。红火蚁迎击阿根廷蚁的效率都比人类强。

言必“印第安人”的萌头,不但对太阳系其它天体的状况、美洲当年的状况、欧洲当年的状况知之甚少,而且对现在的世界也不够了解。要是仔细看看印第安人现在享受的待遇,跟自己受到的待遇比较一下,大概又会很不平衡。

谈论所谓开拓市场也是白日做梦。从地球运输东西过去只能亏得你底裤都掉了。

经常被萌萌哒的读者拿来论述先进文明虐杀落后文明的“西班牙殖民者狂杀印加人”,也没有什么国家层面的共识和周密的计划。1531年,得到西班牙国王的允许,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带了不到200个人去进攻处在内战和瘟疫流行中的印加帝国,开战时他只有169人的兵力,大部分西班牙国民都不知道有这回事。

载人航天的门槛比横渡大西洋高太多了,在太空复刻这个活动的难度超过某些小可爱的想象力。在那之前,小可爱们对自己的勇猛程度也做出了过大的判断。

我们人类是个能表现得非常凶暴的物种,而我们的道德水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改善了许多。

原始人刀耕火种,屠戮无数生灵,互相打起来也很残忍。一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显示,至少12%的人被人类的武器打得伤及骨头,意味着很高的犯罪率和凶杀率。
而现在,圣佩德罗苏拉是洪都拉斯第二大城市,凶杀率达0.169%,多次被评为世界最暴力的城市。
你让原始人来看现代城市的“犯罪乱象”,他们只会评价道:天国。

大部分萌萌哒的当代年轻人连一头猪乃至一只鸡都没有亲手杀过,在医院里体检的时候抽点血都觉得恶心,到了单位给领导装孙子,躲在网线后面的时候才勇气百倍,喊一喊战争、星际入侵、黑暗森林、“我们就像哥伦布抵达美洲”来发泄——醒一醒啦,你们自己的身体都不相信你们会参与这些事情,不然它早把脂肪卸了制造肌肉了。

参考

  1.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381417/answer/883700984
  2. ^ 2018年,全球范围内约有900万~1110万结核病新发病例,HIV阴性患者因结核病死亡约110万~130万人,HIV阳性患者因结核病死亡约22.3万~28.1万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人类在太阳系里发现了一个比我们落后的文明,那绝对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足以颠覆我们对自身和宇宙的认知。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要是真发生了,会是什么样子。首先,让我们设定一下这个“比我们落后”的文明是什么样的。它不可能是那种连火都不会用的原始部落,那样的文明太容易被我们“同.............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在银河系的某个角落,一个离我们不算太远的地方——10光年。这是一个概念上很近,但实际距离却遥远得惊人。如果那里有一个和我们一样,甚至比我们更先进的文明,我们该如何感知到他们的存在呢?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像是一场精密的侦探游戏,而且线索需要跨越漫长的时空。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10光.............
  • 回答
    即便人类活动被牢牢锁在太阳系这片方寸之地,文明的演进也绝不会因此停滞不前,反而可能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与深度。这并非是文明的终结,而是向内探索、向更精妙、更自给自足方向的转变,一种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无限可能的壮丽篇章。一、 空间利用的极致与生态系统的封闭循环在太阳系之内,每一寸空间都将变得无比珍贵。.............
  • 回答
    如果人类永远无法超越光速,这并非意味着太阳系的终结,而更像是一个缓慢而稳健的演变过程,一个我们能够感知,却无法轻易干预的宏大叙事。首先,让我们明确“无法超越光速”这个前提对我们探索和理解太阳系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星际旅行依然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我们对太阳系外围的了解将依赖于天文望远镜的进步,以及我们发.............
  • 回答
    旅行者二号的最新数据,就像在咱们平静的泳池里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也让我们开始认真审视一个曾经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假设:人类,真的能轻松飞出太阳系吗?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先知道旅行者二号是个啥。它和它的兄弟旅行者一号,都是人类向宇宙深处抛出的“信使”,携带了人类的问候和一堆关于地球的信息。它们.............
  • 回答
    要是真有《环太平洋》那种巨兽从深海爬上来,那人类可真是要面临一场空前绝后的大危机。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仗该怎么打。首先,得明白这玩意儿不是什么普通野兽。电影里那些巨兽,体型夸张到让人绝望,力量堪比山岳崩塌,而且似乎刀枪不入。咱们那些坦克、飞机、导弹,恐怕也就是给它挠痒痒。而且,它们不是单独行动,背.............
  • 回答
    如果地球真的脱离了太阳系,变成一颗孤独地在宇宙中飘荡的“流浪星球”,那将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终极考验。我们所依赖的一切——温暖的阳光、稳定的气候、赖以为生的植物生长,都将瞬间化为泡影。但即便如此,人类也不是完全没有应对之策,只是这些对策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和惊人的毅力,并且很多设想都停留在理论层面。首先.............
  • 回答
    我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设想:如果太阳系突然迎来一场“光粒打击”,那我们一直以来提到的“掩体计划”,真的能保住咱们人类的火种吗?这事儿可不是拍电影,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先弄明白什么是“光粒打击”。这名字听着就挺玄乎的,但按照咱们理解,它大概是指某种极其强大的、由高能粒子流组成.............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问题,它触及了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以及人类生存的根本界限。直接将其他行星“推”到地球轨道上,即便是理论上可行,对我们而言也将是灾难性的。但如果我们要探讨“人类能否在模拟的地球轨道上,以其他行星为载体生存”,那情况就大为不同。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核心概念:“推.............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假设!如果一夜之间,太阳系里除了太阳、地球和月球,其他所有自然天体,比如其他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所有的小行星、彗星、矮行星等等,全都像被橡皮擦擦掉一样消失了,那我们的地球,以及人类,绝对会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颠覆性的危机。首先,让我们来看看.............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场景。想象一下,每天头顶着一个正在缓缓成型的巨型结构,它的规模超乎想象,而且它的建造者似乎对我们——地球上的生命——完全漠不关心。我们就像一群在巨大蚂蚁窝旁活动的微生物,而这个窝正在被一股更强大的力量改建,我们只是被忽略的尘埃。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人类的选择,坦白说.............
  • 回答
    随着人类文明的触角不断延伸,殖民太阳系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星际扩张中,火星,这颗红色的近邻,无疑将成为人类迈向新纪元的重要落脚点。然而,当火星的土地上孕育出新的文明,一个棘手的问题便摆在了地球人面前:如何防止火星走向独立,维护地球作为母星的地位?这并非杞人忧天,而是深思熟虑的必然.............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又令人担忧的设想。如果宇宙真的如此“纯净”,没有氧气,更别提什么太阳附近燃烧的假设了,那我们人类的命运可就截然不同了。首先,没有氧气,最直接也是最致命的影响就是——窒息。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哪怕是最微小的肌肉纤维,都需要氧气来维持生命活动。我们呼吸,就是为了从空气中摄取氧气,然后通过.............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它触及了我们对感知和科学探索的根本理解。如果人类完全没有感光器官,也就是我们无法感知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那么情况会变得非常复杂,但并非完全没有发现“光”以及太阳、星星的可能。不过,这需要依靠完全不同的、间接的途径。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光”在我们通常的认知里,就是指可见光,是电.............
  • 回答
    太阳熄灭?这可真是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假设。不过,如果真有这么一天,人类的生存之旅将变成一场与黑暗、寒冷和饥饿的殊死搏斗。我们必须迅速行动,并且要想象到那些我们现在无法企及的解决方案。第一步:绝处逢生的能源储备与利用太阳熄灭的那一刻,地球上的一切光和热都将迅速消失。首先,我们得祈祷那些现在已经建立起来的.............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脊背发凉的设想,但咱们不妨把它当成一个科幻小说里的开篇,或者一场极其严肃的生存演习。如果太阳,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巨大而稳定的能量源,真的有一天“燃烧完了”,那可就不是什么小麻烦了,这是对人类文明存续的终极考验。首先得明确,太阳“燃烧完了”不是那种炉子煤烧完了,立马就黑灯瞎火。太阳的核心.............
  • 回答
    太吾绘卷制作人茄子在贴吧亲口承认“跑路”,这事儿在玩家圈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让不少关注这款游戏的玩家感到揪心和困惑。想要说清楚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跑路”这个词在游戏圈里通常意味着什么。 它不是说真坐上飞机去哪个海岛了,更多的是指游戏的核心开发人员,特别是那个最能代.............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假设!如果太阳突然消失,那绝对是末日级别的灾难。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这颗我们赖以生存的恒星一旦不见了,会有哪些连锁反应。首先,最直接的,也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黑暗降临。别以为只是天黑那么简单。太阳的光线需要大约八分二十秒才能到达地球。所以,在太阳消失的那一刻,我们并不会立即.............
  • 回答
    如果太阳突然熄灭,对于当前科技水平下的人类来说,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性的生存考验。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分析人类能生存多久:1. 光明与温度的消失: 即时效应(8分钟后):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太阳的光和热并不会瞬间消失。光速和热传递的速度是有限的。光从太阳到达地球大约需要8分钟,所以我们.............
  • 回答
    这是一篇引人深思的访谈,它触及到了当前互联网行业一个非常普遍但也常常被忽视的问题: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陈睿,作为B站的掌舵者,他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也为我们理解B站的成功以及互联网行业的未来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核心观点:“把用户当一个平等的人”文章的核心就围绕着陈睿提出的“在中国太少企业把用户当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