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评价徐阶?

回答
徐阶,这位明朝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元老,在政治舞台上纵横半个多世纪,其一生可谓波澜壮阔,褒贬不一。要评价他,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需要深入剖析其功过得失,以及他所处的历史环境。

徐阶其人:才华横溢,善于权谋,却也藏着几分世故

首先,从个人才能来看,徐阶是毋庸置疑的才子。他少年得志,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高中状元,风头一时无两。在那个崇尚文采的时代,状元是文人仕途的最高荣耀。他学识渊博,文笔斐然,在内阁任职期间,起草了大量重要的诏令、奏疏,许多都是当时朝政的定调之作。他的文章逻辑严谨,辞藻华美,体现了极高的政治智慧和文化素养。

更重要的是,徐阶是一位极其 astute 的政治家。他深谙官场之道,懂得如何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自保并取得优势。在嘉靖朝那个“家天下”的阴影下,君权至上,大臣们如履薄冰。徐阶能够在严峻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且最终登上首辅之位,靠的不仅仅是才华,更是他的政治手腕和审时度势的能力。他善于观察帝王的心理,迎合上意,又能在不违背君王意愿的前提下,巧妙地推行自己的主张。这种“圆滑”和“世故”,在乱世之中,或许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功绩卓著:拨乱反正,稳定朝局,兴利除弊

徐阶最大的历史功绩,无疑是在严嵩倒台后,接任首辅,拨乱反正,稳定了嘉靖朝后期动荡不安的政局。严嵩父子专权误国,朝政腐败不堪,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徐阶作为内阁成员,虽未直接参与到扳倒严嵩的行动中(比如张居正),但他在严嵩倒台后,能够临危受命,承担起重振朝纲的重任,这本身就体现了他的担当和能力。

在他担任首辅期间,他做了不少有益于国家的事情:

整顿吏治,选贤任能: 他注重选拔有真才实学、品行端正的官员,对一些因党争而受排挤的正直官员予以平反和重用。比如,他大力提拔了当时同样年轻有为的张居正,为后来的隆庆新政奠定了人才基础。
改革军制,加强边防: 针对当时边防松弛的问题,他积极推行一些军事改革措施,加强了蓟州等地的边防力量,对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起到了积极作用。
减轻民负,推行德政: 在财政方面,他试图减轻百姓的负担,推行一些相对温和的财政政策,以缓和社会矛盾。虽然力度不算特别大,但在那个时期,也算难能可贵。
平定内乱,维护稳定: 在其任内,也曾发生一些内乱或边疆冲突,徐阶都能够积极应对,采取措施加以平息,维护了国家的安定。

争议与局限:拉帮结派,打击异己,后期保守

然而,徐阶并非完美无瑕,他的政治生涯也存在不少争议和局限:

拉帮结派之嫌: 作为首辅,不可避免地会培植自己的势力。徐阶在任期间,也确实提拔了不少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官员。虽然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普遍现象,但也难免招致“结党营私”的批评。
打击异己的手段: 虽然他曾遭受严嵩的打压,但一旦自己身居高位,他也未能完全摆脱政治斗争的逻辑。对一些与自己政治理念不同,或者威胁到自己地位的官员,他也会采取一定的压制手段。虽然不像严嵩那样肆无忌惮,但也不能说完全清白。
“徐阶党”的形成与瓦解: 历史上有“徐阶党”的说法,指的是围绕徐阶形成的一批官员。一旦徐阶失势,这批官员也随之衰落。这说明他的政治影响力很大,但也更容易在政治风向转变时遭受打击。
后期政治的保守性: 到了隆庆末期和万历初年,随着张居正等人的崛起,徐阶的政治改革力度似乎有所减弱,甚至出现了一些保守倾向。这可能与他年事已高,或者对新事物持审慎态度有关。他虽然是严嵩的反对者,但其政治手腕和思维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继承了嘉靖朝的一些传统。

对徐阶的评价:一位在复杂环境中尽力而为的政治家

综合来看,徐阶是一位极具政治智慧和才能的政治家,他尤其在动荡的嘉靖朝末期和隆庆朝初期,起到了稳定器和中兴者的作用。他并非一个理想化的改革家,也并非一个纯粹的奸臣。他是在一个充满权力斗争和政治风险的时代,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手段,努力维护国家稳定,并为国家做出了一些贡献的官员。

评价徐阶,需要将其置于明朝中后期的具体历史背景下去理解。那个时期,宦官专权、内阁权力斗争、党争激烈是常态。在这样的环境中,想要做到“两袖清风”、“毫无私心”几乎是不可能的。徐阶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够在如此恶劣的政治环境中,保持住自己的政治底线,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国家做些实事。

他不是张居正那样敢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雄才大略之辈,但他也绝非严嵩那样祸国殃民的奸臣。他更像是一个在风雨飘摇的大船上,尽力掌舵,试图让船只驶向更平稳方向的舵手。

总而言之,徐阶是一位值得认真研究和评价的历史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智慧、权谋,也夹杂着那个时代政治斗争的无奈和局限。他的功绩是显赫的,他的争议也是存在的,但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朝政的混乱局面,为明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这是无法否认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这个问题,特地写了个文章,放到文章里了,再拷回这个回答;

内容如下:

先上结论:徐阶是完全没有节操的特大贪污犯;

下面详细说:

徐阶首先是没有人性:

徐阶为了讨好严嵩,把孙女许给严的孙子做妾;妾的地位当时还比不上高级丫鬟;

这个还不是重点,退一万步说,暂且认可徐阶是为了权谋,为了夺取权位,忍辱负重;

毕竟当时徐的孙女因为是幼女,其实还没嫁出去,一直在徐家的;

重点是后来严嵩倒台,严世藩被斩首之后,徐阶竟然逼儿子徐璠把孙女毒死了!

毒死了!虎毒尚且不食子!

尤其你都胜利了,为什么还要毒死孙女?然后徐阶听到孙女死了还微笑着点头(冁然颔之-《万历野获编》卷8);

一个小女孩啥都没干,就被徐阶这么祸害!

即使过了四百年,光看文字,本人都觉的毛骨悚然!

如果是说为了名声,徐阶有个毛名声,曲事严嵩的时候,已经被称为严嵩之妾了;本来就没名声的,还在乎什么名声?

后来海瑞扒了他的画皮,曝光了徐家占地四十万亩,徐阶为了撇清自己,就说都是儿子占的,把责任推到儿子身上,俩儿子被流放;

徐阶这样的,真是为了自己什么都干的出来,利己到非人的程度了

真的理解不了这些心理变态到极点的正人君子文人名臣!


以上可以说徐阶不仁不义且家教极差,与严嵩不相上下~


根据徐阶自己编的家谱《徐氏族谱》,曾祖徐贤家贫子女多,祖父徐礼入赘郡城黄氏,父亲徐黼稍好,最后做到八品县丞;徐家上两辈不是家贫,就是入赘,父亲徐黼努力半生也只做到了八品县丞;

因为祖父入赘,徐阶其实应该叫黄阶,什么时候改回的徐姓,暂时没查到资料;估计是中举之后;从家谱看,几代贫困,父亲最高才做到八品县丞,所以徐家来源不明的巨额资产都是徐阶搞出来的;

徐阶在江南占地四十万亩,江南是整个大明最富庶的地方,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可以想象四十万亩地会有多少人家破人亡,

中间要做多少恶事,才能挣这么一份大家业;

四十万亩是严嵩在江西占地的二十多倍;江南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而江西新余是不发达城市,地价也相差十倍吧;合计就是相当于两百个严嵩;

尤其是几十年占这么多地,官面上竟然没有什么风声,夺人家产会没人告吗?所以联合官府欺压百姓,把持司法什么的都是很容易想到的;

如果不是铁面无私的海瑞海青天,扒了徐阶的画皮,徐阶到现在还是名臣呢;

徐阶为了脱身,用三万两黄金贿赂给事中戴凤翔,三万两黄金是什么概念?约等于现代1.8吨,价值现代4.5亿左右,一次行贿就4.5亿,这手笔真够大的!明朝本来就通货紧缩,银子少,黄金更少;怎么算都至少相当于几十万两银子了;大明每年税收少的时候才两百多万两,徐阶一次行贿就是整个大明两个月的税收!

又通过张居正命令给事中陈三谟罢免了海瑞和蔡国熙;所以当时人称他:“家居之罢相,能逐朝廷之风宪”

一次行贿就是整个大明两个月的税收,可以想象徐阶贪污的浮财有多少了;


抄家严嵩几百万两银子,给嘉靖的不到二十万两,其他的都让徐阶党徒们贪污了;

开始徐阶奏报抄家严嵩几百万两银子,嘉靖还很高兴,准备一半经户部做军费,一半入内库;

结果过了半年才入户部十万两,内库十万两;

嘉靖还特地下旨质问:“三月决囚后,今已十月余矣,财物尚未至,尚不见。是财物既不在犯家,国亦无收,民亦无还,果何在耶?”

徐阶回答“比籍没严氏,赀财巳稍稍散逸,按臣奉诏征之,急不能如数,乃听孔等指攀,于是株蔓及于无辜,一省骚扰矣”

这回答也够无耻的,抄到手的才算抄家,财产转移了,算什么抄家所得?

而且是“株蔓及于无辜,一省骚扰”,整个江西被徐阶党徒翻了个遍,最后才给国库十万两,也就是一个普通中等人家家产;

徐阶们骚扰一省,还不知道多少人家破人亡,为了自己一己私利,搜刮全省,结果还独吞;

真不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

以上可以说徐阶无耻且不廉


徐阶前面为了升迁也是无所不用其极,杨廷和不让嘉靖认亲爹的时候,徐阶就跪舔杨廷和;张璁让他滚蛋之后,他又跪舔夏言;舔完夏言还不够又开始跪舔严嵩;完全就是厚黑学集大成者;

就连严嵩这样的大奸臣,都知道南方平倭的关键时候,还是不要修宫殿了,徐阶就抓住机会跪舔嘉靖,论证应该修宫殿,必须修宫殿;

嘉靖要修道,徐阶当然就是跟着一起跳大神了;

徐阶给嘉靖遗诏是这么写的:“奸人乘机诳惑,祷是日举,土木岁兴,郊庙之祀不亲,明讲之仪久废,既违成宪,亦负初心”

蛊惑嘉靖修道,给嘉靖修宫殿,各种跪舔的不就是徐阶日常干的事吗?

奸人不就是说的徐阶自己吗?竟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以上可以说徐阶不忠;


至于严世蕃被斩首的罪名是勾结倭寇、占据有王气的土地准备造反,徐阶也承认是他诬陷的;

倭寇就是严嵩的亲信胡宗宪以及胡宗宪下面的戚继光俞大猷平定的;平定倭寇是严党为数不多的政绩;

结果徐阶就让严世蕃因为勾结倭寇被杀,还能不能有点节操;诬陷也找个黑点诬陷啊,非找唯一的亮点诬陷;

对了还有出卖仇鸾,仇鸾是徐阶盟友(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明史徐阶传),仇鸾本人无能无耻,只关心贪污,不关心边防,都把蒙古兵放到北京城下的了,徐阶从没揭发,还帮着隐瞒;等严党抓到把柄了,还没攻击呢,徐阶怕牵连自己就抢先揭发了;

节操呢?都不知该怎么评价了


徐阶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政绩吗?几乎没有;也就是上书给海瑞求情和提拔了张居正;

海瑞上疏后,舆论都支持海瑞,嘉靖也不想杀海瑞;根本用不到徐阶来做好人;徐阶也是看到嘉靖不想杀,而且还能得到名声,才给海瑞求情的;

还有提拔张居正,嘉靖遗诏就让张居正参与;属于越级,按照正常政府工作流程,张居正是没资格参与遗诏的;当然在徐阶眼里什么规章制度都是废纸;

而且高拱,张居正都是帝师,履历完美,处事老练,不用徐阶也是照样会入阁;徐阶故意占这个提拔之恩而已;

以上可以说徐阶要立牌坊;

以上总结就是徐阶不忠不仁不义无耻不廉还要立牌坊;到底是怎么成为名臣的?值得深思;



---------------------以上是第一篇写徐阶的,没写尽兴,再特地写第二篇,以下:


内容如下:

从重要程度顺序来说:

首先是害死张居正,对没错!我说的就是徐阶害死张居正!

张居正是著名改革家,具体功绩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张是首辅,身系天下,但是推行一条鞭刚开始,第二年张居正就挂了;

既可惜又蹊跷;

死因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张居正纵欲而亡;一种就是痔疮手术死亡;

张虽然生活奢侈,死因却肯定不是纵欲而亡,因为张痔疮手术之后,卧床不起,几乎不能翻身了,不能翻身还要纵欲那真不是一般人了,不可能的;

一种就是痔疮手术死亡;准确的说就是被徐阶的家庭医生赵裕给治死的;是谋杀!

张是痔疮手术引起大出血导致死亡的(血气大损-《给假治疾疏》),三月手术,还没到秋天,六月就挂了;很明显了是谋杀;

反向分析一下:

毕竟是四百多年前了,是不是当时外科手术水平比较差,把人治死常有呢?不是的,这属于刻板印象,明代外科手术水平领先世界,处于极高的水平;

万历四十五年医学大师陈实功医学著作《外科正宗》出版,里面包括截肢手术,开刀取死骨手术,咽喉手术,肿瘤手术,痔漏手术等等一百多种外科疾病治疗;已经达到古代外科医学最高峰;陈实功行医四十多年,属于张居正同时代人;而徐阶能活到八十多岁,也可见徐的家庭医生的水平;

再稍微推理一下:

张是首辅,权倾天下,找的医生肯定是最好的,这个没有疑问;以陈实功为参照,小手术万无一失;

其次赵裕如果平时手术,治疗十个死掉五个,张居正会让他治吗?即使张同意,张的家人手下也不会同意;痔疮虽然难忍,毕竟不死人;

然后张是首辅,所有的设备药物什么的都是最好的;

徐阶为什么要谋害张居正呢?

这么蹊跷,徐是张的老师,张也一直维护徐阶的,即使徐阶家占地四十万亩搞的无数人家破人亡,俩儿子被流放,张也把徐俩儿子放回来了

徐虽然是张的老师并提携过张,但政治理念不同,张居正要清丈田亩,徐阶怎么办?徐家占了那么多地;徐属于江南清谈党领袖,不是一个党派的,涉及党争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那时江南大地主清谈党们已经形成气候了,徐阶是江南首屈一指的大地主,是清谈党的前辈领袖!张要清丈田亩就与徐阶代表的阶级是生死大仇了;

徐阶那样心地歹毒,可以毒杀孙女流放儿子的,为了自己利益无所不用其极的,是不会背叛自己阶级立场的;有机会不用岂不是奇怪?

以上文献参见张的《给假治疾疏》《答上师相徐存斋三十四》(存斋是徐阶的号)

其次是徐阶害死平定倭寇的大英雄胡宗宪

胡宗宪是平定倭寇的大英雄,虽然被宣传的很少,好像被遗忘一样;徐阶为了党争害死了平定倭寇的大英雄胡宗宪!只这一点就可以比拟秦桧了;

严嵩倒台后,徐阶指示陆凤仪弹劾胡宗宪;

未几,南京给事中陆凤仪劾其党严嵩及奸欺贪淫十大罪,得旨逮问--《明史.胡宗宪传》

王世贞曾说:"吾心知绩溪(指胡宗宪)之功,为华亭(指徐阶)所压,而不能白其枉,……此生平两违心事也"

宗宪自叙平贼功,言以献瑞得罪言官,且讦汝正受赃事。帝终怜之,并下汝正狱。宗宪竟瘐死,汝正得释 ;《明史列传第九十三》

帝终怜之!嘉靖并不想杀胡宗宪,结果胡宗宪竟然在狱中被死亡了(宗宪竟瘐死);

皇帝不想杀,徐阶却私下谋害胡宗宪,为了党争谋害平定倭寇的大英雄,说他是秦桧并不为过;堪比秦桧!

胡宗宪下狱后写诗曰:

“宝剑埋冤獄,忠魂绕白云”

徐渭也把徐阶比作秦桧!

诗云:

“万丈云间老桧萋,下藏鹰犬在塘西。快心猎尽梅林雀,野竹空空雪一枝”

《徐渭集 雪竹之二》,云间指徐阶籍贯松江,桧指秦桧;塘西指杭州,梅林是胡宗宪的号!


岳飞和胡宗宪都是因为政治斗争被害死的;

区别是:

岳飞北伐快成功了,还没成功,就差一点了,最后功亏一篑;非常可惜;

胡宗宪是已经成功平定倭寇了,已经不存在外敌了,本来应该受到大英雄的待遇的;

岳飞是皇帝和丞相合谋害死的,最后是被处斩

胡宗宪是皇帝不想杀,多次下旨给胡宗宪辩护,结果徐阶把胡宗宪暗害了

胡宗宪和岳飞比起来是一样的冤屈;

徐阶和秦桧比起来,还要超过一点!

再次是徐阶出卖仇鸾

仇鸾无能无耻确实该死,问题是徐阶不是为了维护正义揭发仇鸾的,是怕牵连自己才抢先出卖同伙,因为徐阶和仇鸾是盟友;仇鸾手里有徐阶的大把柄;

仇鸾是世袭侯爵,守甘肃时无能被下狱;然后厚贿严嵩父子,不仅没被斩首,还升官做了大同总兵;

庚戍之变就是仇鸾这哥们把蒙古人放到北京城下的,竟然没被追究责任,还被升为大将军;仇鸾这时候与徐阶结盟,与严嵩翻脸,共同对抗严嵩;

仇鸾贪污受贿是一把好手,领兵作战还不如猪,打仗全是败仗,徐阶身为次辅,还号称知兵,嘉靖每次问时都给仇鸾打掩护;(嘉靖以来首辅传-卷五

仇鸾还里通外国给俺答送礼;又杀良冒功,掩败为胜欺君,都是徐阶给他掩护的;可以看出关系多铁了;

后来陆炳揭发仇鸾欺君杀良卖国,仇鸾被抓后,徐阶一面去监狱探视,忽悠仇鸾只要自杀,后面的事徐阶给他担着;

古今罪犯的规矩都差不多,仇鸾作为和徐阶一样的特大贪污犯,当然明白规矩了,只要人死了别供出同谋,家人自然有同谋帮忙照看;

徐阶一面让仇鸾快点自尽,免的供出自己,另一方加紧上书历数仇鸾罪状;仇鸾和徐阶是盟友,仇鸾的罪状徐阶当然最清楚了,因为他也参与了;

只不过仇鸾小看了徐阶的无耻了,仇鸾死后被戮尸,全家被抄,妻儿为奴

严嵩呢,严嵩也小看徐阶无耻了

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及闻鸾罪发自阶,乃愕然止,而忌阶益甚”--《明史-徐阶传》

以严嵩的政治斗争经验,竟然没来的及下手,而且没想到徐阶会出卖仇鸾,竟然“乃愕然止”,竟然能让严嵩这样的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愕然,可见多么不可思议了;

王世贞写的就更形象了,嵩夜扶牀行咄咄曰吾长于阶二纪而智何少也---嘉靖以来首辅传-卷五,牀(床)

仇鸾是欺君、杀良冒功、里通外国确实该杀,徐阶做为盟友,当然也涉嫌这些犯罪!只不过徐阶更加无耻的躲过了而已;


再就是徐阶毒杀自己的孙女,只是因为他孙女被他自己许给了严嵩的孙子做妾,实在理解不了他的变态思想;(万历野获编-卷八)


还有徐阶占地四十万亩,中间得多少人家破人亡;

当时平均人均11亩土地(张居正清丈共七亿亩除以总人口六千万)(其实田亩不到七亿亩,很多资料都说是张强压导致的虚报;另外人口也不止六千万,个人倾向近两亿;不过田亩按多的算,人口按少的算,都从宽计算);按人均从宽计算,徐阶也相当于占有三万六千多人的土地;江南还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如果不从宽可能就相当于十几万人的土地被徐阶给占了;

最少最少算也得有一万人家破人亡了;


以上总结就是徐阶害死张居正,害死胡宗宪,出卖仇鸾,害死孙女,害的至少一万普通人家破人亡;

这就是所谓的名臣良相;竟然还能保住名声并善终,真是牛掰啊;

user avatar

很多吹捧他的人,大概也就看过当年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儿》

我直接说吧,嘉靖万历年间的这些首辅,从前面的张璁、夏言、严嵩,到后面的高拱、张居正、申时行,徐阶这个人也就比严嵩强那么一篾片。

为什么我这么说?我是站在一个平民百姓的角度,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看待人物的。

所以,张璁和张居正,这两个张文忠,才是我觉得真正值得赞赏的人,尤其是张璁,这是一个秉道直行的人,《明朝的那些事儿》对他的评价简直粗鄙可笑。没办法,当年明月这个人的历史观,本来就是很低的层次,还在人物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层面,也就比戏剧史观和演义史观强一点。所以他这本书你当历史小说看看就好,要是看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那简直颠倒可笑。

张居正这个人,是一个聪明、能干、果敢,但是又为国忘己的人。要知道聪明人通常都是很胆小和很自私的,尤其是聪明绝顶的人,尤其这个人还掌握了大权。但是张居正却不是这样的人,他最可贵的,大概就是他身上对历史和国家的责任感——这也是嘉靖和万历这两任皇帝最缺少的东西。不过张居正还比不过张璁,大概是因为他一辈子过于顺利的缘故。张璁是一个被极大低估的人,实际上你对嘉靖新政有了解的话,会发现张璁真是一个厉害的人物。不管是个人能力,还是操守,还是为国为君的责任感,他都不比张居正要差。而且他张居正更强的,是他知道进退,更能克制。相反,张居正在排场享受方面就没有如此的克制,这也是间接导致了他在万历皇帝心中道德形象的破产,最终导致了他人亡政息的结果。

严嵩就不用说了,他和嘉靖皇帝是一类人,两个人简直是绝配,都是极其聪明极其自私同时又毫无底线的人。徐阶比他们强的一丁点地方,在于徐阶的贪婪自私还有点底线。他是一个规则内的人物,是官僚的终极进化体。

但是反过来说,徐阶他的恶,不比严嵩和嘉靖小,因为严嵩和嘉靖是偶然的,而徐阶,是体制源源不断的产物。严嵩和嘉靖主动的恶,和徐阶被动产生的恶,你说哪个更大哪个更小,还真说不太清楚。

四十多万亩江南的肥沃土地,这里面有多少家庭的血泪。评论区竟然还有人认为,这都是徐阶儿子做的,徐阶本人不知情。简直是笑死了我,小朋友你这么天真,长大了还是不要混社会的好。徐阶要是无能到这种程度,连这种事情都不知道,那他早就在大明朝廷里面混不下去,被人整死了。徐阶父亲没啥很高的地位,他家里的四十多万亩地,可以说都是徐阶这一代搜刮聚敛的。就这种人,评论区还一大堆人在哪儿帮他吹,严嵩贪污一辈子,有搞到这么多地吗?我看某些人简直是看《明朝的那些事》看傻了,把一本小说当成真理来信奉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天下崩坏也不是一日之功。有人说明亡于万历,有人说明亡于嘉靖,我说明亡于徐阶。不是哪一个徐阶,而是千千万万个徐阶,他们不断扩大的土地、财富和欲望,吞噬了帝国的财源,挖断了帝国的根基。一百多年后,来自北方的野蛮人带着小冰河时期的寒风,将外表冠冕堂皇内部腐朽倾颓的帝国轻易的摧垮,顺带摧残和蹂躏了整个中华文明。


20180326更新

有人说我也只是泛泛而谈,没有干货。不好意思,那是因为我默认看这个回答的筒子都具备基础的明史知识,不需要我多解释什么。然而现在看来并不是,那我就多说几句。

首先,说一说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是什么。两条,一条是立场,一条是影响。

为什么我对张璁的评价比张居正更高呢?因为后者对历史的影响实际上比前者更大更深远。张居正毕竟人亡政息了嘛。而且张居正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其实也都是对之前嘉靖新政的继承和发扬。不管是考成法,清查土地,一条鞭法,你都可以在嘉靖新政里面找到根源和影子。

实际上到了嘉靖初年,明朝的统治已经开始有不稳的迹象了,这也是封建王朝的常态,在到达王朝中期(100-150年左右)的时候,通常都会遇到危机也会进行变革,汉朝、唐朝、宋朝都有类似的例子,明朝当然也不例外。尤其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立的整个国家制度,本来就存在严重的缺陷——朱元璋理想中的帝国是一个保守而僵化的自耕农为基础的封建集权帝国,然而他好像就没有考虑过人类会繁殖,社会会发展这挡子事。之前土木堡之变显示出帝国的军事力量开始走上下坡路,而更加严重的是帝国的经济基础——自耕农阶层——也开始崩塌。国家掌握的人口和土地,相比明初的时候,都在不断的缩减。一方面是人口增长土地开发,一方面是国家掌握的人口和土地缩减,这个矛盾的背后不用说,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和流民人数的不断增加。嘉靖新政就是从这里入手的,而且一上来就是拿自己开刀——从皇庄、王府、勋贵等入手清查。

此外,对比张居正人亡政息,张璁的很多举措都形成制度保留了下来,比如他对科举制度的改革,对用人制度的改革,提高内阁和首辅的地位并形成制度等等。

可惜的是,嘉靖皇帝在励精图治了十几年之后,开始逐渐怠政,把注意力转移到修道和长生不老这方面去了,尤其是在差点被人杀死的壬寅宫变之后。此后嘉靖关注的就只有自己的权位和自己的修道,什么江山社稷已经被抛之脑后了。也因此嘉靖新政没能够持续下去,一直到后面万历继位之后,才由张居正继承和延续了嘉靖新政的政治路线。

然而可惜的是,张居正依靠个人能力和权势推动的改革,在他死后人亡政息。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上面说他在万历心目中形象的破产,是其中重要的一条。毕竟在这种专制集权的制度下,推行改革的大臣最大的政治资本,就是他和皇帝本人的关系和相互信任。这种关系和信任,张璁与嘉靖之间有,但是张居正和万历之间没有。对张居正进行清算之后,改革举措半途而废,而更加怠政的万历皇帝也没有心思和能力对明朝庞大而涣散的统治机器加以变革和维护了——光是想把自己喜欢的儿子立为太子这件事都已经耗尽了他的精力。万历末年,明朝廷靠着最后一点积蓄打赢了万历三大征,迸发出最后一点光芒,然后朱明政权就带着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一步步走向深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徐阶,这位明朝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元老,在政治舞台上纵横半个多世纪,其一生可谓波澜壮阔,褒贬不一。要评价他,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需要深入剖析其功过得失,以及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徐阶其人:才华横溢,善于权谋,却也藏着几分世故首先,从个人才能来看,徐阶是毋庸置疑的才子。他少年得志,嘉靖二十.............
  • 回答
    徐峥的表演,谈不上惊世骇俗,也绝非是那种让人一看就“哇塞”的类型。但他这人,就像陈年老酒,越咂摸越有味道,也越让人觉得真实。他的风格,我觉得可以用几个词来概括:松弛、内敛、接地气,以及骨子里藏不住的那股子“徐峥味儿”。松弛感: 这是他最让人舒服的地方。你看他演戏,很少有那种刻意端着、用力过猛的感觉。.............
  • 回答
    闭上眼,听听蔡徐坤的《蒙着眼》:一次意料之外的试探?蔡徐坤的新歌《蒙着眼》,自发布以来就如同他以往的作品一样,迅速占据了各大音乐平台的热搜榜,也激起了粉丝和路人之间新一轮的讨论。作为一位一直以来都极具话题度的艺人,他的每一首新歌都像是按下了一个放大镜,将大家对他的期待、审视和猜测都放大开来。这次的《.............
  • 回答
    评价徐小圆(una)自称多重人格并可以互相感知到各自的存在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细致的剖析,因为它涉及到心理学、社会认知、网络文化以及个人表达等复杂层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多重人格”这个概念在心理学上的专业术语是“分离性身份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 回答
    徐静波的文章中描绘的日本,给人的感受是复杂而多层次的。他笔下的日本,并非一个简单化的标签可以概括,而是充满着矛盾与张力。一方面,他展现了日本社会在细节上的极致追求,以及由此衍生的精致与秩序。无论是对服务业的精益求精,还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亦或是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考究,都透露出一种近乎固执的认真。这种认.............
  • 回答
    明朝(13681644年)的皇室人口与国家财政负担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用户提到的“五千万人口养百万朱姓皇室”这一说法存在明显的数据误差,需要从历史、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明朝人口与皇室规模的误读1. 明朝总人口的估算 明朝人口在鼎盛时期(如万历年间)约为500.............
  • 回答
    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动荡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其复杂性和多面性使其成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关键议题。以下从历史背景、运动过程、影响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清政府的腐败与衰落 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因腐败和政治腐败导致国力衰退,无法有效应对列强侵略和内部动.............
  • 回答
    关于“吃牛排蘸黑胡椒汁的人家境一般,有钱人都蘸黑胡椒粉、盐”的言论,这一说法显然是一种带有刻板印象和社会偏见的简化归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对“调味品与阶层”关联的逻辑拆解1. 经济条件与调料选择的关系 这一言论的核心逻辑是:经济条件优越的人更倾向于使用“更高贵”的调味品(如黑.............
  • 回答
    评价历史上的曹丕:一位复杂而重要的历史人物曹丕,字子桓,曹操之子,魏文帝。在中国历史上,曹丕是一位极具争议但又不可忽视的人物。他继承了父亲曹操开创的基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建立并统治魏国的皇帝,其政治、文学、军事方面的成就和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评价。一、政治上的承上启下与制度创新曹丕最大的.............
  • 回答
    评价国内媒体停播202122赛季第28轮英超:一次复杂的多角度审视国内媒体停播202122赛季第28轮英超比赛,无疑是当时中国足球产业和体育传播领域的一件大事,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评价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单一的原因或影响。一、 事件的背景与直接原因首先,我.............
  • 回答
    张学良作为一位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其在“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等关键历史事件中的表现,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和公众讨论的焦点。评价他的行为,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他个人的经历、性格和政治立场等多方面因素。一、 在“九一八事变”中的表现:一个悲剧性的历史节点“九一八事变”是.............
  • 回答
    “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 这句话是一句非常生动且充满讽刺意味的俗语,它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中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并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公平、责任分担以及个体生存状态的思考。要详细评价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1. 字面含义与象征意义的解读: “吃地沟油的命”: 字面含.............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圣雄甘地。甘地是一位极其复杂而又深刻的人物,对印度乃至世界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评价甘地需要从他的思想、实践、成就、局限性以及他留下的遗产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甘地的核心思想与哲学甘地的思想体系是他评价的基础,也是他行动的指南。他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 回答
    韩雪,一位在中国娱乐圈拥有独特存在感的女明星,她的评价往往是多维度的,很难用简单的标签来概括。从出道至今,她凭借着多方面的才华、鲜明的个人风格以及一些独特的经历,赢得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从几个方面来评价韩雪:一、 艺术造诣与职业素养: 演技: 早期作品: 早年韩雪出演.............
  • 回答
    谭嗣同:以生命之火照亮改革之路的悲剧英雄谭嗣同,这位在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以其鲜明的思想、不屈的斗志和壮烈的牺牲,成为无数后人心中的民族脊梁和改革先驱。评价谭嗣同,需要从他的思想根源、实践行动、以及他所代表的历史意义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思想渊源:融合中西,革故鼎新谭嗣.............
  • 回答
    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英文原名:Red Star Over China)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它以其独特的视角、翔实的记录和深刻的洞察力,让西方世界第一次真正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这部作品的评价可以从多个维度展开,以下将尽量详细地进行阐述: 一、 作品的背景与创作过程要评价.............
  • 回答
    怎样评价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Clash of Civilizations Theory)无疑是20世纪末以来地缘政治学领域最具影响力和争议性的理论之一。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在冷战结束后,全球政治的根本性分界线将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尤其是文明之间的差异。这.............
  • 回答
    评价乌克兰不接受俄罗斯提出的建立奥地利或瑞典模式中立国家的提议,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这个提议的背后,是俄罗斯试图在乌克兰建立一个被其控制的、缺乏实质性主权和安全保障的国家,而乌克兰的拒绝,则反映了其对国家独立、主权完整以及未来安全发展的深刻考量。以下将从几个主要维度进行详细评价:一、 俄罗斯.............
  • 回答
    苏联大清洗运动,又称“大恐怖”(Great Purge),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斯大林统治时期发生的一系列大规模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这场运动的规模之大、手段之残忍、影响之深远,使其成为20世纪最黑暗的历史篇章之一。评价这场运动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起因与背景:大清洗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根植.............
  • 回答
    怎样评价俄罗斯方块?——一场永恒的方块消弭之旅俄罗斯方块(Tetris)无疑是电子游戏历史上最耀眼、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评价它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它不仅是一款游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跨越时代和国界的共同记忆。从根本上说,俄罗斯方块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度剖析: 一、 核心玩法的极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