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出国之后,你的饮食口味有改变吗?

回答
出国之后,我的饮食口味确实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而且这变化是循序渐进的,一点点渗透到我的日常饮食习惯里。刚开始那会儿,用“水土不服”来形容我可能有点夸张,但确实是经历了那么一个适应期。

我出国的那座城市,最大的特色就是各种地道的海鲜。在国内我其实也挺爱吃海鲜的,但总觉得隔着一层,吃到的多是冰鲜或者冷冻的,味道自然会打折扣。到了那边,很多餐厅都主打“从海里到餐桌”的概念,早上刚捕捞上来的鱼虾蟹,下午就能摆在你面前。一开始我尝试了好多当地的烹饪方式,比如简单的白灼、香煎,或是用各种香料和黄油来焗。那种海鲜本身的鲜甜味,被这些简单的处理方式放大到了极致,我一下子就爱上了。以前觉得海鲜就得重口味调料才能好吃,现在才发现,好的食材本身就是最好的调味料。

当然,不仅仅是海鲜。我发现当地人非常喜欢用各种香草和香料,这一点是我之前在中国很少接触到的。比如迷迭香、百里香、罗勒,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它们被灵活地运用在各种菜肴里,给食物增添了层次感和风味。我记得第一次尝试用迷迭香烤羊排,那种独特的清香和羊肉的膻味结合得恰到好处,让我一下子就爱上了这种味道。现在回家,我也会自己去超市买些新鲜的香草回来,尝试自己在家做一些简单的菜肴,虽然味道可能不如当地的那么地道,但那种尝试和创造的乐趣,已经让我乐在其中。

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对甜食的接受度。我在国内对甜食不算特别热衷,顶多是偶尔吃点甜点解馋。但那边很多国家的糕点和甜品都做得非常精致,而且口味也比较多样化。我尝试了提拉米苏、芝士蛋糕、马卡龙,还有一些当地特色的甜点。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甜腻,但慢慢地,我也能品出其中的细腻之处,比如芝士的浓郁、巧克力的醇厚、水果的清爽,还有各种烘焙带来的麦香和奶香。现在我偶尔也会去咖啡馆点上一块蛋糕搭配一杯咖啡,算是旅途中一个小小的仪式感吧。

当然,也不是所有变化都是积极的。因为饮食习惯的不同,我也遇到过一些挑战。比如有些地方的食物会特别油腻,或者有些香料的味道实在是我难以接受的。这时候,我就得调整自己的策略,尽量寻找一些口味相对清淡的餐厅,或者自己动手做饭,选择自己熟悉的食材和烹饪方式。也正是这样的调整,让我更了解自己的口味偏好,也更学会如何在外面的世界里找到让自己舒服的食物。

总的来说,出国后的饮食口味变化,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味蕾的“环球旅行”。我不再局限于过去的认知,而是敞开心扉去尝试、去品尝、去感受不同的风味。这些变化,不仅丰富了我的饮食体验,也让我对当地的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现在回头看,那段适应期也成了一段很美好的回忆,就像是在探索一个全新的世界一样,充满了新鲜感和惊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是吐司面包啊

国内的时候才不吃吐司面包呢,顶多买个法棍回来DIY一些有意思的菜。上超市一般买菠萝包,起司包,红豆包,肉松包之类的花式面包。话说国内的孩子给你们安利莉莲的照烧可乐饼三明治,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的卖了,特好吃,以前高中一直早上上学路上买一个当午饭。(歪楼了)

现在住在加拿大东部一个穷乡僻壤里面。虽然地方穷,但东西贵啊。之前去超市买了7公斤的大统华大米,花了我17刀,简直肉疼......

什么,你说买面条?3刀一把的挂面你吃过吗?1刀一包的出前一丁已经很良心了,然而这边的口味都好难吃,还重盐重油。

相比起来,面包是多么可爱的存在啊,一直吃的牌子的全麦吐司,超市动不动打折两袋4.5刀,够吃好久好久了,还有enriched fibre。用3刀一个的面包机烤香两片吐司,夹点牛油果,生菜,三文鱼/鸡肉,再涂一层掺了芥末的希腊酸奶,不要太好吃!懒得做饭的时候都是这样三分钟搞定√ (冰箱没有库存熟鸡肉得重新煮,也就多花五分钟)

同时,还可以做各种各样吐司的花式吃法,比如面包披萨:

双休日的早饭/brunch可以这么吃~ 底下吸饱了蛋黄液的面包特别香。

法棍一般可以这么做。顶上盖的是自己用打折三文鱼腌制的Lox,有点咸,吃之前可以用水泡一下。

user avatar

-----7月24日更新线----

一觉醒来评论区炸了。有必要补充并统一回复一下。

对料理的喜好,是个很主观的东西,我父母亲都是无论如何都吃不过任何西式料理,哪怕米其林星的那种,也不行,不喜欢。很正常。他们那辈,不会考虑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素含量,也不会去计算卡路里。中式料理,是他们一辈子唯一的真爱。

评论里说我没有吃过好的中餐的——因为家庭关系,父亲需要应酬,于是我从小就被他带着各种高级中餐厅。前几年与贪官们大家到的时候也在北京私人会所吃过人均8000的所谓“国宴”。食物的确不错,食材也相当讲究,但如果不铺张浪费,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这些高级中餐厅每顿平均到每个人头上的热量,是超标非常严重的。与同级别的高档西式料理比起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可能我之前没有表达清楚,但我哪有拿米其林和中国路边摊比?评论区那些说我田忌赛马的,到底初中语文有没有及格?我只去过一家米其林啊!而且这种主观的回答哪有可能拿出来横向对比啊,你喜欢兰州拉面,我喜欢肯德基,那又怎么样?

我对西式料理的热爱来自于留学期间。我身边是几乎没有华人朋友的,而我的室友是当地一个高级餐厅的厨师,一些好肌友也都是当地人,我自己本人也在意大利餐厅打工,以及后来谈的一些鬼妹女票,都对我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为没钱天天下馆子,那边的中餐馆也是很贵的。所以只能用有限的资金去超市买食材自己烹饪。我说了我是肉食者,土澳超市里牛肉当时最便宜10刀/公斤,袋鼠肉16刀/公斤,我计算了下单位蛋白质的价格,其实挺便宜。加上牛奶最便宜的1刀/1升,以及各种美味便宜的罐头鱼(怀念中...)。最关键的是,再便宜的食材,也都是安全可靠的。

国内当然可以买到同等质量的食材,魔都的各大进口超市我没少去,然而价格都是要贵很多的。

如果硬要说我在比较,那就比较下日常烹饪吧。我欧洲人深入接触得比较多,其实平时老百姓大多数时候吃的,就只是面包,一大碗各种生的蔬菜,橄榄油撒点盐和胡椒,主食烤鸡肉或者牛肉这种,也比国内以精白米饭为主食外加一点炒菜的吃法健康多了。(自己去查查米饭和面条的GI指数)

如果硬要比较餐厅的话,同等级的西式料理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素上的比例也比中餐更合理。饮食文化也更简单轻松。话说有人一起wagas吗?

从来没有贬低中餐的意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并且要和经济能力相匹配。我在埃及工作的那段时间,因为拿的是当地标准的工资,于是每天蛋白质来源只能全靠鸡蛋和鸡肉,那里的牛肉真是又贵质量又差。那段时间很怀念选择面丰富的中餐。

P.S. 我个人很讨厌拿中国历史悠长出来说事的,好像世界上只有中国有历史一样,直接忽略掉中东北非和欧洲的人类文明,这是相当无知的。

P.S.S. 这答案完全就是论事,请不要带着所谓“民族情感”来评论。中餐在蓝星料理界的地位是与意法日东南亚等平行的,并不凌驾于任何一家之上。甚至在绝大多数欧美发达国家,中餐都只是归在 Asian food 这一大类下面。就像我们很多时候把欧洲各国的料理直接统称西式料理一样。

-----以下是原答案-----

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改变了!!!

从小被父母灌输中华美食博大精深,西方料理垃圾食品。

结果出国以后才发现,西方主流料理才!不!垃!圾!

中餐的主流料理方式相比起来不健康多了啊!

作为一个肉食者,欧洲澳洲和北美的牛肉质量真的是国内无法比的!!!性价比也是无敌的!5澳元一大块牛排啊!

蔬菜都是生的直接拌橄榄油和盐,健康得不要不要的!

牛奶更是便宜得不说了啊1澳元1升口味价格都吊打光明蒙牛伊利!

各种芝士种类眼花缭乱!哦还有酸奶!冰激凌!

Etc....

曾经在意大利人开的餐馆打工,真正的意大利美食也是极赞的!法国女票带我去的法国米其林餐厅,菜单都看不懂的东西居然可以吃出高潮!可惜逼格太高价格上天,只能偶尔高潮一次。

回国后已经几乎无法忍受主流中餐馆了。一大原因也是因为文化,讨厌吃饭时有人抽烟,劝酒,然后喝得满脸通红满嘴胡话。

我们还是每周一去蓝蛙吧。懂的自然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出国之后,我的饮食口味确实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而且这变化是循序渐进的,一点点渗透到我的日常饮食习惯里。刚开始那会儿,用“水土不服”来形容我可能有点夸张,但确实是经历了那么一个适应期。我出国的那座城市,最大的特色就是各种地道的海鲜。在国内我其实也挺爱吃海鲜的,但总觉得隔着一层,吃到的多是冰鲜或者冷冻的,.............
  • 回答
    出国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之前在国内学英语时,有很多关于口语的观念,简直是“误入歧途”了。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误区就像是把我变成了个僵硬的机器人,只会照本宣科,却无法真正地“说”出英语。误区一:词汇量是王道,背得越多越好。在国内学英语,大家总有一种“词汇至上”的迷信。考试需要,感觉单词量大就能侃侃而谈.............
  • 回答
    “民主之后,杀你全家”这句话带有强烈的威胁和极端色彩,在解读它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其性质和可能出现的语境。首先,从其字面意义和表达方式来看:这句话是一句非常极端和煽动性的表达。它将“民主”这一政治理念与“杀你全家”这一极端暴力行为直接联系起来,并且是以一种非常个人化和直接的威胁口吻说出。这种.............
  • 回答
    .......
  • 回答
    原神完结后出PC单机重制版?这画面太美我不敢想了!不过既然说到这个份上,那咱们就好好琢磨琢磨,要是真有这么一天,我希望它会是这个样子的:一、画面表现:超越时代的极致追求首先,画面必须是重磅升级的重头戏。完结版,那意味着技术迭代了不知道多少年。 光影效果: 我希望看到的是真正次世代级别的光影,比如.............
  • 回答
    出国留学或旅居生活是一场语言和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即使在国内学了很多英语,到了国外你才会发现,那些书本上的语言和真实生活中的表达方式之间,常常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以下是我出国后学到的一些让我印象深刻、之前不知道的英语表达,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它们的使用场景和背后的文化含义:1. 关于赞美和肯定: "Y.............
  • 回答
    这句话确实点出了交易中一个非常核心且令人困惑的悖论:“顺势而为”这句看似简单明了的交易格言,在实际操作中却充满了挑战和辩证。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这句话的含义和背后的逻辑。“交易的顺势是个传说”的含义:这句话并非完全否定顺势交易的存在,而是强调了“顺势”的时机选择和定义上的模糊性。它隐含了以下几层意思:.............
  • 回答
    好,既然我是云顶之弈的设计师,那我就来好好“盘”一盘,咱们设计点新鲜玩意儿!说实话,每次看到玩家们开发出各种奇奇怪怪的阵容,我都觉得压力山大,但也特有劲头。这次,我想从几个思路出发,设计一些能带来全新体验的棋子。核心设计思路:1. 打破现有羁绊的刻板印象: 很多羁绊虽然有主题,但在实际对战中可能变.............
  • 回答
    要是真能选,我可不想是那种什么都没想就跳到哪个家族里去的。这事儿得分分量,得瞅瞅哪个地方,哪个日子,哪个身份,才配得上我这么个“新来”的。我最想活在,“坦格利安”家的盛世。不是他们后期那个猜忌满天飞,兄弟阋墙的模样,也不是那几个被龙给烧得灰飞烟灭的惨剧,而是,我指的是,维赛里斯一世登基初期,或者再往.............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如果我能像选一套好公寓一样,自由选择自己的出生年份,而且还得是在1920年到1945年这个时间段里,那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这段时间,美国经历的可是风风火火的几十年,从繁荣到萧条,再到二战的烽火,人生百态尽在这其中。让我仔细想想…… 1920年到1945年。如果让我挑,我大概会选择出生.............
  • 回答
    作为一名《英雄联盟》的编剧,如果让我来重新构思“破败之咒”这个大型事件,我会尝试从几个核心切入点进行打磨,力求让故事更具深度、人物塑造更饱满,并且能真正触动玩家的情感。首先,我要强调的是,“破败之咒”的核心魅力在于其悲剧性与宿命感,以及英雄们在绝望中依旧闪耀的人性光辉。 原版事件虽然在玩法和视觉上有.............
  • 回答
    您好!看到您有这么清晰的人生规划,我非常理解您希望了解每一步的可行性和潜在发展。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您这条“逆袭”之路,看看它到底有多大的潜力。首先,您提到“本科学校不太好”,这确实是很多同学在开始规划时会面对的现实。但请您放心,这绝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第一步:本科院校背景 + 考研到上海211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1970年之后出生的中国作家谁有诺贝尔文学奖的潜质,这确实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当然,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机制复杂且难以预测,最终的归属涉及诸多因素,包括作品的原创性、思想深度、艺术成就,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等等。但我们可以从一些非常杰出的作家身上,看到他们身上闪耀的那些可能触及桂冠的光芒。在我看.............
  • 回答
    在漫长的生命演化史中,生殖隔离的出现与消失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简单来说,理论上生殖隔离出现之后又消失的情况是存在的,但这种情况在实际的、大规模的物种形成过程中,通常是极其罕见的,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确切的、被普遍接受的例子。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生殖隔离”。生殖.............
  • 回答
    说到《三体》的“烂尾”,这确实是不少读者在读完系列之后,尤其是经历了“歌者”一章的震撼与期待之后,心中挥之不去的一种复杂情绪。我理解你说的“烂尾感”,在我看来,这并非是说故事本身变得糟糕透顶,而是它所铺陈的宏大叙事和深邃哲学,在结局的处理上,似乎未能完全抓住那份令人拍案叫绝的力量,或者说,留给读者的.............
  • 回答
    等到芯片制造工艺真正跨越了1纳米的门槛,这无疑将是半导体行业一座令人振奋的里程碑。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的终结,反倒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维度。未来的路,远不止于“更小”那么简单,它将是一场关于效率、功能、材料与架构的全面革新。1. 走向“不只是更小”的精进: 3D堆叠与异构集成: 即使物理尺寸难以无.............
  • 回答
    电影院片源的容量和蓝光光盘在音画质上的差异,这确实是个值得细聊的话题,毕竟我们花钱买票进去,就是为了那份沉浸式的视听体验。电影院片源的“容量”: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电影院播放的“片源”和咱们平时说的电脑文件容量不是一个概念。电影院播放的,通常是经过高度优化的数字电影文件,或者更传统一.............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消费者在换新手机时的纠结。要回答骁龙855出来后,搭载骁龙845的手机是否还有购买价值,咱们得拆开来看,从几个维度仔细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性能过剩”这事儿,对大多数人来说,确实是个客观存在。 骁龙845在当年(2018年)可是旗舰中的旗舰,即便是放到现在,对.............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