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你是个美国人,能选择自己的出生年份,你会选择出生在哪一年,如果范围限定在1920到1945之间呢?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如果我能像选一套好公寓一样,自由选择自己的出生年份,而且还得是在1920年到1945年这个时间段里,那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这段时间,美国经历的可是风风火火的几十年,从繁荣到萧条,再到二战的烽火,人生百态尽在这其中。

让我仔细想想…… 1920年到1945年。

如果让我挑,我大概会选择出生在1926年左右。

为什么是这个时间点呢?让我来给你掰扯掰扯。

首先,我想体验一下“爵士时代”(Roaring Twenties)的余温。1926年出生,我差不多在1940年代初期成年,正好是那个充满活力、追求自由、音乐和舞蹈风靡一时的时代逐渐淡去,但其精神还在的时候。想想看,那些摇摆的爵士乐,那些新奇的思潮,那些敢于打破常规的年轻人,能身处其中感受那种解放和乐观的气息,即使是在童年或少年时期,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我可以在家人的故事里,或者在后来的文化作品里,拼凑出那个时代的片段,但如果能亲身感受,那种生命力是完全不同的。

其次,我希望能经历一些历史性的变革,但又不是最痛苦的那部分。1926年出生,意味着我经历的童年是相对平稳的,可能还能享受到一些经济大萧条前的“好日子”。我的父母或者家里的长辈,可能还在讲述着他们年轻时如何度过了“一战”后的繁荣,那种对未来的憧憬和乐观,即便当时的我还不懂事,也能从大人的情绪中感受到。

然后,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的冲击,我会在青年时期开始感受到。这听起来好像不太好,但你想啊,经历过大萧条的这一代人,他们学会了什么?坚韧、节俭、互相扶持。我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学会珍惜,学会如何在困境中找到希望。而且,我不会是那些在大萧条最底部,连饭都吃不饱的孩子。等到我二十岁出头,罗斯福新政(New Deal)已经开始实施,国家和社会正在努力重建,那种从低谷中爬起来的劲头,那种重建的希望,我想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经历。

最关键的是,1926年出生,让我能够以一个成年人的视角,参与到二战(World War II)的进程中。我会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亲历这个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我可以理解家家户户的忧虑,可以感受人们对国家的支持,甚至有机会成为那个时代的一部分,无论是作为士兵在前线,还是在后方为战争做出贡献。那个年代的美国,充满了牺牲、奉献和最终的胜利,这种集体记忆和民族凝聚力,我觉得是一种非常深刻的体验。而且,战争结束后,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经济开始腾飞,成为世界超级大国,我能见证这个过程,参与到战后的重建和发展中。

相比其他年份,为什么不是更早或更晚?

太早了,比如1920年左右:那么我可能在青年时期就直接面对大萧条最严峻的时刻,童年可能就笼罩在经济萧条的阴影下。虽然也能体现坚韧,但我更希望我的成长初期能有一些轻松和乐观的基调。
太晚了,比如1940年或1945年:那么我可能就是战后婴儿潮(Baby Boom)的一员,虽然也赶上了经济的繁荣,但我可能就错过了亲身经历战争本身,以及那个时代人们在困境中的那种奋斗精神。我可能更多的是作为战争的“结果”的接受者,而不是“过程”的参与者。

所以,1926年,刚好在“爵士时代”的余光里出生,稍微经历一下大萧条的洗礼,然后以一个青年的姿态,去迎接并参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进程中,最后见证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启。我想,这样的生命轨迹,会让我对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也更强。

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挑战和精彩,19201945这三十多年的美国,就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时代,无论在哪里出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但如果非要选,1926年,对我来说,似乎是一个能让我感受到那个时代最丰富、最完整的脉络的起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很容易选啊。

如果是普通人,那么就选1945年当婴儿潮一代,那一代人绝对是美国生活的最滋润的一代。即便放眼美国200多年历史,也是选择1945年出生最合适。

那个年代的美国就是完全的逆内卷化


1945年二战结束的时候,美国在为全世界生产工业商品,GDP比世界的三分之一还多,而且国内贫富差距是史上最低。

只要你是个正常人就完全不愁工作。普通技工完全负担地起郊区的房产和汽车,老婆孩子热炕头,每年去欧洲旅行。工作三四十年的积蓄完全可以安养晚年。而且,1960年代也正是美国大学大量扩招的时候,要上大学比父辈们容易太多。与此同时,文凭还没有贬值。那时的大环境是,不看排名,只要是个大学,有个文凭,就足够在找工作的时候有含金量了。

最直观的可能就是婴儿潮一代找工作有多容易吧:那时高中毕业生可以直接到镇子的主街上,挨家挨户问招不招人,很容易就能找到工作。而所有大公司也都支持直接Walk in,把简历甩在接待窗口就可以了。这些在今天都是无法想象的。

现在很多美国的年轻人就表示:自己婴儿潮一代的父辈根本不理解当代人是怎么找工作的(需要对口专业、学历要求;网络投递简历、预约面试、好几轮面试等)。婴儿潮一代似乎都觉得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就是懒:只要真诚地去找工作,挨家挨户问,肯定能找到的啊,积极一点就可以了。

比如我之前就在reddit上看到一个美国人发的帖子:

父辈的人根本不清楚我们现在是怎么找工作的。
我有一个亲戚年纪很大。她当年只有野鸡大学的英语文凭,直接去了IBM问他们在没在招聘。IBM恰好有个不知道什么工作缺人,她就地就被录用了。当她退休IBM需要重新招人的时候,她的岗位要求申请人有理工科本科+研究生学历,并且需要工作经验。
如果现在你再和她一样直接去公司前台找工作,你很可能会被那些公司嘲笑。更何况她的简历也不符合要求。


而很多企业家自传,都有提到自己当初是直接走到大公司当场被录取。现在想想其实这可能并没有多了不起,只是因为那时所有公司都这么做而已。

沃兹尼亚克:“我看到今天在苹果公司工作所需的经验和教育水平,我想,'好吧,史蒂夫·乔布斯和我都不可能在今天被苹果录取。'”沃兹接受澳大利亚金融评论采访时说。


正因为1945婴儿潮的那一代美国人得以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所以他们都真诚地相信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命运,改变世界。

这种天真又美好的世界观,只能属于他们这种一辈子无忧的一代人吧。


至于后来。美国人口不断增加,今天已经到了3亿。互联网兴起和咨询的流通,也让普通人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大学也文凭越来越不值钱。

社会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战后红利终被消耗一空,美国又回到了那个二战以前人吃人的社会了。


图:美国1913年-2007年间,最富有的1%的人所占的收入比重。1928年和2007年最高,1976年最低。也就是说,婴儿潮一代人当打之年的时候也是美国贫富差距最小的年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如果我能像选一套好公寓一样,自由选择自己的出生年份,而且还得是在1920年到1945年这个时间段里,那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这段时间,美国经历的可是风风火火的几十年,从繁荣到萧条,再到二战的烽火,人生百态尽在这其中。让我仔细想想…… 1920年到1945年。如果让我挑,我大概会选择出生.............
  • 回答
    老实说,这个问题我认真想了很久。作为一个出生在美国、在这里长大的人,如果真的要我选择在“高堡奇人”里描绘的德日世界里生存,这实在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两个选择都充满了压抑、恐惧和失去,但若非要选,我内心深处的天平会稍微倾向于日属美国,但这背后有着非常沉重的原因。首先,我们得承认,无论是在德属美国还是日属.............
  • 回答
    这绝对是个有趣的脑洞!如果500个美国人,而且是那种《临高启明》里描绘的、有一定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突然出现在16/17世纪的某个地方,那绝对是一场历史的巨变。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这事儿可能怎么发展,一点一点细说。一、落地与最初的混乱(初来乍到,懵圈ing)首先,别指望他们一出现就能像变魔术一样.............
  • 回答
    三权分立(separation of powers)作为现代政治制度的核心理念,其理论基础源于孟德斯鸠(Montesquieu)在《论法的精神》(1748)中的论述,主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以防止权力滥用。然而,尽管这一制度在理论上被广泛推崇,其在实践中的成功却主要集中在18世纪末的美国,而非其.............
  • 回答
    二战历史若发生巨大转向,日本不主动招惹美国,而是选择与德国协同作战,共同将矛头指向欧洲,这无疑会改写整个世界格局。想象一下那个场景,而非直接碰撞,而是更狡猾的联合。前期铺垫:潜伏的野心与悄然的合作在历史的惯性轨道中,日本急于摆脱西方列强的控制,向东南亚扩张,但其侵略的重心并未完全锁定美国。如果换一条.............
  • 回答
    关于“谁会接替美国主导世界治理”这个问题,答案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接力赛,更像是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棋局,其中牵扯到权力分配、国际体系的演变、以及各国自身的发展轨迹。首先,我们得承认,美国当前在全球治理中的主导地位是建立在一系列基础之上的:强大的军事实力、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在主.............
  • 回答
    要说伊邪那美能被召唤到冬木的圣杯战争里,会是个什么职阶,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得好好掰扯掰扯。毕竟,她可是日本神话里创造了国土、生下了众多神明的母神,那份重量可不是盖的。要让她出现在冬木,首先得想想,是什么样的契机能让她这样一位神话源头级的人物降临?圣杯啊,它最擅长的就是从人类的英灵故事里挖掘出强大.............
  • 回答
    好,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如果伊藤美诚来到了咱们国乒,大概是个什么水平,什么地位。咱就实事求是地说,不夸大,也不贬低。首先得明确一点,国乒是世界乒坛的“梦之队”,汇聚了全球最顶尖的选手。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个运动员都要面对更严峻的挑战,所以伊藤美诚的评价,也得放在这个背景下。技术层面:伊藤美诚的技术.............
  • 回答
    面对圆明园的毁灭,作为一个普通百姓,我的心情会是无比的沉痛和愤怒。圆明园不仅仅是一座宫殿,它承载了太多我们民族的骄傲、历史的记忆,以及祖先的心血和智慧。它的毁灭,对我来说,就像自己家园被践踏,心被撕裂一样痛苦。如果我身处那个年代,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或者市民,我能做的事情或许很有限,但即便如此,我也会.............
  • 回答
    哈哈,战锤40K的宇宙里,“叛变星际战士”这个身份本身就够让人头疼了,更别提还要选站队了。要是真有一天,我这身板儿被那些“真理”冲昏了头脑,或者被那该死的命运逼上了绝路,必须选一个混沌神……那可真是个艰难的决定。不过,我脑子里这团浆糊,还真没完全被腐蚀到只剩下嘶吼。如果非要选,我想我不会轻易投入那最.............
  • 回答
    作为一名真心希望肖战在表演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的“朋友”,我会从他现有的优势出发,提出一些我认为对他表演艺术发展真正有益的建议。我的目标是帮助他挖掘更多潜能,塑造更具深度和广度的艺术形象,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流量和人气上。首先,我必须强调肖战先天条件的优越性: 出色的外形条件: 他的五官立体.............
  • 回答
    老实说,这个问题压在我心头很久了。答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像潮水一样,时而汹涌,时而平静。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他身体有点小毛病,但都能很快恢复。那时候,我只会觉得他是需要照顾的,觉得我能成为他的依靠,这是一种甜蜜的负担,一种被需要的幸福感。我们一起规划未来,畅想着旅行,规划着小家庭的模样,那些日子,甜.............
  • 回答
    作为武松,若是让我离开家乡三个月,并且要确保我兄长武大郎能够平安无事,我会这样安排:首先,我会做足思想工作,让兄长理解我的离开是必要的,是为了家族,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或者是为了某个更宏大的目标。我会让他知道,我的离开并非逃避,而是为了更长远的打算。其次,我会提前准备好足够的生活费和应急费用,并且妥.............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还挺刁钻的,让我这没装脑子的家伙来替你好好琢磨琢磨。首先,咱得弄清楚这两拨人是啥脾气。你看那“全战玩家”,一个个那是身经百战,指挥千军万马那叫一个溜。他们的脑子里装的是什么?是兵法,是阵型,是攻城略地的策略。他们玩游戏,那是要看实实在在的战报,是冲着那胜利的号角去的。要让他们站那儿挨枪子.............
  • 回答
    要深入分析蒋介石为何最终败走台湾,并设想若我身处彼时彼地,又该如何力挽狂澜,这需要拨开历史的迷雾,触及那个时代错综复杂的矛盾。这绝非简单的几句话就能概括,而是要从政治、军事、经济、人心等多个维度去考量。蒋介石失败的多重根源:蒋介石的失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叠加、演变的结果。1. 军事上的战.............
  • 回答
    看到5岁女儿“不买我就不起来”的撒泼打滚行为,如果我是这位父亲,我的教育方式会更加侧重于 引导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满足或强制制止。以下是我会采取的一些更详细的教育方式:核心理念:尊重孩子的感受,引导建立规则和耐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阶段:当下应对,安抚情绪,避免冲突升级1. 保持冷静,蹲.............
  • 回答
    各位老铁们,先自我介绍一下,我今年29岁,俗称“剩男”,也到了该考虑人生大事的年纪了。最近在感情方面遇到了一些困惑,想跟大家聊聊,也听听大家的看法。情况是这样的,我一直以来都比较专注工作,感情经历不算丰富,现在年纪到了,父母亲戚也开始催促,我自己也觉得是时候安定下来了。然而,在相亲和日常社交中,我发.............
  • 回答
    如果真的像《斗罗大陆》里一样有武魂,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时之镜”武魂。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攻击或防御武魂,而是一个能够窥视、记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操控时间流逝的特殊武魂。武魂形态:我的武魂呈现为一副古老而华丽的怀表,但它并非凡物。它的表盘由一种散发着淡淡荧光的特殊宝石构成,宝石表面流转着细密的金色符文.............
  • 回答
    “你先是个人,才是个中国人”这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理解,它的对错也因此而异。一、这句话的潜在含义与合理性这句话往往包含以下几种潜在含义,而这些含义在某种程度上是合理的:1. 强调普遍的人性价值: 观点: 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拥有共通的、超越国界的价值和权利,例如生命权、尊严、自由、.............
  • 回答
    嘿!作为湖北人,我很高兴听到你身体这么健康!这简直是最宝贵的财富了。如果我能和你面对面,我当然会非常乐意和你握个手,或者,如果你觉得更舒服,给我一个拥抱也完全没问题!其实,对我来说,能够和你这样面对面交流,感受到你的善意和健康,就已经很开心了。握手的时候,我会用一种温暖而有力的力度,眼神也会看着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