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题目所述的“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能繁殖、具有一定的结构”是历史上一些课本用过的“生物的特征”,是概括性的、大而化之的总结,谈不上什么定义。生物学界对生物的定义没有达成共识。
“病毒是不是生物”在学术上还没有定论,每一本书可以有自己的表述。我国中学教材已经承认病毒为“非细胞生物”,算是生物。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的教材并不这样认为。
这是21世纪初用过的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本的第一章第1节:
然后,课本里搞了个“生命系统”,说“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物学界关于病毒的论述常常是自相矛盾、双重标准的,中学课本在这方面尤其明显。
虽然在网络上可以看到大量吹胡子瞪眼睛说病毒是生物的人,但在很长时间里,有许多学者是拒绝的。他们为地球碳基生物设置了“区分生命与非生命的关键是拥有核糖体以及进行翻译的能力”这样平时你不会遇到的标准,将病毒排斥在生命之外。他们认为病毒的行为介于生命体及非生命体之间,不是生物也不是非生物。
2020年2月以来,科学家已经发现很多大型噬菌体拥有这种翻译机制[4]——是真的很多。再加上核质巨DNA病毒目的多种病毒能独立表达一部分蛋白质,显然这个标准是不能用下去了。“生命与非生命的界限”又模糊了。
目前生物学并未对绝大部分病毒尝试进行细致的分类。目前看来,地球上病毒的物种数远远多于其它生命的物种数,光是针对已经有细致分类的174万种细胞生物的病毒就有约1亿种。病毒的数量保守估计在2E31个以上,其中DNA病毒和RNA病毒各占一半。稍微激进一点的估计就会得到将原核生物远远抛在后面的数值。
承认病毒是生物会带来的问题不止是堆积如山的分类工作,你还必须考虑各种亚病毒因子:类病毒、拟病毒、缺损干扰RNA、朊毒体算不算生物。这些都是不具备完整的复制机构的感染性因子,而到了朊毒体这一步,有序性的扩增已经和结晶、热带风暴之类在一个水准了。一步步推移这个界限会导致生物和非生物的界限变得极其模糊,对人类认识世界可能并没有益处。
当然,道金斯等一部分学者已经谈过“生物和非生物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任何事物只要符合“生物是自然选择[5]塑造的信息”之类标准,就可以被定义为生物,这当然会认定病毒是生物。但这标准也是非常模糊、高度依赖具体学者的解释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