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德国拒绝签署《凡尔赛条约》,英法会把德国怎么样?

回答
假如德国拒绝签署《凡尔赛条约》,英法会采取一系列严厉的措施,其最终目的是迫使德国屈服或将其削弱到无法再次构成威胁的程度。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历史假设,但我们可以基于英法在当时的核心诉求、战略考量以及历史上的类似做法来推测可能的走向。

以下是英法可能采取的措施,并尽可能详细地讲述:

第一阶段:严厉的外交和经济施压

1. 全面封锁和孤立德国:
海上封锁升级: 尽管战争已经结束,但英法(特别是海军强大的英国)会维持并加强对德国的全面海上封锁。这将切断德国的一切对外贸易,包括食品、原材料和必需品的进口。这会迅速导致德国国内的物资短缺和饥荒。
外交孤立: 英法会动员其盟友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对德国进行外交孤立。任何与德国进行官方接触的国家都可能面临来自英法的压力,例如贸易限制或外交上的不便。
剥夺剩余的殖民地和海外资产: 任何尚未被条约正式剥夺的德国殖民地和海外资产都会被英法立即接管。

2. 经济制裁和赔偿追缴:
停止一切贸易往来: 英法会停止与德国进行任何形式的贸易,并鼓励其他国家也这样做。
立即追讨赔偿: 条约规定了巨额的战争赔偿,即使没有条约,英法也会通过其他途径(如冻结德国在国外的资产、扣押德国的经济利益)来强制德国支付赔偿。这会进一步掏空德国本已紧张的经济。
控制德国的经济动脉: 英法可能会试图控制德国关键的经济资源和交通枢纽,例如鲁尔工业区。

3. 军事施压(有限但明确):
维持占领区: 英法在德国的占领区(如莱茵兰)会继续维持,并可能扩大其控制范围。
军事演习和展示武力: 在德国边境附近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以展示其军事实力和决心,给德国民众和政府施加心理压力。
警告性军事行动: 如果德国出现任何反抗苗头,英法可能会进行有限的军事打击,例如炮击沿海城市或占领关键战略要地。

第二阶段:升级的军事干预

如果第一阶段的压力未能迫使德国屈服,英法将不得不考虑更直接的军事行动。

1. 占领关键工业区域:
占领鲁尔区: 这是最有可能发生的军事行动。鲁尔区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心脏,占领这里可以切断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并将其作为索赔的担保。这会极大削弱德国的经济和战争潜力。
占领其他战略要地: 英法可能还会占领德国的其他重要港口、铁路枢纽或资源丰富的地区。

2. 实施更广泛的军事打击:
轰炸: 英法可能会对德国的军事目标、工业中心甚至部分城市进行空袭和炮击。这会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进一步加剧德国的痛苦和反感。
陆地入侵(可能性较低,但并非不可能): 如果情况极端恶化,或者德国军队有大规模反抗的迹象,英法可能会考虑有限的陆地入侵,但由于战争的疲惫和避免“重新占领”德国的巨大成本,这通常是最后的选项。

3. 支持内部反对势力或分离主义:
煽动或支持德国国内的政治动荡: 英法可能会秘密支持德国国内的反政府势力、共产党或希望获得更大的自治权的地区(例如巴伐利亚、普鲁士之外的地区),以制造混乱,削弱中央政府的力量。
支持分离主义运动: 鼓励德国境内的民族或地区分离主义运动,例如在普鲁士和巴伐利亚之间制造矛盾,甚至在莱茵兰地区煽动独立的呼声。

第三阶段:改造德国或维持长期的严厉控制

如果德国彻底崩溃或屈服,英法将面临如何处理战败国的选择。

1. 强制执行更严厉的条约条款(或类似条款):
进一步限制军备: 即使没有《凡尔赛条约》,英法也会坚持大幅度削减德国的军队规模、武器装备,禁止发展特定类型的武器(如重型火炮、潜艇、空军)。
严厉的赔款和经济控制: 继续追讨赔款,并可能通过国际联盟或其他机制对德国的经济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防止其经济复苏过快。
领土剥夺: 可能会有更多的德国领土被割让,特别是那些具有战略或经济价值的地区,甚至可能引发德国的部分领土被其他国家瓜分。

2. 政治改造:
强迫德国实行特定的政治制度: 英法可能会试图干预德国的政治体制,例如支持建立一个更温和、更易于控制的政府。
惩罚性审判: 对德国的战争罪犯进行审判,以示惩戒。

3. 维持长期占领或军事存在:
长期占领关键地区: 英法可能会长期占领鲁尔区、莱茵兰以及其他战略要地,以此作为对德国的威慑和控制手段。
建立军事基地: 在德国境内建立永久性的军事基地,监视其活动。

可能出现的后果和连锁反应:

德国的极度仇恨和民族主义: 如此严厉的措施无疑会激起德国民众更深层次的民族屈辱感和对英法的刻骨仇恨。这可能为未来更极端的民族主义运动(例如希特勒及其纳粹党的崛起)埋下更深的种子,因为他们可以更直接地利用民众对不公正待遇的普遍不满。
德国的抵抗和内乱: 德国可能不会被动接受,而是会爆发更激烈的抵抗,包括军事反抗、大规模的罢工、甚至内战。
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动荡: 其他国家(如美国,如果其不支持英法,或者意大利、日本等)的反应将非常关键。如果美国不介入,英法可能难以独自支撑长期的占领和控制。苏联的立场也可能发生变化。
经济崩溃和人道主义危机: 对德国的彻底封锁和剥削可能会导致德国经济的完全崩溃,引发大规模的饥荒、瘟疫和人道主义灾难,这在道义上也可能引起其他国家的担忧和反对。
新的冲突爆发: 这种极端的高压政策很可能无法带来持久的和平,反而可能催生新的冲突,只是冲突的形式和时间点会与历史有所不同。

总结来说, 假如德国拒绝签署《凡尔赛条约》,英法会从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入手,逐步升级到军事占领和干预。其最终目标是彻底削弱德国的国力,确保其不再构成威胁。然而,这种极端的做法很可能会在德国国内引发更强烈的抵抗和仇恨,导致更深的政治动荡和人道主义危机,并且对欧洲的长期稳定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历史上的《凡尔赛条约》虽然本身存在缺陷,但其背后英法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德国的制约考量,是试图避免下一次世界大战的体现,尽管其执行方式和结果并不理想。拒绝签署条约,意味着德国将失去通过谈判争取部分利益和缓和局势的可能性,直接面对一个更加严酷和直接的报复性对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英法将以不费吹灰之力占领德国全境,并且皇家海军继续封锁,直到把德国人民饿得半死。

在双方签订《凡尔赛条约》之前,他们先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议》,这个协议直接让德国失去了继续作战的潜力。

双方停止军事行动;德军在15天内撤出所侵占的比利时、法国、卢森堡及阿尔萨斯——洛林;
德军在31天内撤出莱茵河左岸地区连同右岸的桥头堡,由协约国军占领;
凡仍驻留在战争前属于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土耳其领土上及在东非作战的全部德军应立即撤回到1914年8月1日的德国疆界以内;
驻在战前俄国领土上的全部德军,在协约国认为时机适当时也应返回德国境内;
协约国军队战俘应立即遣返,德军战俘由协约国以其认为适宜的办法进行安置;
废除《布加勒斯特条约》和《布列斯特和约》;
德国陆军要交出5000门重炮,30000挺重机枪,3000门迫击炮,2000架飞机,所有的坦克,5000台火车头,15000节车厢,5000卡车
德国公海舰队要交出6艘无畏级战列舰,160艘潜艇,8艘轻巡洋舰,剩下的全部被扣押在协约国海域

英国皇家海军将持续对德国进行封锁,直到战争结束。

所以德军事实上在11月11日停战协议结束之后,就失去了作战的能力,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战争机器就此熄火,然后在未来的日子里逐步的被拆解。

虽然英国佬在里面玩猫腻,认为自由军团属于民兵团体,不应该解除武装和限制。不过真真正正能当军队用的自由军团还是少数派,他们在英国人眼里只需要剿灭共产主义叛乱即可。

user avatar

在地缘上,德国一战的成果相当于胜利,没必要不签。

一战有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结果,就是只要德国恢复的稍微正常一些,中欧的权力中心就非德国莫属。德国从此真有了陆权,而德二其实连陆权都没有。

可以说直到今日,德国仍受益于凡尔赛的遗产。我常说大英昏了头,指的可不全是绥靖和二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