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的咖啡卖30元一杯,是不是在耍人。
五星级酒店的炒土豆丝卖50元一盘,是不是在耍人。
苹果官网上,一个透明手机壳卖300多块钱,是不是在耍人。
不是,因为你可以不买。
这些企业都没有用机关枪顶住你的脑袋,逼你买。
如果你去星巴克,你会发现星巴克柜台里面也在卖矿泉水,一般是绿色瓶子那种。然后那个水卖二三十块钱,然后你如果细心观察,这个水卖得也并不好,但每个店都会好好地把那个水贡在那里。原因是如果一瓶没味道的矿泉水已经卖到二三十了,那你花30+买杯咖啡,是不是觉得就合理多了?
有些东西存在的价值不光是东西为了卖钱,更为了给你提供价格座标。你到一个西餐店看一个牛排300元,你觉得贵还是便宜?很难判断吧,因为不知道多大块牛排,什么肉,做得如何……但你翻到后面饮料那个区域,看一眼,一瓶可乐15元的餐厅和一瓶可乐50元的餐厅是什么差异,你能体会得出来。
当一个手机壳卖300的时候,如果一个Ipod Touch才卖一千多,你会不会觉得后者就很值?当一个显示器的支架卖999美元,而显示器本身才卖5000人民币的时候,你会不会觉得我在这买个显示器,然后淘宝买个显示器支架就会很赚?
不管是不是有意按上述策略为之。人家卖得贵,没逼你买,你爱买就买,市场经济,觉得贵就不买,又没人强卖给你。何来耍你之说?
另外说一句,因为产品的设计是在海外完成的,所以很多东西如果放在海外的价值体系里面其实还可以,这类玩意在海外本来就不便宜。就象MUJI的很多东西价格翻译做人名币价格也不便宜,但买的人也很多。另外,据做配件的朋友说,苹果的壳品质真的不错,同样的透明壳和外面的完全不一样…只不过买的人都当作“透明壳”来无差别看待
补充回答:
2000赞,那我先关闭评论一会。
评论中很大一部份人抬杠,逻辑无非是就是贵,性价比低!就是智商税。
那我统一回复一下这些人:
一个东西贵,你买不起(注意,舍不得其实就是买不起),别人买了,别人就是人傻钱多。我只能说有别人买得起不说明别人傻,只说明人家钱比你多。至少在这个商品上人家可用的预算比你多。
每个人都在获得不同的满足感,有人吃个馒头就很满足,有人山珍海味尚不满足。每个人的满足感是多样性的,所以这个市场才是丰富的。说什么智商税的人,无非是觉得世界就该按自己的满足感来发展,你觉得值的就值,你觉得不值的就不值。谁告诉你的?
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国计民生产品,除了假冒伪劣产品,人家爱标什么价是人家的自由,你能买买,不能买闪开。本来一个产品也不指望卖给每个人。什么时候你买不起就是智商税了?
25年前,肯德基就象奢侈品,还有人在肯德基办婚礼; 20年前,佐丹奴一件T恤卖几百块,俨然大牌;15年前,一部诺基亚的手机卖上万元……你今天是不是觉得很可笑?不,在那个时代吃肯德基的人,穿佐丹奴的人,用诺基亚的人,都是那个时代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他们会去这么做不是因为他们傻,而是放诸当时环境,他们觉得值。苹果这些东西有其品牌溢价,当然啦,就算没有那个壳本身有溢价也不需要证明,但苹果也从当年的一机难求的神坛,逐渐被拉下来。但这一切是靠我们自己不断发展,老百姓收入不断提升,而不是靠说贵的东西都是“智商税”。一个贵的东西最终被接纳了,他可能没降价,而是你更富有了。希望你早点能变成你眼中那个随意“交智商税”的人。
东西就在那里,买卖是世界上最平等、最公平的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