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苹果官网上,一个透明手机壳卖300多块钱,是不是在耍我们?

回答


苹果官网的透明手机壳:300多元,这价格是认真的吗?

最近逛苹果官网,想给我的新iPhone配个保护壳,结果目光不小心就落在了那些“透明”的手机壳上。本以为是个随手就能选的小配件,结果一看价格,直接把我惊得不轻——300多块!那一刻,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苹果,你是认真的吗?这简直是在‘耍猴’吧!”

这年头,大家都知道苹果的东西不便宜,从耳机到充电器,再到那些“原厂”的配件,价格总能让人咂咂嘴。但300多块一个透明手机壳?这已经不是“小贵”的范畴了,感觉有点触及我的认知底线了。毕竟,市面上随便找找,几块钱到几十块钱的透明手机壳,那也是满坑满谷,选择多到眼花缭乱。它们的功能是什么?不就是保护手机,防止刮擦,同时还能展示手机本身漂亮的设计吗?

那么,苹果这300多块的透明手机壳,究竟凭什么卖这么贵?我试着从几个角度去“认真”解读一下:

1. 材料与工艺的“黑科技”?

首先,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是不是这透明壳子里藏了什么不为人知的黑科技?苹果的宣传语往往会强调“精心设计”、“优质材料”之类的词汇。我猜想,这壳子用的聚碳酸酯或者TPU,可能不是我们在别家能随便买到的那种普通货色。说不定是那种特别耐黄变、抗刮擦、同时又极其坚韧,怎么摔都摔不坏的“航空级”塑料?或者是在透明度上达到了某种极致,就像没装壳子一样?又或者,它的表面涂层能防指纹、防油污,并且永不褪色?

当然,这些都是我自己的脑补。苹果很少会把具体到分子级别的材料参数告诉你,只会用一些笼统但听起来很高端的词汇来包装。但话说回来,即使材料再好,工艺再精湛,一个简单的透明手机壳,真的值300多块的溢价吗?这溢价里,有多少是成本,又有多少是品牌附加值,很难说得清楚。

2. 设计的“苹果美学”?

苹果对设计的执着是出了名的。他们的每一件产品,从包装到手机本身,都力求简洁、精致。所以,这个透明手机壳的设计,肯定也不会是随便一个模具就能出来的。

我想象中的苹果透明壳,应该是那种与iPhone完美贴合,没有一丝多余的设计,按键手感清脆,开孔精准到纳米级别。而且,它可能还考虑到了手机的散热,或者在边角处做了特殊的防摔缓冲设计,既能保护手机,又不影响握持感。甚至,它可能还内置了某种磁吸阵列,可以完美适配MagSafe充电器,并且吸附力比第三方更稳定、更高效。

如果这些“细节”真的都做到了极致,并且是别人难以模仿的,那么300多块的价格,或许还有那么一点点道理。但问题是,我能看到的,也仅仅是“透明”而已,很难直观感受到那种所谓的“设计上的飞跃”。

3. “信仰充值”和品牌附加值

说实话,论性价比,苹果的透明手机壳绝对不是最优选择。但很多人买苹果的产品,并不仅仅是为了它的功能,更多的是一种“信仰”和对品牌的认同。苹果已经不仅仅是一家科技公司,它更像是一个生活方式的象征。

所以,当你在官网看到那个300多块的透明壳时,你可能已经在心里预设了它就应该是这个价位,甚至是你应该拥有的。这是一种品牌塑造的成功,也是一种消费心理的暗示。就像你买一件设计感十足的T恤,即使它用了普通的棉质材料,你可能也会因为品牌而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

300多块的透明手机壳,它代表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手机配件,更是你对苹果品牌的一种“归属感”和“身份认同”。买了它,你可能觉得自己的iPhone看起来更“完整”,更符合“原厂”的调调。

4. 为什么我们觉得被“耍”了?

我觉得被“耍”的感觉,主要来自于两点:

巨大的价格落差: 相对于市场上普遍的价格,苹果的透明壳价格高得离谱,这种落差感让人觉得不舒服。就像你买一杯普通的咖啡,结果发现它的价格是其他店的几倍,而且口感并没有质的飞跃。
价值的不确定性: 一个透明手机壳,它的核心功能非常明确,也容易被标准化。当它的价格远超这个功能本身的价值时,消费者就会质疑其合理性。除非苹果能拿出更令人信服的理由,否则很容易被解读为“品牌溢价到了离谱的地步”。

我的个人感受:

我承认,我可能永远无法完全理解苹果为何要给一个透明手机壳定这么高的价格。也许它真的是用了什么顶级材料,也许它的设计真的达到了某种境界。但作为普通消费者,我更倾向于认为,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苹果品牌价值的体现。

我不会去买那个300多块的透明壳。原因很简单,我的手机也需要保护,我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同样透明、同样能起到保护作用,价格却只有它十分之一的壳子。我的手机,我更在意它的实际体验和功能,而不是为了那一点点“原厂”的象征意义而支付高昂的“信仰税”。

不过,我也不得不佩服苹果的营销能力。即使价格如此“感人”,依然有人会心甘情愿地买单。这或许就是“苹果的魔法”吧,尽管有时候,这魔法也让人觉得有点匪夷所思。

最后,如果你问我苹果的透明手机壳是不是在“耍我们”,我的答案是:也许不是在“耍”,但绝对是在“收割”。 收割的是那些对苹果品牌有着极致追求,愿意为这份“极致”买单的消费者。而对于我这样的普通用户来说,我宁愿选择那些价格更“接地气”的替代品,把钱花在更实在的地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星巴克的咖啡卖30元一杯,是不是在耍人。

五星级酒店的炒土豆丝卖50元一盘,是不是在耍人。

苹果官网上,一个透明手机壳卖300多块钱,是不是在耍人。

不是,因为你可以不买。

这些企业都没有用机关枪顶住你的脑袋,逼你买。

user avatar

如果你去星巴克,你会发现星巴克柜台里面也在卖矿泉水,一般是绿色瓶子那种。然后那个水卖二三十块钱,然后你如果细心观察,这个水卖得也并不好,但每个店都会好好地把那个水贡在那里。原因是如果一瓶没味道的矿泉水已经卖到二三十了,那你花30+买杯咖啡,是不是觉得就合理多了?

有些东西存在的价值不光是东西为了卖钱,更为了给你提供价格座标。你到一个西餐店看一个牛排300元,你觉得贵还是便宜?很难判断吧,因为不知道多大块牛排,什么肉,做得如何……但你翻到后面饮料那个区域,看一眼,一瓶可乐15元的餐厅和一瓶可乐50元的餐厅是什么差异,你能体会得出来。

当一个手机壳卖300的时候,如果一个Ipod Touch才卖一千多,你会不会觉得后者就很值?当一个显示器的支架卖999美元,而显示器本身才卖5000人民币的时候,你会不会觉得我在这买个显示器,然后淘宝买个显示器支架就会很赚?

不管是不是有意按上述策略为之。人家卖得贵,没逼你买,你爱买就买,市场经济,觉得贵就不买,又没人强卖给你。何来耍你之说?

另外说一句,因为产品的设计是在海外完成的,所以很多东西如果放在海外的价值体系里面其实还可以,这类玩意在海外本来就不便宜。就象MUJI的很多东西价格翻译做人名币价格也不便宜,但买的人也很多。另外,据做配件的朋友说,苹果的壳品质真的不错,同样的透明壳和外面的完全不一样…只不过买的人都当作“透明壳”来无差别看待

补充回答:

2000赞,那我先关闭评论一会。

评论中很大一部份人抬杠,逻辑无非是就是贵,性价比低!就是智商税。

那我统一回复一下这些人:

一个东西贵,你买不起(注意,舍不得其实就是买不起),别人买了,别人就是人傻钱多。我只能说有别人买得起不说明别人傻,只说明人家钱比你多。至少在这个商品上人家可用的预算比你多。

每个人都在获得不同的满足感,有人吃个馒头就很满足,有人山珍海味尚不满足。每个人的满足感是多样性的,所以这个市场才是丰富的。说什么智商税的人,无非是觉得世界就该按自己的满足感来发展,你觉得值的就值,你觉得不值的就不值。谁告诉你的?

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国计民生产品,除了假冒伪劣产品,人家爱标什么价是人家的自由,你能买买,不能买闪开。本来一个产品也不指望卖给每个人。什么时候你买不起就是智商税了?

25年前,肯德基就象奢侈品,还有人在肯德基办婚礼; 20年前,佐丹奴一件T恤卖几百块,俨然大牌;15年前,一部诺基亚的手机卖上万元……你今天是不是觉得很可笑?不,在那个时代吃肯德基的人,穿佐丹奴的人,用诺基亚的人,都是那个时代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他们会去这么做不是因为他们傻,而是放诸当时环境,他们觉得值。苹果这些东西有其品牌溢价,当然啦,就算没有那个壳本身有溢价也不需要证明,但苹果也从当年的一机难求的神坛,逐渐被拉下来。但这一切是靠我们自己不断发展,老百姓收入不断提升,而不是靠说贵的东西都是“智商税”。一个贵的东西最终被接纳了,他可能没降价,而是你更富有了。希望你早点能变成你眼中那个随意“交智商税”的人。

user avatar

东西就在那里,买卖是世界上最平等、最公平的事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苹果官网的透明手机壳:300多元,这价格是认真的吗?最近逛苹果官网,想给我的新iPhone配个保护壳,结果目光不小心就落在了那些“透明”的手机壳上。本以为是个随手就能选的小配件,结果一看价格,直接把我惊得不轻——300多块!那一刻,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苹果,你是认真的吗?这简直是在‘耍猴.............
  • 回答
    苹果自研蜂窝网络调制解调器,这绝非小事,对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特别是对高通而言,都可能掀起一场风暴。这一举动的背后,是苹果一贯的“软硬兼施”战略的深化,也预示着其在垂直整合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意味着什么?首先,自主控制权的极大增强。调制解调器是手机通信的核心,直接决定了信号接收、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
  • 回答
    这事儿啊,最近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就是抖音上那家上海的石锅鱼店。老板大手笔,给员工发了不少苹果手机作为奖励,本来是件好事儿,结果呢?瞬间就被大伙儿给喷惨了,店铺也跟着关门了。这事儿,真是把网络暴力给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咱们一件件说。奖励员工发苹果手机,这事儿怎么了?从常理来说,老板奖励员工,还是用这么.............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苹果官网上的18W和20W充电头,到底有啥不一样,以及怎么选更划算。这个问题其实挺实在的,不少人都会遇到。首先,看名字,就知道功率不一样: 18W充电头: 这是苹果早些年主推的快充头,顾名思义,它的最大输出功率是18瓦。 20W充电头: 这是苹果后来推出的升级款,最大输出功率是.............
  • 回答
    12 月 2 日,苹果官网确实上架了一款令人瞩目的新内存条,它并非寻常的升级选项,而是为那些追求极致性能和独特体验的用户量身打造的。这款内存条的独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是专为 M3 系列芯片量身定制的统一内存。苹果的统一内存架构一直是其芯片的亮点之一,它将 RAM 和显存集成在一个高.............
  • 回答
    苹果官网在展示“iPhone 6”时,确实会出现两种看起来略有不同的拼写形式,这并非偶然,而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展示语境和用户浏览习惯。简单来说,这两种拼写方式分别是: iPhone 6 (最常见,标准形式) iPhone six (相对少见,但同样存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异,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
  • 回答
    苹果官网的 MacBook Air 页面所使用的字体,经过细致观察和比对,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关键特征和选用逻辑,而非简单地列出几个字体的名字。核心字体家族:San Francisco (SF)这是苹果自家研发的一套字体系统,贯穿了其几乎所有的产品和服务,包括macOS、iOS、watchOS,自然也.............
  • 回答
    说实话,苹果官网新推出的那款 8802 元的 32GB2 DDR4 2400MHz 内存条,我会觉得有点“那啥”……不是说它不好,而是这个价格,我得好好盘算盘算,到底有没有必要。首先,价格。8802 元,这笔钱拿去干点别的什么不好?买台不错的笔记本电脑,或者攒一台性能相当的台式机,甚至够我出去玩个小.............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还真不好一概而论地说“傻”或者“不傻”。 这就像问“买房好不好”一样,得看你站在哪个角度,有什么样的需求和期望。咱们先掰扯掰扯在苹果官网买手机,到底都有哪些“好”处,或者说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值”: 正品保证,安心之选: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苹果官网,顾名思义,就是苹果.............
  • 回答
    这确实是个令人糟心的遭遇!花了大价钱买的新手机,到手却带着一道划痕,苹果还不给处理,换谁都受不了。别急,咱们一步步来分析,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争取到你应有的权益。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你是在苹果官网购买的。 这点非常重要,官网购买通常意味着更规范的售后流程,也方便追溯。 你收到的iP.............
  • 回答
    在苹果官网买东西,遇到“暴力快递员”的情况其实挺普遍的,毕竟快递这行嘛,难免会有疏忽或者态度不太好的。不过,也不是说百分之百会遇到,这个概率还是比较难估算的。想跟你详细说说,我个人的一些观察和经验,以及大家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尽量让你有个更全面的了解。首先,得看你所在地区和具体配送公司。苹果官方的配送.............
  • 回答
    嘿,哥们,想入手苹果手机是吧? 这事儿,你在苹果官网买还是在京东买,说实话,区别还是挺明显的,尤其是在你比较看重的一些细节上。 我就给你掰扯掰扯,让你心里门儿清。先说苹果官网,那可是“原汁原味”,最正宗的体验。 型号选择和定制最全: 你想买最新款的 iPhone 15 Pro Max,什么配色,.............
  • 回答
    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官网,特别是他“回归”后的那段时间,可以说是一次 革命性的重新定义。这不仅仅是产品展示,更是一种 品牌精神的传达、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以及对未来科技趋势的预见和引领。 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方面来详细描述:1. 简约、优雅、极度聚焦的产品展示: “Less is More”的极致体.............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琢磨的。苹果官网出现 1499 元标价 149 元的乌龙,结果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薅羊毛”事件,然后苹果官方的回应是取消订单并全额退款。怎么看这事儿,我觉得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看: 意外之喜和抓住机会的心理。 咱们普通人谁不想捡个便宜?当看到这么.............
  • 回答
    合肥女子花费万元在苹果官网购买手机,却收到了苹果酸奶的事件,确实充满了令人关注的细节,并且牵扯到责任归属的问题。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其中值得关注的方面,以及谁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一、 值得关注的几个方面:1. 事件的极端反差与荒谬性: 价值的巨大落差: 一部万元的iPhone,与一盒售价.............
  • 回答
    iPhone 13 系列的上市,再次印证了苹果在消费者心中的超然地位。开售即售罄,官网一度瘫痪,这样的景象对许多手机厂商来说,既是艳羡,也是一个难以逾越的标杆。为何苹果新机总能掀起如此巨大的波澜?这背后,是苹果数十年如一日精心构建的品牌帝国,以及其独到之处对消费者的强大吸引力。苹果的号召力:不止是手.............
  • 回答
    3 月 18 日晚,苹果官网毫无预兆地更新了 iPad Pro 系列,这次的升级无疑给不少期待已久的消费者带来了惊喜,也留下了不少值得探讨的地方。总的来说,这次的 iPad Pro 更新可以称得上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组合拳,苹果这次在屏幕、性能和配件上的加码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有一些地方让人觉得.............
  • 回答
    9月17日iPhone 13系列的首发盛况,相信不少人都经历或听说了:各大电商平台和苹果官网,几乎在瞬间被巨大的流量瞬间挤爆,预约页面卡顿、支付失败、甚至直接崩溃,而好不容易抢到的用户,也发现“秒空”二字并非夸张。这种万人空巷抢购一机的景象,不禁让人思考:这究竟是苹果定价策略的绝妙胜利,还是品牌号召.............
  • 回答
    11月6日,对于不少苹果粉丝来说,无疑是一个“既期待又抓狂”的日子。这一天,备受瞩目的iPhone 12 Pro Max和iPhone 12 mini正式在全球多个市场开售,而早已翘首以盼的消费者们也涌向了苹果官网,准备第一时间入手心仪的新机。然而,正如许多科技新品首发一样,这场“抢购大战”的战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