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圈答案,完美符合某乎特色,各种分析,各种内涵,各种嘲讽,还有明明双手不沾阳春水却硬装作社会底层。
来,来,来,作为一个真正的社会底层,普通民工,为省钱每天自己买菜做饭的劳动者——我很负责任的说,这几年鸡蛋的平均价格都在4块左右,每年夏季涨到最高,去年最高峰5.8元一斤,持续了两三个月。冬季价格回落,正常也在4块的样子。今年年初鸡蛋价格本身就低的离谱,2块多一斤,多少年没见过了,什么原因造成的不清楚,因为我只是普通老百姓。但是可能会造成的后果,起码有模糊的基本概念,一个月前就估计到蛋鸡养殖户无利可图,缩小规模,后期必然蛋价大涨,正好又赶上夏季的周期性上涨,这才5块一斤,有啥稀奇的?
—————————————————————————
知乎小透明,万万没想到随手一答居然火了,瑟瑟发抖。。。
评论基本都看了,一条也没回复,因为很多评论批评的对,本身随口答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周全,再加上受限于自身能力,也没实力去答的深入。
更新下,有些评论,能回答的统一回复了。
有人说题主提的是“米面豆类肉类鸡蛋”,我偏偏只说了鸡蛋。没错,猪肉为什么涨价,从去年开始,知乎已经提烂了,一搜一大把。米面豆类的涨价?不是相关从业人员,有多少人意识到涨价的?题主最后专门提鸡蛋“涨幅令人害怕”,把问题定性。在我看来,表面上都是“涨价”,是一个问题,实际上是三个问题,我只答了我能答的问题。
“2020年了,还有2块多一斤的鸡蛋?”没错,现实就是这么魔幻。所有对鸡蛋价格表示怀疑的,麻烦回家问问你家里常买菜的,别张口就来。起码,评论区大量的评论都证实了鸡蛋的低价。
有些延伸到绿叶菜涨价的,咱们就统称蔬菜吧。从我买菜的经验来看,如果没有大标本的统计,你很难从整体上去看涨跌。举我们这里的例子,拿最普通的西红柿来说,便宜的时候3,4毛,贵的时候5块,你不能就此得出物价涨了十倍。任何时候,菜市场都有些比较便宜的菜,个人主观来说,菜价的涨跌取决于你习惯买的那几种菜的涨跌。
“何不食肉糜”?属实逗乐我了,别学会一个词就满世界用好么?
我老家苏北农村,小时候一个月都吃不上一次肉,地里倒是各种蔬菜,但是食用油贵,一个月吃两斤油,菜的味道可想而知。到今天,我最馋就是红烧肉,去年猪肉涨到30,吃红烧肉频率大减,又怎样呢?很多人以为,社会底层天然的应该焦虑,应该反抗。网上各种贩卖焦虑的大V煽动的就是底层人的情绪。这一点,我不认同,不敢说代表什么,只代表我自己。2000年,我上高中,暑假在工地干小工,十个小时一天10块钱。知道猪肉多少钱一斤么?5块,我累死一天,挣两斤猪肉。很多小屁孩可能又叫唤了,那时候怎么可能那么贵?信不信随你们吧,估计你回家问父母都不一定能记得当时的价格。我为什么能记得?97年我父亲过世,母亲有自己的难处,没在我身边,家里的菜都是我买的,我现在都无法想象当时有多馋肉。还有一件事可以佐证,那时候家家养猪,不像大家印象中农村过年杀猪的习惯,我们那可舍不得杀,过年买几斤肉得了。每年开学季就是卖猪高峰期,一头猪卖1000来块钱,大概出200斤肉,屠户也就挣一套下水钱。当然现在依然混的狗屁不是,做啥啥失败,但是我去工地干小工都能有200一天,30一斤的猪肉还是能吃的。再说猪肉涨价了,吃鸡肉啊,10块钱一斤,吃鱼肉啊,鲤鱼6块一斤。所以,我有啥焦虑的?我身边的几乎都是农民工阶层,也没见谁整天焦虑的。恕我直言,“贩卖焦虑”的受众恰恰是所谓的“中产”和急需跨越阶层的小青年。我们这些真•社会底层焦虑个毛线!
美国在全流通,美元贬值鸭梨巨大。
怎么办,要保就业啊,所以提出了双循环,加了一个内循环。这话什么意思,眼下我们还是或者说主要还是外循环,外贸依然是提供大量工作岗位的地方,说的不是外贸人,而是制造业的从业人员。
好了,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还出口个屁?
咋办
咱们也拼命印钱吧,把汇率砸下来企稳,外循环继续持稳,稳中带升。
至于什么通货膨胀,CPI指数,物价上升之类的负面因素,疥藓之疾啦。
晴空万里!
米面豆我不太清楚,但是禽类和鸡蛋我有所了解。
今年年初由于疫情原因,一些出口的蛋无法出口,原本销往国外的蛋类倒灌回国内,将蛋价压在了一个非常低的价格上。
之后蛋价也没有涨回来,直到上月初,本地蛋价也在两块七到两块九之间。但是蛋是有成本的,饲料,人工,运输。我印象里最终端的蛋价如果是两块五左右,那么养鸡的人是不赔不赚这么一个状态。两块七到两块九,勉强能赚很少的钱。
所以,从五月份开始,很多养鸡的就不打算干了,当时很多杀鸡的地方开始低价处理白条鸡,一些微信群里也在处理,价格是100元五只,每只白条鸡四到六斤,持续了大约一个月
这些鸡应该是蛋鸡,是养鸡场不干了,准备处理掉。
与此同时,肉食鸡的价格也被压的非常低,当时鸡腿在超市的价格是六元到六元七八的样子。去批发市场,每斤是四块八。
这个价格也是低的过分的价格,之前我没见过鸡肉能便宜到这个地步。
现在天气到了最热的时候,母鸡的产蛋量会下降。加上部分人已经不干了而且最近南方水灾,很多南方的养鸡场,被淹没,导致国内产蛋量进一步降低,导致鸡蛋在短期内连续数次的减产。
连续数次减产导致价格上涨也不奇怪。
现在鸡蛋本地超市价格四块二一斤,鸡胸十块,鸡腿九块多,算是普通价格。
至于猪肉,猪肉的价格上涨还要早,在上月中旬就涨上去了,原因是新型猪流感,我记得当时猪流感病毒一公布,本地猪肉立刻窜了三四块。
以上就是我对猪肉和鸡肉以及鸡蛋的看法。
说涨,涨幅其实也不大,鸡蛋和鸡肉涨完之后也是普通价格。
饲养业很辛苦的,没日没夜的伺候在鸡棚旁边。当时鸡蛋两块多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价格太不合理了,养鸡的根本赚不到钱。现在涨上去对他们而言也算好事,较高的价格会吸引场外人员入场,未来两三个月里,鸡肉和鸡蛋应该会价格回落。
有些什么都不懂就在那带节奏的,看着真恶心
ps,惊了两百赞,感谢各位抬爱
这莫不是马云说的未来房子会是白菜价?
原来是我理解错了,不是房价降下来,而是白菜涨上去
我错怪马云了
其他几个品种虽然有涉及但是不算太熟,说说我比较熟的品种鸡蛋吧
作为一个水平不怎么地的前大宗商品交易员兼饲料销售(划掉),我的观点是鸡蛋涨价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原因非常简单,跟猪一样,鸡蛋也是有周期的。上半年的情况是这样:疫情一来鸡蛋直接砸在养殖户手里出不去,鸡蛋消费大户学校又不开课,同时因为关闭了活禽的交易淘鸡也卖不上价,所以很多养殖户选择了换羽来延长蛋鸡产蛋时间赌下半年行情修复。就是说上半年养蛋鸡一定是赔钱的,同时因为17-18年的经验养殖户都不敢淘鸡,所以整个上半年鸡蛋价格是偏低的……差不多是两年的最低点。因此现在蛋价与其说是上涨不如说是修复性行情。事实上产区鸡蛋差不多在2.5元/500g才是盈亏平衡点,而上半年大洋路有一段时间走货45斤连120块都不到,这样一来蛋鸡存栏量因为价格的关系减少,蛋价自然就上来了。
另一个原因是鸡蛋是有季节性的,一般来讲每年7-9月鸡蛋价格会上涨,原因是中秋和国庆双节的消费旺季和蛋鸡由于天气原因减产(感谢评论区 @乐天知命 的提醒,写的时候忘了这一点了)。今年猪肉价格下不来鸡蛋价格也要水涨船高(鸡蛋不仅是替代品,鸡肉也是,因此淘鸡价格合适养殖户也会卖鸡)
鸡蛋差不多每三年左右会有一次这种循环,猪则是五年(这一次叠加环保和猪瘟周期可能会延长)
接着随手写写玉米吧
玉米最近涨这么多有很多原因,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天气原因,今年东三省的玉米播种面积比往年要少,同时预计亩产也要少于去年,原因是今年黑龙江雨水偏多,对玉米播种和成长不利(玉米种植面积减少还有补贴的原因,黑龙江的大豆补贴每亩比玉米多了200块),同时前几年临储库存太多,于是各地上了很多玉米深加工项目来消化库存,比如燃料乙醇和氨基酸,因此根据粮油中心的估算工业消耗就要比去年多300万吨。然后经过这两年的消耗临储库存已经降到比较低的水平。(我觉的300万这个数字有待商榷,毕竟我的上一份工作就是在粮食深加工企业,整体建成之后就是150万吨玉米的年消耗,占了增加值的50%……)
饲料反而不是玉米价格上涨的动力,因为生猪产能还没有恢复到往年正常水平,因此猪肉价格居高不下。
还有饲料原料豆粕,目前从期货盘面上看并没有超出预期的波动。尽管可能有货币方面的因素导致上涨,但是其实更多的还是供需平衡导致的价格波动……
再说个常识性问题:饲料成本不能看豆一的价格,因为豆一是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并且去年大商所改了交割要求,所以豆一高价是正常的……而豆二和豆粕则更贴近真实的饲料采购成本。
中国耕地匮乏,地狭人稠,仅能保证口粮安全,肉蛋奶则有很大一部分依赖进口,即使本身不依赖进口的部分,饲料也要依赖进口。全球乱得一团糟,在农业上,中国是不可能独善其身的。就今年这个情况,巴西饲料出口已经炸了,美国显然也指望不上,别的途径呢?那是杯水车薪。
另外,现代农业生产是依赖化肥的。氮肥你可以单凭强大的工业能力念力造物,磷钾你怎么办?还不是得买。国际贸易一受阻,你还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中国最大的短板,就在于工业原材料和耕地。在原料矿产方面,我大中华可以说无所不有,只有两种东西没有:这也没有,那也没有。没有原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强大的工业能力也等于零。关起门来过日子,美国或许行,中国,那就意味着两顿大米饭就咸菜,一顿咸菜就大米粥。
米面油倒是不用担心。米面油的设计冗余度很大,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出问题,而且米面油的安全门槛其实也比较低。但是肉蛋奶,我只能说看看九月末的东北秋粮情况,目前价格飞涨是必然的,你看价格没用,你得看供需。
总之现在的情况就是,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我们只剩米面油了,好消息是我们还有好多米面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