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乙炔瓶会回火,煤气瓶不会回火?

回答
关于乙炔瓶和煤气瓶在火焰回窜(俗称“回火”)方面的差异,我们可以从它们各自的特性和使用原理来理解。要弄清楚这一点,需要深入了解乙炔和液化石油气(我们常说的煤气)在燃烧时的行为,以及焊割过程中可能引发回火的原因。

首先,我们来谈谈乙炔。乙炔(C₂H₂)是一种不饱和的炔烃,它在燃烧时表现出非常高的火焰温度和极大的反应活性。这一点是它成为焊接和切割的常用气体的基础,因为它能提供足够的热量来熔化金属。然而,正是这种高活性也让它更容易发生回火。

在焊接或切割过程中,乙炔和氧气混合后通过割枪(或焊枪)喷出燃烧。正常情况下,火焰应该稳定地在割嘴的末端燃烧。但如果氧气和乙炔的比例不当,比如乙炔过量,或者割嘴离工件太近,又或者是割嘴内有积碳、堵塞,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火焰沿割枪内部向回窜。由于乙炔本身性质活泼,一旦火种(也就是割嘴末端的火焰)被吸入割嘴内部,并且在里面找到了一个稳定的燃烧环境,它就很容易在内部沿着燃料输送管道持续燃烧下去,这就是我们说的回火。乙炔的分子结构中有碳碳三键,这使得它更容易发生聚合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燃烧速度会比其他气体快很多,这为回火的发生提供了便利。

再来看我们常说的煤气瓶,也就是装载液化石油气(LPG)的瓶子。煤气(LPG)主要是丙烷(C₃H₈)和丁烷(C₄H₁₀)的混合物,它们是饱和的烷烃,结构相对稳定,不像乙炔那样具有不饱和的化学键。

煤气在燃烧时,其火焰温度虽然不如乙炔高,但相对稳定。更重要的是,煤气在割枪内的回火倾向比乙炔要小得多。为什么呢?这涉及到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燃烧速度。煤气(丙烷、丁烷)的层流火焰速度明显低于乙炔。这意味着在相同的条件下,煤气在割嘴内的回火发展速度会慢得多,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即使有轻微的回火迹象,火焰也无法在割嘴内部稳定地传播下去。

其次是火焰的稳定性。煤气的火焰在形成时,其燃烧区域的稳定性相对较好,不容易在内部形成持续的燃烧。割嘴的设计和气流的配合,对于防止煤气回火也更有裕度。

再者,乙炔的特殊性。乙炔在受压时,其分子结构变得不稳定,容易分解爆炸。这就是为什么乙炔瓶内部填充了多孔材料并注入丙酮。丙酮可以溶解乙炔,使其在钢瓶内保持稳定。这种特殊的储存方式和乙炔本身的高能量特性,都使其在燃烧时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性,包括更容易回火。

打个比方,如果把燃烧比作一场竞赛,乙炔就像一个爆发力极强的短跑选手,一旦启动,速度飞快,而且很容易跑偏。而煤气则更像一个耐力型的选手,虽然速度不极致,但整体更稳健,不容易失控。

所以,总的来说,乙炔瓶之所以容易回火,主要是因为它自身极高的化学活性、燃烧速度快以及在受压状态下的不稳定性,这些都使得它在气路系统中更容易出现火焰沿着管道逆向传播的现象。而煤气(液化石油气)则因为其相对较低的燃烧速度和更稳定的分子结构,使得它在相同的条件下,发生回火的概率要小得多,并且一旦发生,也更容易被制止。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煤气就不会回火,只是说在正常使用和维护得当的情况下,乙炔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20311补充修改)


笔者注:本文中的图片均选自超星上《压力容器事故案例》一书,如有侵权将删除。


液化石油气(有时俗称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3—C4的烷烃和烯烃,这类可燃气体不与氧气或者空气混合是比较稳定的,没有氧气也不能燃烧,只要液化石油气钢瓶(俗称煤气瓶)中没有形成负压,不会回火到钢瓶内部。


但乙炔与之不同,乙炔有一重要特性:乙炔可分解为单质碳(石墨)和氢气,而且此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乙炔只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或者有足够的激发能量,自身就会分解放热,而分解放热会导致乙炔加速分解,进一步放热,最终就可能引起爆炸,这种爆炸并不需要氧气或者空气的参与,称为乙炔的分解爆炸。乙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发生聚合反应,虽然乙炔不易生成高聚物,但在铁或者某些铁化合物的催化下,三分子乙炔可以聚合生成苯,这一聚合反应也是放热的:



存储在钢瓶中的乙炔气体压力越高,温度越高,聚合反应就越容易进行,一旦乙炔发生聚合,聚合反应放出的热量也会使得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后同样会导致乙炔加速聚合或者引发分解,进一步放热,最终也可能引起爆炸。


也就是说:纯乙炔也有爆炸风险


乙炔压力越大,就越容易发生分解爆炸,或者聚合引发的爆炸,高压乙炔气体只要稍受激发就会引起爆炸,因此,在常用工业气体中,乙炔是不能用高压压缩进钢瓶存储的,必须在乙炔钢瓶中填满多孔性填料,然后注入丙酮,再压入乙炔,让乙炔溶解在丙酮中,才能安全存储乙炔,这种乙炔叫做“溶解乙炔”,对应的乙炔钢瓶叫做“溶解乙炔气瓶”。


溶解乙炔气瓶中的多孔性填料必须填满,如果填料碎裂,导致填料在瓶中下沉,瓶上部出现空隙,空隙中充满压力乙炔气体,是非常危险的,这种空隙中的压力乙炔气体稍受激发就可能导致乙炔瓶爆炸。以前国内曾用活性炭作为溶解乙炔气瓶中的填料,长期使用后活性炭碎裂下沉,导致乙炔瓶爆炸的事故发生过多起,试举一例:



因此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溶解乙炔气瓶在国内使用不广,很多使用乙炔焊割的企业都是使用乙炔发生器,现场让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


乙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宽达2.5%—80%,但实际上只要有足够的激发能量,纯乙炔也能发生爆炸,因此现在认为乙炔的爆炸极限是2.5%—100%,也就是说爆炸上限可达100%(纯乙炔),能够发生分解爆炸、聚合爆炸等的气体,都可能达到100%的爆炸上限,例如乙炔、环氧乙烷(容易聚合)等。


乙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威力相当大,比氢气、甲烷等要大得多,实验室制取乙炔时,乙炔的验纯不宜用氢气验纯的方法,即用小试管收集后点燃验纯,否则如果乙炔不纯,爆炸威力十分可怕,经常能将小试管炸裂甚至炸碎。


因此,一旦诱发了纯乙炔的分解,乙炔瓶发生回火是完全可能的,而且这种回火极易引发爆炸,常常会将乙炔管道炸毁,甚至波及到乙炔瓶。如果使用氧气—乙炔焊割时,氧气压力过大,乙炔压力不够,氧气倒灌进乙炔管道,由于乙炔爆炸极限很宽,也极易引发回火,这种回火往往也能烧毁或者炸毁乙炔管道,如果乙炔管道上没有安装回火防止器,或者回火防止器失效,最终可能导致乙炔瓶直接喷射乙炔气体燃烧,这也是十分危险的,更严重的情况是如果乙炔瓶内部已经因为填料碎裂下沉等出现了较大空隙,回火或者燃烧高温可能引发乙炔瓶空隙中压力乙炔气体开始不受控聚合或者分解,甚至会出现外部火焰扑灭或者熄灭后延迟一段时间乙炔瓶突然爆炸的事故,国内也有过案例:



因此,使用溶解乙炔气瓶时,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程使用,回火防止器等配件不可缺少或者失效,缺少丙酮的溶解乙炔气瓶要及时补加丙酮,乙炔瓶使用时禁止卧放以防丙酮流出,不得超装乙炔以防压力过大,填料碎裂下沉的溶解乙炔气瓶应及时停止使用。


一般可燃气体钢瓶失火,只要冷却钢瓶,扑灭外部火焰,切断气源(例如关紧阀门)就基本安全了,但溶解乙炔气瓶则不然,即使外部火焰已经扑灭,如果溶解乙炔气瓶受过高温烘烤,可能已经引发内部乙炔聚合或者分解,仍不排除发生延迟爆炸的可能,因此即使外部火焰扑灭,气源已切断,仍必须持续用水冷却乙炔瓶一段时间,此时不要随意搬动乙炔瓶,一旦发现钢瓶外表出现发热、油漆发黄甚至灼烧冒烟等征兆,要迅速疏散撤离。溶解乙炔气瓶必须涂白色油漆,这样一旦发生异常升温,白色油漆容易变色,可以尽早察觉。


乙炔在焊割气体中的使用已经超过百年,由于氧气—乙炔火焰的温度比氧气—液化石油气火焰等的温度要高得多,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也少(乙炔含碳量高),焊割效率高,质量高,适用面广,因此尽管乙炔危险,却一直难于被液化石油气等完全取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乙炔瓶和煤气瓶在火焰回窜(俗称“回火”)方面的差异,我们可以从它们各自的特性和使用原理来理解。要弄清楚这一点,需要深入了解乙炔和液化石油气(我们常说的煤气)在燃烧时的行为,以及焊割过程中可能引发回火的原因。首先,我们来谈谈乙炔。乙炔(C₂H₂)是一种不饱和的炔烃,它在燃烧时表现出非常高的火焰温度.............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经济活动的根本逻辑,也折射出合作与价值交换的本质。简单来说,乙方拿钱帮甲方干活,是因为双方都通过这种交易获得了各自所需,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值的增值。 这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一个你情我愿、互利的商业行为。我们不妨从甲乙双方各自的角度,以及这个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来一一拆解:一、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化学中一个非常基础但重要的概念——“相似相溶”。咱们仔细掰扯掰扯,为什么乙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醋酸)在咱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水里,感觉好像不是那么“溶”得开了。首先,我们要明白,所谓的“不溶性”在化学里,很多时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像我们平时说“水里不溶油”那么绝对。绝.............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乙女游戏、galgame以及“腐”和“百合”这两个概念的复杂交织。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梳理清楚几个关键点:1. “腐”与“百合”的定义及受众核心诉求2. 乙女游戏与galgame的受众基础与创作逻辑3. 市场与平台规则的差异1. “腐”与“百合”的定义及.............
  • 回答
    甲乙方审美差异,这事儿可太常见了,几乎是项目启动前就注定要面对的“潜规则”。这背后的原因,要说起来可就有点意思了,绝不是一句“喜好不同”就能概括的。咱们一层一层扒开看。首先,最直观的,就是立场和目标的不同。 甲方,尤其是商业甲方,他们的审美最终是为“业务目标”服务的。他们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化学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氢键的本质。 很多人看到乙腈(CH₃CN)的结构,特别是那个氮原子,很自然地会认为它应该能和水形成氢键,毕竟水分子里的氢原子是很活跃的,而氮原子也常常是氢键的受体。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原因远比看起来要复杂。首先,咱们得搞清楚氢键到底是怎么回事。 氢.............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问题,也是《潜伏》这部剧高明之处的体现。周乙之所以没有一开始就除掉谢若林(这里假设您提到的“谢子荣”是谢若林),而是选择让他继续充当“影子”,其背后有着极其深邃的考量,远不止“嫁祸”那么简单。从周乙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共产党情报人员的角度来看,他保留谢若林,是有着一整套周密且.............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确实,乙醇的表面张力比水小很多,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觉得水比乙醇更容易起泡,也更容易产生持久的泡沫。这背后涉及到一些关于泡沫形成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并不是简单地看表面张力就能完全解释的。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表面张力小固然是产生泡沫的一个有利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也不是决定性因.............
  • 回答
    关于乙肝的“可怕”,这其实是一个混合了医学事实、社会认知和心理恐惧的复杂议题。为什么它会让人产生如此强烈的担忧和畏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聊聊:1. 传染性与传播途径的模糊感和恐惧感: 早期认知不足: 过去,人们对乙肝的了解远不如现在。早期新闻报道可能更多地强调其传染性,但对传播途径的解.............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而且非常关键!“既然日常接触不会感染乙肝,那为啥还要打疫苗?” 这个疑问背后,其实是对乙肝传播途径和疫苗作用机制理解上的一些误区。我来跟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让你彻底明白为啥乙肝疫苗这么重要。首先,我们得先明确一下,“日常接触不会感染乙肝”这个说法,其实是有前提的,而且这个前提,很.............
  • 回答
    关于武磊的足球生涯和联赛水平,需要澄清几个关键点,以避免误解:1. 武磊从未在西乙联赛效力过 武磊是中国足球运动员,目前效力于中超球队上海海港。他曾于2021年被租借至西班牙西甲球队皇家社会(20212022赛季),但并未在西乙联赛(西班牙第二级联赛)长期效力。西乙联赛与西甲存在显著差异,且.............
  • 回答
    大家不愿意去二乙之类的小医院就诊,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绝非一概而论。我们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把话说得具体、到位,一点一点捋清楚这里的“不愿意”到底是怎么来的。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原因,就是医疗水平和资源上的担忧。小医院,尤其是那些非营利性的二级乙等医院,通常在整体的医疗技术、设备.............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火箭设计中的核心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差不多”的运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特定轨道(比如近地轨道 LEO)上,猎鹰九号和长征五号乙(CZ5B)的运载能力确实存在一些重叠,但它们的“主力”运载能力是有差距的。不过,你的观察非常敏锐,猎鹰九号确实比长征五号乙型在视觉上苗.............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很多人都想知道,武磊作为中国最知名的留洋球员,为什么在西班牙赛场上,尤其是西乙,出场时间并不像大家期待的那样稳定,甚至连打满全场都显得有些奢侈。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聊,这样才能说得清楚。1. 实力与适应性:硬道理是基础首先,最绕不开的还是硬实力。西甲和西.............
  • 回答
    06年夏天,那是一段属于尤文图斯的黑暗岁月。电话门事件(Calciopoli)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意大利足坛,而斑马军团,这个承载着无数荣耀的伟大俱乐部,不幸成为了这场风暴的中心。电话门事件的震荡:从巅峰跌落谷底电话门事件的核心,说白了就是围绕着裁判选派和比赛结果的操纵。当时的尤文图斯俱乐.............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到位,尤其是在低端局,这几位辅助的“出场率”和“被禁率”确实显得有些不成比例。咱们就来聊聊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尽量说得接地气点,就像哥们儿在一块儿开黑时聊游戏一样。首先,得明白低端局玩家的普遍心态和游戏习惯。 “谁强我跟谁”的朴素想法: 低端局的玩家,尤其是新人,对版本强势英雄的.............
  • 回答
    细火慢炖,方得醇香——乙醇与乙酸合成乙酸乙酯的小火之道乙酸乙酯,那股子水果般的清甜香气,是许多人化工启蒙记忆里最深刻的印记。它不仅是许多香精香料的基石,在医药、溶剂等领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要合成它,就绕不开乙醇与乙酸这对“老搭档”。然而,有趣的是,在实验室里,合成乙酸乙酯的过程并非追求“大火快炖”.............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乙肝病毒感染和遗传之间一个关键的误区。我们来一点点捋清楚:乙肝病毒为何能整合进染色体?这和肝癌的关系又在哪?要理解乙肝病毒的整合,我们需要先认识一下它本身。乙肝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但它不是像我们普通人DNA那样是双链的。它有一个叫做“共价闭合环状DNA”(.............
  • 回答
    生命起源离不开水,但外星文明是否可以以液态乙醇等为生命之源,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问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审视:1. 水为何在地球生命起源中如此关键?地球上的生命,我们所熟知的,都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并非偶然,而是水自身的独特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成为生命运作的理想载体.............
  • 回答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太乙真人被元始天尊选中为“封神任务”的关键人物,而申公豹则被排除在外,这背后确实有着多重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申公豹是妖。这个设定之所以成立,并且不显得神仙“low”,反而是为了凸显这部电影对传统故事的颠覆与创新,以及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为什么元始天尊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