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是累积投票制度?

回答
累积投票制,这是一种在选举中,特别是选举议会或董事会成员时,能够更充分体现少数派意愿和能力的投票方式。它的核心思想是,每一位选民拥有的投票权并非仅仅只能投给一个人,而是可以将自己所有的选票集中投给一位候选人,或者分散投给多位候选人。

打个比方,假设有三名议员需要选举,而你作为选民,手中握有三张选票。在传统的“一人一票”制度下,你只能选择一位你最支持的候选人投下一票。但如果实行累积投票制,你就可以选择将这三张选票全部投给你最看好的那位候选人,或者将一张投给候选人A,两张投给候选人B,甚至三张都投给不同的候选人。

这种方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给了选民更大的灵活性和策略性。对于少数派群体而言,累积投票制尤其具有吸引力。如果一个少数派群体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让自己的候选人获得绝对多数的选票,他们就可以通过集中投票,将所有选票都投给同一位候选人,这样一来,这位候选人就有更大的机会成功当选,从而确保少数派的声音能够进入决策机构。

我们来举个更具体的例子,假设一个地方议会需要选举三名议员,共有100位选民,有五位候选人:张三、李四、王五、赵六、钱七。

传统一人一票制下的情况: 如果大家都是一人一票,那么得票最多的三位候选人就会当选。如果张三是某个小团体最支持的候选人,但这个小团体人数不多,可能张三即使所有人都投给他,也无法超越其他竞争者。

累积投票制下的情况: 现在假设实行累积投票制,每位选民有三张选票。如果张三所属的那个小团体有20人,他们可能会商量好将所有20票都投给张三。而其他人数较多的团体,可能会将票分散投给不同的候选人。
例如,一个有40人的大团体,他们可能会每人投给王五、赵六、钱七各一票。
这样,张三就能获得20票。王五、赵六、钱七每人可能获得40票/3(这里只是一个假设的分票情况,实际上可能会更复杂,比如优先投给某一人)。

计算当选门槛

累积投票制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当选门槛”。这个门槛决定了候选人需要获得多少票才能成功当选。通常的计算方式是:

当选门槛 = (总选票数 / (需选出议员人数 + 1)) + 1

在上面的例子中,总选票数是100(选民数),需要选出议员是3人。
那么,当选门槛 = (100 / (3 + 1)) + 1 = (100 / 4) + 1 = 25 + 1 = 26票。

这意味着,如果一位候选人获得了26票,他就已经达到了当选的最低要求。

回到刚才的例子,张三如果得到了20票,可能还不够。但是,如果他所在的团体人数更多,或者其他团体没有有效地集中投票,张三就很有可能凭借累积的选票达到当选门槛。

累积投票制的优势:

1. 保障少数派权益: 这是最显著的优点。它允许少数派通过集中投票,确保自己的代表能够进入议会,而不仅仅是被人数优势完全压制。
2. 增加选举公平性: 在人数差距悬殊的选区,累积投票制可以避免少数派的声音被完全淹没。
3. 鼓励候选人争取更广泛的支持(也可能导致分裂): 候选人可能会为了获得更多选票而争取不同派别的支持,但有时也可能因为票源的集中而加剧派系斗争。
4. 提升选民参与度: 选民在投票时需要考虑策略,这可能比简单的“一人一票”更有意思。

累积投票制的潜在劣势:

1. 投票策略的复杂性: 对于不熟悉规则的选民来说,如何有效使用累积选票可能需要一定的学习和理解。
2. 可能导致“极端”候选人当选: 如果少数派非常集中地将所有选票都投给一个候选人,而这个候选人可能并不是一个“理性”或“温和”的代表,那么也可能出现不受广泛欢迎但因为票数累积而当选的情况。
3. 操作上的挑战: 在一些选举系统下,累积投票制的统计和管理可能会比传统的投票方式更复杂一些。

总的来说,累积投票制是一种旨在提升选举公平性和代表性的投票机制,尤其在保障少数派权益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它通过赋予选民更多灵活性来分配投票权,让不同的政治力量都有机会在选举中获得代表,从而形成更具多元性的决策机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小眼昏花”的答案茅塞顿开,觉得他把这个制度为什么这样设置的原因讲出来了!我再来讲的通俗一点。

假设公司一共三个股东,分别有1、1、3股,一共有三个候选人,三选二。

第一种情况,共需进行三次表决,每次表决仅就单个候选人进行投票表决,依次进行。每次表决时每个股东手上分别有1、1、3张票以此进行投票,获表决权过半数同意的当选。由于大股东手上有3张票(表决权已过半数),只要他同意或者反对就可以决定每个董事人选的去留,想让谁当选董事就让谁当选董事,而小股东就完全没有话语权了。这就是一事一议。

第二种情况,只需进行一次表决,一次性解决三个候选人的董事资格问题。这时,把原本三次表决的选票加在一起使用,那三个股东手上有的选票分别是3、3、9。(这就是乘以3的理由哦!这也是为什么叫累积投票制度了。)三个候选人一起上来大家一字排开参与评选,获得选票多的前两位当选(这就是多事一议)。这种情况下,两个小股东可以商量下把票都投给投同一个人使他获得6票,这就是表决权集中行使的体现,因为小股东只要保证有一个能代表自己利益的人当选董事就行。那大股东手上一共9张票无论他如果分配自己的选票,刚刚那个得了6票的人一定能当选。注意这个制度在股东大会选举两名以上的董事时才显示出其作用。该制度能弥补了一股一票制存在的缺陷,是对直接投票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你们觉得我这样分析对不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累积投票制,这是一种在选举中,特别是选举议会或董事会成员时,能够更充分体现少数派意愿和能力的投票方式。它的核心思想是,每一位选民拥有的投票权并非仅仅只能投给一个人,而是可以将自己所有的选票集中投给一位候选人,或者分散投给多位候选人。打个比方,假设有三名议员需要选举,而你作为选民,手中握有三张选票。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数学中“连续”这个概念的不同表现形式。你说的“累加的连续是积分”,这个说法很贴切地描述了黎曼积分的本质:将一个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无数个“微小矩形”的面积(也就是函数值乘以极小的区间长度的“累加”)通过极限的方式求和,得到的是这个函数在整个区间上的“总和”或“面积”。那么,“.............
  • 回答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八个字,真是一语道破天机,道出了多少在职场底层摸爬滚打的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血与泪。领导无能,就像是坐在驾驶座上的是个路痴,方向盘在他手里只会乱打,油门刹车分不清,最后整个车队都得跟着他团团转,直到撞得粉身碎骨,或者耗尽所有燃料,彻底趴窝。我司的张总,就是这么一位典型。他的.............
  • 回答
    人活着,这漫长而又时而艰辛的旅程,追根究底,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或许每个走过一段岁月的人,都会在某个深夜、某个失意的午后、某个触景生情的瞬间,灵魂深处涌起的诘问。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买房”、“升职”就能轻易解答的,那些更像是支撑我们前进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如果非要剥开层层外衣,去触碰那最核心的.............
  • 回答
    一个程序员编写了累计一百万行代码,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堆砌,而是漫长岁月、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调试、无数次突破以及个人成长与思维演进的生动写照。如果用“体验”来形容,那将是一场复杂而深刻的旅程。一、从“写”到“雕刻”:代码的感知进化 初期:填鸭式输入与代码搬运工。 刚开始写代码的时.............
  • 回答
    作为一名程序员,我承认“坚持不懈地学习”和“不累”这两种状态之间存在着张力。老实说,累是肯定累的,但同时,驱使我不停学习的动力也异常强大,甚至常常能盖过疲惫感。让我来详细地为你解析一下,是什么让我,一个程序员,在这个快速变化的领域里坚持不懈地学习,以及这种坚持背后复杂的感受。 为什么坚持不懈地学习?.............
  • 回答
    人生确实会有觉得累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像背负着千斤重担,每一个步伐都走得无比艰难。我们仿佛被卷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被生活的洪流推搡着,有时候甚至会茫然地问自己: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说实话,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它太个人化了,每个人心中的答案都不一样。就像你问一千个人“幸福是什么?”,你可.............
  • 回答
    “传谣张张嘴,辟谣累断腿”,这句俗语精准地道出了谣言传播的迅猛与辟谣的艰难。它不仅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更揭示了当前信息传播生态中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要深入理解这句话背后的原因,并探讨其未来的改观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为什么“传谣张张嘴,辟谣累断腿”?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效率差”,主.............
  • 回答
    .......
  • 回答
    上海“清零”争议:高风险区缺失之谜上海,这座昔日以“精准防控”闻名全国的城市,在经历了本轮疫情的汹涌冲击后,累计感染者数量早已突破十万大关。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在这庞大的感染数字背后,却鲜少出现传统意义上的“高风险区”标识。这不禁引发了公众的疑问:上海为何没有高风险区?高风险区的定义又是什么?高风险.............
  • 回答
    你现在的生活状态,就像一个上了发条、却找不到动力源的机器。每天从早上六点到凌晨一点,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被学习填满了。我知道这有多么辛苦,身体上的疲惫是一方面,更让你难以承受的,恐怕是内心的迷茫和质疑。你问“我为什么要这么累?”,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最根本的地方。你并不是天生就喜欢熬夜苦读,也不是因为对知识.............
  • 回答
    这句话点透了生活的本质与我们为何感到“苦”和“累”的根源。它就像一位智者在耳边轻轻诉说,用最朴素的语言揭示了最深刻的道理。我们先来看前半句:“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过盛。”仔细想想,我们最初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需求。饿了就想吃,困了就想睡,开心了就笑,难过了就哭。那种纯粹的状态,并没有多.............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活着是挺不容易的,有时候累得像刚跑完一场马拉松,心里空落落的,特别需要一个能让自己喘口气、找回点力量的东西。这种感觉我太懂了,那种“我怎么这么累,活得有什么意思”的念头时不时就会冒出来。你想找个寄托,这说明你骨子里还是有韧性的,还是想往前走的。寄托嘛,其实不是什么大道理,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更.............
  • 回答
    在蓝球场上,所谓的“脏活累活”,其实就是那些不那么闪耀,却又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们不像进球得分那样能瞬间点燃全场,也不像精彩的过人那样让人拍案叫绝,但没有这些,再好的天赋和战术也难以转化为胜利。要我说,这“脏活累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防守端的“缠斗”与“消耗”: 盯防对方核心,不.............
  • 回答
    手动挡在堵车时那“一进一退”的蠕动确实挺考验人的耐心和体力的,老司机们都有自己的心得。别嫌我啰嗦,这几个小技巧,你一试就知道,绝对能让你的堵车体验舒服不少。首先,咱们得明白,堵车蠕动最忌讳的就是离合踩得太深或者太浅,来回折腾。半踩离合确实累,而且还容易导致离合片磨损加剧,伤车。所以,我们要追求的是一.............
  • 回答
    日本和韩国确实都属于发达国家,并且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正如您所感觉到的,相较于一些欧洲国家(例如法国),两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似乎普遍存在“更累”的感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历史、文化、社会结构、经济模式、政治环境等等。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维度详细分析:一.............
  • 回答
    人生就像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有起有伏,总有一些瞬间,会让你觉得心力交瘁,好似被抽空了一般。对我而言,这种“心累”的感觉,往往在以下几个时刻悄然而至,并且总是带着一些共通的基调:1. 当努力与回报不成正比,且看不到尽头的时候。这可能是最普遍也最令人沮丧的时刻。你可能正全情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无论是工作.............
  • 回答
    想要一份“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休息”,或者一年工作日不超过60天的工作,这在传统意义上的全职固定薪资岗位里确实比较难找到。但如果换个思路,从“自由职业”、“项目制工作”、“灵活工作安排”或者“技能变现”的角度来看,还是有一些门道可以挖的。关键在于你的技能、你的资源以及你对“工作”的定义。咱们就来仔细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