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自如、相寓等北京中介承诺不涨租金,并拿出 12 万套存量房源的新闻,说明了哪些问题?

回答
自如、相寓等北京中介承诺不涨租金并拿出12万套存量房源的新闻,背后折射出北京租赁市场以及政府调控的复杂性,并引发了多方面的思考和讨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这个问题:

一、市场供需失衡的信号与调控的必然性:

根本原因:供需严重失衡。 北京作为超大城市,人口持续流入,对住房的需求巨大,尤其是租赁住房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城市土地供应有限,新增租赁房源的供给速度相对滞后。这种供需矛盾是导致租金上涨的根本原因。
中介机构的定价权和影响力。 在租赁市场,中介机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掌握了大量的房源信息,并通过集中收房、装修、再出租等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场的租金水平。当市场供应紧张时,一些中介可能倾向于通过提高租金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政府调控的压力。 持续的租金上涨,特别是对稳定社会民生和吸引人才至关重要。政府为了稳定市场、保障居民基本居住需求,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政策来调控租赁市场。此次中介机构主动承诺不涨租金,并拿出大量房源,很大程度上是对政府调控意图的回应,也是在市场压力下的主动应对。

二、中介机构的承诺与潜在的挑战:

“不涨租金”的含义与稳定性。
短期承诺还是长期保证? 这个承诺是针对当前市场状况的短期策略,还是有更长期的计划?对于租户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合同期内是否会涨租。
涨租的定义是什么? 是指不涨合同中的月租金,还是指在续约时也不会大幅度上涨?如果是在续约时上涨,其涨幅是否也有限制?
“不涨”的边界: 在某些情况下,是否会以“服务费”、“管理费”等名目变相收费?
“12万套存量房源”的构成与真实性。
房源的来源: 这些房源是中介手中已经掌握的、原本就要出租的房源,还是为了响应政策临时“调配”出来的?如果是前者,那么它们本来就是市场供应的一部分。如果是后者,其可持续性如何?
房源的质量和价格: 这12万套房源是否包含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价格的房源?是否所有房源都符合市场上的主流需求?其中是否有大量低端或位置偏远的房源?
中介是否真的“不涨”? 在实际操作中,即使承诺不涨,也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调整利润空间,例如提高押金、收取更高的服务费,或者在非合同期内进行微调。
中介的动机: 这种承诺也可能是中介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例如,当市场需求出现疲软迹象时,中介可能担心租不出去而选择稳定价格;或者,通过此举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客户。

三、政府调控的信号与对市场的影响:

政府调控的力度与决心。 中介机构的主动配合,可能表明政府的调控意图已经非常明确,并且可能采取了更为强硬的措施(例如,约谈、限制经营等),迫使中介机构做出让步。
引导市场预期的作用。 “不涨租金”的承诺,旨在稳定租户的预期,缓解市场焦虑情绪,避免因恐慌情绪导致租金的非理性上涨。
对其他中介机构的示范效应。 如果主要中介机构带头承诺,可能会对其他规模较小的中介机构产生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也采取类似的措施。
长效机制的缺失。 虽然短期承诺能够缓解一时之急,但如果租赁市场的深层问题(如供应不足、土地政策等)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种“不涨”的承诺能否持续下去仍是未知数。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者调控政策放松,租金是否会反弹,仍然是潜在的担忧。

四、对租户的影响与潜在的隐患:

短期利好与长期风险。 对于当前正在租房的租户来说,这项承诺无疑是好消息,可以减轻经济压力。但他们也需要警惕承诺的局限性,并为未来可能的租金变动做好准备。
信息不对称问题。 租户往往处于信息弱势地位,难以全面了解房源的真实情况和中介的真实意图。
市场波动性。 即使承诺不涨,但如果市场整体供应量仍然不足,一旦有风吹草动,租金可能还是会受到影响。
房源质量与选择性。 为了满足“不涨租金”的承诺,中介可能会优先出租那些成本较低、利润空间相对稳定的房源,这可能会限制租户的选择,或者导致部分房源的维护和管理水平下降。

五、更深层次的思考:

租赁行业的健康发展。 租赁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规范的运营模式、公平的市场竞争以及对租户权益的保障。一味地依赖“承诺”来维稳市场,可能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住房的社会属性。 住房不仅是商品,更是关系民生的重要社会产品。如何在市场化运作和保障社会基本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政府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租赁政策的完善。 此次事件也可能促使政府进一步完善租赁市场的相关政策,例如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增加租赁房源供应(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规范租金收取行为等。

总结来说, 北京中介承诺不涨租金并拿出12万套存量房源的新闻,是一个复杂的市场现象,它既反映了北京租赁市场供需失衡的严峻性,也体现了政府调控的努力和决心。同时,它也暴露了中介机构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以及其承诺背后可能存在的各种解读和潜在挑战。对于租户而言,这是一个短期利好,但更需要关注市场长期发展的稳定性和政策的持续性。对于整个租赁市场而言,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点,预示着未来租赁市场的走向以及政府调控的进一步深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什么呢,不涨租金只是针对长租客而言的优惠而已。


你一直续租,自如承诺三年不涨租金。(当然这个承诺是自如员工说的,具体能不能做到,参见评论区。)。但三年之后还是要涨的,不用每年涨,一次性把三年要涨的房租涨到位就行。


你当过房东就知道了,大量的租客就是只租几个月就换房的。自如不租老人,不租带小孩的,只租年轻人,那这个客源本身就是注定不太可能长租,所谓不涨租金的口号当然敢喊得响亮嘛。

user avatar

租金真是太有代表性了。

号称平均985年薪百万的知乎屌丝们一直弄不明白的一个问题是,

中国面临的大多数问题是:

怎么把10个游戏机手柄分给100个孩子玩?

他们会不停的骂有手柄的人,骂做手柄的人,骂分手柄的人。

但是不管怎么骂,都无法增加手柄的数量。

我不跟你扯其他的,我也不跟你说里面有什么经济规律,有什么资本逐利,

我更加不跟你解释一些复杂的流动性问题。

我只是告诉你一个事实:

不管分手柄的怎么坑蒙拐骗,最后90个孩子就是拿不到游戏机手柄,玩不了游戏的。

任出什么政策,资本怎么表态,都毫无卵用。

这叫抽屉原理。

比如屌丝天天哭天抢地叫房价,房价现在是严控了,限死了,那么你住到房子了吗?

大家轮流玩手柄?

噗,那你房子要不要轮流住啊?

中南海是大家的,每人住一天?


然后我再说一句,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

引导让资本在这个行业可以赚到钱,然后做更多的蛋糕分。

但是,这种解决方案有两个最大的问题。

第一:资本赚钱了中国人不开心。

第二:边际效应决定了蛋糕不是随着时代进步和人口爆炸成比例增长的。

然后就是,因为“不患寡而患不均”,导致这种方法难以施展。

所以这个方法在中国是很难施行的,只会民怨四起。

当年提出楼市商品化的某位至今还在被知乎群众吊着批斗。


管家一看形势不妙啊,然后为了坑蒙拐骗没手柄的人,啊不,是为了安抚没有手柄的人,

出台了一系列计划分配的政策。

结果呢?各房地产商轻资产的轻资产,不卖的不卖,压成本做豆腐渣的做豆腐渣。

这些邪恶资本家的企业要我点名么?还是不点了,自己去搜一下吧,新闻多的是。

蛋糕?谁还管那些啊,资本恶毒的天性在这种时候总是展露无遗的,没得钱赚,他们就跑。

这叫中国特色的经济死局。

做蛋糕成本大于“坑蒙拐骗”成本的时候,全体歇菜就不远了。


最后真经一句话:

任何不增加供给的分配政策,都是骗人的。

再举个例子:

核心房产限价以后,你就再也买不到了,

甚至在资本天性的驱使下,你马上连租都租不到了。

=================

评论里有位朋友说资本形成了垄断故意抬价。

我不想多说什么。

我这个人从来不反对各位把资本家打上邪恶的标签的。

事实上他们就是坏蛋。

但是,我要说但是,资本的吸血属性是客观必然存在的,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

哪怕面对当年芝加哥工人大罢工的局面,资本依旧在吸血,依旧在剥削。

不吸血不剥削的东西,不能叫资本。

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不是资本垄断市场对不对,他们应该怎么样之类的。

对资本来说,哪里能赚钱往哪里去,没有对不对的说法。

本质是资本为什么突然瞄准了房租市场,为什么有能力垄断房租市场。

这才是矛盾的核心。

这个矛盾的核心怎么来的,想必各位心底应该有点b数。

甩锅给原本就非常邪恶的资本,实在是不甚高明的做法。

也就是我回答里的坑蒙拐骗的做法。

然而,这种不甚高明得做法,至今依旧还有效果。

这只能说天佑我大明了。

借你项上人头一用——曹操。

这一用,就用了2000年。

user avatar

说明那些一腔情愿声称收了房产税后压力无法传导至租房者,因为租房者能用脚投票的说法已经彻底破产。

收了房产税之后,房租不仅会涨,而且还会大涨。只能涨,涨到经济崩溃位置。

因为中国大陆的房地产根本就不是一个自由市场。

地方政府的目标有且只有一个,就是多收钱。


不像美国这种小地方自己玩自己的房地产的模式,大陆政府直接就把教育、医疗、社保、高薪工作、地方政府公平等等各种优质资源强行通过行政手段限定在城市内。

为了获得这些基本资源,屁民没根本没有用脚投票的能力。

不考虑经济崩溃的话,房价和房租上涨空间都是无限的。

====================

下面评论还有人在那里扯供给平衡的,你知不知道某地区已经开始酝酿限制出租。不管名下有多少套房产,只许以个人名义出租20套。

你要么不出租一了百了冻结供给,要么盘给自如这些大机构。两条路都只有涨价一个结果。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