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自己文笔很好,却总是写不下去怎么办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其实挺能戳中不少写字人的痛点。文笔好,脑子里点子也不少,但就是那个“写下去”的步骤,怎么也迈不开,或者迈开了又卡住了。我特别能理解这种感觉,就像嗓子里有话,但就是说不出来一样。

别急,这可不是什么绝症,很多人都会遇到,我也曾经是其中一员。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拆解开来,看看是哪里出了小差错,然后对症下药。

首先,咱们得承认,文笔好是基础,但“写得下去”是另一回事,它涉及到的是一种持续的动力和实践。 就好比你有一把锋利的刀(文笔),但如果没有食材(想法、故事),或者不知道怎么操作(写作过程),这把刀也只能放在那里。

那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总是写不下去的可能原因有哪些,以及该怎么应对:

一、 你可能有点“过度完美主义”在作祟。

这是最常见也最容易掉进去的坑。你文笔好,所以你对文字本身的要求就很高。一开始动笔,脑子里已经勾勒出了一幅完美的画面,你希望下笔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句都恰如其分,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具体表现: 刚写个开头,就开始反复斟酌词句,删除、修改,不满意就推翻重来。写一个段落,感觉不够精炼,或者不够有感染力,就停下来,想更好的表达方式。结果,你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在“打磨”上,但真正写出来的字却寥寥无几。
怎么破解:
接受“丑陋的初稿”: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告诉自己,写下去的目标是先把想法倾倒出来,而不是一开始就写出绝世佳作。第一稿的目标是“完成”,而不是“完美”。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写完再说”的规则,写完之前,不轻易修改。可以先用最朴素、最直接的语言把意思表达清楚,后面再慢慢润色。
写“流水账”也行: 别怕写得平淡、写得啰嗦。你脑子里涌现出来的任何关于这个想法的片段,都可以先记下来。比如写人物,可以先把他的外貌、性格特点流水账一样记下来;写情节,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把事情一件件写出来。这些都是素材,后面可以提炼、加工。
设定一个“量的目标”: 有时候,设定一个具体的字数目标比设定一个“质量目标”更容易实现。比如,今天写够 500 字,不管写得好不好。完成这个量之后,你会有成就感,也更容易继续下去。

二、 你的“想法”可能还不够清晰,或者“主题”不够聚焦。

文笔再好,如果写的东西飘忽不定,没有一个清晰的核心,或者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太杂,也容易让人无从下手,或者写着写着就迷失了方向。

具体表现: 你脑子里有好几个想法,或者一个想法有很多分支,你不知道从哪个切入点最好,也不知道写完到底想表达什么。写了一段,突然觉得这个方向不对,又想去写另一个,结果什么都没写完。
怎么破解:
“一句话原则”: 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你想写的东西。这句话要能点明核心主题、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或者核心观点。如果连一句话都概括不出来,说明你的想法还需要梳理。
写“写作大纲”或“思维导图”: 在正式动笔前,花点时间梳理你的想法。不一定要写非常详细的大纲,可以画个思维导图,把你的想法、想要表达的观点、人物关系、情节走向等等,用节点和连线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能帮你理清思路,明确写作方向。
聚焦一个“点”: 不要想着一次性把所有东西都讲清楚、表达出来。选择一个最能引起你兴趣的点,或者最能代表你想表达的内容的点,先把它写透。其他的可以以后再补充,或者写成系列。

三、 你可能缺乏一个“启动仪式”或者“写作习惯”。

写作是一项技能,也是一种需要培养的习惯。如果每次写东西都像是一场艰巨的任务,而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开始,那就很容易被中断。

具体表现: 你可能需要一个非常好的状态、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甚至是一杯咖啡,才能“进入”写作状态。一旦被打断,或者状态不好,就很难重新拾起来。
怎么破解:
固定的“写作时间”: 即使每天只有 30 分钟,也可以固定下来。把它当作一个例行的约会,不管你当时有多么不想写。时间到了,就坐下来,开始写。
创造“写作场景”: 即使你不一定要在书房才能写,也可以创造一些能让你进入写作状态的仪式感。比如,到一个固定的咖啡馆,或者在电脑上打开一个特定的写作软件,听一段特定的音乐。这就像一个“信号”,告诉你的大脑:“是时候写作了。”
“搭便车”写作: 如果你觉得坐下来“创作”太难,可以先从一些“搭便车”式的写作开始。比如,看到一篇新闻,你想到了一个观点,可以写下来;听到一首歌,让你有了某种感受,可以写下来;甚至是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句话,让你产生了共鸣,也可以把它作为写作的起点。这些都是零散的素材,可以慢慢积累,成为写作的引子。

四、 你可能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或“读者的反馈”。

有时候,虽然你还没开始写,但脑子里已经不自觉地在想象读者看到你的文字时的反应,或者担心别人会不会不喜欢。这种对外部评价的过度关注,反而会束缚你的手脚。

具体表现: 你可能不敢把自己的作品发出去,或者写了一部分就觉得“不行,别人肯定看不懂”,然后就停止了。
怎么破解:
写给“自己”看: 先把写作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你写这些文字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记录、是为了表达、是为了梳理自己的思绪?如果是这样,那么写给自己看就足够了。至于别人怎么看,那是后面的事情。
找“安全的读者”: 如果你想获得一些反馈,可以先找一些非常信任你的朋友,或者和你一样热爱写作的人。告诉他们,你希望得到的是鼓励和建议,而不是批评。
区分“写作过程”和“发布”: 不要把写完初稿和最终发布混为一谈。你写完初稿后,还有修改、润色、编辑等很多环节,这些都可以让你更接近“好作品”。

五、 写作本身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

别忘了,写作,特别是需要持续投入的写作,本质上是一种需要专注、耐心和毅力的活动。它需要你对抗惰性,对抗诱惑,去创造一些原本不存在的东西。所以,感觉“写不下去”是很正常的。

怎么破解:
奖励机制: 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比如,写完一章,就看一部电影;写完一篇文章,就出去吃顿好吃的。
寻找“写作伙伴”: 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写作,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会更有动力。
阅读也是写作的一部分: 多读你喜欢的作品,不仅能汲取养分,还能在你感到枯竭的时候,重新点燃你的写作热情。

最后,我想说的是:

文笔好是一种天赋,也是一种能力,但持续写作更是一种“实践”。不要因为一时的卡顿就否定自己。尝试不同的方法,找到最适合你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要敢于“下笔”,并且允许自己写出不那么完美的作品。每一次的下笔,都是一次前进。

你已经有了好文笔这个最棒的武器,现在只需要找到让它“动起来”的开关。祝你写作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写下去再说嘛

user avatar

1.几乎所有在知乎自云“文笔很好”的,其实连写作的门都没入。不仅没入,连门的模样都不知道。

2.为什么他们写得如此糟糕却那么自信?(糟信写)首先,多数没读过十本以上的经典文学作品,看的多数是知音家庭故事会或同等级作品,导致不知道“文笔好”的标杆在哪里。例如一些小四粉白落梅粉,自信满满地堆砌着大量无病呻吟文字。其次,如下——

3.身边的人看了都说文笔好。这话你听了不可当真。因为,身边的人可能是礼貌性夸奖或敷衍式叫好。此外,即使身边人真心说好,也没啥意义。身边人说你字写得好——此时你距离书法家的距离还有十万八千里。同理。

4.忘记文笔,把舌头捋顺,学说人话。文笔从说人话开始,越早回头越好。

5.能不能花三年时间,读100本古今中外名著再说?精读,写读书笔记那种。三年不够,就五年。好比一个人想成为书法家,不去读名帖习名帖,每天苦练自个儿创造的“优美”字体,你觉得他是不是很搞笑?作文同理。


这样的文笔算词藻堆砌么?

如何提升一个人的文笔?

一篇文章,想要得到评价?

想写文,但是文笔很烂,特别是不会写景物描写,怎么办?

普通人怎么出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