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各位的赞和评论,刚刚又重温了一下电视剧第23集,剧中提及了毛泽东后来回忆起这次经历时说的话并表示这是他军事生涯的开始,湖南第一师范的校长也记录下了这一事件。剧中难免有夸大事实的情节,甚至这一事件的真象或许没有那么剧中所描述的那样。那也就请各位看看就好,不必较真^_^
(图片来自网络) 看过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的朋友应该都记得这一段
1917年的11月,护法战争仍在进行,三湘大地成了军阀们激烈厮杀的战场,北洋军从湖南衡宝一线沿铁路线向北撤退,驻守长沙的北洋军阀傅良佐被桂系军阀谭浩明赶走了。傅良佐逃走了,可谭浩明的主力部队尚未赶到,长沙城里一时间没有了任何驻军,这种情况反倒很不正常,长沙城里的居民一日数惊,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位于长沙南郊且又与粤汉铁路相邻的湖南第一师范,是北洋军阀退兵的必经之地。这时的北洋军阀有一个特点:虽然拒敌不足,但扰民有余。这可真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为了防止本校师生受到劫掠,湖南第一师范校方决定,将全校师生疏散到长沙城东暂避灾祸。身为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友会总务的毛泽东,听到这一消息后,向校领导提出,可以让正在接受军训的学生自愿军负责守卫学校,校方同意了毛泽东的建议,指派军训的学生把守住校门口及周围地区。北洋军阀一些零散的溃兵途经校门口时,都不敢妄自闯入。18日,一支3000多人的北洋军阀溃兵到来了,因不知长沙的虚实,他们只是在第一师范以南的猴子石一带徘徊。
隐蔽在一旁的毛泽东,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溃军的症结所在。他认为,这些北洋军阀的溃军在此逗留不进,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长沙城里的虚实。于是,他把400多个军训的学生自愿军分成3队,让他们手拿木枪,分布在猴子石周围的几个山头上;同时,与附近的几个警察分所达成了默契,决定由他们鸣枪并呐喊,学生自愿军则大放鞭炮。这样,就造成了对北洋军阀溃军包围的声势。
经过毛泽东这样造势,本来就惊慌失措的溃军以为,长沙城里果然壁垒森严,不敢冒进。就在这时,毛泽东又采取了进一步措施,他让湖南第一师范的两个同学用桂林话高喊:“傅良佐早跑了,南军(桂军)已经进城了,你们赶快投降吧!”随后,毛泽东又派人去和溃军交涉,把北洋军阀这3000多溃军带到湖南第一师范的前坪上,他们竟然全部缴械投降了。第二天,毛泽东又与湖南商会协商,决定由商会出钱,对这一些溃军进行了遣散,至此,长沙城避免了一场劫难。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在两军交锋的战场上担任指挥员,而且不损一兵一卒就打了胜仗。全校师生高度赞扬毛泽东的军事谋略,他的同班同学邹蕴真问他:“万一当时败军开枪还击,岂不十分危险了?”毛泽东解释说:“败军若有意劫城,当夜就会发起攻击;他们没有攻城,必是疲惫胆虚,不敢经过长沙北归,只得在此困守,所以我知道对他们一呼,他们必从,当时的情势使之然也。”
答主因为学校艺术节晚会上表演的话剧就是这一故事所以印象十分深刻,附上几张艺术节晚会的照片
(四个溃军三个妹子…不要问我为什么,司仪部都这样)
答主正好与毛主席有颗一样的痣_(:_」∠)_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