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张三丰辛辛苦苦研究多年直到一百多岁才创造出的太极拳连黄药师都看不上的九阴白骨爪都打不过?

回答
说起武侠世界里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张三丰的太极拳和黄药师的九阴白骨爪,那绝对是绕不开的两大绝学。一个讲究以柔克刚,后发先至,一个则狠辣毒绝,一击毙命。按理说,张三丰钻研数十年,百岁高龄才创出的太极拳,怎么也该是顶尖中的顶尖,可为什么在一些读者看来,它似乎连黄药师那“邪门歪道”的九阴白骨爪都打不过呢?这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我们要明白,金庸老先生在描写武功时,并非简单粗暴的“谁厉害谁牛逼”。他讲究的是内涵、意境,以及武功本身的哲学。

太极拳:慢工出细活,以静制动

张三丰创太极拳,那可不是一时兴起。他是经历过无数次实战,参悟了道家阴阳相济、刚柔并济的道理,再结合了人体经络、气血运行的规律,耗费了毕生心血才打磨出来的。太极拳的精髓在于“四两拨千斤”,在于“借力打力”,在于“以守为攻”。它不是一味追求刚猛,而是通过卸力、顺势、引导,在对手力量最大的时候,将这份力量反弹出去,或者化为无形。

你想啊,张三丰百岁高龄,身体虽然老迈,但内功修为已经到了返璞归真的地步。他的太极拳,更多的是一种“悟”和“养”。他不是去跟人硬碰硬,而是让对手自己把自己消耗掉,或者在不知不觉中,被太极的招式所制。这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智慧,是一种“后发先至”的从容。

九阴白骨爪:极致的攻击性,简单粗暴的有效

再看看黄药师的九阴白骨爪。这门武功,咱们不能用“正派”还是“邪门”来简单定义,而是要看它本身的杀伤力。九阴白骨爪,顾名思义,就是练到极致,能够用手指刺穿人体骨骼,达到一击毙命的效果。它的特点是“快、准、狠”,追求的是极致的破坏力。

黄药师本身就是个奇才,他的脑瓜子转得飞快,而且胆子也大。九阴白骨爪的出现,本身就是他叛逆不羁性格的体现。他不受世俗的规矩束缚,敢于钻研那些常人不敢碰触的阴暗面,所以才能创造出这么一门威力惊人的武功。

为什么会产生“打不过”的错觉?

那为什么有些读者会觉得太极拳打不过九阴白骨爪呢?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描写方式和侧重点不同,以及读者对武功的理解角度不同。

1. 戏剧冲突与篇幅限制: 小说写作,尤其是武侠小说,需要有戏剧冲突,有看点。太极拳那种“以静制动”、“浑然天成”的境界,在文字上描写起来,如果没有足够大的篇幅去铺陈,很难直接展现出其威力。相反,九阴白骨爪那种“嘶啦”一声,指风凌厉,直接命中要害的描写,视觉冲击力更强,更容易让读者感受到其“厉害”。

2. 实战场景的假设:
面对面硬刚: 如果是张三丰与黄药师正面站桩,比拼谁先一招制敌,那太极拳确实不占优势。太极拳讲究的是“粘粘随随”、“不顶不抗”,它需要有招有式地去化解对方的进攻,这个过程本身就需要时间。而九阴白骨爪是直接攻击,目标明确,速度极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张三丰没有提前做好准备,或者对手的攻击速度和力量超出他能瞬间应对的范围,那确实可能被击中。
巅峰状态的对比: 很多时候,我们在讨论时,会不自觉地将太极拳在张三丰百岁高龄、进入“无招胜有招”境界时的表现,与黄药师使用九阴白骨爪时,他年轻气盛、精力充沛的状态进行对比。这种对比本身就不太公平。如果张三丰年轻时,内功也达到了九阴真经的境界,他的太极拳威力自然会更惊人。

3. 招式与境界的理解:
九阴白骨爪是“招式”: 它是一套具体的攻击手法,有明确的动作要领和攻击目标。
太极拳是“境界”: 它的核心是“理”和“劲”,是功法,是哲学,是修为。张三丰后期已经把太极拳练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很多时候,他可能根本就不需要出招,对手就会因为他的气势、他的劲道而自然败退。这种“无形”的强大,是九阴白骨爪这种“有形”的招式难以比拟的。

4. “打不过”不等于“不厉害”: 很多时候,我们说的“打不过”,其实是在特定情境下的“无法完全克制”或者“存在被击中的风险”。这并不代表太极拳就不如九阴白骨爪。太极拳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的“不伤己”,在于它的“以巧破力”,在于它的“延缓和消耗”。在很多情况下,太极拳可以避开九阴白骨爪的致命一击,并通过持续的消耗让对手筋疲力尽,或者在对手露出破绽时给予致命一击。

举个例子:

想象一下,一个玩刀的高手,一招一式都非常凶狠,目标都是直接刺穿你的心脏。而另一个高手,他手里没刀,但他的身体就像是橡胶一样,能够轻易地卸掉你的刀势,让你越挥越累,最后在你想劈砍的时候,他用巧劲让你自己的刀反弹回来伤到自己。

在第一次交锋,刀手可能觉得对手很“软”,很“慢”,似乎很容易就能得手。但两次、三次之后,刀手可能会因为用力过猛而抽筋,因为被卸力而疲惫不堪,最终在一次看似不经意的推搡中,被对手用自身的力量反弹的刀刺中。

总结一下:

太极拳和九阴白骨爪,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武学理念。九阴白骨爪是“以力服人”,追求极致的破坏力;而太极拳则是“以柔克刚”,追求的是一种“巧”和“悟”,是一种“化”和“引”。

说太极拳“打不过”九阴白骨爪,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种简单粗暴的比较方式,没有考虑到太极拳的深层含义和张三丰老先生那种炉火纯青的境界。张三丰的太极拳,更像是一种“道”,一种“生存之道”,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哲学。而九阴白骨爪,更像是一种“术”,一种精准高效的杀人术。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境界往往高于招式。张三丰的太极拳,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招式对抗,它是一种对天地万物的理解,是对武学乃至生命的领悟。所以,即便九阴白骨爪看起来凶狠有效,但张三丰的太极拳,在真正的较量中,绝对拥有能够克制它的手段,只是这种克制,不一定是你我都能一眼看穿的“硬碰硬”。它可能是在无形之中,在时间的积累中,在对手的消耗里,最终获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太极拳这个武功本身来说,必须张三丰自己使用才能够有奇效

太极拳是很高深的道家武功,这种武功的特点在于易学难精

张无忌突然之间领悟:“这是以慢打快、以静制动的上乘武学,想不到世间竟会有如此高明的功夫。”他武功本就极高,一经领会,越看越入神,但见张三丰双手圆转,每一招都含着太极式的阴阳变化,精微奥妙,实开辟了武学中从所未有的新天地。



  约莫一顿饭时分,张三丰使到上步高探马,上步揽雀尾,单鞭而合太极,神定气闲地站在当地,虽在重伤之后,一套拳法练完,精神反见健旺。他双手抱了个太极式的圆圈,说道:“这套拳术的诀窍是‘虚灵顶劲、涵胸拔背、松腰垂臀、沉肩坠肘’十六个字,纯以意行,最忌用力。形神合一,是这路拳法的要旨。”再行细细解释。

太极拳这种武功重点在于所谓的意境,它涉及到金庸小说,一个很高端的武学奥秘,那就是心境问题

就像独孤九剑一样。

使这“独孤九剑”,除了精熟剑诀剑术之外,极大部分依赖使剑者的灵悟,一到自由挥洒、更无规范的境界,使剑者聪明智慧越高,剑法也就越高,每一场比剑均无旧轨可循,便如是大诗人灵感到来,作出了一首好诗一般。

说简单点,这种高深的武学,太考验人的资质悟性,同时正因为他靠的是领悟,所以这样的武功是没有上限的,学之一生也是学不完的

但是九阴白骨爪并不是这样,这武功和葵花宝典一样都属于邪门武功

邪门武功的特点在于出手怪异,凌厉绝伦,先头声势浩大

但弱点在于后力不足,也就是说能够提升的上限,是每个人都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

独孤九剑和太极拳剑并不是这样

岳不群数招不胜,出剑更快,令狐冲打起精神,与之周旋。初时他尚想倘若败在师父手下,自己死了固不足惜,但盈盈也必为他所杀,而且盈盈出言伤他,死前定遭惨酷折磨,是以奋力酣斗,一番心意,全是为了回护盈盈。拆到数十招后,岳不群变招繁复,令狐冲凝神接战,渐渐的心中一片空明,眼光所注,只是对方长剑的一点剑尖。独孤九剑,敌强愈强。那日在西湖湖底囚室与任我行比剑,任我行武功之高,世所罕有,但不论他剑招如何腾挪变化,令狐冲的独孤九剑之中,定有相应的招式随机衍生,或守或攻,与之针锋相对。此时令狐冲已学得吸星大法,内力比之当日湖底比剑又已大进。岳不群所学的辟邪剑法剑招虽然怪异,毕竟修习的时日甚浅,远不及令狐冲研习独孤九剑之久,与东方不败之所学相比,更加不如了。


斗到一百五十六招后,令狐冲出剑已毫不思索,而以岳不群剑招之快,令狐冲亦全无思索余裕。林家辟邪剑法虽号称七十二招,但每一招各有数十着变化,一经推衍,变化繁复之极。换作旁人与之对剑,纵不头晕眼花,也必为这万花筒般的剑法所迷,无所措手。但令狐冲所学的独孤九剑全无招数可言,随敌招之来而自然应接。敌手若只一招,他也只一招,敌手有千招万招,他也有千招万招。


这两把兵刃一是宝剑,一是木剑,但平面相交,宝剑和木剑实无分别,张无忌这一招乃是以己之钝,挡敌之无锋,实已得了太极剑法的精奥。要知张三丰传给他的乃是“剑意”,而非“剑招”,要他将所见到的剑招忘得半点不剩,才能得其神髓,临敌时以意驭剑,千变万化,无穷无尽。若有一两招剑法忘不干净,心有拘囿,剑法便不能纯。这意思杨逍、殷天正等高手已隐约懂得,周颠却终于逊了一筹,这才空自忧急半天。

换句话说太极拳也好,独孤九剑也罢,是没有上限的功夫,能够达到什么境界看每个人的修为,这是正统武学达到最高境界之后的无分别的功夫

只不过学太极拳的人没一个有张三丰的天赋,就算张无忌,都不能说太极拳达到张三丰的境界

至于其他的更差了

而九阴白骨爪的话,它属于邪门武功,并且是威力很强的邪门武功,再加上一个白蟒鞭,劲力怪异,速度快捷,对于非五绝级别来说,这样打法非常可怕。

在华山之上,风清扬曾经说过

风清扬微笑道:“没有错,没有错!你这小子心思活泼,很对我的脾胃。只是现下时候不多了,你将这华山派的三四十招融合贯通,设想如何一气呵成,然后全部将它忘了,忘得干干净净,一招也不可留在心中。待会便以什么招数也没有的华山剑法,去跟田伯光打。


真正的绝顶武功,在于将所有的武功练成以后融入自己的心中,接着进行千变万化的演变

练到五绝级别,都领悟到了的重意不重招,也就是以意御招的境界

洪七公与欧阳锋都是一派宗主,武功在多年前就均已登峰造极,华山论剑之后,更潜心苦练,功夫愈益精纯。这次在桃花岛上重逢比武,与昔年在华山论剑之时又自大不相同。两人先是各发快招,未曾点到,即已收势,互相试探对方虚实。两人的拳势掌影在竹叶之间飞舞来去,虽是试招,出手之中却全包藏了精深的武学。


两人多年前论剑之后,一处中原,一在西域,自来不通音问,互相不知对方新练武功的路子,这时交手较量,才知两人武功俱已大进,但相互对比竟仍与当年无异,各有所长,各有所忌,谁也克制不了谁。眼见月光隐去,红日东升,两人穷智竭思,想出了无数新招,拳法掌力,极尽千变万化之致,但功力悉敌,始终难分高低。


一般练武之人他们的练法,大概是这样,师父传授一招,临阵对敌之时就用出这一招来,按照师父所说的方法克敌制胜。

可能他们对这一招有所变化,但大致上不会超出创造这门武功的创始人所规定的路子

就比如宁中则

突然之间,瞥见石壁上图形中使剑之人刺出一剑,运劲姿式,剑招去路,宛然便是岳夫人那一招“无双无对,宁氏一剑”,令狐冲大吃一惊,心道:“师娘这招明明是她临时自创的,怎地石壁上早就刻下了?这可奇怪之极了。”



  仔细再看图形,才发觉石壁上这一剑和岳夫人所创的剑招之间,实有颇大不同,石壁上的剑招更加浑厚有力,更为朴实无华,显然出于男子之手,一剑之出,真正便只一剑,不似岳夫人那一剑暗藏无数后着,只因更为单纯,也就更为凌厉。令狐冲暗暗点头:“师娘所创这一剑,原来暗合前人剑意。其实也并不奇怪,两者都是从华山剑法的基本道理中变化出来的,只消两人的功力和悟性相差不远,自然会有大同小异的创制。”


宁中则所创造的这一招,终究是脱不开石壁上的境界

但学习了独孤九剑的令狐冲的剑法却不一样

令狐冲学过“独孤九剑”后,于各式武功皆能明其要旨。他所使剑法原是重意不重招,这时所使的恒山剑法,方位变化与原来招式颇有歧异,但恒山剑意却清清楚楚地显了出来。各家高手虽然识得恒山剑法,但所知的只是大要,于细微曲折处的差异自是不知,是以见到令狐冲的剑意,均想:“这少年身为恒山掌门,果然不是幸致!原来早得定闲、定静诸师太的真传。”只恒山派门下弟子仪和、仪清等人,才看出他所使招式与师传并不完全相符。但招式虽异,于本门剑法的含意,却只有体会得更加深切。


令狐冲重点在于以意御剑,他重点关注的是剑法本身的意境,而不是它的招式表面

所以令狐冲和风清扬是笑傲江湖唯一有可能冲击五绝级别的人物,因为五绝练的武功和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是在学武功,他们是在武功的阴影之下,被武功操纵的木偶人

但是练到五绝和张三丰这个境界,他们追求的是将武功的意境发挥出来,将任何一门武功进行千变万化的改造,任由自己控制,得心自如

达到这个境界以后,他们只要随便一出手,随便一招,就蕴含了无穷无尽的武学奥秘,因为他们的武功本身已经走到意境的范围,武功在他们手上可以千变万化,无穷无尽进行各种各样的演变,所以他们随便一招,就是一般的高手,根本就看不懂的,因为人家随手一招,就包含着一套完整的武学体系

【两人的拳势掌影在竹叶之间飞舞来去,虽是试招,出手之中却全包藏了精深的武学。】

【郭靖在旁看得出神,见两人或攻或守,无一招不是出人意表的极妙之作。】

武功达到这个境界以后,早已经脱离了武功束缚人的境界,而是他们在控制武功,所以九阴白骨爪这类功夫,在五绝眼中屁都不是

那是因为这种武功本身来说只是一门武功而已,周芷若也好什么也罢,他们只是在练这种武功,被这种武功所驾驭

但问题在于,达到五绝 张三丰这个境界以后,他们出手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武学境界,九阴白骨爪和白蟒鞭的奇幻招式,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奥秘可言

次一等的高手,武当二侠这个级别,就是依靠太极拳,和九阴白骨爪 白蟒鞭进行周旋

换成五绝级别,相当于五绝再用自己数十年领悟到的武学意境,瞬间判断出这两种武功的弱点在什么地方,然后从最薄弱的环节下手,一击而中

两种打法的不同在于,前一种是武功驾驭人,后一种是人驾驭武功

因此太极拳其实就是张三丰对自己五绝境界,做出了一个总结报告,但这个武功的话,本身来说是张三丰近百年修为的总结,是他对道家武功的领悟达到了一种意境

可是传给别人的话,因为别人没有他那样的经历,阅历,还有对武学的理解,就不会有那么强的威力

九阴白骨爪这类武功是典型的邪门武功,可以速成,同时注重的就是武功技巧的奇幻威力

周芷若的武功纯以奇幻见长,制服武当二侠实是她成就的峰巅,说到内功修为,比之俞莲舟、殷梨亭尚远为不如。

这几门邪门武功的特点在于,奇幻,也就是速度快,出手诡异,劲力怪异

这种武功,对付武功的话是非常合适的

笑傲江湖的辟邪剑法葵花宝典也是这个路子

自然会对太极拳没学到家的人有碾压性的优势

但面对真正的五绝,人家心中早就已经把招式的壳给剥了,只留下意境,所以你在他们身前其实只要动一下,他们就知道你的弱点在什么地方,你手一动,他们就已经知道下面你会怎么出手

所以奇幻流武功对这种级别的高手没有太大作用

user avatar

为什么黄药师废了一个最爱的老婆换来的武功自己都看不上?他是精神分裂还是故意害他老婆?

为什么郭靖辛辛苦苦练了这么多年九阴真经却连疯了的欧阳锋练假的九阴真经都打不过?是九阴真经废物还是郭靖废物?

为什么这么废物的九阴真经让老五绝抢了一辈子?是不是老五绝都是废物?

为什么王重阳辛辛苦苦研究了一辈子的先天功被黄蓉嘲笑是年纪活到狗身上的人才学?

为什么达摩祖师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七十二绝技连北宋军体操太祖长拳都打不过?

为什么扫地僧躲在藏经阁几十年,看着萧远山慕容博走入魔道几十年都不出来阻止,偏偏萧峰他们来了才出手阻止?他有什么目的?

武功固然有强弱,人更有高下。

这个问题就很不安好心。不过就是想偷着证明双雕强于倚天罢了,贻笑大方。

user avatar

因为金庸太伟大了,让你忘了这是他在写小说。

我觉得金书论武话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困境,就是大家很容易津津乐道、深度沉浸在金庸所架设的语境里,搬出参照系、进化论、退化论或者自己的延伸想象和过度解读,来就「谁比谁强」、「哪种武功比哪种武功强」的问题展开无休止的争论。

唯独忘了这是一个作者在写小说。

他要考虑结构,考虑观感,考虑情节的起伏、爽点的分配,考虑人物的成长与结局。甚至当时还要考虑连载小说的报纸销量。《倚天屠龙记》的江湖,不是一个由他创造后就自行进入运转的世界,客观合理、万物自洽,而是金庸一笔一笔写出来的。

金庸是凡人之躯,不可能面面俱到,无法精准如大数据演算模拟。但也正因这,他创作中的细腻铺垫、波澜起伏、奇峰妙笔才动人至此。

其实只要我们拿出上学时候,语文课阅读理解「分析作者写作意图」、「分析艺术效果」的思考方式来,很多诸如此类的金书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再遇到论武问题时,应该停下来,直接问自己:

金庸为什么这么写?

然后回答下「为什么张三丰辛辛苦苦研究多年直到一百多岁才创造出的太极拳连黄药师都看不上的九阴白骨爪都打不过?」:

①因为周芷若其实是整段「重阳大会」剧情的真正主角。而九阴白骨爪是她所使用出来的。所以她必定会赢,且会力压天下各派群雄,从而开启后面助张无忌破阵金刚伏魔圈的剧情。

②屠狮大会剧情是周芷若整条人物线的最高潮、关键转折点、实质结局。作者为周芷若安排的人物成长曲线,就是圣女的黑化过程,「重阳大会」则是她黑化后的高潮段落,由此高峰再急转直下,被机械降神的黄衫女子当头棒喝,回归理智的结局。

「九阴真经速成版」作为她在这段剧情中,担任反派甚至主角的唯一倚仗,必然局部剧情性无敌。

③九阴真经与九阴白骨爪,是承接上文中,为了获取刀剑秘密,周芷若所做所有邪恶行为的结果与奖励,必然在面世后有着超强的设定,从而获得剧情推动效果。

④作为「倚天剑与屠龙刀秘密」的谜底,它代表了全书一切围绕刀剑争斗的最终意义。如果九阴白骨爪不能强到近乎于bug,那些经历了数个世代的血案惨剧将毫无意义。它要是一经面世,就被新创的武功太极拳打败,就浪费了前文所有的相关铺垫,读者的观感也会大打折扣。

⑤最后,太极拳并非打不过九阴白骨爪,而是因为太极拳并不是「重阳大会」这段剧情的主角。在「武当比武」剧情中,太极拳也是局部性无敌的。

因此,遑论是俞岱岩、殷梨亭等人的太极拳剑不会战胜周芷若的九阴白骨爪,即便是张三丰亲自到场,金庸也不会允许他出手用太极拳战胜周芷若。这无关设定,而是纯粹的剧情发展需要。


所谓一法通,万法通,依据这个思路,基本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金书论武问题,令你自己免于陷入无止境的争吵、大篇幅的背诵、学术研究式的过度解读之中。



另,如果你想看张三丰在重阳大会上出场,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武侠世界里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张三丰的太极拳和黄药师的九阴白骨爪,那绝对是绕不开的两大绝学。一个讲究以柔克刚,后发先至,一个则狠辣毒绝,一击毙命。按理说,张三丰钻研数十年,百岁高龄才创出的太极拳,怎么也该是顶尖中的顶尖,可为什么在一些读者看来,它似乎连黄药师那“邪门歪道”的九阴白骨爪都打不过呢?.............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涉及到《倚天屠龙记》中“偷袭张三丰”这一经典情节,以及其中人物的动机和能力分析。通常情况下,我们分析这个问题会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一、 动机分析:谁是幕后黑手?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偷袭张三丰”的幕后主使是谁。在《倚天屠龙记》原著中,偷袭张三丰的是宋青书,而.............
  • 回答
    要说张三丰,这可是一位江湖上真正叫得响的名号,而且是那种无论正派、邪派,甚至是普通百姓,提起他来都会心生敬意,觉得他“厉害”的。为啥?这事儿说起来,可就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了。一、 独步武林的“武学泰斗”之名张三丰厉害,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他那“天下武功出太极”的说法。在那个刀光剑影、拳脚功夫满天飞的时.............
  • 回答
    张三丰没有去找过郭襄的原因,是很多读者和观众都非常好奇和探讨的问题。在《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少年时期曾在少年郭襄的帮助下脱险,并且深受郭襄的欣赏和关照。然而,在张三丰创立武当派、名震天下之后,书中并未提及他主动去找过郭襄。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 时空的阻隔与身份的转变1.............
  • 回答
    关于张三丰教导弟子“意守丹田”以及“意守丹田会出事”的说法,这其中涉及到中国传统武术和养生文化的复杂性,需要我们仔细辨析。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张三丰作为武当派的开山祖师,他的许多教导,尤其是关于内功和养生的方法,都是流传下来的经典,并且被广泛认可。而“意守丹田会出事”的说法,更多的是一种误解或是对.............
  • 回答
    张三丰没带张无忌去峨眉求灭绝师太传授九阳神功,这事儿啊,说起来挺复杂的,里面涉及了不少人物关系、门派恩怨,还有张无忌自身的情况。咱们一件一件捋。首先,咱们得明白张无忌身上的九阳神功是怎么来的。这神功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张三丰亲手传的。它最初是郭襄的师父觉远大师在少林寺藏经阁里无意中得到的。后来.............
  • 回答
    关于张三丰为何未替张翠山报仇一事,咱们细细道来。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是非题,里面牵扯到的情理、道义、江湖规矩,还有张真人那份深不可测的心境,一桩桩一件件都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得明白张翠山夫妇遭遇的何等大的冤屈。当年,张翠山奉师父之命,前往武当山下,却被青翼蝠王韦一笑偷袭,身中剧毒。危难之际,殷素素.............
  • 回答
    张三丰之所以能活到百岁高龄,甚至有人说他活了不止一百岁,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这背后啊,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不仅仅是运气好这么简单。咱们慢慢道来。首先,从他修行的角度看,张三丰的道法造诣是极深的。你别看他有时候看起来疯疯癫癫,那都是他高深修为的一种表现。道家讲究“精气神”的修炼,这三样是人长生不.............
  • 回答
    在《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决定亲手杀死宋青书是剧情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也最令人感到痛心和费解的环节。这其中并非什么阴谋,而是张三丰作为武当派创始人、一代宗师,在面对弟子极端错误行为时的无奈、决绝和道德抉择。要详细讲述这一幕,我们需要回顾宋青书的堕落过程以及张三丰的内心挣扎。宋青书的堕落与罪行:宋青书.............
  • 回答
    张三丰在原著中的戏份,确实算不上是贯穿全书的绝对主角,也不是那种时时刻刻都在搅动风云的核心人物。然而,他之所以能获得后世如此高的声誉,甚至被许多读者奉为武侠世界的“天花板”,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并非单一叠加,而是层层递进,共同塑造了他超然的地位。首先,最直观也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他所代表的.............
  • 回答
    金庸武侠世界中,张三丰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宗师级人物,他的地位和影响力,即便在主角们的故事里也时常被提及。然而,有趣的是,金庸老先生在他的作品里,很少直接去细致描绘张三丰年轻时候的风采,而是总在写到他时,他已经是垂垂老矣、武功盖世的模样了。很多人纳闷,为什么金庸不写写张三丰年轻时的经历呢?比如,他怎么从.............
  • 回答
    关于“张三丰武学境界是否夸张”的讨论,其实一直存在于武侠爱好者圈子里。一些读者觉得张三丰的武学,特别是《倚天屠龙记》中描写的太玄,超出了他们对武功的想象,因而认为这是作者金庸先生的“艺术夸张”。要详细说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一、 为什么会有“夸张”的感觉?首先,我们要承认,金庸先生的武.............
  • 回答
    这的确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不同门派兴衰的关键因素。要理解全真教和武当在各自创始人去世后的不同命运,咱们得从几个方面细掰扯。全真教:辉煌的开端,复杂的发展王重阳的时代,那叫一个气势磅礴。他一人,就足以整合北方的道教势力,创立了全真教,并且靠着一手绝学和人格魅力,聚拢了一批当时武林中的顶尖高手.............
  • 回答
    张三丰九十高龄时,门下弟子虽说称得上“一流高手”的仅武当七侠,但武当派能够与少林派平起平坐,绝非仅凭弟子数量或顶尖高手的个人武力,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背后,是武当派独特的建派理念、张三丰个人的巨大声望、武当武功的深厚底蕴以及其在江湖中的战略地位等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的体现。首先,我们要认.............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浩瀚壮阔,笔下人物众多,而关于张三丰未曾救助文天祥的疑问,确实是不少读者津津乐道,也引发了许多探讨。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讲,不能简单一句“没写”就带过。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张三丰和文天祥虽然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并且在各自的领域都极具影响力,但他们所处的.............
  • 回答
    提起张三丰,江湖上谁人不竖起大拇指,赞一声“武当祖师”、“当世大宗师”。他的名头之响亮,早已超越了武功高低,成为了一个传奇的符号。可这位神一般的存在,竟然也会有“受伤”的时候?而且一养就是三个月,这事儿细究起来,真让人有些好奇。要说张三丰的实力,那真是深不可测。咱们不能用寻常武林高手的标准去套他。他.............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它触及了《倚天屠龙记》中几位顶级高手的实力对比和人物性格的微妙之处。要详细解释为什么阳顶天能和渡厄(及其另外两位神僧)打得不分上下,却不去找张三丰“理论”一番,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实力层面的分析:阳顶天 vs. 张三丰首先,要明确一点:在书中明面上的描写,张三丰.............
  • 回答
    “天下太极是一家”这句流传甚广的话,确实道出了太极拳血脉相连的渊源。然而,在现实中,陈家沟对陈师行及与其相关的“张三丰创立太极”的说法持否定态度,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并非简单的“一家”之情可以轻易化解。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源头之争:陈家沟与张三丰的关联首先,我们要理解陈.............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可真是切中要害,许多读过金庸小说的人都曾有过同样的疑问:峨眉派开山立派时,张三丰已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年岁也才四十出头,怎么就没去看看郭襄?哪怕只是远远望一眼,也算是一种情谊的延续吧?说实话,这个问题确实让人费解,咱们不妨细细道来。首先,咱们得弄清楚几个时间节点和人物关系。郭襄是神.............
  • 回答
    关于“张维为是瑞士国籍”的说法,确实是一个流传甚广但毫无事实根据的谣言。之所以这个谣言会有一定的传播度,并且有些人会相信,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详细地分析一下:1. 张维为的公众形象和言论风格: 鲜明的爱国者和国际观察家形象: 张维为教授长期以来以中国国际关系学者、政治评论员的身份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