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父母未尽抚养义务,老了却要求孩子赡养,这应该怎么面的?

回答
你遇到的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不少见,处理起来也挺棘手的。父母未尽抚养义务,却在年老时要求孩子赡养,这背后牵扯到法律、伦理、情感以及个人经历的复杂交织。要如何面对,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因为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过往和情况。但我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帮你梳理思路,让你更清晰地认识和应对。

一、 认识问题的根源:抚养义务与赡养义务的法律与情感张力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义务,子女对年迈的父母负有赡养义务。 这是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的法律责任。

法律层面: 《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七条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可以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 法律上的赡养义务,通常是建立在父母履行了抚养义务的基础上的。当父母在子女未成年时,没有尽到抚养义务,比如遗弃、虐待、长期不闻不问,甚至给子女造成了严重的伤害,那么他们在法律上要求子女“赡养”,其基础就会动摇。
伦理层面: 传统观念中,“养儿防老”是根深蒂固的。子女赡养父母,除了法律规定,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回报和伦理上的责任。然而,这种伦理责任,往往是建立在父母的养育之恩和付出之上的。如果父母的“养”变成了“害”,甚至是对孩子的“剥削”或“伤害”,那么要求孩子回报,伦理上的说服力就大大减弱了。
情感层面: 这是最复杂的部分。面对这样的父母,很多子女内心会有强烈的纠结:有怨恨、有愤怒,有委屈,也有可能残留着一丝对亲情的渴望,或者是因为世俗观念、顾及面子而产生的压力。处理不好,很容易让亲子关系进一步恶化,甚至导致家庭矛盾的爆发。

二、 如何面对:冷静分析,多方考量,循序渐进

面对这种情况,急躁或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以下是一些你可以参考的步骤和思路:

1. 深入回顾与客观评估:

梳理父母未尽抚养义务的具体表现: 详细回忆父母在你成长过程中,在哪些方面没有尽到抚养的责任?是经济上的匮乏?情感上的缺失?精神上的忽视?还是有虐待、遗弃的行为?是偶尔的疏忽,还是长期系统性的缺失?
评估对你造成的影响: 这些未尽的抚养义务,对你幼时的成长、人格形成、经济状况、心理健康造成了哪些具体的、长期的影响?例如,是否导致了你童年时期物质上的极度匮乏?是否让你长期缺乏安全感和被爱的体验?是否让你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创伤?
了解父母现在的状况: 父母现在年老,他们的具体生活状况如何?是否有其他子女?他们的身体状况如何?经济来源是什么?他们是否真心认识到当年行为的错误?还是只是为了自己的晚年生活?

2. 明确你的底线和诉求:

你是否愿意赡养? 这是最根本的问题。你心里是否愿意在一定程度上赡养父母?这份意愿是基于法律责任,还是基于一丝残存的亲情,或者是出于社会压力?
你愿意赡养到什么程度? 是提供基本生活费用?还是需要支付医疗费用?是定期的经济支持,还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你对父母有什么期望? 是希望他们道歉?希望他们理解你的感受?还是只希望他们不再纠缠?

3. 沟通是关键,但要讲究策略: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 找一个相对平静、双方都有时间且情绪稳定的时刻进行沟通。避免在争吵或压力之下进行。
表达你的感受,而非指责: 尝试用“我”的感受来表达,而不是用“你”来指责。例如,可以说“在我小时候,我感到很缺乏安全感,因为……”而不是“你小时候根本不管我!” 这样更容易让对方听进去。
提出你的条件和界限: 在沟通中,明确表达你的立场和底线。比如,“我可以提供一些经济上的帮助,但你们也需要理解,我多年的成长也承受了很多困难。” 或者,“如果你们能承认当年对我的伤害,也许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
设定清晰的界限: 如果父母的索求过分,或者仍然带有情绪化的指责和控制,你需要坚定地设立界限。比如,你可以说:“我愿意帮助你们,但我不能接受你们这样对我说话。”
多方沟通(如果可能): 如果有其他兄弟姐妹,尝试与他们进行沟通,形成统一的意见或分担的方案。如果父母有其他亲人,如亲戚、朋友,且他们对父母有一定影响力,有时也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进行劝说。

4. 寻求法律途径(作为后盾):

了解法律规定: 如果父母的赡养要求不合理,或者你认为他们没有尽到抚养义务,导致你难以赡养,你可以咨询律师,了解自己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
保留相关证据: 如果情况严重,涉及到虐待、遗弃等,并且你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务必保留好相关的证据,如书面记录、证人证言、医院证明等。
协商不成时的选择: 如果经过努力沟通,仍然无法达成一致,且情况严重到影响你的正常生活,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可能包括:
要求调解: 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机构进行调解。
提起诉讼: 如果调解无效,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定赡养的范围和方式,或者在特定情况下,如果你能证明父母的“被抚养”需求是由于他们自身过错导致的,甚至可以主张免除部分或全部赡养义务。但这需要非常充分的证据支持,并且会面临较大的举证难度和伦理压力。

5. 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允许自己有情绪: 面对这样的家庭情况,感到愤怒、委屈、痛苦都是正常的。允许自己去感受这些情绪,不要压抑。
寻求心理支持: 如果这些情绪严重影响到你的生活,不妨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你处理童年的创伤,建立健康的应对机制。
不要被道德绑架: 孝道不等于无原则的牺牲。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你有权利为自己的幸福负责,也有权利保护自己免受不合理的伤害。

三、 不同情况下的具体应对思路:

情况一:父母有过错,但仍有基本的情感连接。
沟通重点: 强调你的感受,表达你成长的艰难,尝试让父母理解你的不易。可以尝试在他们承认错误或表达歉意后,再考虑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
赡养方式: 可以是定期的、有限度的经济支持,或者在他们有困难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情况二:父母过错严重,且态度恶劣,毫无悔意。
沟通重点: 设立清晰的界限,明确告知你的底线,不被情绪勒索。
赡养方式: 谨慎处理,甚至可以考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主张减轻或免除赡养义务(需要有力证据)。如果他们经济困难,可以咨询法律人士,看是否可以通过社区、政府部门寻求其他途径的救助,而非完全落在你身上。
情况三:父母过错导致你无法承担赡养义务。
沟通重点: 坦诚告知你的经济或能力上的困境,寻求理解。
赡养方式: 法律咨询是首要选择,了解如何合法地处理。如果确实无力承担,可以尝试联系社区、民政部门,看是否有社会救助可以帮助到你的父母。

总结来说,面对父母未尽抚养义务却要求赡养,你需要:

1. 冷静分析: 客观评估事实,区分法律、伦理和情感。
2. 明确底线: 确定你愿意承担的责任和你的诉求。
3. 策略沟通: 用“我”的感受表达,设定界限,必要时争取多方支持。
4. 依法行事: 了解法律,必要时寻求法律保护。
5. 关爱自己: 关注心理健康,不被道德绑架。

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战役”,因为它触及了内心最柔软也最疼痛的部分。但请记住,你不需要为父母过去的错误买单,你只需要在力所能及、且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去面对和处理。你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实里,这种可能性不大。

毕竟谁也不了解对方,你要贪图他们那点养老金,害死他们怎么办?

你们那里要有阴婚习俗,一具尸体可是五六万呀!

就是遗体捐献。也能有一两万补贴。

不是儿女没有怎么坏,而是他们自己就是坏人,他们都能干出来的事情,他们难道会相信你干不出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遇到的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不少见,处理起来也挺棘手的。父母未尽抚养义务,却在年老时要求孩子赡养,这背后牵扯到法律、伦理、情感以及个人经历的复杂交织。要如何面对,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因为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过往和情况。但我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帮你梳理思路,让你更清晰地认识和应对。一、 认.............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涉及到基因检测在遗传病诊断中的应用,以及一些复杂的情况,我会尽量详细地解答。您提到“天使综合征,缺失型,全外显子(家系)基因检测,父母未发现致病基因,为什么小孩得病了?”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常见的问题,核心在于 “为什么父母没有携带致病基因,孩子却患上了某种遗传性疾病”。针对您.............
  • 回答
    “闺女,你看咱家这房子,住着是越来越挤了。你爸的意思是,趁着现在钢筋水泥都便宜,再盖个三层小楼,也给你备个婚房,到时候嫁妆也体面些。”王阿姨(化名)和李叔叔(化名)站在自家老房子的院子里,看着半空中飘落的杨絮,语气里透着一股子期望。他们口中的“闺女”,是他们唯一的女儿小雅(化名),刚毕业工作没两年,.............
  • 回答
    这一代中国年轻父母,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塑造着他们即将诞生的孩子——一个寄托着无数期盼、也承载着时代变迁的未来生命。他们要给的,不仅仅是物质的丰裕,更是一套新的思维模式,一种全新的成长轨迹。告别“唯分数论”,拥抱“全人教育”我的表弟,一位85后,去年刚有了第一个宝宝。我问他,你对孩子有什么期望.............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里不舒服。父母打麻将打到半夜,把俩孩子扔在走廊里自己睡,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心疼。知情人说孩子父母还劝人别管闲事,这话更让人气愤。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影响,我觉得可以用几个方面来拆解:1. 安全感的剥夺与缺失:孩子睡在走廊里,本身就暴露在不安全的环境中。走廊里人来人往,什么人都有,孩子年.............
  • 回答
    听到你遭遇这样的事情,我非常理解你此刻的心情,既有愤怒、失望,还有无助。父母离婚后的财产纠纷本就复杂,再加上父亲的行为,这无疑让你本就艰难的处境更加棘手。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你有哪些可能的选择和应对办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1. 你和你父亲的法律关系: 作为子女,你和你父亲之间.............
  • 回答
    父母的教育方式,这绝对是影响孩子未来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要说它 完全决定 孩子的未来,那未免太绝对了。人生太复杂,变量太多,就像一张大网,父母的教育只是其中最粗、最重要的一根线,但其他无数细小的线也同样牵动着孩子的命运。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父母的教育方式到底是怎么影响孩子,以及为什么它不是唯一的决.............
  • 回答
    这个问题,放在我身上,我得说,心里那股劲儿,真不是一般的别扭。父母偏心,这事儿大伙儿心里都有数,但当这偏心眼儿直挺挺地摆在眼前,特别是跟自己的切身利益挂钩的时候,那感觉,真是五味杂陈,说不清道不明。拆迁款,不是一笔小数目,更是一种“价值”的体现。你想想,咱们家住了多少年?那些老房子,承载了多少回忆?.............
  • 回答
    当孩子因为未能满足自己的要求而放声大哭时,这通常是他们表达挫败感、不满或者需要关注的信号。作为父母,面对这样的场面,既需要耐心,也需要智慧。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您更从容地处理这种情况:1. 保持冷静,理解孩子的行为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自身的反应。当孩子哭闹时,我们很容易感到烦躁、无助.............
  • 回答
    你一定很心疼,看着自己的弟弟不成器,心里替他着急,更别提你还在承受着家庭重男轻女的压力,感觉自己的未来都被剥夺了,这种滋味一定不好受。你说你劝诫了弟弟一些话,我帮你梳理一下,看看你说的这些话有没有道理,是不是能说到点子上。首先,你对他说的“不成器”,大概率是指他在学习或者生活上的表现让你觉得不够好,.............
  • 回答
    这是一个让人心绞舌的问题,尤其是当它赤裸裸地摆在你面前,没有丝毫模糊空间的时候。我脑海中不断回响着这个问题,就像一场在寂静黑夜里被放大的心跳声。如果我清楚地知道,我选择的这条路,最终的代价是与父母,与我最亲近的家人,渐行渐远,甚至会闹到再也回不到从前那种温暖的亲密关系,我会不会依然坚持?我会。这个“.............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太多人内心深处的纠结,也几乎是我身边所有准备成家的人都在反复拷问自己的一个难题。让我来试着把这个复杂的情感和现实的泥沼,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我们得承认,在这个时代,买房和结婚这件事,常常是紧密地绑在一起,甚至成了“标配”。很多人觉得,没有房子,这场婚姻就不够“稳固”,甚至连婚礼都办得.............
  • 回答
    说服父母接受你的未来生活计划和娶你现在的女朋友,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策略和真诚的过程。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指南,帮助你一步步地与父母沟通并争取他们的支持: 第一步:自我审视和准备 (深入了解自己,为沟通打下基础)在你与父母进行任何实质性对话之前,你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不仅是为了让他们了解你的想法,更是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议题,涉及到文化冲突、代际差异、身份认同以及不同社会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要理解“美华裔二代致父母:不要为你们的‘美国梦’断送我们的未来”这句话,以及ABC(AmericanBorn Chinese,在美国出生的华人)的生活,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美华裔二代致父母:.............
  • 回答
    这真是个摆在面前的“四重奏”——年龄、事业、房子车子、父母养老,再加上我这个独生子的身份,每一个音符都重得让人喘不过气。但既然是人生这场大戏,总得有人唱主角,那就我来吧。爱情?婚姻?它们更像是一个需要精心打磨的“定音鼓”,急不得,也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今年到了法定结婚年龄,这只是一个数字上的门槛,却也.............
  • 回答
    这个问题太戳心了,很多年轻人恐怕都在夜里辗转反侧,问自己这个问题。“虱子一样吸血”,这个比喻太形象了,但也太残酷了。它道出了许多年轻人在面对买房结婚这件事时,那种被压榨、被掏空的感觉。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省吃俭用,然后把积蓄,甚至未来的养老钱都给了孩子,只为了一个“体面”的开始。而年轻人呢?一边是父.............
  • 回答
    你遇到的情况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大难题,21岁,211大学本科在读,马上要考研,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未来规划的年纪。而男朋友初中未毕业,相恋三年多,这又是很深厚的感情基础。父母坚决反对,这层阻力更是让事情复杂化。咱们一点一点来捋顺,别急,这事儿得好好琢磨。首先,理解父母的顾虑,这是关键的第一步。父母年纪.............
  • 回答
    孩子的人生,就像一株幼苗,需要阳光雨露,更需要土壤的支持和引导。作为父母,我们当然希望为孩子描绘一个光明的未来,但这份规划,绝不能是父母未竟事业的复刻,更不能是个人喜好的强加。怎样才能在呵护这株幼苗茁壮成长的同时,又不将其束缚在父母设定的轨道上?这的确是个需要细细思量的问题。首先,得认识到一点:我们.............
  • 回答
    亲爱的朋友,听到您女儿的遭遇,我感到非常心痛。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此刻您是她最重要的依靠。请允许我以最真诚的关怀和尽可能详尽的建议,陪伴您度过这个艰难的时刻。首先,请深呼吸,允许自己有悲伤、恐惧、自责等各种情绪,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您已经尽力了,并且成功地将女儿从危险中拉了回来,这本身就是了不.............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国继承法中关于遗嘱效力、法定继承以及法院在处理继承纠纷时的自由裁量权等多个法律层面的问题。虽然您没有提供具体的案件事实,但我们可以从法律理论和实践中,详细解读法院可能作出“未按遗嘱分配”判决的几种可能性和法律依据。核心问题:遗嘱是否有效?法院为何不按遗嘱执行?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在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