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表妹,高考超一本线四十多分,被爸妈逼着填了一个二本免费师范(评论区有人说没有二本免费师范,百度了一下是定向生,和免费师范有区别的,要和地方教育局签约),录取结果出来的的时候,我表妹嚎啕大哭,而她爸妈高兴的不得了,毕业以后有个稳定的铁饭碗多好啊!填志愿的时候我爸妈一直在劝,结果还被骂。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免师不好,而是她的分数完全可以读本省211的免费师范。一个是在农村教小学,一个是在市里教高中。差别有多大可想而知了!!
再解释一下吧,为什么不报一本免师而是报二本。她爸妈是觉得报一本的话可能录取不到,而且这个志愿好像是只能报一个吧,就是如果填了一本免师就不能再填那个二本的了,在我们看来的话,就算不能免师,读个其他普通的一本也挺好,但家长的意思就是一定要读,报二本的话是十拿九稳,但结果出来之后,有个比她分数还低几分的都被录取了
爸妈有资源有关系,自然是听他们最好。
爸妈有见识,能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也可以,但是能提供有价值指导的爸妈,混的也不会差,也有资源有关系。
怕就怕爸妈见识短还喜欢瞎指挥。越是鼠目寸光的家长,自尊心越是强,越是喜欢通过对子女的掌控欲来满足在外面体会不到的当家作主的感觉。
最典型江西那个见义勇为的青少年,清华给的是降分到一本线录取。好吧,这两个青少年成绩一本线不一定能到,作罢。
但是澳门大学已经给出很优厚的条件了,学费不要,家里穷那生活费也全奖补贴,英语不行可以给你先上一年预科。
就不说有个清华本科,人生起点是多么牛逼,想从政,读博走选调直接实职副处,副县长或者县级市副市长起步,想进大公司,BAT,华为都是保底,微软谷歌哪个不能去?至于收入完爆码农的顶级投行,在中国基本非清北不要。
结果这两个家长表示,澳门太远,给家里打电话,电话费太贵...
两个孩子最后一个去了江西财经,一个去了南昌大学。。
如何看待江西“夺刀少年”放弃清华大学、澳门大学最终选择南昌大学?
各位别说什么一本线清华跟不上了,你们年纪大了估计大概率也是傻逼亲戚的一员,北大博雅,清华领军计划,降分录取,对于特别极端的考生是可以降到一本线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也在政策允许的范围里面(只不过是高校愿不愿意给的问题)。这些一本线的难道个个都退学。
至于碾压碾压什么的,我怀疑那些人根本没有在清北读过。看了知乎上两个回答就有样学样了。到处都是牛人,总有一个领域你被碾压,要是自尊心强到习惯第一第二就要自杀 ,那您怎么活到成年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