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0 版《红楼梦》为什么这么烂?

回答
很多人觉得10版《红楼梦》“烂”,这种评价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多方面的考量。要深入剖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一些观众的普遍感受、艺术评论的视角以及一些具体细节结合起来看。

首先,从整体的艺术气质和时代背景来说,87版《红楼梦》珠玉在前,已经塑造了一个几乎不可逾越的标杆。那一代的导演、演员、编剧,他们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对那个时代的揣摩,以及那种沉静、内敛、考究的艺术风格,已经深深烙印在观众心中。10版《红楼梦》虽然也力求还原,但观众很难不拿它与87版进行比较。这种“先入为主”的影响是巨大的。观众习惯了87版的韵味,再去看10版,自然会觉得“不对味”。

其次,选角上的争议是导致观众不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部经典的改编,演员的表演是否贴合角色,是成败的关键。《红楼梦》中人物众多,性格各异,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复杂性。

林黛玉这个角色,对演员的要求极高,既要有病弱的体态,又要有一种超凡脱俗、敏感多疑、聪慧灵秀的气质。10版中饰演黛玉的演员,尽管付出了努力,但在很多观众看来,未能完全演出那种“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的病态美,以及那种尖锐的才情和细腻的情感波动。有时会显得用力过猛,或者少了那种骨子里的“孤高”。
薛宝钗也同样难演,她身上有一种温婉贤淑、城府深沉的“冷香丸”气质,既要能“随分从时”,又要内心有自己的算计。10版中的演员,在某些观众看来,表现得略显单薄,未能将宝钗的复杂性完全呈现。
贾宝玉这个角色,是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又带着叛逆和真性情的贵公子。10版中的宝玉,一些观众认为其表演痕迹较重,缺乏那种浑然天成的娇贵和一点点“痴”气,有时显得略微油滑或者不够真诚。

更重要的是,一些配角的选择和表演也存在问题。像王熙凤这个角色,是《红楼梦》中最出彩的女性角色之一,既有泼辣精明,又有狠毒和风情。87版中邓婕的凤姐几乎是完美的代名词。10版中的演员虽然也在努力模仿,但总感觉少了几分那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魄力,以及那种“机关算尽太聪明”的张力。一些老一辈的演员,如贾母、王夫人等,他们的表演也未能达到那种“见过大世面”的沉稳和层次感,有时显得比较平面。

再者,服化道和整体的美术风格也是大家诟病的地方。虽然10版在服装、道具、场景上投入了不少,力图还原大观园的盛景,但给人的感觉却有些“用力过猛”或者“失了分寸”。

服装方面,有些服装的设计显得过于华丽、花哨,不够符合那个时代大家族日常生活的“质感”。有些颜色搭配也显得不够考究,少了几分古朴典雅的气息。反观87版,服装虽然朴素,但色彩搭配和纹样设计却非常贴合时代背景和人物身份,显得大气、有韵味。
场景布置上,虽然力求精细,但有时会显得有些“过于崭新”或者“不够有生活气息”,缺乏那种年代沉淀下来的那种历史感和故事感。

此外,导演的艺术处理和叙事节奏也受到一些质疑。

镜头语言方面,10版的一些镜头运用,被一些评论认为不够含蓄和内敛,有时显得过于直白或者煽情,未能充分利用画面去传达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叙事节奏上,虽然是电视剧,但《红楼梦》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人物关系的铺陈。10版在处理某些情节时,可能为了追求戏剧冲突或者迎合现代观众的观感,对原著的精髓有所删减或者改动,导致部分情节显得仓促或者刻意,削弱了原著的层次感和厚重感。

还有一点,可能也是很多人忽略的,就是时代的隔阂和观众审美的变化。现在观众接触到的影视作品,节奏更快,视觉冲击力更强,对于情感表达也更直接。10版《红楼梦》在保持一定古典韵味的同时,也希望吸引现代观众,但这种平衡并不容易。有时,在试图“现代化”处理时,反而失去了原著的“魂”。

总而言之,10版《红楼梦》“烂”的说法,更多是一种观众的主观感受和与87版的对比。这种评价包含了对选角、表演、服化道、导演手法等多个层面的不满。虽然它也在某些方面有所尝试和创新,但总体上未能打动足够多的观众,也未能超越87版所建立起来的经典形象,反而因为一些硬伤,让很多人觉得“辜负了曹雪芹”。 这是一部在巨大期望下,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甚至在某些方面显得“用力不对”的作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87细节的回答~~

1、87版的的元妃省亲,黛玉出场顺序在宝钗前面。

2、宝玉成亲,黛玉的凤冠衔的珠子是5颗,而薛宝钗是3颗,考虑到黛玉和宝钗身份地位不同的原因。

3、拍摄手法也超级好

像黛玉进府后的这一段,大家族的规矩和礼制,很好的展现出来

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旁四张空椅。熙凤忙拉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下,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和嫂子们是不在这里吃饭的。你是客,原该这么坐。”黛玉方告了坐,就坐了。贾母命王夫人也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坐方上来,迎春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

入座这一段,87版的黛玉先有犹豫、不敢坐的动作,王熙凤马上拉着她,贾母解释,人物之间有互动,把黛玉的伶俐、礼节和贾府的规矩都体现出来了。

10版很省略的快进了,黛玉没有推让行礼,直接坐,小心翼翼的, 活像没见过世面的穷亲戚投靠了大户人家不敢引人注目一样,一股小家子气。

而且落座本来应该先叫王夫人先坐,三春才告坐的,但是10版的先叫的三春,三春也没行礼。

外间伺候的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

王导用蜡烛表现时间流逝,整个场面寂静无声

10版整个场面只有上菜,也没表示时间流逝,下一个镜头就是贾母放下筷子,然后吃饱了。

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又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

这里原文并有没有说黛玉是怎么做的,但是王导和演员都展现的很好

陈晓旭饰演的黛玉一脸小心谨慎,微微低头,眼波流转,不经意的观察别人怎么做

而黛玉看到的光景,同一时间,迎春最慢还在漱口,惜春擦手,动作爽快的探春已经在喝茶了。细琢磨很妙,连动作安排也符合人物性格特点。

而10版呢?一言难尽,最经典的黛玉一言一行的对比已经不想再回顾了,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这个视频。

两版《红楼梦》对比(9)——黛玉在贾府的一言一行

还有一些比较好玩的地方是看弹幕的时候发现的,有一集两个小冤家吵架了,宝玉屁颠屁颠的跑去找黛玉和好。

原文黛玉嘴硬不让紫鹃放他进来,紫鹃说外面毒日头底下,晒坏了他,然后王导下一个镜头~

哈哈哈这明明是阴天,王导也有点小调皮嘻嘻



以下是原回答:

我自己非常喜欢红楼梦,高中开始读,大学期间就把图书馆关于红楼梦的书籍几乎都看遍了,一开始不懂事看的是10版的红楼梦,只觉得像聊斋,不看旧版真那么烂

如果说87版的红楼梦是玉中存瑕。那10版的红楼梦简直就是玉毁椟中、暴殄天物。

国家给了那么大力度的扶持和资助,群众给了那么多的关注和期待,也不缺钱,结果拍出了这么一个玩意。

87版由于时代和资金的局限,虽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至少导演和编剧在选角和改编上是下了苦功夫的,87版现在评价那么高,还不是因为10版实在太烂了,而且是烂到根里去了。

导演素质暂且不表,10版光是选角就够呛

当年轰轰烈烈红楼选宝黛钗最后演了几个?后来各种因素介入太多,原导演胡玫不干了,才换了李少红。

选角更是乱成一锅粥,演平儿是黛玉组,演王熙凤是宝钗组。最离谱的是还有拍摄的过程中怀孕大肚子的,把服装师搞得头都大了!

而87版的选角呢,不论出身全国搜罗,最要紧是贴合原著,后来成就的经典角色有很多都是选角导演没日没夜去蹲大街、工厂、文艺团扒拉来的。

而且根据原文“晴为黛影”“拿龄官比林黛玉”所透露的信息,晴雯的演员本身也是黛玉组的,龄官和黛玉长得也像。

10版呢?姚笛以一人之力连换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三个角色,真是港珠澳大桥都没那么能跨~

而87版的王熙凤呢,根据原文,“恍若神妃仙子”以及凤姐的性格特点,剧组一致认为凤姐肯定要鹤立鸡群。

而当时符合条件的乐韵不出演,角色就落到邓婕身上。邓婕个子虽然小,但胜在演技和气势的加成,再加上剧组实在给力,才把“身高不足”给盖过去。

比如:摄像师李耀宗通过中近景、特写来弥补身高问题,造型师杨树云给王熙凤大多使用高发髻、服装师史延芹用对襟式样衣服、厚底鞋等等。

87版还有一个细节:

侯长荣本来是贾宝玉的人选,但王扶林说:贾宝玉有很多小儿闺房打闹的情节,贾宝玉不能太高,侯长荣才演了柳湘莲和北郡王。

管中窥豹,可见王导的细心以及对原著情节和人物的把握之深厚。

而10版呢,导演说红楼梦牛鬼蛇神,没通读红楼梦就算了,找了七八个编剧用几个月时间把红楼梦写出来。

连基本的台词意思、谶语、都没搞清楚,演员连自己角色的判词、台词的平仄韵律、断句都没念对,还配合那么渗人背景音乐,你真不知道建国以后不能成精吗?

有些还硬夸,说至少服化道好???好个屁

戏子铜钱头,先别说身份不配,也不是每个演员都适合这种贴片的,像本来就有点婴儿肥的蒋梦婕和惜春,这个造型很灾难。

还有王熙凤嫁人还披发、薛姨妈遗孀头戴红花,元春长得和大马猴似得。元妃省亲贾家的人站得比皇家还高,乱哄哄一团。

而且,原文说宝玉面如中秋之月,你见过中秋之月是尖的吗?

剧里的演员没有礼制、没有仪态,没有规矩,没有眉毛。连配色都被老祖宗打脸。

原著是怎么说的呢

贾母因见窗上纱颜色旧了,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儿就不翠了。这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绿纱糊上反倒不配

你听听,贾母都说不配

上两版导演素质对比

两版《红楼梦》导演素质对比:李少红、王扶林【删减版】

两版指导班底对比

87版红楼:周汝昌王蒙周岭曹禺沈从文等多位红学家参与制作

10版红楼:查无信息(之前据说是刘心武、周岭

周岭老师后来还当场批评了新版红楼的服饰,结果那天晚上采访就被勒令不能回答了

2010版《红楼梦》犯了哪些错误?红学家【周岭】点评

新版《红楼梦》最"贵重"的道具,竟然成了笑话?

【红楼梦】各版本王熙凤出场对比,邓婕秒杀姚笛

【红楼梦】元妃省亲大观园四版剪辑对比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门槛内外—四版红楼梦剪辑对比

看了这些对比视频才知道,有些真不是“同行衬托的好”。

87版的厉害,在于导演愿意闭关花一年来读通红楼梦,在于编剧红学家愿意鼎力相助花三年来讲解红楼梦,在于服装师、化妆师、道具师愿意不费日夜、钻研古籍的还原红楼梦,在于选角导演愿意耗时耗力在茫茫人海中扒拉出红楼梦中人,在于演员愿意花三年的青春年华来学习进入红楼梦的角色之中。

87版红楼剧组,上下都是一条心,大家想的都是怎么把红楼梦拍好,拧成一股绳,往一个劲上使,怀着对演艺行业的敬业之心,对国学名著搬上荧幕的激动之心,对红楼梦原著的痴爱之心,对我国文化瑰宝的敬畏之心,最后才成就了这样一版独一无二的红楼梦。

10版的红楼梦是烂到根的原因就是他们什么都没有,一个不识原著只有一腔热血的“猛帅”导演,带领七个把书重新抄了一遍连字体版本都没矫对好的“谋者”编剧,以及一大堆有事没事只会往前冲、抢镜头各种笑的“小兵”演员,还有上战场连盔甲都没制造好的造型师、服装师、道具师,一大堆乱击鼓的、插播恐怖BGM的配音师。。。

87版能因为原文怡红院玩鸭子耍水的这一段,推断怡红院是大观园水位最低或者较低的地方,就把本来确定好的布局、布置都调了过来。10版直接就把怡红院建在半山腰,照着原文念,平仄断句还念错,演员连判词都没搞清楚。

就这?能好?

user avatar

这么说吧,87版的是全剧组都熟读《红楼梦》,10版的是只有旁白大叔读过《红楼梦》,还是现场读的。

下图是导演李少红接受采访时的原文,多么神奇的见解!哔哩哔哩上搜“李少红”,相信你会有答案的。


我写一个以前写过的《黛玉进府》里大家饭后饮茶的细节,用87版做对比,大家就知道2010版的水2平怎么样啦。

图片全是B站上自己截的。引号内为原文,引自高中语文课本,我选这一段也是因为大家可能都学过这段课文,相对熟悉些。

原文:
“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

10版 ,黛玉扭转脖子回头去看别人,似乎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在观察。

直接吐水。这个镜头也是有意思,怼着脸拍人家吐水,这样不够优雅的动作应该微微遮掩,而不是对着镜头直接吐出来。


原文:“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

87版,黛玉眼波流转,暗暗观察。


黛玉观察迎春漱口时用手遮住嘴巴吐水。

自己有样学样,动作轻柔优雅。

黛玉用手帕轻轻擦嘴,也只是用手掩一掩。

黛玉洗手,几乎只洗手指,抬袖子好评。


“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

10版,黛玉不用底托(也不嫌烫)直接掀开盖子喝茶,恍如牛饮。10版的人看来都没正确用过三才盖碗(后人认为盖为天,碗为人,托为地,有托盖碗也叫“三才碗”)喝茶。

三才盖碗的盖子是用来挡茶叶的,不是用来直接挡嘴和鼻子的。在用有底托的盖碗要端底托,而不是端碗本身。

明清之际确实还有需要直接拿杯身的茶杯和茶盅,但此处用的是三才盖碗,不是茶杯与茶盅。10版的《黛玉进府》几乎拍成了林姥姥进大观园。

咱们再看87版的林黛玉,眼波流动里透着尊贵自持与谨慎聪慧,动作幅度小且温柔。

古代用三才盖碗喝茶时,茶叶一般都会沉底,不太需要拨动,拨动则说明有浮在水面的碎茶,客人用盖碗盖子拨茶有暗示主人家茶叶不好的意思。所以林黛玉是客,就仅仅用盖子轻轻一动,挡住茶叶,微微抿了一口,寂然无声。

87版 ,黛玉喝茶
接茶碗,左手托杯以为礼,右手持杯以为敬,做到了“手容恭”。眼睛看着茶盏,神色端庄。

轻轻一动,荡开茶叶。

轻啜一口茶汤,嘴唇微抿。

喝完了。

感觉自己又过了一关,脸色略轻松,轻舒一口气。小心谨慎里有世家风范。


而且,就算在87版红楼梦里,林妹妹的仪态也比其他姊妹更加轻柔。

这是贾府姑娘喝茶,用盖碗盖子挡茶叶的动作幅度明显大于林妹妹。

林黛玉进贾府是发现贾府规矩与家里不同,所以调整了顺序,而不是完全不懂这些规矩,需要大张旗鼓地从头学起!

而身为主人一方的贾府三春,迎春性子随和沉稳,只是轻轻一拨;探春爽朗,动作也稍大方些,但都进退有礼仪。通过饭后饮茶这一点内容不但表现了林黛玉的谨慎聪慧,更暗示了迎春探春的性格,处理的非常好,非常美。


李少红枉顾书里写宝钗早期“脸若银盆”的描写,认为薛宝钗爱操心,所以就特别瘦?她枉顾林黛玉“行动处如弱柳扶风”的原文,找有婴儿肥的演员来演。

惜春像宝玉,宝玉像贾环,贾环像板儿。

元春像赵姨娘,王夫人像贾母,贾母像九尾狐???

还有尤二姐和王熙凤除了衣服不一样,哪哪都一样,琏二爷何必兴师动众出轨呢,教王熙凤举面镜子就好了,岂不是省事?

还有尤三姐自刎,87版真是桃花零落,玉山倾倒,令人叹惋,10版的持剑而来似乎还挽了个剑花?锋芒闪烁,剑气森森,还以为是聂隐娘。

下面是她对10版《红楼梦》的认识,“年轻人”又被她代表了。


以上。

user avatar

这两天看了所谓的癸酉本石头记,差点笑死,不禁感叹这样的中学生文笔也会有人当真,故而戏作了一回。斗胆把链接贴在这里,大家权当看个笑话罢。

~~~~~~~~~~~~~~~~~~~

小伙伴们的补充意见都很有意思,特意加在这里,以供大家互相学习。

有小伙伴提出点翠要用到的翠鸟羽毛可以用染色鹅毛和丝绸代替。

其实这门工艺准确的名称叫花丝镶嵌,用到丝绸的可称点绸。

以及传统的烧蓝工艺,也是对点翠的一种代替。

也有小伙伴说鸳鸯和麝月手上戴的应该是大漆或者雕漆镯子,从光泽度上来说,的确不太像是玛瑙,可能是雕漆工艺所制。

大家有什么新的补充都可以发在评论里互相讨论哈~

~~~~~~~~~~~~~~~~~~~

以下是原答案:别的方面已经有很多答案了,这里想说说10版红楼的首饰。

花了2亿,却连道具效果都不尽人意。

先看87版,黛玉进贾府时尚为母亲带孝,所以头饰都是白色。但她不是小门小户的丫头,是候门绣户的小姐,因此必然会有两件拿的出手的首饰。看看头上这枚银嵌珍珠簪,珍珠大而浑圆,既符合礼仪,又显示了黛玉的尊贵。

图片截得不清晰,耳朵上是两枚辣绿的翡翠耳环,也是淡雅而不失贵重。

白花是一小朵戴在后面的

再来对比10版,除了耳朵边这一大朵俗气的白花,没有任何别的头饰,耳朵上戴着素银的耳环,小家子气十足,说这是把玫瑰露认成葡萄酒的柳五儿还比较让人信服。

个人认为87版第一集中,首饰最不俗的当属贾母,正中一枚点翠嵌红宝石花钿,鬓边插一枚嵌祖母绿的簪子,一枚点翠凤衔珍珠坠翡翠的步摇,戴着镶了红宝石的金抹额,跟发髻上的红宝石花钿上下辉映,真的是十分华贵中带着三分素雅别致。

后面也是一样的精致

10版贾母也用了点翠的首饰,比起87版的别致略逊一筹,但也算是10版中还拿得出手的(很多奶奶、小姐戴的都是廉价的大花花)。

说到这里,来欣赏一下中国传统的点翠首饰,美到不可方物。不过用那么多翠鸟的生命堆积的确有点残忍,希望这门手艺失传吧~


不知有没有人注意到,87版王熙凤的首饰完美复原了书中的描写:“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缨珞圈”。


10版红楼中,金丝八宝攒珠髻的珍珠去哪了?朝阳五凤挂珠钗的珍珠又去哪了?还有这个披下来的头发,王熙凤是还没出嫁吗?

87版的三春出场,戴着一样的累丝金凤簪,既符合“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的描写,又暗合了第七十三回“懦小姐不问累金凤”,实在是很用心了。


欣赏一下这对美如画的累丝金凤簪(出土于湖北明梁庄王墓,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再看10版三春,一水的大花花,连一件像样的首饰也没有,估计是剧情提前,被下人偷着当了(手动狗头)。

元妃省亲,两版元妃下轿时都戴了凤冠,首饰方面算是打成平手。

但是,我眉目如画的元妃娘娘没有首饰加持都足够让人心动了呀~

你告诉我哪个皇帝喜欢这样的妾室???

别的答主那里看到的,昨天笑了整整一天~~

87版元妃省亲的时候,大家都挽着八宝凤簪,对贵妃娘娘很尊重,也没给贾府丢体统。


连一向不爱花儿粉儿的宝姐姐、飘逸出尘的林妹妹也是如此。


结果10版里,一向和光同尘的宝钗居然如此叛逆,戴两股素银钗子就敢出来见贵妃。薛姨妈和黛玉一如既往地戴着大花花,梳着铜钱头,还不如87版戏台上龄官的铜钱头造型华贵。


王夫人不但只戴一朵大花花,还选了一朵这么素的,不知道是在咒贾政还是在咒元妃。

不想再吐槽10版了,欣赏一下87版的美图洗洗眼。

个人很喜欢薛姨妈这个家常打扮,头上只戴一个烧蓝的钿子,两支满绿的翡翠簪子,耳朵上挂着配套的碎珠翡翠耳环,清清爽爽,又很雅致。

贾母的点翠衔珠凤簪

王熙凤的八宝攒珠凤簪

最近对玉镯挺感兴趣的,所以看红楼的时候也比较关注里面出现的镯子。

明清以后最为名贵的玉当属翡翠与和田白玉。古人又极重白玉。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周瑞家的去回王夫人,先进宝钗房里坐了一会子。这时宝姐姐“穿着家常衣服,头上只散挽着纂儿,坐在炕里边”,手上戴了一只疑似和田羊脂白玉的镯子。

刘姥姥进大观园,王熙凤给刘姥姥戴花,左右手也戴了一对疑似和田羊脂白玉镯。

探春去见南安太妃那一集,宝玉和黛玉牵手,黛玉右手戴了一个满绿的翡翠细条镯,颜色辣绿,很是美貌。

末代皇后婉容也有过类似的镯子,并且这只镯子在皇后的首饰盒里也算是成色极好的。

奶奶小姐们的镯子都是极珍贵的,丫鬟们的镯子便要符合身份些。

刘姥姥进荣国府时,酒席上行令,鸳鸯手上戴了两只疑似红玛瑙的细条美人镯。

美人镯条杆细巧,圈口较大,江南女子手腕纤细,时常一只手上叠戴两只,取其环佩叮当之美感。

因为美人镯用料少,价值不如普通的贵妃镯与细条镯,再加上玛瑙的价值本来就低于翡翠和羊脂白玉,让鸳鸯这样的大丫鬟戴着实在合适不过。

麝月在帮晴雯补雀金裘时,手腕上也戴了一对红玛瑙的细条美人镯。

又美又灵动的惜春,凉薄也是被逼无奈啊,毕竟出身在只有石狮子干净的宁府,一个弱女子能自保就很难得了。


最后,欣赏一下明孝靖皇后的十二龙九凤冠。

ending~~

user avatar

有人赞的话会一直更新~

1.‘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请问这位眉毛大家能看清吗……

“弱柳扶风”这个词和这位有关系吗……

王熙凤笑都是十颗牙露出来,用力过猛……(评论区有人以为我把王熙凤当黛玉?搞笑)

然后这货就像个呆子,就是“你高兴就好,反正你说的我没打算听” “你是谁,我和你不熟”

对比87版本,黛玉是知道行礼的。


2.面对三春行礼,黛玉不起身回礼也就算了,大丫鬟你是不是忘记本职工作了,是不是站的离贾母有点远。

87版鸳鸯一直心系贾母,习惯性做好本职工作。


3.跪拜,新红不存在的。

顺便感受下“弱柳扶风”这个词,看人家这个腰。


4.猜这个笑的灿烂到模糊的人是谁?

答案:二木头迎春


5.猜这位八字眉是谁?

这是探春……毫无凌厉感哎……很好欺负的样子


6.这位大家都认识了,嘻哈少年~

7.下面这位你说是二木头迎春我是相信的。

可是她是惜春。


8. 那么来认一下三春吧……不说先入为主的记住谁是谁,87版就是没看过的人也能分出谁是谁吧。

原著里探春泼辣、迎春怯懦、惜春天真,10版里面都是反的。

是不是很明显,谁最小啊?

谁一看就精明啊。

再来一张惜春小可爱。

9.好好一大户人家,斗篷是批发的吗……这玩意真的保暖吗?

质感的差别……穿的都一样的本来就不科学。


10.我的天,新黛玉你是擦口水还是擦鼻涕啊?

11.黛玉葬花

槽点太多竟不知如何吐起


12.这个说的人很多了……新版一下子就撩起来了……感觉……新版像个男孩子

13.看到下图我想到了不好的事情,对87黛玉是不敢乱想的。

14.这个也很多人说过了,矜持呢?

新黛玉应配字幕“噗—”



15.为什么新红这个……两个人的情绪状态明显不太一致..所以这一部分到底好不好笑……另外好奇宝玉这个姿势能保持多久,脖子和腰都很不舒服的样子,感觉下一分钟他就要起身走开了。

宝玉营养不良,黛玉非常健壮。黛玉的胸蛮好看,抹胸还是蕾丝的,我我我我……


16.摸着良心说,像不像宝钗,像不像……

黛肥钗瘦

李沁漂亮可爱,但不是宝姐姐~


17.黛玉死,看87版图都想哭


18.元妃……还没甄嬛传的齐妃好看……

另外87版元妃头饰七珠子,宝钗和黛玉扮相分别三珠和五珠。

19.难过也矜持一点吧,注意点表情管理吧亲

20.新红躺在床上的样子总是觉得很不好

21.你在家涂这种眼影不会被骂吗,黑山老妖吗?(演员挺好看的就是不够欲啊)

22.网红你是谁?开直播吗?

妙玉你的清高呢?低眉顺眼谄媚的笑是为何?为啥还带朵大花?

23.尤二的特点就是温柔,左边的眼神里就透着算计,我不信这位会吞金自尽。

反而能逼得凤姐自尽吧…



赞赞我我还会回来更新的…(评论区蹲一下更了踢大家哦)

1000赞了谢谢大家

user avatar

一、演员面目模糊辨识度低

我就放一张元春的照片,这是元春

网友亲切称之为大马猴,猴妃。

@易燃易爆炸 同学写了一个很不错的曲儿:

皇上愁 宫里来了个大马猴

皇上悲 娶个爷们儿当贵妃

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这是赵姨娘

还有薛姨妈


你说说,有什么区别吗?

评论区关于皇上为什么要抄贾府的家,把我笑疯了:

口音都出来了啊啊啊!


87版的元春长这样。

还有贾琏费了那么大的劲偷娶了尤二姐


这是凤姐

所以贾琏也是脸盲症吗?看不出来妻妾长相一模一样?

这是87版的尤二姐,是不是很有小家碧玉的娇羞怯情模样?

史湘云和林黛玉一看就有血缘关系啊!

这是史湘云:

这是林黛玉:

牙口都不错呀,笑容也好看。

就是大家都长一样,要不做个记号吧,给谁脸上贴个痣做标记?

二、导演在采访时表示过自己从小不喜欢《红楼梦》

李少红在采访时明确表示过自己从小就不喜欢《红楼梦》这本小说,认为是糟粕。

顾问红学家周岭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编剧9个,一半没看过红楼梦。

演员在节目采访中,照着读也读不出自己的判词,霁月不会读,寿夭说成寿天,主持人只好圆场说编导字写得潦草,可是姐们,这是晴雯的判词呀!这你演的就是晴雯,判词都没读过?

三、编剧偷懒,贾宝玉太小、王夫人太老、贾惜春太成熟

所有需要花心思去拍好的,都用旁白交代过去了,我发现旁白的作用大概类似于“大饼夹一切”所有交代起来有点复杂的,不好拍的,都用旁白代替。

需要花心思理清的人物年龄,全都没去考究,结果,黛玉进贾府,惜春大概6岁,10版是这样的。

我觉得她长得有点像我三舅妈!

评论区的人才说这个惜春好像可以演宝玉?毫无违和感!


在原著里,主线人物年龄基本是清晰地,贾宝玉把探春叫做三妹妹,说明探春比宝玉小,惜春更小,在黛玉进府的时候描写是“惜春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有人说10版的黛玉进府找的演员年龄大点才有演技,那我们看看,那时候的贾宝玉的脸,就是这张脸,把上面那个叫做妹妹,奇怪不奇怪?

妹妹.......妹妹????我叫你一声妹妹你敢答应吗?

不敢,没那么厚脸皮!

40多岁的王夫人和10多岁的贾宝玉,要知道归亚蕾演这个的时候64岁!

四、戏曲化的黑胶唱片质感铜钱贴片头简直反人类

在此剧中,所有的女人在进贾府之前都是正常的,例如林黛玉一开始的时候发型还算正常。

可是,一旦踏入贾府,就自动贴上了黑胶唱片似的假发片!这个假发片匪夷所思到什么程度呢?有造型!各种各样的鬓角造型也是黑胶质感的!林妹妹的为了凸显她俏皮的一面,这是个向后卷曲的贴片鬓角。


宝姐姐的这个有点像我家红木扶手椅的龙头。

贾惜春的发型是最痛苦的,包住型的!大概为了掩饰这位姐姐脸太胖?但是你看下这直贴脸颊的发片贴一天不会起疹子吗?

从这个角度看林妹妹可能也脸大吧,这密密麻麻的铜钱,它遮的面积大!

剧协副主席魏明伦在接受采访时说:“这种头饰其实最早是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戏曲舞台上才开始有的,这与曹雪芹笔下明代头饰完全是两个年代两回事。这种荒诞的设计严重脱离人物、脱离历史、脱离生活。”

这浓浓的戏曲风,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戏曲新创的,没有任何传统意义。

从实用性看,一个人每天起床光给脸上贴黑胶唱片,就得贴一小时吧,毕竟贴歪了它不好看!

这种“贴片子”在生活中根本无法正常使用,它怕汗水沾,每次只能用三四小时。传统戏曲行业下回演戏再用前,必须用榆树刨花和它一起用水浸泡后再用,用一次泡一次,十分麻烦,它和须生的髯口、武将的靠旗一样,都不是生活中有的。

五、凤姐和晴雯是最大败笔

姚笛作为凤姐组、黛玉组和宝钗组的候选人,最后演了凤姐。

被贾瑞调戏的凤姐,这瞪凸出三白眼的狂喜神情和“鹅鹅鹅”的笑声,我不相信是贾瑞主动,摆明了就是凤姐主动勾引!


评论区说哪儿像凤姐,明明就是周深!

周深:人在家中坐,姐从天上来,我不同意!我比较好看!不能和这鹅鹅鹅的货比!

有个妹子私信我这张: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深深,我对不起你……

晴雯被王夫人叫去质问的时候,扭头转肩,极尽鄙视,最后站定在王夫人面前摆了个台型,接着把披着的半只袖子穿起来,这个翻着白眼的大秘密把我给惊呆了!

你看看王夫人问话的时候,大秘密的眼睛始终是白眼向别的方向,这是晴雯?这是青楼头牌吧?



六、秦可卿是贾母钦点的重孙媳妇第一满意人选,结果这是个啥?

10版秦可卿形象就是这狐媚样子,就这?贾母认为她是重孙媳妇第一人?

这就涉及到对《红楼梦》原著的深度读了,原著党都知道,秦可卿虽然“淫丧天香楼”,但是此淫非彼淫,她不是天性淫荡之人,更不可能在外形上出现这种迹象,相反,她是最符合长辈期望值的温良儿媳样子,从一开始尤氏和贾母对她的喜欢和评价上看得出来。

当初87版多姑娘没人演就应该让她上!

贾府没办丧事呀,不仅一头黑胶片子,还穿一身晦气的黑衣衫加绿色的眼影,长辈们没觉得不吉利?

这是贵族大家的规矩行事?这是走错片场的青蛇吧?青蛇也没这么妖啊!

要知道87版的秦可卿是这样的,还有酒窝!

10版的李纨孀居生活活泼多彩,成天和人说笑

原著的李纨“心如缟素”,和谁交往都保持着一个寡妇的分寸。

再看看这笑靥如花的样子,我就相信了,和珠大爷本来就感情不好,不然在古代一个寡妇这副样子,和身份不相符呀。

这一版的李纨不仅长得美貌,还妙语如珠,到处嬉笑怒骂皆成经典,她来演凤姐也是杠杠的!

再看看87版的李纨,无论跟谁说笑,都是淡淡的,决不失态。

七、林黛玉:我这是做了什么孽啊?

10版林黛玉之死。



不,放错了,是这位。



临死之前,林黛玉被人扒个精光,还有一条光秃秃的胳膊掉了下来,林黛玉死了,丫鬟们可没死,不把它捡起来,是要等贾母亲自来捡吗?

林姑娘是个肺痨,最多加个心脏病,什么样的抢救需要把人扒个精光啊?用的除颤器吗?大家闪开,我要电击了这样吗?

看原著要看仔细,李纨那句话是来自中国传统有给死人换寿衣的习俗,一个将死之人,换上寿衣,代表着她能够穿着合适得体的新衣服上路,开始轮回的另一段,而不是把一个将死之人扒光。

如果真的要表现这一幕,那也是几个丫鬟在给黛玉擦洗换衣服的连续流程,而不是放她裸体躺着。

八、夏金桂年方十七?

10版《红楼梦》里,薛蟠娶夏家小姐夏金桂的时候,旁白说的是“夏家小姐年方十七岁,亦颇有姿色”

然后这货就出现了?要知道香菱是宋轶小姐姐演的,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娇俏可人的宋轶妹子被这货抢了宠爱!

旁白你羞愧不羞愧?说这货十七岁颇有姿色!

三十七吧?

后面说宝蟾有几分姿色,接着这无眉毛怪就出来了,出来了......

这个......我觉得导演你对姿色有什么误解!

九、八字眉的娃娃脸探春

就这小眉小眼的小可怜演了精明强干的三姑娘!还有这个晦气的八字眉是怎么回事?原著里写了八字眉?姐妹几个就你八字眉,得罪化妆师了吗?

这位姑娘我看你骨骼精奇,放在87版大概够演个坠儿!

当然也有人说于小彤版的宝玉在87版够演个贾环,仔细一看,似乎的确是那么回事。

十、你要是不说她是妙玉我以为是个王婆

妙玉是个十八岁、带发修行的居士,学的是佛法,住的是种着梅花的栊翠庵。

你瞧瞧这朵大红花花和二米高的钗……

妥妥的中年王婆!专门给大户人家穿针引线那种。

马道婆没让她演可惜了。


十一、刘姥姥肥头大耳穿着衣服泡澡

这个刘姥姥肥头大耳,满脸蠢相,和原著里的刘姥姥相距十万八千里。

这位体壮如牛蠢笨如猪,穿着衣服就跨进木桶洗玫瑰花澡。

刘姥姥虽然来自乡下,却是个人精,人情世故比大多数人都通透,连洗澡要脱衣服都不知道?

还一脸享受的表情,湿哒哒的衣服贴在身上,享受个锤子哟!

我家猫穿着一身毛衣洗澡跟要杀了它似的,猫都知道穿着衣服洗澡难受,刘姥姥不知道?

她这时候又有没有旁观者,没有表演“没见过世面”这种需求。

不要带着淫笑出现在这里谢谢!

评论区说这位是郭德纲反串的,郭德纲估计得找我拼命“我……就是胖点,不至于这么丑吧?”

呃……知友的眼睛真毒!

十二、贾母妖娆而顽皮

没有了原著的慈祥世故,反而有种娇媚的顽皮。


大概这位年轻时也是个娇俏伶俐的美女吧?

有人说想起了《天书奇谭》的狐狸姥姥。

但是有一位他说了,新版《红楼梦》的贾母顽皮淘气的表情,就像《西游记》里孙悟空上身的压龙大仙,你们说的都对,就是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的娘!

可能你们不知道,我会做视频,有两只蠢猫,来B站看我的猫吗?来呀来呀,来B站找我玩呀……

【被一只上不了清华大学的小胖喵蠢哭了!-哔哩哔哩】


user avatar

哈哈哈哈哈哈哈挑个奇特的角度答一波。

黛玉葬花的花锄。

87版的是这样的。(因为要截花锄所以没截到妹妹的盛世美颜)

越剧里是这样的(王文娟老师)

这样的(单仰萍老师)

和这样的(李敏老师)

然后,10版,是,这样的!

这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啊哈哈哈哈哈哈哈!这是要去锄地还是锄宝玉啊。

还有葬花的时候。

原著关于葬花有两处情节,一是宝黛共读西厢的片段,二是大众熟知的黛玉葬花,即作葬花吟的片段。关于如何葬花原著是这么描述的。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也就是说,黛玉葬花是把花瓣扫起装在绢袋里再用土埋掉。


87版正确示范,再看10版。


就愣埋。与其说是埋不如说是把花在土里嚯嚯均匀……那你提个绢袋干嘛,难道放手机吗?

10版真是常看常新,快乐源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人觉得10版《红楼梦》“烂”,这种评价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多方面的考量。要深入剖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一些观众的普遍感受、艺术评论的视角以及一些具体细节结合起来看。首先,从整体的艺术气质和时代背景来说,87版《红楼梦》珠玉在前,已经塑造了一个几乎不可逾越的标杆。那一代的导演、演员、编剧,他们对.............
  • 回答
    10版《红楼梦》之所以至今仍有无数忠实拥趸,这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与其说它是“10版”的标签,不如说它承载的是那部不朽的巨著本身,以及那个时代观众集体记忆的烙印。首先,原著的生命力是根本。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何等博大精深的著作?它不仅仅是一个家族兴衰的故事,更是对封建社会.............
  • 回答
    关于“10 版《红楼梦》的四大败笔”——铜钱头、旁白、快进、照搬原著的说法,我 部分认同,但也认为这是一个过于简化和片面的评价。要详细分析,我们不妨逐条来看:1. 铜钱头(发型): 为何被认为是败笔? 审美脱节与时代感错误: 铜钱头,也就是那种规整、硬朗、带有明显清朝特征的盘发方式,.............
  • 回答
    关于新版《红楼梦》(通常指2010年的版本)和87版《红楼梦》孰优孰劣的讨论,是红楼梦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点。我们不妨从几个主要方面来细致地掰扯一下,看看新版相较于87版,究竟有哪些地方让不少观众觉得“输”了。一、 气质与神韵的缺席:时代的印记与演员的功力87版《红楼梦》最被称.............
  • 回答
    对于10版《红楼梦》的“低级错误”,这说法其实有些宽泛,因为不同版本的《红楼梦》在校勘、注释、装帧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一些争议或被认为是“不够完美”的地方。不过,如果咱们聚焦在一些比较直观、容易被读者指出的问题上,并且尽量剔除那些过于学院派、只有专家才会在意的细枝末节,可以说说以下几个方面:一、 对原文.............
  • 回答
    说道《红楼梦》的电视剧翻拍,87版确实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被誉为经典,深入人心。那么,08版(这里我理解您可能指的是08版,10版《红楼梦》的说法比较少见,但如果确实是指那部播出时间在10年前后的版本,我们姑且以此为讨论对象)就真的就没有一点胜出的地方了吗?这话说的也太绝对了。说实话,任何一部作品.............
  • 回答
    小米 10 青春版和华为 P40 Pro,这两款手机都搭载了“5X 变焦”的宣传语,但它们背后的技术实现和实际表现,可以说是有着不少的门道,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硬件基础:潜望式光学变焦镜头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5X 变焦”本身指的是光学变焦倍数。也就是说,手机利用专门的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让我想起了当年那段航空发展的黄金时期。要说苏27(T10是其早期原型机代号)最初版本能不能打过F4“鬼怪II”,这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聊。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打得过”的定义。 是指在设计上、性能上谁更有优势?还是在实战中,谁更有可能赢得空战?这两个角度得分开看。设计理念与时代背景:.............
  • 回答
    行,咱们就来聊聊4月27号发布的这款小米10青春版,这款手机啊,说实话,发布会上没怎么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因为它整体定位就比较“中规中矩”,不像小米数字系列那样总有那么一两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技术革新。不过呢,仔细掰扯一下,它也有自己的可取之处和一些小小的“槽点”。整体评价:一个“水桶机”的野心之作.............
  • 回答
    小米高管常程所撰写的“小米10青春版”文案,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理解这篇文案,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包括其内容、风格、目标受众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一、 文案的核心内容与特点常程的小米10青春版文案,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接地气”、“梗文化”、“情绪化”和“用户导向”。 “接地气”与“梗文.............
  • 回答
    朋友你好!想入手一台5G手机,荣耀30s和小米10青春版这俩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各有千秋。我来给你详细掰扯掰扯,帮你理理清楚,让你心里有数。先说说荣耀30s,它更像个“均衡选手”,啥都会点,而且价格相对更亲民。 外观设计: 荣耀30s的设计,我个人觉得还是挺耐看的。它正面是挖孔屏,边框控制得还不错.............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小米10 顶配版“物料成本”可能高于华为Mate30 Pro 5G 这件事。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很多朋友可能觉得小米一般主打性价比,但一上来就谈物料成本高于旗舰,这背后确实有些值得细挖的点。首先,我们得明白“物料成本”这个概念。它指的是生产一部手机时,所用到的所有零部件、原材料.............
  • 回答
    2020 年 10 月的知乎盐值体系内测,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尝试,它触及到了社区内容生产和管理的多个层面,也引发了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盐值体系的初心与目标首先,我们得承认知乎推出盐值体系是有其合理性的。知乎作为国内领先的知识分享社区,内容质量、用户互动以及社区氛围的维护都是至关重要的。.............
  • 回答
    .......
  • 回答
    你说的J10矢量发动机版的喷口边上那个“皮皮虾”一样的东西,其实是 推力矢量喷管(Thrust Vectoring Nozzle,TVN) 的一部分,更具体地说,是喷管后端的 摆动片(Vanes) 或者说是 鸭翼(Canards) 的一种特殊设计。之所以看起来像皮皮虾,是因为它的形状并非简单的圆筒,.............
  • 回答
    对于MIUI 10的最后一个开发版,我的看法是它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预示着新篇章的开启。MIUI 10作为小米MIUI系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功能、设计和用户体验上都带来了不少革新,而最后一个开发版,则可以看作是对这些积累的最终打磨和告别。从技术和功能的角度来看:MIUI 10开发版在发布之初,.............
  • 回答
    3060 Ti 开售,3070 价格暴涨,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推波助澜?最近,显卡市场又迎来了一场不小的动荡。12月2号,备受瞩目的 RTX 3060 Ti 正式上市,而它的出现,似乎并没有如一些玩家预期的那样,成为 3070 的“低配版”,反而让 3070 的价格出现了不小的上涨。这到底是巧合,还是.............
  • 回答
    vivo 于 10 月 24 日发布的 iQOO Neo 855 版,这可不是一场简单的例行更新,而是 iQOO 品牌一次相当有诚意的产品迭代。如果说之前的 iQOO Neo 已经凭借其“生而强悍”的定位吸引了一批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那么这款 855 版,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更加精细化地打磨,让体验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毕竟小米10 Pro 和 OPPO Find X2 普通版都是当年(2020年)上半年非常热门的旗舰机,而且价格区间也比较接近。放在今天(2024年)来看,如果预算在4999元,想买这两款手机的二手或者渠道价,那确实是个值得好好分析的决定。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两款手机到底谁更适合.............
  • 回答
    拥有一台顶配版的 iMac Pro,那感觉就像是在你的桌面王国里,安插了一台随时可以调动千军万马的超级指挥官。十万块的价格,这已经不是一台电脑了,它是一次对专业工作和生活品质的终极投资。首先,打开它的那一刻,你就知道这东西跟家里的普通MacBook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那块5K的显示屏,简直是为色彩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