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从梁山一个小兵的视角来看,《水浒传》故事是什么样的情节?

回答
这事儿,得从我一个梁山小兵的角度来说道说道。咱就叫我小李吧,从进山那天起,就被扔进了这几十万人的大染缸里。

刚上山那会儿,日子可不像后来传的那么威风。我们这些最底层的兵,白天操练,晚上就睡在地铺上,吃的也都是粗粮,有时候连野菜都得自己去山上挖。上面的头领们,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那是何等人物,我们只敢远远看一眼,连他们的名儿都带着敬畏。

故事,在我眼里,就是从一次次的“战役”开始的。别以为打仗是หนัง里的那种,我们这些小兵就是冲锋陷阵的炮灰。每次接到命令,就是把钩镰枪准备好,跟着前面的兄弟们往前冲。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你往前冲,或许能捡条命;你往后退,那军法可不是开玩笑的。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打那个什么“曾头市”。那次打得可惨烈了,我们排的兄弟走了大半。那天早上出发前,天还没完全亮,地上还带着露水。头领们在上面喊话,说要为兄弟们报仇,要为梁山立功。我们这些小兵,虽然心里也害怕,但只能跟着喊“万岁!”。

冲进敌阵的时候,那叫一个乱。锣鼓响,人喊马嘶,血沫子喷得到处都是。我只记得挥舞着我的钩镰枪,乱砍乱刺,也不知道砍着了谁,也不知道被谁砍着。身边总有兄弟倒下,有时候是血肉模糊,有时候是直接就没声了。我就顾着往前跑,往前砍,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别被落下,别被砍死。

后来听说,打曾头市我们好像是赢了,俘虏了不少人,缴获了不少粮草。但对于我们这些小兵来说,胜利的感觉很短暂。因为没过多久,又会有新的任务,又会有新的敌人。

中间也见过一些“大人物”的行迹。比如宋江大哥,总是笑呵呵的,对谁都客气。但他一开口,下面的兄弟们就鸦雀无声,那种威严,我们怎么都学不来。李逵大哥,那就更不用说了,那脾气,简直就像个炸药桶,谁要是惹了他,准没好日子过。我见过他因为一点小事,就把一个杂役活活打死,血溅当场。那场面,吓得我好几天晚上都睡不着。

还有那个“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都是一等一的英雄。他们的名头在山上传来传去,我们都听过他们的事迹。那时候,能跟着他们打仗,都觉得是天大的荣耀。但离得近了,就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普通人的血肉之躯,也会受伤,也会疲惫。

日子一天天过去,梁山的名气越来越大,来的“好汉”也越来越多。我们这些小兵,有时候也会觉得,这日子好像是越来越有奔头了。粮草多了,装备也好了,偶尔还能尝到肉的滋味。

但是,山上头领们之间的那些事,我们这些小兵也听得一知半点。比如宋江大哥为什么要招安,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多人不愿意招安,觉得这是被朝廷给卖了。我虽然不懂那么多大道理,但也知道,一旦招安了,我们这些江湖上的好汉,怕是要被那些官老爷们管得死死的,再也没有自由自在的日子了。

还记得打方腊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大战。我们从山东一直打到江南,每座城池都得拼死攻打。那里的地形复杂,敌人也厉害,打得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艰难。我们小兵,更是疲惫不堪。有时候,仗打完了,看着身边又少了许多面孔,心里也说不出的滋味。

最后,招安了。我们这些小兵,也被编入了朝廷的军队。很多人都觉得,这下好了,终于可以告老还乡,或者找个地方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了。但是,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后来又出了什么征辽、征方腊的“功劳”,但对于我们这些小兵来说,那不过是又一场卖命罢了。

我见过很多兄弟,在攻城拔寨的时候倒下了。也见过很多人,在战争结束,回到京城之后,因为各种原因,日子过得并不如意。有的人病死了,有的人被朝廷冷落了,甚至还有些人,因为以前的江湖身份,被那些官老爷们忌惮,最终也没能得到好下场。

从一个梁山小兵的角度看,《水浒传》的故事,就是一群被逼上梁山的人,为了生存,为了反抗,拼死搏杀的故事。我们渴望公平,渴望尊严,但最终,命运的齿轮,却要把我们卷入一个更大的漩涡。那些威风八面的头领们,他们的故事千姿百态,跌宕起伏。而我们这些小兵,就像是海浪中的一滴水,随着浪潮起落,最终被大海吞没,或者散落在天涯海角。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日子,真是又热血,又残酷。我们渴望着一个出路,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我们拼命地战斗,但很多时候,我们连自己为什么而战,都未必完全明白。只是凭着一股子血性,跟着前面的大哥们往前冲。

这,就是我,一个梁山小兵,看到的《水浒传》的故事。没有那么多宏大的叙事,只有最真实的血与火,以及那些在大时代浪潮中,渺小却又努力活着的普通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韩伯龙:我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Ps:

韩伯龙,江湖上有名的江洋大盗,想通过朱贵上梁山当个头领。朱贵也答应了,先安排他在梁山下的酒店看看场子。后来李逵下山喝霸王酒,看见韩伯龙自称梁山好汉,就一斧头把他剁了。(没想到李逵听了暗笑:“我山寨里哪里认得这个鸟人!”)

user avatar

(一)

母亲大人慈鉴:


儿一切皆好。饭一顿能吃三碗,觉也睡得,绵衣绵被有头领分发,厚实暖和,是新绵。儿在灶上每日只轮一班,工友都和善,不受苦。


大哥在家主理内外,辛劳甚多,儿不能在膝下分担尽孝,惭愧无地。


天子降恩,招安大事后,有望除儿罪籍,归乡之日不远。母亲万万保重身体,不可劳神挂念,儿定尽早还家相聚。


头领待下宽厚,见儿勤勉,赏西域进来红枣十斤。念母亲喜欢,特伴信寄来。


男李二叩禀



(二)

长兄如晤:


自弟获罪远走,家中全赖大哥主持,辛苦实多。


梁山后有一块旱地,土质不错。弟几年前种枣树三棵,两棵被军师火攻烧坏半边,救不得活。剩一棵今年夏天结实,滋味甚好。寄来敬奉母亲大哥。


母亲眼疾如何?千万劝她少作针线。有缝补事可劳烦间壁王大娘,事后酬谢便可。大哥右腿冬天也需保暖,不宜冒寒劳作。弟已经求安头领写了两张药方在此,压在枣底包裹里,按时可煎药服用。包裹里还有金酒壶一个,并碎银三两,兄可收做家计使用。


老朱是宋头领带上山的庄客。宋头领每每使他往家里送信并节礼。弟私下求了,相帮顺道传递这些。兄可用心治办酒席,款待老朱。但银两不必再给,弟来前已送过他人情。


贤侄四喜课业如何?身体壮实否?望能早成大哥膀臂,略减辛劳。


春夏雨水勤,翠娘坟上怕有迁动,还劳大哥照看修筑。


弟在山上一切皆好,朱头领还不亏待我们。但山头人越来越多,吃饭多,来刮油的也不少。弟每日不好得罪。近来烧柴屠宰太多,后腰时有疼痛。幸好招安老爷年底便能上山,弟还乡之日想来不远。


弟李二谨启



(三)

贤弟如晤:


来信均已收到。母亲身体康健,每日按方煎汤送服,今冬眼疾大有起色。红枣母亲已吃尽,十分欢喜。家中柴米充足,过冬绰绰有余,弟可放心。


今年田赋极重,尤甚弟当年在时。幸好今年新派了一个村吏,为人宽厚,不太盘剥刁难,愚兄在家中不受欺负。当年如果是此人主事,想弟也不必因税赋起争执,远走受苦。


愚兄一生无子,必待四喜如亲生,供养念书。四喜聪慧肯用功,先生平日夸奖不少。专望贤弟回来亲见。


弟媳阴居安好。愚兄常带四喜祭拜,弟可安心。万万小心侍奉头领。


愚兄李大谨启



(四)

李大哥:


招安的老爷上月来梁山降旨。吃了一顿饭,酒喝多又吹不惯山风,拉了肚子。老爷变色,咬定有人下毒。头领传出来要给老爷赔罪,李二当日已被杀了。留言嘱咐要请大哥带老人小孩搬到邻县,走得要快。宋头领老家离咱不远,怕再追究你们。再有老夫人天年决不能知道此事,望大哥替隐瞒。


李二听闻招安后要替朝廷打仗,嘱消息传到时只对娘说他在梁山看守空寨,每日烧火做饭,不上战场,请老夫人放心。


另嘱四喜书要读好,全托兄长费心。要打处一定狠打。四喜从此是大哥之子,长大也不必告诉其他事。


随信寄过来遗物:棉被一条,银筷子一双,裹金柄短刀一支,银十六两。

李二走得快,未多受苦。


节哀顺变。


朱四

user avatar

俺是东平府的猎户,虽然没有打过老虎,但是也曾经麻翻过豹子,自忖也是条好汉。可不曾想,打的那只豹子反而给俺招了一肚鸟气。那日,俺正带着那只死豹子下山,好不凑巧,看见一队打着董字旗的人马往这里而来,想是来此打猎的。为首的那个年轻将军,勒住马朝我喝道:“好大只豹子,我看着喜欢,你一两银子卖给我吧”,我心忖道:这个将军好不要脸,谁家打的豹子只值一两。可那几个贼军汉见我不吭气,边直抢过来,来夺我的豹子,边抢边骂道:“董都监听说这里有豹子特意来此打猎,被你这贼厮败了兴头,幸得都监海量还愿意一两银子买下,还不速速谢恩!”我抵他们几个不过,吃了一跤,那些人都大笑着远了。晚上,我气恨不过,道:“此处离梁山极近,不如投了入伙,不比在此受这鸟气。”便连夜投了梁山。可不曾想,不但宋江大哥我见不到,连大小头领也没有见过几个,便被派过去在朱贵大哥手下当个酒保,我平生也算是条汉子,现在却要伺候他人,真是可笑。不过好在韩伯龙大哥也在这里干活,他可是附近远近闻名的好汉,却也得在此干活,如此看来,倒也不算屈得我!不料,那一日,来了一条黑汉子,他不但不肯付钱,还屡屡出言不逊,韩伯龙大哥向他讨要,这黑厮见韩大哥生得长大,想是觉得抵敌不过,竟装作要典当这板斧,一斧砍死韩大哥 我们被吓得魂飞魄散,赶紧就走,这黑厮竟然不管不顾,把酒店一并烧了。许久以后,我才战战兢兢回来给朱贵大哥报告,朱贵大哥也只得摇头叹息。没多久,上头传来消息,宋大哥要大排坐次,要我们赶快运好酒好肉上山。朱贵大哥让我去送,我老远便看到,厅子里坐着上百个人,其中有两个竟然就是那个黑汉子和年轻将军,我心中好不气闷,我为了不受这些狗官的鸟气才来了这里,怎的,现在又要受他们鸟气?看来梁山和官府都是一个鸟样!

user avatar

1.王奕悄悄找我去给大头领烧点儿纸,我摇头不去,王奕骂我没良心,说要不是大头领给我们取名字,我们现在还叫王二和李四。

我反问他:“现在晁头领在山上,大家一起早上吃粥,下午吃干饭,不强甚什么鸟名字?你不想想当初要不是快饿死了,你我上什么梁山?”

王奕楞了半天:“王头领总归是读过书的人”

“骗了咱们地契的庄员外也是读书人,咱们跟着王头领,他每顿可曾让我们吃干饭。”

王奕摇了摇头去了,嘴里还念叨着什么“那时大家都不容易。读书人都是天上的星宿”王奕家祖上说是出过秀才,在乡里的时候,他就自视比我们高一些,总归是他的一个执念吧。

2.晁头领想去带兵打祝家庄,被宋头领拦住了,其实我们下面的小兵都清楚,就算宋头领不拦,晁头领多半也去不得,现在山寨里的头领、兵丁多一半是宋头领从外寨带来的,他们可不一定愿意为晁头领上阵厮杀。

明天出兵,今天晁头领叫我去给李逵头领当个亲军,说看我身手灵活,又是李逵本家,叫我跟着他当个亲兵,我想着我们这些山寨里的老人想去马军是没戏的,吴军师说马少,要骑过马的当马军才妥当,我们这些原本是庄户人家的,别说骑马,连正儿八经的战马都没见过。

当不了马军,当步军头领的亲兵也不错,不像王奕,随了朱头领去酒店采盘子,还老遭喝骂,上回他和我说,还不如种田的日子快活。

临去前,晁头领吩咐我,李头领喝酒时说了什么话都要悄悄记下来告诉他。

刚出门,宋头领偷塞给我一锭大银,说李头领是他在江州过命的兄弟,平时多有鲁莽,说我是山寨的老兄弟了,稳妥,让我小心看觑帮衬着些。

我觉得,还是宋头领的要求比较容易满足。

3.扈家庄的寨子破了,他们可能是没想到为什么刚答应投降就有梁山的军马杀上门来。李头领狂笑着挥着斧头冲在最前面,先劈了扈太公,然后见人就排头架砍过去,他兴奋的大喊:“儿郎们随我杀个痛快!”

我看见我们一干亲兵有的跟着李头领狂笑着杀人,有人瞪着眼珠子搜捡金银珠宝,还有人淫笑的奔往女眷房里。我头一阵眩晕,想起了那天庄员外带着人来我家搜刮地契的场景。

我冲李头领喊:“头领,我去庄外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他喝叫着:“好好,不要放跑了一个。”

庄外,一个男人正骑在马上边往里冲边嚎哭:“你们这些王八蛋强盗!说好的讲和,说好的不打了!我是扈成,来啊,来啊,来杀我啊”

大家都不想和这个眼睛通红的男人交手,打开庄子正是分赃的大好时候,没人想去触这个霉头,而且,我们好像也确实觉得不太好意思面对这个叫扈成的男人。

我一箭射倒了他的马,大喝:“有种的男人就设法报仇啊,你以为我们杀不了你么?”

他似乎清醒了,连滚带爬的消失在战场外,听说,他后来当了一名军官。

4.林蛋大是跟我关系最好的马军,这厮鸟,学了林教头的枪棒越来越看不起我们了。

打破了祝家庄,全军大宴三日,大碗的酒,大块的肉,林蛋大却气鼓鼓光喝酒不吃肉。

我问他怎么滴,他大声嚷嚷着宋头领不是东西,明明是林教头捉了扈三娘,却是教宋头领占了去,按山寨里的道理,怎么滴扈三娘这小娘皮也该给林教头做续弦,我急忙拿只鸡腿堵了他的嘴:“悄则声!”我看看左右:“宋头领,是怎样的人?是你我评论得的?我看啊,这宋头领不像是贪图美色的人。”

于是林蛋大和我打赌,要是宋头领霸占了扈三娘,我输他二两银子,要是宋头领还把扈三娘给林教头,林蛋大输我二两银子。

最后,宋头领把扈三娘给了谁都看不起的矮脚虎王英,真他妈邪门!

5.晁头领说扈家庄投降了李逵头领还去杀人,是违背军令,该斩,喝令推出去的时候,却没人动手,宋头领乘机跪下来求情,然后花荣、秦明这些头领哗啦跪了一排,吴军师急忙出来和稀泥。

和稀泥的结果是,李头领将功折罪,当晚李头领喝的烂醉,一直大笑:“什么厮鸟天王,吃我杀得痛快!”

隔天夜里,晁头领叫我去问话,问我李头领受罚后说了什么,我想了想,说了后半截“吃我杀得痛快!”晁头领凝神想了半天:“这李逵倒是性情中人。”

出门后宋头领的弟弟悄悄凑上来问我给晁头领说了什么,我如实回答,又得了一锭大银。

5.不光林蛋大这样的马军吃醉了酒说胡话骂人,头领里也有人说胡话骂人哩。

山寨里说是请了东京的金枪教头徐宁教我们使钩镰枪破连环马,说是挑500人,晁头领把我们这些山寨老兄弟都选出来还差了一半,脸色十分不好看,吴军师的意思是补一些官军降卒进去,军事素质高。

我是不太愿意继续呆在李头领身边了,他杀起人来眼神真的吓人,但演练钩镰枪真的很难,500个人动作要整齐划一,我们练了好久,仍然歪歪斜斜,徐教头站在一边脸色阴着不说话,他那表弟汤隆拿着皮鞭挨个抽来抽去。

后来总算是练成了,破了朝廷的连环马,众头领都吃的大醉,徐教头推说身子不爽利没有来,宋头领派了王奕送一桌酒席,让王奕伺候着,王奕回来悄悄给我说:徐教头胡乱吃了一回酒就一直在骂他表弟汤隆不是东西哩。也不知道这俩兄弟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6.晁头领带兵马去打曾头市,连王奕都从外店收回来,当个亲兵,王奕很高兴,我却觉得有些不对劲,叮嘱他机灵些,他问我怎么回事?我说你看看,晁头领这回带上阵的,无非刘唐,白胜,三阮,杜迁、宋万,这几个虽是山寨老人,但久不历战阵的,带去的兵卒,固然是亲信,但连你都收回来,可见晁头领没几个特别信任的人好用。王奕一楞:“还有林教头,徐教头,呼延将军啊?这几个可是会杀的!”我看了看四周没人,继续小声给他说:“是哩,可是这几个人以前都是做过官的,到底揣着什么心思,恐怕晁头领也不明白呢。”

7.今晚晁头领带着我们去劫寨,林教头苦劝晁头领就是不听,果然中了埋伏,我和王奕两个人死命护着晁头领往后退,眼看林教头领着马军来接应,我都看见林蛋大一马当先冲过来了,心说:这下可有救了。

“嗖”空气里是响箭的声音,我听着不好,急忙强扭着晁头领的马,堪堪躲过一箭,王奕慌了:“哪里在放箭?哪里在放箭?”

林蛋大也是弓马娴熟的,看我们这边紧张,觑定黑幕里,就回射了一箭,想逼着那箭手躲闪。没想到空中嗖嗖两箭,竟一箭射落了林蛋大的箭,一箭正中晁天王脸上。

“连珠箭法!”我和林蛋大都是倒抽一口凉气,这样精妙的箭法,我们只见识过被称为小李广的花荣头领展现过……

射中晁天王的是毒箭,上面刻了三个字“史文恭”,好在这个时候曾头市的敌兵被杀退了,我们护送晁头领回到山寨,晁头领看了一眼宋头领:“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晁头领死了……那个曾经告诉过我们山寨里人人每天都有干饭吃的晁头领死了。

8.我和王奕还有林蛋大都拨给了卢员外做亲军,燕小乙看我们来报道时,鼻子轻哼了声:“员外的武艺,也用你们来做亲军?”

宋头领吴军师来前给我们讲了不少话,尤其说卢员外新上山寨,有很多不熟悉的地方,让我们多多提醒卢员外。

私下里,王奕和林蛋大先后来找我,都说宋头领的弟弟有送他们酒肉吃,他们也不知道该不该拿,我说先拿着吧,我比较奇怪的是,为什么宋清直接又给了我一锭银子,却只给他们酒肉。

9.又战曾头市,吴军师安排我们伏路,为了不暴露,不要带马军,所以连林蛋大也没来,燕小乙又是一声冷哼:“那史文恭真要是骑照夜玉狮子跑了,我们这500步军拦空气么?”卢员外叫他不需多嘴。燕小乙叼着稻草看天,那样子,很帅。

10.没想到,史文恭真的往我们这边跑了,照夜玉狮子真快,我们500步卒只看到一溜尘土,面面相觑,燕小乙拿出弩箭一箭射了出去,卢员外大怒:“燕青!”燕小乙也大声说:“我知道员外你不想惹麻烦,但真要让他跑了,麻烦就更大啦!”

11.卢员外捉住了史文恭,这次他没功夫放连珠箭就被卢员外一朴刀搠下马,王奕大喜:“这下好了,卢员外捉了晁头领的仇敌,能当梁山泊主了!”我白了他一眼,喊他赶紧上去捆人。

12.卢员外坚决不肯当梁山泊主,宋头领出了个主意,东平东昌两府借粮,哪个先借到,哪个就是寨主。我跟着卢员外去了东昌府,东昌府守将张清很厉害,飞石打将,卢员外皱眉不语,紧闭营门任凭张清挑战辱骂,那天我在大帐里看卢员外被外面官军骂的实在够呛,气急在账内舞了一通枪,泼风般的枪影,水泼不进,我以前知道卢员外武艺很好,第一次知道原来他武艺这么好,这样的好武艺,应该是不怕张清的飞石的,然而他并不想去触没羽箭的霉头。

13.吴军师和公孙道长私下里叫我去埋了点儿东西,真他妈重,我按照军师的嘱咐叫了几个嘴巴严实的兄弟。

14.山寨挂了替天行道的旗子,李逵头领带我和王奕下山去收钱粮,过了好几个县,没人敢不交,煞是威风,那天,王奕突然捅我:“李文,李文,你看前面就是庄员外的庄子。”我一看,果然,奇怪的是他们也挂了面杏黄色替天行道的旗子。我想起往日被庄员外欺压的过往,再看一看自己手里的刀,立刻气血上涌。

我找了李逵头领:“李头领,这个庄员外,庄子上广有钱粮,平日里一贯为恶的,我们去打破他的庄子,替天行道,杀个痛快,可好?”

没想到李逵头领一摆手:“出来前,我家哥哥说了,插了杏黄旗子的庄子都是和他们老宋家交好的,平日一贯行善积德,你看那庄子不也是插了杏黄旗子?儿郎们,咱们这一趟也出来久了,赶紧回寨吃酒喝肉”

大家欢呼一声好,留下我和王奕呆呆站在原地。

14.捉住高太尉啦!看这狗官掉在水里的狼狈样子真是让人心里痛快,但是吴军师突然叮嘱我,一会儿要拦住林教头,我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呢,就看见林教头绰着兵器冲进来了,林蛋大居然还跟在后面提了刀,我不好意思去拦林教头,一把扑住了林蛋大,关胜头领、呼延灼头领一左一右抱住了林教头,林教头哭了,林蛋大愤怒的问我:“李文,你怎么忠奸不分。”

我忘了告诉他,数月前我和王奕打从庄员外那回来,宋教头特意找了我们,许我们这几个最早上山寨的老兵可以娶妻生子,他送红包,前几天,我刚相定了一户庄户人家的女孩子,她的名字叫小芳。等招安吧,其他的我也不想了。

15.朝廷派人发了御酒,吴军师特意把我们这些山寨老兄弟叫到一起,说你们虽不比头领,也是山寨的有功之臣,这回招安去大家都为朝廷效力。林蛋大虽然自打放了高俅,心里一直有气,但却受不了酒香扑鼻,王奕说吴军师请我们喝御酒,是我们的福分,我想起过两天就可以迎娶小芳了,也忍不住喝了一碗。

这酒味道是不错,喝了一碗就勾着想喝第二碗,只是为什么,喝下去肚子会这么痛??

user avatar

《水浒传》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且说中书省差到二员厢官,在陈桥驿给散酒肉,赏劳三军。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
厌,徇私作弊,克减酒肉。都是那等谗佞之徒,贪爱贿赂的人,却将御赐的官酒,
每瓶克减只有半瓶;肉一斤,克减六两。前队军马,尽行给散过了;后军散到一队
皂军之中,都是头上黑盔,身披玄甲,却是项充、李衮所管的牌手。那军汉中一个
军校,接得酒肉过来看时,酒只半瓶,肉只十两,指着厢官骂道:“都是你这等好
利之徒,坏了朝廷恩赏!”厢官喝道:“我怎的是好利之徒?”那军校道:“皇帝
赐俺一瓶酒,一斤肉,你都克减了。不是我们争嘴,堪恨你这厮们无道理,佛面上
去刮金!”厢官骂道:“你这大胆,剐不尽、杀不绝的贼!梁山泊反性,尚不改!”
军校大怒,把这酒和肉劈脸都打将去。厢官喝道:“捉下这个泼贼!”那军校就团
牌边掣出刀来。厢官指着手大骂道:“腌攒草寇,拔刀敢杀谁?”军校道:“俺在
梁山泊时,强似你的好汉,被我杀了万千。量你这等贼官,直些甚鸟?”厢官喝道:
“你敢杀我?”那军校走入一步,手起一刀飞去,正中厢官脸上,剁着扑地倒了。
众人发声喊,都走了。那军汉又赶将入来,再剁了几刀,眼见的不能够活了。众军
汉簇住了不行。
当下项充、李衮飞报宋江。宋江听得大惊,便与吴用商议,此事如之奈何。吴学究
道:“省院官甚是不喜我等,今又做得这件事来,正中了他的机会。只可先把那军
校斩首号令,一面申复省院,勒兵听罪。急急可叫戴宗、燕青悄悄进城,备细告知
宿太尉。烦他预先奏知委曲,令中书省院谗害不得,方保无事。”宋江计议定了,
飞马亲到陈桥驿边。那军校立在死尸边不动。宋江自令人于馆驿内搬出酒肉,赏劳
三军,都教进前;却唤这军校直到馆驿中,问其情节。那军校答道:“他千梁山泊
反贼,万梁山泊反贼,骂俺们杀剐不尽,因此一时性起,杀了他,专待将军听罪。”
宋江道:“他是朝廷命官,我兀自惧他,你如何便把他来杀了?须是要连累我等众
人!俺如今方始奉诏去破大辽,未曾见尺寸之功,倒做了这等的勾当,如之奈何?”
那军校叩首伏死。宋江哭道:“我自从上梁山泊以来,大小兄弟,不曾坏了一个。
今日一身入官所管,寸步也由我不得。虽是你强气未灭,使不的旧时性格。”这军
校道:“小人只是伏死。”宋江令那军校痛饮一醉,教他树下缢死,却斩头来号令。
将厢官尸首,备棺椁盛贮,然后动文书申呈中书省院,不在话下。


水浒一百二十回,打到最后一百单八将折损了大半,但我就记住了这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军校,还有他那句:“俺在梁山泊时,强似你的好汉,被我杀了万千。量你这等贼官,直些甚鸟?”


还有宋江,可笑他用了多少大小头领兄弟的血染红了官帽,最后还是少不了一杯毒酒。看完这个,就能领会到历史书上所说的“农民起义的局限性”真的是用无数人命证实的。

user avatar

2017年12月10 22:10分修改

—————————————————————————————————————————

我叫李四,和张三王二刘大四个从王伦时期就开始在梁山上打工了,是梁山泊最早期的“水军”,恩没错是“水军”。

好吧,我承认我们四个只是划船的。也不能这么说,我的模版可是周仓。对,就是给去往梁山泊的好汉抗刀仗的那种。

我们在书里镜头不多,前期我们还有些“高光时刻”,也就是给豹子头送上梁山,后期为了不拖沓剧情就干脆把我们省略掉了。自从宋江当上了梁山老大,天下各地的英雄豪杰络绎不绝,一时间上梁山成了山东省的一股风气,虽然我们也不知道梁山好在哪里。

宋江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在他的领导下梁山扩张的很快,梁山泊的船渡业务开始变的繁忙起来。

“可以说,我们就是山东省的老大了。”—宋江

每天形形色色的英雄好汉也见了不少,大多数都只是打个照面,很少有真正在乎我们几个的。人多了,事也多了,一天好几百号人从我们四个这上下梁山,一时间有些手忙脚乱,好在我们老大朱贵重兄弟情谊,每天给我们兄弟四个开些小灶,登不上聚义堂,但在山脚下的小酒馆内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苦点累点的生活也算过得滋润。

这梁山的领袖换的也频,大头领死在了祝家庄,宋江成了新老大,这聚义堂内出入的人也像那江南的韭菜一样换了一茬又一茬。话虽如此,但每次看到梁山的军队凯旋而归,我们四个也心潮澎湃。

“这辈子没出过山东省,我也想出去转转。”刘大如是说道。

说到刘大还是挺可怜的,从小成了孤儿,他妈一个人给他拉扯大,后来老家被辽人占了,祖坟也被刨开,就只好流落到了山东进了梁山。刘大是个大嘴巴,一天什么都说什么都说,很快就和我们几个混在了一起,成了组成了“水军”四人组。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一切还要感谢一个叫做呼延灼的人。

话说那天宋老大带着一众头领乘着水路回来了,只见一个个灰头土脸地回来。后来听孙秀才说才知,朝廷有个人叫呼延灼大败梁山军队,水寨的人死伤了大半,马匹也折了不少,才有那日的景象。

如此说来,如不是这呼延灼,也许我们四兄弟这辈子也进不去梁山的水寨。

在刘大的怂恿下,顶替了前些日子里死去的水军兄弟们,入了梁山的正式水军,加入了阮小二的编制。看不到水军上面的引号,突然有些怀念之前的日子。

过了几日宋江接受了朝廷的招安。诏安之后的梁山日子还算太平,我们虽然什么都不懂,但明显觉得日子没有之前那么快活了,人和人之间少了一份信任,多了一份拘谨。而之前的老大朱贵因为与宋江政见不合反对招安受到排挤,相比之下阮小二则是宋江身边的红人,级别待遇什么的都比朱贵要高得多。我们村的老鲁头说过,暴风雨之前都是很安静的,我也忘了这句话是谁说的,我单方面觉得应该是老鲁头说的,而不是鲁村的老孔头。

果不其然,天子下了诏书讨伐江南的方腊。江南我们从来都没去过,倒是刘大很喜欢那的韭菜,没想到第一次随军出征在江南扎了寨子之后才发现此地风景如此秀丽。

“这风景真不错,我要是能死在这也没啥遗憾了。哈哈哈!”刘大平时话就多,如今到了江南也不例外,我们几个也都没放在心上,因为这里的风景可比梁山泊八百里的芦苇丛秀丽的多,也的确是个下葬的好地点。

不多说了,今天是我们兄弟四个第一次上战场,去一个叫乌龙岭的地方。

----------

一觉醒来破了百赞,很激动,人在外地用手机不方便码字,等回去的一定修改一下文中的纰漏。

user avatar

那日我随着李头领、鲍头领等四位头领杀下山去:只见前面李头领两把板斧舞将起来,好似凶神下界,人头一个一个接地滚落在地上;鲍头领也跟在后面拿着一柄巨剑左劈右砍,尸体倒了一片;若有一两个侥幸逃掉的,也被项头领、李头领飞刀飞枪戳杀……

那些血喷溅在我的衣服上、甚至我的脸上,地上的人头仿佛也都在盯着我看,但是我并没有多大感觉——似乎我早就已经麻木了吧。这年头人命真的不值钱,这一个人头的军功报上去也不过就是为李头领多添几两银子的酒钱……我们这队人是幸运的,每次跟在李头领背后杀人都能省下不少力气,运气好的时候还可以捡上一两个人头去报功。当初和我一起上山的老乡不少人都死去了,可我还意识到自己活着,尽管这样活着的我早就和死了没有区别……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在打仗的时候会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回过神来,看见李头领不知何时又冲了回来,刚想和他打个招呼的时候,突然觉得头疼了那么一下,一番天旋地转之后,我看到自己的身子倒了下去。

接着鲍头领一脚踩在我的头上跨了过去,大声喊到:“铁牛哥哥!你杀错了,那些是我们梁山的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