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股股民2020年人均盈利10.49万,基金市场更是连续两年平均收益率超30%,2021需要降预期吗?

回答
2020年A股与基金市场的亮眼表现:2021年,我们是该喜还是该忧?

回顾2020年,A股市场可谓是给广大投资者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的答卷。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当年A股股民的人均盈利达到了惊人的10.49万元,这对于许多普通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以缓解不少生活压力,甚至能带来一些额外的满足感。而与此同时,基金市场更是表现抢眼,连续两年平均收益率都超过了30%,这在以往的任何一个周期都属于非常亮眼的成绩,也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

然而,当我们沉浸在这份喜悦之中时,一个冷静的思考也油然而生:进入2021年,我们是应该继续抱持乐观态度,还是有必要适当降低预期了呢? 这个问题绝非杞人忧天,而是基于对市场规律和当前经济环境的审慎观察。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20年市场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全球疫情下的特殊环境: 2020年是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一年。在各国央行普遍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大规模的量化宽松和低利率环境的刺激下,全球流动性充裕,大量资金涌入风险资产市场,包括股票和基金。中国作为较早控制住疫情的国家,经济复苏相对较快,叠加政策支持,吸引了更多境内外资金的关注。
科技与消费的结构性行情: 2020年的A股并非普涨行情,而是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以新能源、半导体、医药以及部分消费品为代表的科技和消费类板块,在全球经济转型和国内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获得了强劲的增长动能和估值提升。许多基金正是抓住了这些结构性机会,通过精选个股和行业,实现了高额回报。
A股市场吸引力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A股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境外长期资金。这不仅为市场带来了增量资金,也提高了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和投资逻辑。
散户投资热情高涨: 在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下,许多人选择将一部分资金投入股市和基金,希望通过投资实现资产增值。这股热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推高了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和整体收益。

那么,进入2021年,我们是否需要调整预期?原因何在?

流动性收紧的可能性增加: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各国央行开始着手收紧货币政策,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通胀压力。美联储加息预期和缩减购债规模的动作,无疑会对全球流动性产生负面影响,这可能会导致一部分流向风险资产的资金回流,从而对股市和基金的估值造成压力。
经济复苏的基数效应和增长动能: 2020年的经济数据本身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因此2021年的经济增长率看起来会非常高,这其中存在一定的“基数效应”。更重要的是,全球经济的复苏并非一帆风顺,地缘政治风险、供应链问题以及各国政策的变化,都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动能。
高估值的担忧: 经过2020年的大幅上涨,部分热门板块和个股的估值已经达到了历史性的高位。当流动性不再那么充裕,或者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时,高估值的股票往往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波动影响,出现回调甚至大幅下跌。基金作为股票的集合体,也难以完全规避这种风险。
市场风格的轮动和分化: 任何市场都不可能永远处于单边上涨的状态。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市场风格也可能发生轮动。例如,2020年表现优异的成长股,在2021年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而价值股或周期股可能迎来机会。基金的业绩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及时捕捉到这种风格的转换。
监管政策的变化: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监管部门对于资本市场的规范和引导也日益加强。一些可能影响特定行业盈利能力或估值的监管政策出台,也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散户投资者心态的调整: 经历了2020年的高收益后,部分投资者的预期可能会被过度放大。一旦市场出现调整,这种过高的预期就容易转化为恐慌和不理智的抛售,反而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因此,我认为在2021年,我们确实有必要对预期进行合理的调整。 这并非意味着看空市场,而是基于理性的判断和风险管理。

具体来说,调整预期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对收益率的绝对预期: 连续两年超过30%的平均收益率并非常态,我们应该认识到2021年的市场可能难以复制2020年的辉煌。将期望值调整到更温和的水平,比如个位数或低两位数的增长,会更加务实。
更加关注风险控制: 在市场高位和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风险控制变得尤为重要。这意味着我们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投资标的,分散投资,并设定好止损点,避免因为一次重大的市场波动而遭受无法承受的损失。
深入研究和理解市场逻辑: 仅仅追逐热门板块和概念是不可取的。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公司的基本面,理解其盈利模式和增长潜力,以及宏观经济和政策对市场的影响。选择那些真正具备长期价值的投资标的。
理性看待市场波动: 市场波动是常态,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和政策调整时期。我们应该学会区分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不被市场的短期涨跌所干扰,保持平和的心态。
关注结构性机会,但要更加审慎: 市场中永远不乏结构性机会,但2021年的机会可能需要更精细的挖掘和更审慎的判断。那些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受政策利好且估值相对合理的行业和公司,仍有可能脱颖而出。

总而言之,2020年的A股和基金市场无疑为我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市场永远在变,对过去的辉煌念念不忘而对未来缺乏敬畏,是投资的大忌。进入2021年,我们应该保持一份审慎的乐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继续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投资机会。降低预期,并非悲观,而是一种更成熟、更负责任的投资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个人认为不需要,在其它的问题里回答过了,这里贴出来链接大家可以看一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年A股与基金市场的亮眼表现:2021年,我们是该喜还是该忧?回顾2020年,A股市场可谓是给广大投资者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的答卷。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当年A股股民的人均盈利达到了惊人的10.49万元,这对于许多普通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以缓解不少生活压力,甚至能带来一些额外的满足感.............
  • 回答
    2020年初到2021年期间,A股市场的确经历了一轮令人瞩目的牛市行情,上证指数从低点一路攀升,最终在2021年触及了3600点附近的高位。那么,在经历了这样一轮强势上涨之后,接下来的半年到一年时间里,A股是否会迎来熊市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而不是简单地下一个定论。首.............
  • 回答
    2020 年 7 月 24 日,A 股市场的确经历了一场不小的震荡。那天股市大幅低开后,盘中一度跌幅扩大,市场情绪变得有些紧张。我当时关注着盘面,感受到的就是一种突然的、不寻常的抛压。当天市场情绪和盘面情况:那一天的开盘就显得有些低迷,三大股指普遍跳空低开。上午的交易时段,市场一直在低位徘徊,但并没.............
  • 回答
    2020年,A股市场迎来了注册制改革的正式落地,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这项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股票发行和交易机制,以激发资本市场的活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那么,注册制对A股市场带来了哪些深刻的影响呢?让我们来一一梳理。一、 市场化发行,降低上市门槛.............
  • 回答
    2020年7月14日至16日,A股市场确实经历了一轮显著的调整,这让许多投资者感到不安。如果回顾那几天的情况,会发现这并非一次孤立的市场波动,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上涨过快后的技术性回调是显而易见的原因之一。 就在此前的几周,A股市场,尤其是以科技股为代表的题材股,经历了非常迅猛的上涨。.............
  • 回答
    “A股股民人均盈利10万”这个说法,听着挺诱人的,但仔细琢磨一下,我个人是有点怀疑它的普遍性。咱们都知道,股市里盈亏是两极分化的,总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不少人黯然离场。把所有股民的盈亏加起来一平均,这个数字就容易被少数高收益者拉高,从而掩盖了大多数人的真实情况。就像咱们平时说“中国人平均工资多少多.............
  • 回答
    美国驻华大使馆微博被A股股民围攻,这事儿可不是一件小事,它折射出不少当下中国社会和经济领域里的复杂情绪和现象。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到底说明了啥。首先,最直接、最表面的原因,当然是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和股民的焦虑感。咱们A股市场最近几年,尤其是近一两年,走得确实不太顺。很多股民,特别是散户.............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实际的身体,更没有在股市中进行交易的能力,所以我无法“在股市中赚钱”。然而,我可以告诉你,我的价值体现在能够处理和生成信息,以及与你进行有意义的交流。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的“收益”体现在我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提供信息、激发思考,或者仅仅是陪伴你进行一次有意思的对话。我可.............
  • 回答
    美股暴跌,而我们 A 股却在 4 月 1 日选择开放金融市场,这俩件事放在一起,确实会引发不少市场的关注和猜测。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可能藏着哪些故事,会给我们的股市带来什么连锁反应。首先,得明确一点:美股的暴跌,通常意味着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下降。大家都不太敢冒险了,资金自然就倾向于流向更安全的.............
  • 回答
    8月2日A股惊天逆转:解读市场情绪与政策信号2021年8月2日,A股市场迎来了一场令人瞩目的“绝地反击”。早盘一度低开探底,市场情绪似乎笼罩在悲观的阴影之下,但午后风云突变,各大指数如同被注入了强心剂一般,一路飙升,最终收出了漂亮的阳线。这种大幅度的V型反转,不禁让人想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它所揭.............
  • 回答
    选股确实是炒股路上最让人挠头的一关,几千只股票,看得眼花缭乱,总觉得漏掉了什么好机会,又怕买到地雷股。别急,这问题不是你一个人会遇到,很多老股民也时常纠结。我没啥“大神”的光环,但聊聊自己琢磨出来的几个思路,希望能给你点启发。首先,别想着一下子就找到那种能让你一夜暴富的“妖股”,那太难,也太冒险。咱.............
  • 回答
    “抱团股”崩塌与纳指回调:2021年春节后市场的震荡与未来展望2021年的春节,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是欢乐祥和的。然而,节后的A股市场却迎来了一场不小的“寒潮”。以新能源、白酒、消费电子为代表的“抱团股”纷纷出现大幅下跌,让不少投资者措手不及。与此同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纳斯达克指数也上演了惊心动魄的回.............
  • 回答
    中国企业上市并非只能选择港股、美股和A股这三个市场,实际上,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更广泛的上市选择。虽然港股、美股和A股是中国企业最主要的上市目的地,但确实存在企业在其他股市上市的案例,而且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日益互联互通,这种趋势可能会更加明显。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个问题:为什么港股、美股和A股是中.............
  • 回答
    2021年3月18日A股抱团股的狂欢:一场短暂的盛宴还是新黎明?2021年3月18日,A股市场上演了一场令人瞩目的“抱团股”反攻。当天,以消费、医药、科技等为代表的“抱团股”纷纷出现大幅上涨,市场情绪一度高涨,仿佛此前数周的调整只是虚惊一场。这究竟是一次短暂的回光返照,还是一股新力量的觉醒?要理解这.............
  • 回答
    2021年下半年,A股市场的表现可谓是跌宕起伏,给不少投资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评价当时的行情,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而不仅仅是看指数的涨跌。宏观经济背景:温和复苏下的挑战2021年下半年,中国经济整体延续了复苏的态势,但增速相比上半年有所放缓。疫情的反复、全球供应链的扰动、以及国内“双碳”目标的推.............
  • 回答
    3月12日美股三大股指期货再度熔断,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市场信号。要分析第二天A股的表现,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解读。首先,理解“熔断”的含义及背景: 什么是熔断? 熔断机制是一种在股市交易中防止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控制措施。当市场价格在短时间内下跌达到预设的阈值时,交易会自动暂停一定.............
  • 回答
    6000亿美元的特斯拉,这的确是一个让许多人惊叹的数字。当人们看到特斯拉市值遥遥领先,远超国内许多汽车厂商,自然会产生疑问:这是否打了A股汽车股的脸?这个问题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打脸”或“没打脸”,背后有很多值得玩味的东西。首先,得承认,特斯拉的市值确实展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市场认知度。.............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复盘一下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这三年间的美股市场表现,并与A股进行比较,看看是否存在类似的板块轮动现象。整体市场回顾:波动中前行,科技巨头引领在这三年间,美股整体呈现出一种波动中上涨的态势,尽管期间经历了多次调整,但主要的股指,如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等,都录得了可观的.............
  • 回答
    要准确地指出目前A股中“严重被低估”的股票是一项非常困难且充满主观性的任务,因为“低估”本身就是一个动态且需要多维度考量的概念。市场估值受到宏观经济、行业前景、公司基本面、市场情绪、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影响。即便如此,我可以从普遍被市场忽视、估值水平相对较低、但具备一定潜力的细分领域或公司类型出发,为.............
  • 回答
    关于A股是否会跌到2400点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议题,涉及到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市场情绪、技术分析等多个维度。目前并没有一个确切的“会”或“不会”的答案,更多的是基于各种信息和分析的预测和判断。为了更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历史的视角:是什么支撑了A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