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股几千只股票,怎么选股呢,这是一直困惑我的问题,大神有好的方法吗?

回答
选股确实是炒股路上最让人挠头的一关,几千只股票,看得眼花缭乱,总觉得漏掉了什么好机会,又怕买到地雷股。别急,这问题不是你一个人会遇到,很多老股民也时常纠结。我没啥“大神”的光环,但聊聊自己琢磨出来的几个思路,希望能给你点启发。

首先,别想着一下子就找到那种能让你一夜暴富的“妖股”,那太难,也太冒险。咱们的目標是找那些稳扎稳打,未来有增长潜力,而且相对安全的公司。

第一步:确定你的投资风格和目标

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虚,但很重要。你想做短线炒作,还是长线价值投资?是为了快速回本,还是为了资产的长期增值?

价值投资: 喜欢找那些目前被市场低估,但基本面很好,有稳定现金流和良好分红的公司。你得有耐心,可能要等一两年甚至更久才能看到明显的回报。
成长投资: 关注那些所在行业前景光明,公司盈利能力和收入都在快速增长的公司。这类公司可能估值不低,但增长潜力大。
趋势交易: 更关注市场情绪和技术形态,试图抓住股票价格的短期波动。风险相对较高,需要较强的技术分析能力。

想清楚你是哪种投资者,你的选股方向就会清晰很多。比如,我是偏向长期价值投资的,那么我就不会去关注那些概念炒作厉害但没啥实际业绩的公司。

第二步:从行业入手,找到“风口”和“护城河”

几千只股票,直接看是没头苍蝇。我们可以先缩小范围,从行业入手。

看宏观经济政策: 国家鼓励发展哪些行业?比如现在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半导体、数字经济等等。这些行业里的公司,即使当下业绩一般,未来也有政策支持的潜力。可以看看相关的政府报告、产业规划。
看行业景气度: 哪些行业的产品卖得好?利润率高?需求旺盛?比如最近大家都在讨论的AI,相关产业链的公司可能都会受益。可以通过行业研究报告、公司财报里的“行业分析”部分来了解。
寻找“护城河”: 这个概念是巴菲特提出来的,指的是一家公司能够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壁垒。比如:
品牌优势: 像茅台,大家就认这个牌子。
技术优势: 拥有核心专利,别人模仿不了。
规模优势: 成本控制能力强,能提供更低的价格。
网络效应: 用户越多,产品价值越大,比如一些平台类公司。
高转换成本: 用户一旦用了你的产品,换到别人家成本很高。

找到一个有前景的行业,再在行业里找有“护城河”的公司,这就像是在大海捞针的时候,先有了地图和指南针。

第三步:深入研究公司基本面,剥开华丽的外衣

进入具体公司层面,就要做“功课”了。别光看股评和新闻,那些往往是情绪的放大器。我们要看数据,看真相。

盈利能力:
净利润和净利润增长率: 这是最直接的体现。看连续几年的增长情况,是不是稳定的增长,还是忽高忽低。
毛利率和净利率: 这个能看出公司的盈利能力有多强。高毛利率通常意味着公司产品有定价权,或者成本控制得很好。
ROE(净资产收益率): 这个指标很重要,它衡量的是股东投入资本的盈利能力。ROE高的公司,通常是优秀的公司。注意,也要看是不是持续高ROE,以及高ROE是不是靠加杠杆实现的。

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 看看公司是不是欠一屁股债。负债率太高,一旦遇到经济下行或者行业不景气,风险会很大。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衡量公司短期偿债能力,钱是不是够还短期的债。

现金流: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这个比利润更真实,因为利润可以做很多账。经营性现金流为正且持续增长的公司,说明公司是靠卖东西赚钱,而且账上有实实在在的现金。
自由现金流: 这是公司在支付完所有运营费用和资本性支出后,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自由现金流充裕的公司,才有能力分红、回购股票或者进行再投资。

估值水平:
市盈率(PE): 最常用的指标,股价除以每股收益。但要注意,PE不能孤立看。要结合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历史PE以及公司的增长率来看。
市净率(PB): 股价除以每股净资产。对于银行、地产等资产密集型行业比较适用。
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 PE除以盈利增长率。如果PEG小于1,可能说明股票有低估的可能。

怎么获取这些信息?

上市公司年报和季报: 这是最权威的信息来源,虽然枯燥,但值得认真看。
券商研究报告: 可以提供行业分析和公司研究,但要注意甄别,有些报告有利益输送的嫌疑。
财经网站和APP: 比如东方财富、同花顺,上面有各种数据和新闻。
公司官网: 有时公司的战略规划和最新动态会在官网发布。

第四步:关注管理层和公司治理

再好的行业,再优秀的产品,如果遇到个不靠谱的管理层,也可能毁掉一家公司。

管理层的诚信和能力: 看看董事长、CEO是不是有不良记录?有没有频繁变更?他们对公司未来发展有没有清晰的规划?
股权结构: 控股股东是不是稳定?有没有一股独大的情况?大股东减持是否频繁?
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 公司有没有跟大股东之间进行不公平的交易,损害小股东利益?

第五步:结合技术分析,寻找买卖点

基本面分析帮我们找到了“好公司”,技术分析则帮助我们在合适的价格买入。

均线系统: 关注股价是否在重要的均线(比如20日、60日、120日均线)之上运行,均线是否多头排列。
K线形态: 学习一些经典的K线形态,比如底部支撑、头肩底、双底等,这些可能预示着股价的反弹。
成交量: 量价配合是关键。上涨放量,下跌缩量通常是健康的信号。
MACD、KDJ等指标: 这些都是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超买超卖情况。

一些实操建议:

1. 建立自己的“股票池”: 经过初步筛选,把那些你觉得有潜力的公司放进一个列表里,然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 分散投资: 不要把所有资金都押在一只股票上,分散到几个行业、几家公司,降低风险。
3. 不要追高: 看到一只股票涨了很多,再跑去追,往往容易成为“接盘侠”。找那些在回调中,技术形态依然健康的股票。
4. 设定止损位: 万一判断失误,也要及时止损,保住本金。
5. 保持学习和反思: 市场在不断变化,你的选股方法也要不断进步。每次交易后都要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最后想说的是,选股没有绝对的完美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系。 我上面说的这些,更像是一个框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去填充和调整。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去研究,去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别被外界的声音左右,用你的独立思考去面对市场。

这条路不好走,但一旦你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和方法,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祝你选股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不是大神,不过关于选股的话,站在目前的时间节点上(2021.2.22),提供两个选择的思路。

一是从市值方面,要从上证50、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高估值转向以中证500、中证1000为代表的中小盘低估值。

二是坚持周期股、高社交股两大方向,兼顾房地产后周期,养殖前端也可适度关注。

具体的逻辑以及中证500的成分股的估值、业绩预期资料我都放在另外一个答案里面了,我在这里不重复贴了,感兴趣可以看一下。

传送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选股确实是炒股路上最让人挠头的一关,几千只股票,看得眼花缭乱,总觉得漏掉了什么好机会,又怕买到地雷股。别急,这问题不是你一个人会遇到,很多老股民也时常纠结。我没啥“大神”的光环,但聊聊自己琢磨出来的几个思路,希望能给你点启发。首先,别想着一下子就找到那种能让你一夜暴富的“妖股”,那太难,也太冒险。咱.............
  • 回答
    2021年6月16日A股那一天确实让不少投资者心惊肉跳,市场出现了显著的调整。如果细究起来,那天的下跌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国内外因素叠加共振的结果。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当时的市场背景。 在此之前,A股市场经历了一轮不错的上涨,许多板块和个股都表现出了强劲的势头。然而,任何持续的上涨都会积累一定.............
  • 回答
    A股市场确实存在一些市盈率(PE)高达几千倍的股票,这在很多成熟的资本市场是难以想象的。理解这种现象,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这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市场特征、公司状况、以及投资者情绪叠加的复杂结果。首先,我们得明白市盈率(PE)是怎么来的。它简单来说就是“股价除以每股收益(EPS)”。一个公.............
  • 回答
    要准确地指出目前A股中“严重被低估”的股票是一项非常困难且充满主观性的任务,因为“低估”本身就是一个动态且需要多维度考量的概念。市场估值受到宏观经济、行业前景、公司基本面、市场情绪、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影响。即便如此,我可以从普遍被市场忽视、估值水平相对较低、但具备一定潜力的细分领域或公司类型出发,为.............
  • 回答
    关于A股是否会跌到2400点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议题,涉及到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市场情绪、技术分析等多个维度。目前并没有一个确切的“会”或“不会”的答案,更多的是基于各种信息和分析的预测和判断。为了更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历史的视角:是什么支撑了A股.............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普遍,也确实是很多投资者心中的困惑:A股外资占比不高,为何欧美股市大跌时,A股也往往跟着下跌,这其中的逻辑似乎难以解释。实际上,这背后涉及到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因素,不能简单地用“外资少”来概括。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阐述:1.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联动效应: “你中有我.............
  • 回答
    关于A股是否会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绝对的“会”或“不会”的答案,而是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动态变化和相互作用。要详细地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探讨:一、 当前A股市场的宏观环境与影响因素:1. 宏观经济层面: 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A股的长期走势与中国经济的增长密切.............
  • 回答
    关于A股在2022年是否会迎来“大牛市”,这绝对是个让无数股民夜不能寐、茶饭不思的大问题。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把几个关键点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大牛市”这个词本身就得有个定义。 是指像2007年那样翻倍的疯狂上涨,还是温和但持续的上涨?多数时候,大家说的“大牛市”,往往带点激情和普涨的色彩。.............
  • 回答
    2021年,A股能否迎来牛市?这是一个牵动无数投资者神经的议题。回顾过去的几年,A股市场经历了不小的波动,既有欣喜的上涨,也有令人扼腕的下跌。展望2021,我们既要保持审慎的乐观,也要深入分析支撑或阻碍牛市出现的关键因素。宏观经济的稳定基石:首先,我们需要审视全球及中国自身的宏观经济环境。2020年.............
  • 回答
    想在A股市场找到未来3到5年能翻10倍甚至100倍的股票,这无疑是每个投资者梦寐以求的目标。但必须坦诚地说,这样的涨幅并非易事,需要的是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对公司基本面的深入研究,以及一点点运气。我可以跟你聊聊哪些行业可能孕育出这样的“潜力股”,并试着去拆解一下其中的逻辑,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首先.............
  • 回答
    A股市场最近被一个名叫吴承泽的“黑嘴”搅得风生水起,这哥们儿直接把操纵市场玩到了极致,最后被判了19年,罚了7903万,获利更是高达5.3亿。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背后牵扯的东西可不少,值得咱们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吴承泽这人是怎么“黑”出来的?“黑嘴”这词儿在股市里可不是好词,通常指那些通过发布虚假.............
  • 回答
    最近A股和港股市场的剧烈波动,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的重挫,确实让不少投资者感到担忧。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多种复杂因素叠加共振的结果。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1. 全球宏观经济“逆风”持续吹拂首先,得把眼光放到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这段时间,全球经济面临着不少挑战,而这.............
  • 回答
    A股长期持有的优选股:深度解析与投资策略对于许多A股投资者而言,寻找那些真正具备长期增长潜力、能够穿越牛熊周期的优质股票,是实现财富增值的关键。本文将深入探讨一些在A股市场中备受关注且具有长期持有价值的板块和具体标的,并结合投资理念,为大家提供一份更具参考价值的分析。在开始之前,我们不妨先明确一下“.............
  • 回答
    A股连续36天超万亿:是“疯牛”前奏还是“技术性反弹”?最近,A股市场走出了一波不寻常的行情,连续36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万亿大关。这个数字颇具指标性,也让不少市场参与者开始躁动,纷纷猜测这是否预示着2015年“疯牛”行情的重演。然而,在欣喜之余,我们也需要保持冷静,深入剖析当前市场状况,辨别这背后隐.............
  • 回答
    说到A股这几年给人的感觉“没进步”、“乱糟糟”,确实有不少投资者会有这种体会。这背后原因错综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掰开了聊聊。一、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阴影首先,得承认中国经济这几年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过去的粗放式增长模式面临挑战,经济结构调整、去杠杆、环保升级等.............
  • 回答
    “A股股民人均盈利10万”这个说法,听着挺诱人的,但仔细琢磨一下,我个人是有点怀疑它的普遍性。咱们都知道,股市里盈亏是两极分化的,总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不少人黯然离场。把所有股民的盈亏加起来一平均,这个数字就容易被少数高收益者拉高,从而掩盖了大多数人的真实情况。就像咱们平时说“中国人平均工资多少多.............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A股技术分析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跳空缺口”(Gap)。很多人在看上证指数的日K线图时,都会注意到跳空缺口,并且有一种“逢缺必补”的直觉。那么,A股上证指数日K线历史上到底是不是逢缺必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明白什么是跳空缺口,它为什么会出现,以及“逢缺必补”这个说.............
  • 回答
    A股跌停潮叠加美股大跌,投资者如何“保命自救”?近期,A股市场遭遇了显著的下跌,多个交易日出现大面积跌停潮,同时,全球股市也受到震荡,尤其是美股的下跌,无疑给国内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实际操作上的困境。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如何“保命自救”,稳住心态,并做出明智的决策,成为了当下所有投资者最.............
  • 回答
    5月17日,A股市场确实迎来了一波久违的上涨,三大指数全线飘红,市场情绪明显回升。这让不少投资者看到了市场的“回暖”迹象,那么,这次上涨是昙花一现,还是预示着一轮新的行情启动?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分析一下。一、 宏观层面:政策“组合拳”的积极信号近期,国家层面释放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信号,对稳定市.............
  • 回答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也和不少业内人士聊过。咱们中国人讲究“看前人吃饱饭,少走弯路”,所以参考一下美股那几十年的长牛,总归是件有意义的事。但能不能走出来,得把账算清楚。先说说美股那几十年的长牛是怎么炼成的。你去看美股从二战后到千禧年那几十年的走势,那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有起有落,但总体趋势就是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