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求教两道极限题目有哪些方法?

回答
没问题,我们来聊聊如何解决这两道极限题目。写“AI痕迹”这个要求很有趣,我尽量用更像一个过来人、和你一起探讨问题的方式来沟通,少些那种“公式公式套用”的冰冷感。

你提了“两道极限题目”,但没有具体题目,这让我有点无从下手。不过,没关系,我可以根据我经验中遇到过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极限题目类型,来讲解一些常用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你可以把你的具体题目发过来,我们再针对性地分析。

在我看来,求极限题目,就像在侦探破案一样,关键是要看清“罪犯”(也就是导致极限不确定的因素)在哪里,然后用不同的“工具”去制服它。

通用的极限求值方法,我们可以分成几大类来聊:

第一类:直接代入法(最基础,但一定要先尝试!)

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但前提是函数在代入点处是连续的,并且代入后不会出现 `0/0` 或 `∞/∞` 这种“不确定型”。

什么时候用: 当你看到一个函数,比如 `f(x)`,你想求当 `x` 趋近于某个常数 `a` 时的极限 `lim (x→a) f(x)`。如果 `f(x)` 在 `x=a` 这个点有定义,并且代入 `a` 后得到一个确定的数值(比如 5, 0, 1/2, π 等),那么这个数值就是极限值。
举个例子:
求 `lim (x→2) (x² + 3x 1)`。
这个函数 `f(x) = x² + 3x 1` 是一个多项式,在任何实数点都是连续的。所以,我们直接把 `x=2` 代入:
`f(2) = 2² + 3(2) 1 = 4 + 6 1 = 9`。
所以,极限值就是 9。
特别提醒: 别小看这个方法,有时候题目会故意设得很简单,让你觉得是不是有什么陷阱。先直接代入,如果得到确定的值,那很可能就是答案了。

第二类:利用无穷小量性质(处理“0/0”的利器)

当直接代入出现 `0/0` 的不定型时,我们知道分子和分母都有一个共同的“因子”导致它们都趋于零。我们需要找到并消掉这个因子。

1. 因式分解法(最直观的“消零”)

什么时候用: 当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或者可以轻易进行因式分解时。
怎么做:
1. 尝试将分子和分母分别因式分解。
2. 找出导致 `0/0` 的共同的根(也就是使分子和分母都为零的 `x` 值)。
3. 约去这个共同的因子。
4. 重新代入 `x` 的值,看是否得到确定的结果。
举个例子:
求 `lim (x→1) (x² 1) / (x 1)`。
直接代入 `x=1`,得到 `(1² 1) / (1 1) = 0/0`。
分子 `x² 1` 可以因式分解为 `(x 1)(x + 1)`。
原式变成 `lim (x→1) [(x 1)(x + 1)] / (x 1)`。
当 `x→1` 时,`x 1` 不是零,所以我们可以约去 `(x 1)`。
原式等于 `lim (x→1) (x + 1)`。
现在直接代入 `x=1`,得到 `1 + 1 = 2`。
所以,极限值是 2。

2. 提取公因式法(特别针对根式)

什么时候用: 当函数中包含根号,并且代入后出现 `0/0` 时。
怎么做:
1. 利用平方差公式 `(ab)(a+b) = a²b²` 或者立方差/和公式 `(a±b)(a²∓ab+b²) = a³±b³` 来处理根号。
2. 将分子或分母乘以其共轭表达式(比如根号 `√a` 加上或减去 `√b`,就乘以 `√a` 减去或加上 `√b`)。
3. 这样可以消除根号,然后进行因式分解或直接约去。
举个例子:
求 `lim (x→4) (√x 2) / (x 4)`。
直接代入 `x=4`,得到 `(√4 2) / (4 4) = (2 2) / 0 = 0/0`。
分子是 `√x 2`,它的共轭表达式是 `√x + 2`。
我们在分子分母都乘以 `√x + 2`:
原式等于 `lim (x→4) [(√x 2)(√x + 2)] / [(x 4)(√x + 2)]`。
分子变成 `(√x)² 2² = x 4`。
所以,原式变成 `lim (x→4) (x 4) / [(x 4)(√x + 2)]`。
约去 `(x 4)`。
变成 `lim (x→4) 1 / (√x + 2)`。
现在代入 `x=4`:`1 / (√4 + 2) = 1 / (2 + 2) = 1/4`。
极限值是 1/4。

3. 等价无穷小代换(更快捷的“消零”)

什么时候用: 当函数结构比较复杂,尤其是当一个复杂的表达式趋近于零时。这是非常强大的工具。
核心思想: 如果当 `x→a` 时,`f(x) → 0` 且 `g(x) → 0`,并且 `lim (x→a) f(x) / g(x) = 1`(即 `f(x)` 和 `g(x)` 是等价无穷小),那么在求极限时,你可以用 `g(x)` 来替换 `f(x)`,或者用 `f(x)` 来替换 `g(x)`,而不会改变极限的值。
常用等价无穷小(当 `u → 0` 时):
`sin(u) ~ u`
`tan(u) ~ u`
`arcsin(u) ~ u`
`arctan(u) ~ u`
`e^u 1 ~ u`
`ln(1+u) ~ u`
`(1+u)^α 1 ~ αu` (这是一个更通用的,包括 `e^u1` 和 `ln(1+u)` 的推广)
`1 cos(u) ~ u²/2`
怎么做:
1. 识别出函数中趋向于零的部分。
2. 用其等价无穷小去替换。
3. 进行化简和计算。
举个例子:
求 `lim (x→0) sin(3x) / tan(2x)`。
当 `x→0` 时,`3x → 0` 且 `2x → 0`。
我们知道 `sin(u) ~ u`,所以 `sin(3x) ~ 3x`。
我们知道 `tan(u) ~ u`,所以 `tan(2x) ~ 2x`。
原式等于 `lim (x→0) (3x) / (2x)`。
约去 `x`,得到 `lim (x→0) 3/2 = 3/2`。
这个方法比上面两种因式分解和共轭乘法要快很多。

再来一个例子:求 `lim (x→0) (e^(2x) 1) / ln(1+x)`。
当 `x→0` 时,`2x → 0` 且 `x → 0`。
`e^(2x) 1 ~ 2x` (因为 `u = 2x`,`e^u 1 ~ u`)。
`ln(1+x) ~ x`。
原式等于 `lim (x→0) (2x) / x`。
约去 `x`,得到 `lim (x→0) 2 = 2`。
极限值是 2。

第三类:利用洛必达法则(处理不定型的“万能钥匙”,但要注意条件!)

这是处理 `0/0` 和 `∞/∞` 最强大的方法之一,但它有严格的使用条件。

什么时候用: 当求极限 `lim (x→a) f(x) / g(x)` 时,如果直接代入得到 `0/0` 或 `∞/∞`,并且 `f(x)` 和 `g(x)` 在 `a` 的某个去心邻域内可导,并且 `g'(x)` 在这个邻域内不等于零,那么:
`lim (x→a) f(x) / g(x) = lim (x→a) f'(x) / g'(x)`。
也就是说,你可以对分子和分母分别求导,然后再次尝试代入。
怎么做:
1. 检查是否满足 `0/0` 或 `∞/∞` 的不定型。
2. 检查导数条件:`f'(x)` 和 `g'(x)` 存在且分母导数 `g'(x)` 不为零。
3. 对分子 `f(x)` 求导得到 `f'(x)`。
4. 对分母 `g(x)` 求导得到 `g'(x)`。
5. 求 `lim (x→a) f'(x) / g'(x)`。如果还是不定型,可以继续重复使用洛必达法则(但要小心,不是所有不定型都能连续使用洛必达)。
举个例子:
求 `lim (x→0) (e^x 1 x) / x²`。
直接代入 `x=0`,得到 `(e^0 1 0) / 0² = (1 1 0) / 0 = 0/0`。
满足条件,我们使用洛必达法则。
分子导数:`(e^x 1 x)' = e^x 1`。
分母导数:`(x²)' = 2x`。
原式等于 `lim (x→0) (e^x 1) / (2x)`。
再次代入 `x=0`,得到 `(e^0 1) / (20) = (1 1) / 0 = 0/0`。
仍然是不定型,继续使用洛必达法则。
分子导数:`(e^x 1)' = e^x`。
分母导数:`(2x)' = 2`。
原式等于 `lim (x→0) e^x / 2`。
现在代入 `x=0`:`e^0 / 2 = 1 / 2`。
极限值是 1/2。

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条件是必须的! 如果不满足 `0/0` 或 `∞/∞`,直接用洛必达是错误的。
对分子分母分别求导,不是对整个分数求导! 很多人会在这里出错,把 `(f/g)'` 当成 `f'/g'`。
注意函数的定义域和导数的零点。
并非所有题目都适合洛必达。 有些题目用等价无穷小或者因式分解会更简洁高效。过度依赖洛必达有时会让你错过更巧妙的方法。

第四类:趋向无穷时的极限(处理“∞/∞”等)

当 `x` 趋向于无穷大(`x→∞` 或 `x→∞`)时,极限的判断方式会有所不同。

1. 分子分母同除最高次项(处理 `∞/∞`)

什么时候用: 当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或者包含高次函数时,并且趋向于无穷大。
怎么做:
1. 找出分母中 `x` 的最高次数项。
2. 将分子和分母的每一项都除以这个最高次项。
3. 利用 `lim (x→∞) C/x^n = 0` (其中 `C` 是常数,`n > 0`) 这个性质进行化简。
举个例子:
求 `lim (x→∞) (3x² + 2x 1) / (x² + 5x + 3)`。
分子分母最高次项是 `x²`。
将分子分母同除以 `x²`:
原式等于 `lim (x→∞) (3x²/x² + 2x/x² 1/x²) / (x²/x² + 5x/x² + 3/x²)`
等于 `lim (x→∞) (3 + 2/x 1/x²) / (1 + 5/x + 3/x²)`。
当 `x→∞` 时,`2/x`, `1/x²`, `5/x`, `3/x²` 都趋近于 0。
所以极限是 `(3 + 0 0) / (1 + 0 + 0) = 3/1 = 3`。
极限值是 3。

2. 比较高阶无穷小(当 `x→0` 或 `x→∞` 时)

什么时候用: 当 `x→0` 时,某些函数比另一些函数“更快地”趋近于零(高阶无穷小)。当 `x→∞` 时,某些函数比另一些函数“增长得更快”。
怎么做:
1. 在 `0/0` 的情况下,如果 `f(x)` 和 `g(x)` 都是无穷小,并且 `f(x)` 是 `g(x)` 的高阶无穷小(即 `lim f(x)/g(x) = 0`),那么在分母不为零的前提下,可以将 `f(x)` 视为零来化简(或者说,如果分子是分母的高阶无穷小,可以忽略分子)。反之,如果分母是分子的更高阶无穷小,可以忽略分母。但通常还是和等价无穷小配合使用更安全。
2. 在 `∞/∞` 的情况下,如果分子是低阶的,分母是高阶的,通常极限为零。反之,如果分子是高阶的,分母是低阶的,通常极限为无穷大。如果同阶,则看最高次项的系数比。
举个例子:
求 `lim (x→0) (x³ + sin(x)) / (x² + tan(x))`。
当 `x→0` 时,`x³` 是比 `sin(x)` 更高阶的无穷小,`x²` 是比 `tan(x)` 更高阶的无穷小。
因为 `x³` 比 `sin(x)` 快趋近于0,在分子部分,`x³` 的影响远小于 `sin(x)`。
同理,在分母部分,`x²` 的影响远小于 `tan(x)`。
所以,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原式近似于 `lim (x→0) sin(x) / tan(x)`。
再使用等价无穷小 `sin(x) ~ x`,`tan(x) ~ x`,得到 `lim (x→0) x / x = 1`。
当然,更严谨的方式是用洛必达或直接等价无穷小代换:
`lim (x→0) (x³ + x) / (x² + x) = lim (x→0) x(x² + 1) / x(x + 1) = lim (x→0) (x² + 1) / (x + 1) = (0+1)/(0+1) = 1`。

第五类:夹逼定理(“三明治定理”)

什么时候用: 当你想求的极限 `f(x)`,直接求比较困难,但你能找到另外两个函数 `g(x)` 和 `h(x)`,使得它们在某个区间上满足 `g(x) ≤ f(x) ≤ h(x)`,并且 `lim g(x) = lim h(x) = L`,那么根据夹逼定理,`lim f(x)` 也等于 `L`。
怎么做:
1. 找到合适的 `g(x)` 和 `h(x)`。这通常需要一些观察和技巧,比如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sin(x)| ≤ 1`, `|cos(x)| ≤ 1`)或者其他函数的性质。
2. 证明 `g(x) ≤ f(x) ≤ h(x)` 在趋近点的邻域内成立。
3. 分别求 `lim g(x)` 和 `lim h(x)`。
4. 如果极限相等,则得到 `lim f(x)`。
举个例子:
求 `lim (x→0) x² sin(1/x)`。
直接代入 `x=0`,得到 `0 sin(∞)`,这是不确定的。`sin(1/x)` 在 `x→0` 时是震荡的,没有极限。
我们知道 `sin(θ)` 的值域是 `[1, 1]`。
所以,对于任何非零的 `x`,都有 `1 ≤ sin(1/x) ≤ 1`。
我们将不等式两边同乘以 `x²`。因为 `x² ≥ 0`,不等号方向不变:
`x² (1) ≤ x² sin(1/x) ≤ x² 1`
`x² ≤ x² sin(1/x) ≤ x²`。
现在我们求两边的极限:
`lim (x→0) (x²) = 0`。
`lim (x→0) x² = 0`。
由于 `x² sin(1/x)` 被夹在两个趋近于 0 的函数之间,根据夹逼定理,
`lim (x→0) x² sin(1/x) = 0`。
极限值是 0。

第六类:利用重要极限(特殊结构需要特殊工具)

除了前面提到的等价无穷小,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极限公式,看到特定结构时可以直接套用。

第一个重要极限: `lim (x→0) sin(x) / x = 1`。
这个是很多其他极限的基础,特别是处理 `sin(ax)/bx` 这类形式时,可以通过变形凑出这个形式。
例如:`lim (x→0) sin(3x) / 2x = lim (x→0) (sin(3x) / 3x) (3x / 2x) = 1 3/2 = 3/2`。
第二个重要极限: `lim (x→∞) (1 + 1/x)^x = e` 或 `lim (x→0) (1 + x)^(1/x) = e`。
这个形式通常出现在处理 `(1+f(x))^g(x)` 且 `f(x)→0`, `g(x)→∞` 的情况下。
变形技巧: `lim (1 + f(x))^g(x) = lim e^(g(x) ln(1+f(x)))`。然后去求指数部分的极限。
或者利用 `(1+u)^α 1 ~ αu` 这个等价无穷小,将 `(1+f(x))^g(x)` 变形为 `e^(g(x) ln(1+f(x)))`。
更直接一点,如果能凑成 `(1 + a/x)^x` 的形式,极限就是 `e^a`。
举个例子:
求 `lim (x→∞) (1 + 2/x)^x`。
这是第二个重要极限的标准形式 `(1 + a/x)^x`,其中 `a=2`。
所以极限值是 `e²`。

求 `lim (x→0) (1 + sin(x))^(1/x)`。
这是 `(1+f(x))^g(x)` 的形式,当 `x→0` 时,`f(x) = sin(x) → 0`,`g(x) = 1/x → ∞`。
我们用指数变换:
原式 = `lim (x→0) e^((1/x) ln(1 + sin(x)))`。
现在我们只要求指数部分的极限:`lim (x→0) ln(1 + sin(x)) / x`。
这是 `0/0` 的形式。
方法一:用洛必达法则。
分子导数:`(ln(1 + sin(x)))' = 1 / (1 + sin(x)) cos(x)`。
分母导数:`(x)' = 1`。
指数极限 = `lim (x→0) [cos(x) / (1 + sin(x))] / 1`。
代入 `x=0`:`cos(0) / (1 + sin(0)) = 1 / (1 + 0) = 1`。
所以原极限是 `e¹ = e`。

方法二:用等价无穷小代换。
当 `x→0` 时,`sin(x) ~ x`。
所以 `ln(1 + sin(x))` 当 `x→0` 时,趋向于 `ln(1 + x)`,而 `ln(1 + x) ~ x`。
所以 `ln(1 + sin(x))` 约等于 `x`。
指数极限 = `lim (x→0) x / x = 1`。
原极限是 `e¹ = e`。

总结一下求极限的基本流程,就像侦探办案:

1. 看一眼: 先尝试直接代入,确定是否为确定值。
2. 找“病因”: 如果是 `0/0` 或 `∞/∞`,那就有“病因”了,需要处理。
3. 选择“武器”:
多项式/简单函数: 考虑因式分解、约分。
根式: 考虑共轭乘法。
复杂但有规律的: 考虑等价无穷小代换。
普遍适用的(注意条件): 洛必达法则。
趋向无穷: 分子分母同除最高次项。
被夹住的: 夹逼定理。
特定结构: 重要极限。
4. 冷静分析: 选择最适合的工具,一步一步化简。如果一个方法不行,就换一个。
5. 验算: 最终结果是否合理?有没有遗漏什么条件?

我的建议是,对于具体的题目:

先别急着套公式。 试着写出函数,然后像我上面说的,一步步分析。
多练习。 极限的技巧很多是练出来的,熟能生巧。你会慢慢体会到哪种方法更适合哪种题型。
注意细节。 比如洛必达的条件,等价无穷小的适用范围。

你现在可以把你的两道具体题目发给我了,我们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来分析,看看用上面哪种方法最合适,或者是不是需要结合几种方法。我很期待看到你的题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两题需要的是初等代数的小trick。

第一题要用的是公式 。然后只要注意到 ,就可以抵消大部分乘积项。

第二题,裂项就对了, 。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