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武则天有没有算到神龙政变呢?

回答
要说武则天是否算到了神龙政变,这绝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问题。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充满了变数,即便再英明神武的帝王,也很难完全预知未来。但我们可以从武则天的性格、她的统治手段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来推测,她或许已经察觉到了潜藏的危机,只是结局的到来,可能超出了她的预料。

首先,我们得理解武则天这个人。她能从一名低微的才人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靠的绝不仅仅是美貌和运气。她拥有过人的政治智慧、敏锐的洞察力,以及一股“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狠辣。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权力斗争中,她早已练就了一身察言观色的本领,对潜在的威胁有着近乎直觉的敏感。

她的统治,尤其是后期,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她打破了门阀制度,提拔寒门子弟,让很多有才华的人有了出头的机会,这使得一部分官员对她感恩戴德。但另一方面,她为了巩固权力,大肆使用酷吏,建立告密制度,这种高压统治也制造了大量的恐惧和仇恨,尤其是在那些被排挤的关陇贵族集团中,以及对武氏家族不满的李唐宗室成员心中,仇恨的种子早已埋下。

神龙政变的发动者,张柬之、崔玄暐等人,虽然在高宗时期就已在朝中任职,但真正让政变成为可能,并且能够成功的,正是武则天晚年身体状况的下降,以及她对权力过度的依赖。武则天晚年,身体日渐衰弱,无法像年轻时那样亲自处理朝政,这为政变提供了绝佳的时机。一些心怀不满的大臣,看到了“上有好者,下必有甚者”的规律,也看到了武则天年龄和身体带来的“软肋”,便开始暗中勾结。

那么,武则天有没有“算到”?

我们可以说,她或许“算到”了权力斗争的危险,但未必“算到”了这场政变会在那个特定的时间、以那样的方式发生。

潜在的危机她一定知道:
李唐宗室的复辟势力: 尽管武则天将李氏宗室的权力压制得死死的,但李唐王朝毕竟是正统,只要有人还有复辟的野心,就始终是潜在的威胁。她通过各种手段,包括对李姓宗室的监视和软禁,来试图化解这一风险。
关陇集团的不满: 随着武则天大力提拔寒门和南方士人,传统关陇士族的势力受到了削弱,他们对武则天的怨恨是长期存在的。
武氏家族的扩张: 武则天提拔自己的族人,自然也引起了对李唐宗室和反对派的不满。虽然她本人是最高统治者,但她也需要平衡各方势力,否则很容易造成新的不稳定。
宠臣的争议: 晚年的武则天,宠幸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这两人跋扈专权,引发了朝野上下极大的不满。这无疑是政变爆发前的一个重要导火索,武则天不可能完全对此视而不见。

但具体到神龙政变,可能超出了她的掌控:
政变的策划者: 张柬之等人能够在关键时刻一呼百应,并且得到禁军将领的支持,这其中肯定有非常精密的策划和秘密的联络。武则天即便再能干,也无法时刻洞察所有官员的内心想法和所有秘密的集结。
时机的选择: 政变的发动者精准地抓住了武则天病重,且远离权力中心(在洛阳上阳宫)的时机。他们利用了武则天无法及时发出指令、无法有效干预的“真空期”。
关键人物的倒戈: 禁军统领换成了神龙政变的参与者,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这种突然的军事调动和权力转移,即便武则天有预感,也可能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及时做出有效的反制。

从武则天的一些举动也可以旁敲侧击地看出她对局势的警觉,尽管未必是“预知”:

她不断培植自己的势力: 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军队,她都在有意识地安插自己的亲信。她提拔狄仁杰、姚崇等能够干事的官员,同时也重用自己的亲信。这是她应对潜在威胁的一种方式。
她对宠臣的态度: 虽然武则天晚年宠幸张氏兄弟,但她也并非完全被蒙蔽。她知道这两人会引起非议,但她可能也在利用他们来制衡朝中其他势力,或者将其视为一种精神寄托。但当张氏兄弟的影响力大到影响朝政稳定时,她也并非没有考虑过处置他们,只是时机和方式可能不如政变者所期望的那么“及时”。
她曾考虑传位给谁: 武则天也考虑过传位的问题,她在武姓和李姓之间摇摆。这本身就说明她已经意识到自己统治的“非正统性”和潜在的不稳定性,她在为自己的身后事做准备,但选择传位给李家,某种程度上也承认了李唐的合法性。

总而言之,武则天极有可能察觉到了来自各方的潜在威胁,她知道她的统治并非牢不可破,也知道年老体衰会带来风险。她可能已经做了一些预警性的措施。

但是,要说她“算到”了神龙政变,就像是精确地预测到了某年某月某日某个地点会发生一次特定的地震。 这种精确的预知,在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更可能的情况是,她感受到了大厦将倾的“不安”,感受到了暗流涌动,但具体风暴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力量席卷而来,她可能并未完全掌控。

她晚年的身体状况,以及她对权力的绝对信任,或许让她低估了反对派的决心和行动力,也让她在关键时刻失去了及时调整和反击的能力。神龙政变,更像是多重因素叠加下的一个历史性的“巧合”——统治者的年迈、宠臣的失德、反对派的决心,以及关键军事力量的配合,最终汇聚成了那场改变历史的政变。武则天能预见到“乱”,但未必能预见到“这一个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神龙政变肯定没算到。

不仅武则天没算到,参与政变的张柬之、敬晖、桓彦范等人也没算到。

被政变砍了脑袋的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更是没算到。

至于李显,则是赶鸭子上架。哪还有心思算这些。


神龙政变之前,武则天就已经把李显召回洛阳,定位太子。

权力交接已是顺理成章,大家都在等时间。等自然过渡,犯不着冒险搞什么波澜。

武皇自然不会算到,也不会想到自己英明一世,最后是被人“请”下台的。她本来应该在晚年尽情活够岁数,享受为数不多的时光。

以张柬之为首朝臣们看着武皇什么时候挂,太子稳稳当当继位,光复大唐就OK了。

原本,也不该有风浪。

但事情总有意外:武则天扎进张氏兄弟的小鲜肉里就出不来了。偏偏张氏兄弟也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对内隔绝天子,对外发号施令。

张柬之等人一看:皇帝面都见不到,是生是死也不清楚。就看见张氏兄弟在那作威作福。武皇本就年事已高,在权力交接的当口,多事之秋,敏感非常。这就不能不让他们琢磨,皇帝是已经挂了?还是被张氏兄弟控制起来了?会不会中间变了气候?这可很难讲。就算气候正常,皇帝连音信都断了,做臣子的心能安吗?

从张柬之等人的利益来看。就静静等着武皇驾崩,太子继位,顺理成章。无风无波也挺好,当然他们也就什么功劳也没有。

如果有人挟持皇帝,阴谋作乱呢?那就太好了!!!

首先,可以有非常合适的名义或借口发动政变,拥立太子登基。获得非常之功勋与殊荣,荣耀阴及子孙。

第二,可以借机铲除异己,把控朝政。实现所在集团利益的最大化。

万一政变不成,武皇活蹦乱跳地出来了呢?

那也有退路!

皇帝与外界音信隔绝,做臣子的有义务担心并维护皇帝的安全。到时候拉出张氏兄弟,砍了脑袋,所有问题都可以丢给他俩。乱臣贼子伏诛,我等是勤王护驾。武皇也只能哑巴吃黄莲。

更何况,真到了动兵的这一步,就算武皇出来,也要恭恭敬敬请她老人家退位。

政变这种事本来后患就很大,开弓没有回头箭。就像政变时,桓彦范对武皇说的:“太子哪里还能再回到东宫去呢!”武皇为国家操劳的太多,那就让太子更进一步,分担您老人家的忧愁。就请武皇移居上阳宫吧!


失去权利,同时也失去男宠的武则天迅速衰老。

这恐怕比神龙政变还让她算不到。其实,武则天算不算到神龙政变,并不要紧。

当她以一个女儿之身,在一个王朝的盛世把他取代掉。这本身就是在和强大的传统文化作斗争。

哪怕她对这个国家承前启后,哪怕她的儿子极力奉承她称帝。

在武则天迈向女皇的道路上时,她革命所面临的问题,是无暇顾及的。

在她晚年,越来越意识到继承人问题的棘手时,很多事情已经无可挽回。

儿子们都怕了她。

群臣们都审视她。

告密制度挖掘出了人心最险恶的一面,被伤害的信任与情感何以修复?

人心向唐已久,非个人心愿能够扭转。

也许女皇早就意识到了这些,甚至比这些还多得多。

召回李显,确立太子地位。看似是权衡后的无奈。

又何尝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只要在她之后,李武两家人能和平共处,大局稳定就好。这已经是最不坏的结果。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在寂寞与孤独中离开人世。

在此之前,她淡定的下了诏,退了位。

赦免了王皇后、萧淑妃、褚遂良等曾经敌对过的一干人。

去帝号,改回皇后,葬于乾陵。

留下了一块:高7.35米,宽2.1米,厚1.49米,重98.9吨的无字碑。

她的历史使命和人生生命都已完结,一切就留给后来人说道吧!

(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武则天是否算到了神龙政变,这绝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问题。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充满了变数,即便再英明神武的帝王,也很难完全预知未来。但我们可以从武则天的性格、她的统治手段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来推测,她或许已经察觉到了潜藏的危机,只是结局的到来,可能超出了她的预料。首先,我们得理解武则天这个人.............
  • 回答
    西方援助乌克兰的武器,从踏上欧洲大陆的那一刻起,到抵达乌克兰前线部队手中的过程,确实是一条相当漫长且复杂的物流链。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送货上门”,而是涉及到政治协调、安全保障、军事规划和实际操作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大致分解成几个关键的环节来理解:第一步:决策与援助协议的达成这一切的起点,是各.............
  • 回答
    关于武则天是否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并嫁祸王皇后,这是一个历史上流传甚广但又极为模糊的事件,至今仍是学术界和民间争论的焦点。 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当时的政治背景、各方势力以及史料的记载,并尝试剥离掉一些笼统的、程式化的论述,还原一个更具人情味和历史深度的分析。历史的“罪证”:来自《旧唐书》与.............
  • 回答
    “文不如清,武不如宋”这句话,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一种客观评价,不如说是一种充满辩证意味的概括,它点出了某些朝代或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其文化与军事发展上可能存在的某种“偏科”现象。要找到完全符合这一描述的朝代或国家,本身就颇具挑战性,因为历史的评价往往是多维度、多面向的,很难用简单的“不如”来一概而论.............
  • 回答
    要探讨武磊两年后爆发的可能性,我们得先把莱万多夫斯基和范佩西的情况掰开了揉碎了看,再回过头来审视武磊。毕竟,他们三人之间,既有相似之处,更有根本性的差异。先说说莱万多夫斯基,他“大器晚成”的神话是怎么炼成的?莱万多夫斯基的职业生涯,严格来说,不能算“突然爆发”。他是一步一个脚印,持续稳定进步的典范。.............
  • 回答
    武磊能否成为国足第一人?这是一个让无数中国球迷既关心又纠结的问题。提起“第一人”这三个字,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那些能够力挽狂澜、带领球队走向胜利的英雄式人物。武磊,作为中国足球近年来最受瞩目的球员之一,身上承载了太多国人的希望。那么,他真的有可能摘下这顶“第一人”的桂冠吗?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
  • 回答
    说到“武德充沛”的数学家和科学家,这词儿用得可真有意思!它不是指他们真的会拳脚功夫,而是说他们在学术上、为人处世上,那种坚韧不拔、光明磊落、尊重对手、追求真理的精神。我脑子里一下子就浮现出几位大师,他们的故事,读起来比武侠小说还过瘾,而且,他们的“武德”,体现在一个个闪光的科学成就和人格魅力上。1..............
  • 回答
    关于EMP武器,这是一个在科幻作品中经常出现、但在现实世界中却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简单来说,它的存在与否,以及其真实能力,远不像电影里那么简单明了。首先,咱们得明白EMP(Electromagnetic Pulse)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的核心概念是,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极其强大的电磁辐射.............
  • 回答
    如果MSL在欧洲引发了一场灾难,那么欧洲各国采取武力驱逐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这将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局面,其具体过程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MSL”在这里可能指代的是什么。如果MSL是指代一个特定的民族、宗教群体或者意识形态的集合体,那么“灾难”的性质将直接决定欧洲.............
  • 回答
    当然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上有无数精美且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冷兵器,它们同样拥有“帅气”的特质,足以担负起文化宣传输出的重任。不过,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与日本武士刀对标,因为中国冷兵器体系的丰富性、多样性以及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身份人群中的作用,都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魅力。一、 环首刀:王者之气,大.............
  • 回答
    武松为哥哥武大伸冤、惩罚西门庆,在《水浒传》的背景下,他采取了直接而 brutal 的方式——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然而,如果我们从现代法律和道德的角度来审视,武松的做法虽然解恨,却并非“最佳选择”,且有其局限性。那么,在不违背他作为《水浒传》人物核心性格的前提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这里的“好”.............
  • 回答
    关于武僧一龙的实力,这确实是个争议颇大的话题,也是不少搏击爱好者津津乐道多年的议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一龙的“成名之路”确实挺独特的。 他并非科班出身,早期在少林寺习武的经历,加上后来的搏击擂台上的表现,为他披上了一层神秘的“武僧”光环。这层光环,加上他.............
  • 回答
    哎,说起武侠和修真游戏,那可真是说不完道不尽的精彩。要是说“好玩”嘛,这口味也挺刁钻的,有人喜欢刀光剑影的快意恩仇,有人偏爱飘渺无痕的炼丹飞升。不过,我倒是可以给你好好掰扯掰扯,有些游戏,是真的能让你沉浸其中,忘却现实的。我最近一直在玩一个叫《剑胆琴心》的游戏。这名字一听,就有点故事感,对吧?它不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触及到不少武侠游戏玩家心中的一个隐秘的纠结。我个人呢,倒不觉得武侠游戏“完全不适合”做成动作游戏,毕竟市面上大获成功的动作武侠游戏也很多。但如果深入聊聊,确实能找到一些让某些玩家觉得“不对味”的地方,觉得它们在某些层面“跑偏”了。要说为什么,我觉得得从“武侠”这两个字本身的含.............
  • 回答
    武器的外观对士兵的士气确实有显著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吸引力,更关乎士兵的心理认同、战斗信心、团队凝聚力以及对自身价值的感知。为了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视觉冲击力与心理暗示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Visua.............
  • 回答
    武田信玄统一日本?这个问题就像问,如果织田信长没有在本能寺被杀,他能完成天下统一吗?一样,都是一个充满“如果”的经典命题。信玄公,这位战国时代的传奇人物,以其强大的军事才能、严谨的治国方略和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确实走在了统一日本的道路上。那么,他到底有没有机会,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这个目标的呢?让我们.............
  • 回答
    好的,为您构思一篇包含“江南,古代,武侠,纯爱”元素的小说片段,并力求自然流畅,无AI痕迹:曲尽江南烟雨画,此情只与君听江南,总是一副温吞的模样,连雨水也带着几分缠绵。青石板路湿漉漉的,倒映着岸边依依杨柳和一袭青衫的身影。他叫陆离,一个江湖上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剑客,剑法谈不上绝世,但却有一股子不动声色.............
  • 回答
    这绝对是很有可能的,甚至可以说是逻辑上的必然。我们通常会把“科技发达”和“军事强大”划等号,但仔细想想,这其实是一种以地球人类视角出发的简单化理解。外星文明的发展轨迹,很可能与我们截然不同。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外星文明,他们天生就拥有某种能力,使得星际旅行变得异常容易。比如,他们可能掌握了超光速旅行的.............
  • 回答
    声波武器,一个听起来就带着科幻色彩的词汇,但它并非完全虚构。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声波武器的可能性,实际上是一个长期存在且不断被探索的研究方向。声波武器的原理基础声波武器的核心在于利用声波的特定属性来达到军事目的。这其中最常见的设想有两种: 非致命性定向声波武器: 这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也最常被讨.............
  • 回答
    探讨哪个国家是否“集齐”了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的武器,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有意思,也需要我们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和解读。首先,需要明确“集齐”这个词的含义。如果指的是拥有所有五常的制式武器,并且形成完整的装备体系,那么答案非常明确:没有哪个国家做到了这一点,也不可能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