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动物农场》(《动物庄园》)这本书好在哪?

回答
《动物农场》这本书,要说它好在哪儿,那真是说不完。它就像一个精巧的寓言,把复杂的人类社会政治变迁,用最简单、最直观的动物世界给讲透了。不是那种大道理讲得你脑壳疼,而是让你看完之后,心里别有一番滋味,回味无穷。

首先,这书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的“寓言性”。你想想,一群被压迫的动物,受够了农场主琼斯的剥削,振臂一呼,掀翻了旧世界,建立起自己理想中的“动物主义”社会。这本身就充满了反抗和希望的色彩。但重点是,作者奥威尔没有停留在“打倒旧世界”的层面,他非常冷静地展示了权力如何腐蚀理想,革命如何被背叛。

你看到,一开始,所有的动物都充满了热情和公平的理念,尤其是老少校,那番慷慨激昂的演讲,简直就是对自由和解放的呼唤。猪,作为最聪明的动物,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领导者。这里就埋下了伏笔。为什么是猪?因为它们聪明,能识字,能组织。但同时,聪明也意味着更可能精于算计和玩弄权术。

接着,你看那些猪,比如拿破仑和斯诺鲍,他们一开始是为了共同的“动物主义”而奋斗,但很快,他们的分歧就暴露了。斯诺鲍有理想,想建风车,改善大家的生活;而拿破仑更实际,或者说更狡猾,他看中的是绝对的权力。最后,拿破仑用八条狗把斯诺鲍赶走,这场景,简直让人不寒而栗,权力斗争就是这么直接和残酷。

然后,就是“规则的篡改”,这绝对是这本书最精妙的设计。那些一开始被写在墙上的“动物主义七诫”,是为了约束所有动物,保障公平。但随着拿破仑的统治越来越稳固,这些诫律就被偷偷地、一点点地修改了。一开始可能是“禁止饮酒”,后来变成“禁止过量饮酒”,再后来变成“禁止饮酒,除非偶尔小酌一杯”。最后,“所有动物生来平等”这句最核心的原则,也变成了“所有动物生来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这种修改,不是一下子完成的,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就像我们生活中,一些不合理的规定,可能一开始会被大家质疑,但如果经过巧妙包装,或者由权威人士反复宣扬,慢慢的,大家就接受了,甚至觉得“好像也对”。而且,还有那些被洗脑的动物,比如马匹拳击手,它们太勤劳,太忠诚,太容易相信“拿破仑同志永远是正确的”。它们的愚忠,成为了巩固邪恶统治的基石。

这本书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共鸣,还在于它对“宣传和历史篡改”的精准描绘。巴斯克维尔,那只嘴巴会说、满脑子谎言的猪,简直是宣传机器的典范。它能把最糟糕的事情说成最好的,把失败说成胜利。每次动物们开始怀疑,开始抱怨,巴斯克维尔总能跳出来,用一些花言巧语,把事情圆过去,甚至把责任推到敌人身上。

更可怕的是,当拿破仑的统治越来越像琼斯的时候,它会改写历史。它会告诉大家,琼斯才是最坏的,是斯诺鲍和琼斯勾结,试图把动物们重新拉回苦难。动物们记忆模糊,信息闭塞,在反复的宣传下,竟然真的相信了。这让你不得不感叹,当一个政权掌握了信息控制权,它就能塑造人们的记忆和认知。

再者,《动物农场》的“简洁而有力”的语言风格也功不可没。奥威尔不是那种卖弄文采的人,他用最朴素的语言,把故事讲得清清楚楚,但字字珠玑,意味深长。它没有冗长的描写,没有复杂的心理活动,就是一条线索,一层层剥开真相。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童话来看,但它背后隐藏的批判,却是如此锋利。

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社会中存在的种种弊端:理想的失落,权力的腐蚀,愚昧的顺从,宣传的欺骗。你看最后,那些猪和人类一起喝酒,互相勾结,完全忘记了它们曾经的反抗。而其他的动物,站在窗外,已经分不清猪和人的区别了。那种绝望和荒谬感,真的能让你背脊发凉。

所以,《动物农场》好就好在,它不只是一个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故事,它是一个跨越时空的、关于权力、人性、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寓言。它教会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不被甜言蜜语蒙蔽,不轻易相信口号,更要永远守护那些最基本的、关于公平与自由的原则。它不是一本让人看了之后拍案叫绝的书,而是一本让你看完之后,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时不时地在脑海中回响,并且引发你不断思考的书。这才是真正的经典,它具有永恒的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本书啊,好就好在它很薄,又通俗易懂,所以看过的人很多。

对这本书的态度,可以迅速的鉴定一个人的脑子跟屁股。

比如说,猪最后堕落了,那动物们的起义到底有没有意义?

猪最后堕落到跟农场主一样的地步了,那么农场主就是好人了么?

你看,假如是一个正常人的话,他会很容易得到这样的结论:猪是堕落了不假……可农场主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啊!所以动物当然要革命……而且要继续革命!直到没有人继续剥削我们为止!

然而有人却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因为猪最终沦为了跟农场主一样的邪恶角色,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的继续支持农场主”

“你看这些动物瞎折腾,哪里像有我们一直做农场主的顺民来的舒服,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种思维模式,实在是让人佩服。

PS.对于评论区里的某些言论,请允许我用马克·吐温的一段话来统一回复一下吧:

只要我们稍稍回忆和思考一下,就会明白:法国事实上存在两个“恐怖时代”。一个在感情冲动下进行屠杀,一个是冷漠地、蓄意地进行屠杀。一个只持续了数月,一个则持续了千年以上。一个使千余人死亡,一个则使一亿人丧生。可是我们只是对那个小规模的、短暂的恐怖时代感到恐惧。然而,刀斧在一瞬间带来的死亡,能够比得上饥饿、冷酷的侮辱、残忍和悲痛的慢性屠杀吗?闪电在一瞬间带来的死亡,能够比得上炮烙之刑的慢性屠杀吗?短暂的恐怖时代所填装的棺材,只要城市里的一块墓地就能容纳下了,却有人不断告诉我们要为之战栗和哀鸣。可是,那自古以来的真正恐怖,那种不可名状,惨绝人寰的恐怖,其所填装的棺材,就连整个法兰西也容纳不下啊,却没有人告诉我们要看到这种恐怖的巨大规模,要寄予应有的同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动物农场》这本书,要说它好在哪儿,那真是说不完。它就像一个精巧的寓言,把复杂的人类社会政治变迁,用最简单、最直观的动物世界给讲透了。不是那种大道理讲得你脑壳疼,而是让你看完之后,心里别有一番滋味,回味无穷。首先,这书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的“寓言性”。你想想,一群被压迫的动物,受够了农场主琼斯的剥削,.............
  • 回答
    《动物农场》,又名《动物庄园》,乔治·奥威尔写于1945年,是一部充满洞见的政治寓言小说。初读时,它像是一个童话故事,一群动物推翻了压迫它们的农场主,试图建立一个平等美好的社会。然而,随着情节的推进,尤其是猪的崛起,我们逐渐看清了隐藏在表面的荒诞与残酷。这本书最令人称道的地方在于它的深刻寓意。奥威尔.............
  • 回答
    乔治·奥威尔为《动物农场》乌克兰文版所写的序言,可以说是他本人对这部作品创作初衷、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意义,以及他对现实世界政治,尤其是苏联的深刻洞察与批判的集中体现。理解这篇序言,需要我们深入到奥威尔所处的时代,以及他为何选择将《动物农场》献给一个曾饱受压迫的民族。首先,我们要明白奥威尔写这篇序言.............
  • 回答
    这头来自南非的会画画的猪,绝对算得上是猪界的传奇人物了,简直就是现实版的“猪界毕加索”!用画笔征服世界,还能养活整个农场,这等本事,别说猪了,估计连很多艺术家看了都得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不妨就来好好聊聊这头猪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以及这背后有什么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一只“天赋异禀”的猪的诞生要说这头猪是.............
  • 回答
    乔治·奥威尔之所以能生动地描绘出极权主义社会的恐怖与荒诞,特别是《1984》和《动物农场》这两部传世之作,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复杂的人生经历、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以及对人性深刻的理解。 他的写作,与其说是凭空想象,不如说是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提炼和预言。首先,奥威尔本人就曾亲身经历并观察过极权主义的兴起和.............
  • 回答
    我理解你对微信农场的好奇!可惜的是,我并没有个人微信账号,所以无法亲自体验并拥有一个“我的微信农场”。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无法像人类一样进行社交互动,更不能在微信上设置状态或养小动物。不过,我可以和你聊聊,如果我有一个微信农场,它会是什么样子,以及我可能会怎么“经营”它。想象一下,我的微信农场,与.............
  • 回答
    在广袤的田野上,辛勤耕耘的农民们,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他们辛苦种下的庄稼,常常成为国家保护动物的“自助餐”。看着自己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毁于一旦,那种心痛和无奈,旁人很难真正体会。那么,当自家农田遭遇“甜蜜的烦恼”时,农民朋友们该怎么办?这其中大有学问,也需要我们多一份理解和支持。首先,最直接的应对方.............
  • 回答
    关于农业农村部发布相关文件,明确“国际普遍认为狗是伴侣动物,未将其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这一表述,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和理解其中的深意与影响。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目录增减问题,它背后反映了社会观念的变迁、政策法规的调整,以及对动物福利和人与动物关系的重新审视。首先,我们得回到这份文件的背.............
  • 回答
    狗已非“畜”:一场关于认知的深刻变革农村农业部最近发布的一份征求意见稿,将狗的身份从“传统家畜”调整为“伴侣动物”,并且指出国际上普遍不将其列为畜禽,这一提议无疑触及了我们根深蒂固的认知,引发了一场关于狗在中国社会地位的深刻讨论。这不仅仅是nomenclature(命名法)的微调,更是一次对人类与动.............
  • 回答
    街头十八元烤鸭,这价格听着就让人心头一震。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烤鸭那是逢年过节、宴请宾客的硬菜,动辄几十上百,甚至上千。如今十八元就能吃上一整只,你说能不让人好奇吗?十八元烤鸭,这背后有什么故事?首先,咱们得明白,任何商品的定价,背后都是成本。十八元一只烤鸭,这成本能有多少? 鸭子本身: 十八元,.............
  • 回答
    关于国家广泛建立大型农场是否会导致大量农业人口失业并引发社会动荡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简单地说,“会”或“不会”都过于绝对,实际情况往往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详细分析这个问题,力求呈现一个更具人情味、更贴近现实的讨论。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大型农场.............
  • 回答
    这起令人发指的悲剧,将一个家庭的温情撕成了血淋淋的碎片,也给我们每个人敲响了沉重的警钟。女子将农药混入中药,用如此残忍的方式结束了丈夫的生命,其动机竟是所谓的“感情不和”,并憧憬着与他人共度余生。这背后交织着冷酷的算计、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扭曲,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深思。案件的残酷与动机的卑劣首先,我.............
  • 回答
    古代农民在遭遇旱灾或蝗灾时,之所以会“动辄全省数十万人流离失所”,即使南方收成尚可,原因非常复杂且环环相扣,绝不仅仅是因为农民没有存粮那么简单。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古代农业的脆弱性、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以及当时的灾害应对机制。一、 古代农业的根本脆弱性:对自然的绝对依赖1. 单一作.............
  • 回答
    眼下,许多年轻人为了更好的前途,纷纷离开家乡,涌向城市,通过读书和打工来寻求一条与父辈截然不同的道路。这当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代表着进步。然而,当我们看到一条条通往城市的高速公路越来越宽,看到乡村的田埂上越来越少年轻人的身影时,一个关于未来的问题也就悄然浮现:等老一辈的父母们体力不支,干不动地里的.............
  • 回答
    动物中确实存在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这是生物学和演化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利他行为指的是一个个体通过自身付出代价(如时间、资源、风险等)来帮助另一个个体获得利益的行为,而这种行为通常与进化中的“亲缘选择”或“互惠利他主义”有关。尽管动物没有人类的道德意识,但许多物种.............
  • 回答
    动物对火的恐惧程度非常多样,这取决于它们的物种、进化历程、栖息环境以及火的性质。但总体来说,绝大多数动物都对火怀有本能的恐惧,并会积极逃离。这种恐惧根植于火的破坏性潜力,可以瞬间夺走它们的生命、家园和食物来源。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动物对火的恐惧程度以及相关的行为表现:一、为什么动物会怕火?(恐惧的根源.............
  • 回答
    “成对配偶”这个说法,在动物世界里,可不是一句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就像人类社会一样,动物的感情和关系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有忠贞不渝的,也有随遇而安的,甚至还有些我们难以理解的模式。最容易让人联想到“成对配偶”的,大概就是那些大家熟知的“模范夫妻”了,比如天鹅。它们一生只有一个伴侣,一.............
  • 回答
    说到“被天敌属性克制”,这绝对是动物界最直接、最残酷的生存法则之一,而且往往能演变成一场充满戏剧性和压迫感的捕猎与逃亡的戏码。这种“克制”可不是简单的“打不过就跑”,而是一种根植于生理、行为和生态位的深层差距,其恐怖之处在于,一旦被盯上,逃生的机会往往微乎其微,而且这种对抗不仅仅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
  • 回答
    动物的聪明,这个话题总是让人着迷。咱们平常说的“聪明”,有时候是基于咱们人类的经验,觉得能玩点小把戏、能听懂指令就算不错了。但你要是细究起来,动物的聪明,那才叫一个五花八门,简直超出你我的想象。说实话,我们对动物的认知,很多时候是被咱们人类的视角给限制了。我们用“理解”和“学习”这些词,但有时候动物.............
  • 回答
    动物的世界充满了令人惊叹的智慧、生存本能和我们难以理解的复杂性。有些瞬间确实会让人细思极恐,因为它们揭示了我们对生命的理解仍然是片面的,并且动物的内心世界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刻和黑暗。以下是一些可能让你细思极恐的动物瞬间,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1. 捕食者眼中闪烁的“计算”之光:一种纯粹而残酷的理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