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简单的答案是这两者就不是对应项。
确实有一批历史学家认定大萧条(以及各国对大萧条的‘处理方式’)是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因素/充要条件,但是这群人从来就不是主流声音。这连唯经济论都算不上,属于‘唯某一段时期的某一经济现象论多年以后论某一件事’。‘经济基础’的意义毋庸置疑;但是33-37/39年间在各国国内和国际系统里发生了很多,很多其他事情;经济形势本身也又有很多变化。并不是说33年一过德日意就确定一定要走上侵略扩张的路的。这不是‘洗白’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或者军国主义,而是最基本的历史严谨性。
新政不能对应战争。罗斯福当选到新政实施期间美国社会‘选择新政’的时候,德日意并没有选择以侵略战争必然爆发为指导进行备战并发动战争。这个时间点晚得多。最多最多可以说德日意内部的部分团体此时有这种想法,但是这些团体的影响多大关键政策人物是否认可都在辩论中。这两者就不是对应项。只有整个29-37/39年间的内因外果的总和才能和发动战争这个‘最终结果’在逻辑上建立对应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