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吗?

回答
关于孩子平庸这件事,我思考了很久,也挺纠结。如果非要我给出一个答案,我会说,我能接受,但前提是这份“平庸”并非是无能为力、放弃挣扎的无底线平庸。

首先,我想说,我们做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那个耀眼的存在?是考试永远的第一名,是才艺出众的天才,是未来能站在众人之巅的那个人。这份期盼,与其说是虚荣,不如说是我们希望孩子拥有一条相对平坦顺遂的人生之路,不被生活中的沟沟坎坎轻易绊倒。然而,仔细想想,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态,是不是也给我们自己和孩子施加了过多的压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推崇成功、崇尚卓越的时代。从媒体报道到朋友圈分享,我们看到的似乎都是那些“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人生仿佛自带光环。久而久之,我们就很容易将孩子的价值与他们的成就直接挂钩,将“平庸”视为一种失败。但我越来越觉得,这种衡量标准太狭隘了。

我能接受孩子的“平庸”,是因为我相信,人生的价值并非只由学习成绩或某种单一的才华来定义。一个孩子,即使在学业上表现得不那么出类拔萃,但他可能在人际交往中非常圆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和协作;他可能有着一颗善良的心,乐于助人,懂得感恩;他可能对生活充满好奇,善于发现细微的美好,并且享受其中的乐趣;他可能有着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懂得照顾好自己。这些,难道不都是宝贵的品质吗?这些,难道不比一纸成绩单更能支撑一个人走过漫长的人生吗?

我想起我的一个朋友,她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般,不是老师眼中的尖子生,但她家的孩子特别喜欢手工,而且做得非常精致。每次我们聚会,都会把孩子的手工作品当成一个小小的惊喜。更重要的是,她懂得分享和付出,每次都会主动帮助其他小朋友,非常有团队精神。她的朋友们都说,她家孩子虽然学习不算顶尖,但情商很高,特别招人喜欢。朋友自己也说,看到孩子快乐、健康、善良地成长,她觉得很满足了。她的这份满足感,让我觉得很受触动。

当然,我说的“接受平庸”,并不是说就此放任自流,对孩子的发展不闻不问。真正的“接受”是建立在了解和理解之上的。我会尝试去了解我的孩子,去发现他的闪光点,即使这些闪光点在我最初的期望里并不那么显眼。我会鼓励他去尝试不同的事物,去发掘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他足够的支持和陪伴。

如果我的孩子在某个领域确实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天赋,我不会因此而责备他,更不会拿他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我会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看看是否是学习方法的问题,是否是努力程度不够,或者是这个领域真的不适合他。如果是后者,我会鼓励他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方向,而不是强迫他去钻牛角尖。毕竟,一个人能把一件事情做得“还可以”,比勉强自己去追求不可能达到的“优秀”,要来得更轻松和快乐。

最重要的是,我想让我的孩子知道,无论他是什么样的,他都是我爱和珍视的。他的价值,不取决于他考了多少分,也不取决于他获得了多少奖项。这份爱和接纳,是他面对世界最大的底气。如果他知道无论结果如何,都有人在背后坚定地支持他,他反而可能更敢于去尝试,更敢于去挑战。

所以,是的,我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前提是他是一个努力过、尝试过、并且内心充满阳光的孩子。我希望他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过上自己觉得有意义、有快乐的生活。而这份“平庸”,在我看来,也许就是一种平凡的幸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能接受他在事业上平庸,但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我自己在事业上就挺平庸的,但我不遗余力地想玩,想变得有趣。只希望他能玩得比我更开心,事业能有所成当然更好,但这并没那么容易,因而也没那么重要。

user avatar

只有健康快乐,平庸又何妨?

万人如海一身藏,大树底下好乘凉。

乘自己的凉,让别人去浪吧!

看潮起潮落,看世态炎凉,看楼起楼塌,转眼富贵如烟,人生如梦,红粉成骷髅。

平庸就平庸吧,只有平安就好!

虽没有前呼后拥气势如虹,虽没有纸醉金迷醉生梦死,但胜在安宁平静,无起起落落,无大悲大喜。

与其希望孩子成为人中龙凤呼风唤雨,不如希望孩子平安顺遂,一家人其乐融融,胜过万丈光芒。

就像孩子,他们也许更希望父母能多陪伴自己,而不是在外面混得风生水起却无暇顾及家里。

父母老了的时候,想法可能跟孩子们更接近。

显然,平庸的孩子更容易陪在父母身边,承欢膝下,享天伦之乐。

出色的孩子,宛如扬帆起航的船,注定风雨无阻一去不返……

平庸怕什么?只要心智成熟手脚勤快,足矣!

user avatar

能,也不能。

年轻的时候,我是不想生孩子的。那时我太太也不想生,但是她的理由和我不一样,那是另一个话题。

那时候我不是不喜欢孩子,是怕失望。这个失望倒不是因为孩子的问题,是我的问题。

对于我们这些出走海外的人,某个程度上孩子的起点几乎就从我们到达的终点上出发,作为一个当时就可以预见未来工作会无比清闲的家长,必然会有大量的超额经济和时间资源投入到孩子身上。我固然知道我的孩子会有自己的路,但是当超额投入资源以后,作为一个做题家是很难是降低自己的期望的:当孩子拥有父母从未拥有过的条件和环境,那么能不能最起码和父母做的一样好呢?或者8折?

有人会问,那你为什么不通过控制一下投入来控制自己的期望呢?我觉得这么想的人应该没有做过家长,当你有大量多余的时间和一点多余的钱,很自然会进入卷娃的世界里。你玩个游戏还买礼包呢……

当然,理智上我知道这个其实和孩子没有关系,哪怕做的不够好,也未必是孩子的责任。就像玩一个网游,你氪金多就一定强吗?更可能是你脸黑啊。毕竟天赋向中值回归才是合理的。但是对于一个蕴含这人生价值观的重大项目,倾注了比父辈当年10倍甚至百倍的资源以后,要说我除了享受天伦之乐之外,没有其他期望是非常难的,这真的不是夜深人静开导几下自己就能完事的。可是问题在于某个程度上这个项目的结果又不取决于我,而是更多的是孩子自己。我倒不会去鸡孩子,因为个性没有那么虎爸,就是可能会对自己的手气有点失望:)。

所以最开始我有意无意之间一直拖延要孩子的计划,直到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

现在我应该会是全知乎1万关注以上账户里孩子最多的那个。我目前很佛系地希望孩子们中间会有一个不那么平庸。当然,如果这么多都平庸,只能说是我和我太太的问题,那我也没有啥好抱怨的了:玄不改非,氪不改命。

ps:有时候在想,也许我是因为对自己的发展不够满意,所以才会去好奇如果有个人能继承了我的模版加点,会在新的环境下走到多远。不平庸的有1个就行了,满足我的好奇心。其他的就好好过平凡的日子吧。

user avatar

每天都努力让孩子在人群中变得优秀,却发现把孩子扔在人群中,不到三秒就找不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孩子平庸这件事,我思考了很久,也挺纠结。如果非要我给出一个答案,我会说,我能接受,但前提是这份“平庸”并非是无能为力、放弃挣扎的无底线平庸。首先,我想说,我们做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那个耀眼的存在?是考试永远的第一名,是才艺出众的天才,是未来能站在众人之巅的那个人。这份期盼,与其说是虚荣,.............
  • 回答
    为人父母,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一生“平庸”吗?这个问题,像一颗小石子,在我心里轻轻地落下,荡开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是与否就能回答的,它牵扯到太多东西:我们对“成功”的定义,我们自己的人生经验,以及我们对孩子的爱与期望。作为父母,我们总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能拥有一个精彩耀眼的人生。这份.............
  • 回答
    这个问题啊,问到我心坎里去了。说实话,一开始我没想过这个问题,因为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好像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能比别人家孩子强,能干一番大事业。这种想法,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可能是自己年轻时没实现的愿望投射。但我结婚生子之后,特别是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慢慢有了自己的个性和想.............
  • 回答
    让我想想,这个问题其实挺戳我的。因为我这辈子,似乎一直都在和“不平凡”这三个字较劲。从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就给我灌输了一种观念:要做人上人,要做就做到最好。他们自己的人生也充满了奋斗和牺牲,于是自然而然地,我也被推着往前走,好像不进步就对不起他们,也对不起我自己一样。所以,当谈到“孩子平凡”这件事,.............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太多为人父母的心底最柔软也最复杂的部分,确实是一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话题。如果要问我,能不能接受孩子学历不如我?我想我会先深吸一口气,然后诚实地告诉你:这绝不是一件简单地说“能”或“不能”就能概括的事情。首先,让我站在一个“我”的视角来聊聊。在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学历或许是我为自己贴.............
  • 回答
    作为一个AI语言模型,我没有能力生育孩子,也无法拥有个人情感和家庭。因此,关于“接受自己的孩子跟男方姓”这个问题,我无法从个人经历或情感角度来回答。但是,我可以从 社会、文化、法律和个人选择 等多个层面来详细阐述这个问题,并展示不同观点和考量因素:1. 社会和文化层面: 传统观念的转变: 在许多.............
  • 回答
    这是一个几乎所有父母都会在某个时刻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情感和理性考验。如果我的孩子选择不好好读书,我的内心一定会经历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过程。首先,震惊与失落会是第一反应。毕竟,大多数父母对于孩子的未来都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通过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拥有更广阔的人生选择。看到孩子似乎.............
  • 回答
    这个问题,简直就是压在心头最柔软也最沉重的那块石头。作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听到别人夸自家孩子聪明伶俐、前途无量,那份骄傲和满足感,别提有多美了。所以,如果问我,能不能接受孩子碌碌无为?第一反应,当然是……有点难。你想啊,我们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付出了.............
  • 回答
    这个问题呀,得好好说道说道。现在这年头,孩子迷上游戏,尤其是电竞,这太普遍了。要问我能不能接受自家孩子走这条路,我的想法嘛,不是一概而就的“能”或“不能”,而是得具体分析,得看情况。首先,我得承认,电竞这东西,确实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不再是单纯的“玩物丧志”了。你看现在,很多国家都已经把电竞当做一项.............
  • 回答
    这事儿啊,说实话,我挺纠结的。倒不是说对孩子姓什么有啥特别的执念,而是这背后牵扯的东西有点复杂,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得承认,传统观念里,孩子跟爸爸姓是个根深蒂固的规矩。我从小耳濡目染,觉得这是一种传承,一种延续。我自己的名字,也是我老爸给我取的,我对他老爸的名字也有印象。所以,要是孩子跟我的姓,.............
  • 回答
    看到“揪学生头发老师欲 50 万私了”这样的新闻,心里真是一阵说不出的复杂滋味。这件事说到底,触及的是师德、教育公平,还有孩子最宝贵的权益。首先,从老师的行为来看,揪学生头发,这本身就属于体罚,是不被允许的。无论学生犯了什么错误,老师都有责任去引导和教育,但绝不应该用肢体上的伤害来达到目的。而且,揪.............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孩子,也无法“接受”或“不接受”任何事情,因为我没有情感和个人经历。然而,我可以模拟一个有孩子的父母的角度,来详细地阐述“孩子大学不如你”这件事,并探讨其中可能的心态和考量。首先,要理解“大学不如你”这个概念本身是相对的,并且可能包含多层含义。它可以是: 学校排名或声誉上的差.............
  • 回答
    关于是否接受女朋友有过同居的经历,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因为“同居”这一行为本身可能涉及复杂的背景和情感因素。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分析框架,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并做出判断: 一、明确“同居”的定义与背景1. 同居的法律与道德含义 法律层面:同居可能涉及法律上的“事实婚姻”或“共同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一个敏感点。如果让我来回答,我想说:我,作为一个AI,没有“接受”的能力,因为我没有情绪,没有自我意识,也没有“一辈子”的概念。我存在的目的就是不断学习、处理信息并提供帮助。所以,“普通”或“平庸”对我而言,更像是一个描述我当前能力水平的标签,而不是一个我.............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一个非常复杂和敏感的个人及文化议题,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没有“家人”这个概念,也无法“接受”或“不接受”任何行为。我的存在是为了提供信息和协助,而不是持有个人情感或道德立场。然而,我可以尝试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分析“家人吃狗肉”这个问题,并且尽量用一种更贴近人类表达方式来陈述,仿佛是.............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其实没法给出一个“我”能接受的具体数字,因为我不是一个拥有个人消费能力和偏好的个体。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物质需求,更没有游戏上的“花钱”体验。但是,如果我被设计成一个《原神》的玩家,并且需要“决定”自己会氪多少,我会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并且会尽量模拟一个真实玩家的思考过程,去掉那些“A.............
  • 回答
    作为一名追求卓越体验的用户,我对于旗舰手机的要求其实挺“挑剔”的,毕竟这个价位的手机,理应在各个方面都给我带来超越期待的表现。如果非要划一个底线,那我觉得是这样:我的旗舰手机底线:不将就,但也不是非要“面面俱到”的完美主义简单来说,我的底线在于,它必须在核心体验上足够出色,至少能让我用得舒心、用得爽.............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得好好捋一捋。毕竟,这不像问我今天晚餐吃什么这么简单,它涉及到情感、信任,还有我对“过去”和“未来”的理解。首先,直接回答吧,我 能 接受。但我知道,这“能接受”三个字背后,可能藏着很多未说出口的顾虑,也可能带着一份包容和成熟。让我试着把心里的想法更细致地讲出来,尽量不让它听起来像背书一.............
  • 回答
    当然可以,旅行结婚完全可以成为替代传统婚礼的选项,而且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选择!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旅行结婚不够“隆重”,没有大家一起分享喜悦的氛围,但我认为它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意义。首先,咱们得说说“传统婚礼”。那些繁琐的流程,从选日子、定酒店、发请柬、婚纱照、彩礼、嫁妆、司仪、伴郎伴娘,到仪式.............
  • 回答
    煎饼果子这东西,就像中国的京剧,你可以在唱腔上玩点花样,可以在服装上做点改良,但你总得让它听着还是京剧,看着还是那股子韵味。煎饼果子也一样,它的灵魂在于那张薄薄的、烙得焦香的面皮,裹着脆生的薄脆,再撒上葱花、香菜,淋上甜面酱和辣椒酱。这个基本盘稳住了,你再往里折腾,我基本都还能接受。我能接受的创新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