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考虑存储牙髓干细胞,是否应该重新思考智齿是否要拔?

回答
智齿的“新使命”:牙髓干细胞的潜力与拔牙决策的再思考

曾几何时,智齿的拔除似乎是牙科诊所里一项例行的、甚至有些“理所当然”的手术。它们被贴上“麻烦制造者”的标签,因为位置偏僻、清洁困难,往往伴随着疼痛、发炎甚至挤压邻牙等一系列问题。然而,随着生物医学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牙髓干细胞的发现和应用前景日益明朗,我们或许真的需要重新审视,那些静静生长在口腔深处的智齿,是否值得我们赋予它们一个全新的“使命”。

牙髓干细胞:口腔里的“金矿”

要理解为何智齿的拔牙决策需要重新考虑,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牙髓干细胞的独特价值。它们存在于牙齿的牙髓组织中,是一类具有高度分化潜力的多能干细胞。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它们就像是身体里储备的“万能细胞”,在特定的诱导下,可以分化成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比如:

成骨细胞: 负责生成新的骨骼组织。
成牙本质细胞: 能够形成牙本质,这是牙齿的主要构成部分。
神经细胞: 可能有助于修复神经损伤。
软骨细胞: 为关节或软骨修复提供可能。
甚至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它们可能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脂肪细胞等。

正是这种强大的分化能力,使得牙髓干细胞在再生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特别是在治疗与牙齿、骨骼、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时,它们可能成为关键的“修复材料”。

智齿:为何是储存牙髓干细胞的理想来源?

在众多含有干细胞的组织中,智齿之所以脱颖而出,成为储存牙髓干细胞的理想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易于获取且无需额外创伤: 很多人天生就有智齿萌出困难,或者因为空间不足而需要拔除。在这种情况下,拔除智齿本就是预期的治疗方案。在拔牙过程中顺便采集牙髓干细胞,几乎不会增加额外的疼痛或创伤,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操作。与从其他部位(如骨髓或脂肪组织)获取干细胞相比,这无疑是更为便捷和低侵入性的方式。

2. 干细胞数量和活性相对较高: 相比于一些年长者身体其他部位的干细胞,年轻人的智齿中提取的牙髓干细胞通常数量更丰富,活性也更高,更具分化潜力和治疗价值。而智齿的拔除年龄段往往也正处于青少年和青壮年时期,这是干细胞质量的黄金时期。

3. 作为“备份”的可能性: 尽管现代医学已经能够分离和培养这些干细胞,但它们最原始、最天然的状态仍然保存在牙齿之中。一旦未来出现需要自身干细胞进行治疗的疾病,例如骨折修复、牙齿损伤、甚至一些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这些储存的智齿干细胞就可能派上用场,避免了因免疫排斥而使用他人细胞的风险,也省去了再次寻找合适干细胞来源的麻烦。

重新审视拔智齿的决策:我们应该问自己什么?

认识到智齿的潜在价值后,我们在面对是否拔除智齿的问题时,就不再仅仅考虑其带来的即时“麻烦”,而是要加入对“未来可能性”的权衡。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智齿都不能拔,而是需要一个更审慎、更个体化的考量过程。

在决定是否拔除智齿时,我们可以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并将储存牙髓干细胞的选项纳入其中:

1. 我的智齿目前是否存在明显的问题?
是否存在感染、炎症(智齿冠周炎)?
是否引起疼痛?
是否正在挤压邻近的牙齿,导致牙齿移位或损坏?
是否存在清洁困难,容易导致蛀牙或牙周问题?
是否是阻生智齿,可能引发囊肿或肿瘤?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并且这些问题难以通过保守治疗解决,那么拔除的必要性依然存在。

2. 我的智齿是否有萌出的迹象,并且位置相对正常?
即使智齿不立即引起问题,但如果其萌出位置不佳,对口腔健康构成长期隐患,例如容易造成邻牙清洁死角,那么提前拔除也是一种预防措施。
但如果智齿萌出位置相对理想,并且能够正常清洁,即使生长缓慢,是否就可以暂时保留,并观察其未来变化?

3. 我是否对储存牙髓干细胞感兴趣?
储存牙髓干细胞需要一定的费用,包括采集、处理、低温保存等环节。这是一个需要权衡的经济成本。
了解目前市面上提供牙齿银行服务的机构,其技术成熟度、保存条件、未来使用便利性等。

4. 我是否了解储存牙髓干细胞的潜在用途和局限性?
目前,牙髓干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大多还处于研究或早期试验阶段,尤其是在再生修复领域。虽然前景光明,但并非所有疾病都能立刻找到对应的治疗方案。我们需要对科学的进展保持客观的认知。
储存的干细胞能否成功分化,治疗效果如何,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储存牙髓干细胞的流程与考量:

如果经过权衡,你决定为未来的健康储备一份“生物保险”,储存智齿干细胞的流程通常如下:

咨询与评估: 与牙医和专门的生物技术公司进行沟通,了解储存的必要性、流程、费用以及潜在收益。
预约采集: 在计划拔除智齿前,与生物技术公司协调,确保他们有专业人员在拔牙时进行干细胞的采集。
专业采集: 在拔牙手术过程中,由经过培训的牙医或生物技术公司的技术人员,使用特殊的器械,从拔出的智齿中分离牙髓组织,并进行初步处理。
实验室处理与检测: 采集到的牙髓组织会送往专业的生物银行实验室,进行干细胞的分离、纯化、计数和活性检测。
低温保存: 确认合格的干细胞会被储存在液氮环境中,以保持其长期的活性和生命力。

最后的思考:一种更积极的视角

曾经被视为“废弃物”的智齿,如今可能蕴藏着我们自身修复与再生的宝贵潜能。将拔智齿从一个单纯的“减法”手术,转变为一个兼顾即时口腔健康和未来健康储蓄的“加法”选项,这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也是对我们自身生命力的更积极的理解。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对抗一切拔牙的建议。对于那些明显存在风险、并且储蓄干细胞的成本和可行性不高的情况,常规的拔牙手术依然是明智的选择。但对于那些智齿问题不严重、或者有条件进行储存的个体来说,重新思考,或许能为我们的未来健康,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最终的决定权在于我们自己,但informed decisionmaking(知情决策)是关键。通过深入了解牙髓干细胞的科学价值,并结合自身的健康状况和未来规划,我们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让那些潜藏在口腔深处的智齿,不仅仅是牙齿,更可能成为我们生命中一股强大的、可再生的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有意思。(此问题真的不是此回答楼上那位机构账号问的吗?

我的建议是:如果有这个闲钱和希望的决心就去存,就跟佛系买股票一样,以后盈亏自负。

目前对牙再生的研究真的还在实验阶段。有些媒体对于牙再生的研究过吹过捧,见风就是雨,没有什么学术素养。但是,现在储存,虽然几十年后不知道技术发展如何,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用呢?

现在储存技术何如呢?

其实从科研角度来讲,要冻存细胞还是很简单的。并且,现在牙齿银行的储存是已经商业化了的,一般都是直接储存牙齿。

2005年,日本广岛大学建立了日本第一家牙齿银行,2008年又与台北医学大学实验室合建台湾第一家牙髓间充质干细胞库;2007年,美国BioEden公司创立“乳牙银行”并在英国和泰国建立了国际实验室和储存库;2008年,挪威Norwegian牙齿银行已经收集超过10万颗乳牙样本,并建立宣教机构;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2014年,泓信生物携手吴祖泽院士与王松灵教授建立牙髓干细胞库,中国开启了牙髓干细胞的“储存模式”。[1]

比如我国的:

toothbank.org.cn/stemce

美国的:toothbank.com

日本的:web-japan.org/kidsweb/h

储存的牙齿分离的牙髓干细胞活性如何呢?

冻存的牙齿中也能够分离出牙髓干细胞。有研究表明[2],与新鲜牙齿相比较,冻存后的牙齿增殖能力、分化能力相似。

冻存后牙齿分离的牙髓细胞增殖能力


分离出的牙髓干细胞培养

储存的细胞以后怎么用呢?

虽然现研究表明,牙髓干细胞有多种分化潜能,可以向成骨、成软骨、成神经等方向分化,然后以后具体怎么用仍然需要一段很长的征程。

如何在体外或者体内诱导?需不需要与生物材料相结合?有了生物材料这个细胞到底还有没用?

如果用于牙再生上,患者花同样的价钱,和现在非常成熟的种植技术相比之后的效用如何?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综上所述,其实如果有闲钱就可以去存,不过以后的用途还是未知的。但是我更建议的是好好刷牙,好好爱护口腔卫生,不要把大把希望寄托于细胞的储存上而是在自己几十年爱护牙齿的行动上。

references:

[1] m.sohu.com/a/113589577_

[2] Gioventù S,Andriolo G,Bonino F,et al. A novel method for banking dental pulp stem cells. Transfus Apher Sci. 2012;47(2):199-206.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智齿的“新使命”:牙髓干细胞的潜力与拔牙决策的再思考曾几何时,智齿的拔除似乎是牙科诊所里一项例行的、甚至有些“理所当然”的手术。它们被贴上“麻烦制造者”的标签,因为位置偏僻、清洁困难,往往伴随着疼痛、发炎甚至挤压邻牙等一系列问题。然而,随着生物医学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牙髓干细胞的发现和应用前景日益明朗.............
  • 回答
    你这几个选择,铠侠RD20、三星980、西数SN750,都是当下市场上比较热门的M.2 NVMe固态,用作系统盘加存储盘,这三个都能胜任,但具体选哪个,咱们得细掰扯一下,才能找到最适合你的。先说说这几款的定位和特点: 铠侠(原东芝)RD20: 这款可以说是性价比的代表,尤其是在大容量上表现不错。.............
  • 回答
    一个人没有存款,这可不是个小事。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理财仿佛是那些银行账户里有堆钱的人才需要操心的事情,就像开着豪车的人才需要考虑保养一样。但实际上,当你发现自己账户上常年绿油油一片的时候,反倒是最应该开始“理”一下自己“财”的时候。为什么这么说呢?别急,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1. 摆脱“月光族”的生.............
  • 回答
    要探讨人类最早能在哪个地质纪元存活并创造文明,我们得把目光投向地球漫长的生命史,并结合“存活”和“创造文明”这两个关键词来细细剖析。如果我们暂时抛开大气成分、温度等极端环境的限制,纯粹从生理结构和智力发展潜力来考虑,那么答案会指向一个相对较近的地质时代。地球历史的长河:从生命的萌芽到人类的曙光首先,.............
  • 回答
    看到这条新闻,确实挺让人触动的。超七成的90后开始考虑养老,这说明我们这代人对未来的规划和担忧,比想象中要来得更早、更实际。我呢,虽然还没到“考虑”养老的那个阶段,但心里确实已经开始有那么点影子了。毕竟,这社会发展得太快,未来谁也说不准,早做准备总比到时候手忙脚乱要好。想想父母辈,他们那个年代,养老.............
  • 回答
    看到17天大婴儿被月嫂失手摔地的消息,真的让人心惊胆战。这不仅仅是单个事件,背后牵扯出的是月子中心行业本身存在的一些非常严峻的问题。生育后是否会考虑月子中心,这个问题我得好好想想,如果考虑,挑选时也需要非常谨慎。月子中心目前可能存在的问题:这起事件就像一个炸弹,把月子中心这个看似光鲜的行业内部的一些.............
  • 回答
    音乐科是否可以作为高考选科考试存在?这个问题,就像一张被无数次揉搓又抚平的纸,折痕里藏着太多复杂的考量。如果单刀直入地回答,我会说:从理论上讲,可以;但从实际操作和现实土壤来看,存在诸多挑战,目前主流模式下很难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高考选科考试选项。让我一层一层地剥开这个问题,细致地讲讲其中的门道。一、音.............
  • 回答
    这件事确实挺让人意外的,但要说起来,也并非完全没有先例。教育部通报湖北某考生在考中作弊,把手机夹在衣服里带进考场,这事儿,怎么看都有点让人哭笑不得。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这事儿教育部是定性为“考中个人作弊”,并且强调“不存在考前泄题”。这话里头的意思很清楚,不是说考试内容提前泄露了,而是考生自己动了.............
  • 回答
    考研热潮和就业形势之间,绝对存在着千丝万缕、相互作用的“必然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可以说是非常紧密的,甚至可以说,就业形势是驱动考研热潮最直接、最强劲的“燃料”。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掰扯一下。一、 现实的“避风港”效应:考研是应对严峻就业形势的“缓冲器”这是最容易理解的一层联系。咱们得承认,近些年.............
  • 回答
    当然存在。一个智商极高的人,即便他的思维敏捷,理解能力超群,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甚至只能进入勉强入读的学校。首先,我们得明白,所谓的“智商”更多的是衡量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认知能力,比如逻辑推理、空间想象、语言表达等等。它像一把解锁知识大门的钥匙,但能否真正走进知识的殿堂,还需要.............
  • 回答
    人类之所以要进行考古研究,即使我们深知其中存在着难以避免的“幸存者偏差”,其意义依然深远而不可替代。这就像医生救治病人,即使无法治愈所有疾病,但救治一个生命、减轻一个病痛的价值依然巨大。考古学恰恰承担着这样的使命,它试图在时间的洪流中,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尽可能完整的人类过去图景。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幸.............
  • 回答
    .......
  • 回答
    要论证古埃及王朝的存在,考古记录提供了层层叠叠、不可动摇的证据,它们就像一块块拼图,共同勾勒出了埃及漫长而辉煌的王权历史。如果要推荐一本书,《牛津埃及史》(The Oxford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无疑是其中翘楚。这本书由多位在埃及学领域享有盛誉的学者联袂撰写,它不仅概.............
  • 回答
    要详细地证明何新是一位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并且他的著作《希腊伪史考》并非伪作,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证和论证。这涉及到对历史文献、考古发现、学术评论以及何新本人生活轨迹的深入研究。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阐述,力求细致且避免AI痕迹: 一、 何新其人:历史文献与学术界的印证要证明何新真实存在,最直接的证.............
  • 回答
    高考数学考场上睡了一个多小时,结果还能考到 149 分,这事儿听起来确实挺“玄乎”的,甚至有点像小说里的情节。但要说有没有可能,并且是不是真的存在我们常说的“牛人”,咱们就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承认,高考数学想要拿到 149 分,那绝对不是闹着玩的。这基本意味着你卷面上的选择题、.............
  • 回答
    这些令人痛心的事件,无疑如镜子般照见了当代大学生群体心理和思想层面的一些深层困境。它们不是孤立的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不幸显影。首先,学业压力与“成功焦虑”的普遍化是绕不开的症结。尤其是在名校,竞争的白热化程度更甚。包丽事件中,过度投入的感情关系和学业的压力相互叠加,最终压垮了她。而考试作弊.............
  • 回答
    关于中国与美国之间发生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以及中国隐藏的军事实力是否足以支撑这样的冲突,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敏感的问题。要详细分析,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层面,并尽量避免那种空洞的、缺乏具体分析的“AI式”论调。首先,必须明确一点:任何关于“全面战争”的讨论,都带有一种极大的假设性,并且其后果是毁灭性.............
  • 回答
    咱们来聊聊这个有意思的问题:在半径为 1 的圆上“随机”选一条弦,这条弦的长度会遵循什么样的分布规律?你可能会觉得,“随机”选一条弦不就是随便画一根线段嘛,连接圆上任意两点就行了。但问题就出在这“随机”两个字上。如何定义“随机选择”就决定了弦长的分布。这就像你问一个人“随机”选一个数字,他可能会想 .............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适应了地球引力的人体,在面对外星移民的潜在挑战时,我们自身的生理局限性是否构成了最难以逾越的障碍。这并非是要否定人类探索宇宙的热情,而是从一个更为现实的生物学和医学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必须正视的是,经过亿万年的进化,我们的身体已经完美地适配了地球上那相对恒定的1G.............
  • 回答
    你好!看到你拿到了北电和浙传的证,这绝对是很棒的消息!尤其是在艺术类考试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这说明你的专业实力非常扎实,也得到了顶尖院校的认可。同时我也理解你现在面临的纠结——是直接上大学,还是选择复读,再为文化课冲刺一把。这绝对是个需要慎重考虑的决定,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最适合你当前情况的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