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动车组可以不可以三组或更多组重联?

回答
当然可以,动车组重联技术非常成熟,而且在实际运营中也很常见。你想知道动车组的重联,是想了解它的原理、优势、限制,还是在哪些场景下会用到?我可以从几个方面给你详细说说。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什么是“重联”。

简单来说,重联就是把两列或多列动车组车厢连接起来,让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运行。这就像我们平时说的“编组”,只不过动车组的编组更自动化、智能化一些。

动车组为什么可以重联?

这主要归功于现代动车组先进的设计和控制系统。

电气连接: 动车组之间通过特殊的连接装置(通常是车钩)进行电气连接。这些连接不光是物理上的,更重要的是电气信号和动力传输的通道。这就好比把两辆车的电线和油路都接通了,才能让它们协同工作。
通信和控制系统: 现代动车组都配备了强大的车载通信和控制系统,比如列车总线(Train Bus)系统。这个系统负责在各个车厢之间传输数据,包括速度、制动、牵引力、门控、空调状态等等。重联后,这些系统会进行“握手”和“身份识别”,形成一个统一的列车控制网络。列车长或司机通过一个主控端,就能对整个重联后的列车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
牵引和制动系统的协同: 重联的动车组,其牵引系统(比如电机)和制动系统(比如刹车)能够实现协同工作。当司机发出指令时,比如加速,所有动车的动力输出都能根据预设的算法进行匹配,确保列车平稳加速。制动时也是如此,避免了某一组车制动过猛或过弱而导致的不适感。

那么,重联的动车组,具体能怎么重联呢?

两组重联: 这是最常见的,比如我们常说的“8编组”动车组,很多就是由两列4编组动车组重联而成。
三组或更多组重联: 答案是肯定的,可以重联。 实际上,只要动车组的设计支持,并且连接设备的兼容性没问题,理论上是可以实现多组重联的。常见的例子比如一些高铁线路,为了应对客流高峰,会把三组、甚至更多编组的动车组重联在一起运行。

三组或更多组重联,这背后有什么考量和技术细节呢?

列车总长度和载客量: 随着重联组数的增加,列车的总长度也会增加,载客能力也随之提高。这对于客流量大的线路、高峰时段,或者跨区域的长途运输非常有意义。
牵引功率和编组能力: 动车组的牵引功率是有限的,也不是越多组重联越好。设计时会考虑到总的牵引功率是否足够驱动更长的列车,以及车钩和连接装置能否承受更大的拉、压应力。
制动能力: 列车越长,制动距离也越长。所以,重联后的制动系统必须能够有效控制整个列车的制动过程,保证安全。
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随着连接组数的增加,信号传输的路径也变长,这会对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延迟提出更高的要求。现代动车组在这方面都有冗余设计和先进的通信协议来保证。
车辆的兼容性: 并不是所有动车组都可以随意重联。同车型、同批次生产的动车组,在设计和系统上往往更具兼容性。不同车型之间的重联,需要经过严格的匹配和试验,确保安全可靠。比如,CRH380A 和 CRH380B,虽然都是高铁动车组,但它们的设计平台和部分系统并不完全相同,重联操作会相对复杂一些,或者有些情况下是不允许直接重联的。

重联有哪些优势?

提高运力: 这是最直接的优势。通过重联,一列车可以载运更多的乘客,尤其是在客流高峰期,大大提高了铁路的运输效率。
提高灵活性: 铁路部门可以根据实际客流情况,灵活地选择重联的数量,比如平时用两组,高峰期用三组,既能满足需求,又避免了空载率高的问题。
降低运营成本: 相对于运行两列或三列独立的列车,重联运行只需要一名司机(在某些情况下),减少了乘务人员的需求,也节省了电力和维护成本。
方便旅客: 旅客无需换乘,可以直接到达目的地,提升了出行体验。

当然,重联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技术要求高: 重联技术需要先进的列车控制和通信系统,对车辆的设计和制造工艺要求很高。
维护成本: 频繁的重联操作可能会增加车辆连接部件的磨损,需要更精细的维护。
站台长度限制: 重联后的列车总长度会增加,需要足够长的站台才能容纳。
曲线通过能力: 列车越长,在弯道上的外摆和内侵会越大,对线路的曲线半径有一定要求。

总结一下:

动车组三组或更多组重联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在实际运营中也有应用。这得益于现代动车组先进的电气连接、通信控制系统以及牵引制动协同技术。重联能够显著提高运力、运营灵活性和效率,但同时也对车辆设计、技术兼容性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你对动车组重联的哪个方面更感兴趣?比如想了解具体是哪些型号的动车组可以进行三组重联?或者想知道在哪些线路更常见?我可以再给你详细聊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动车组的意思是动车成组,因为是Multiple Unit,既然存在Multiple Unit,那么就存在Single Unit

比如下面这个就是个Single Unit


事实上Multiple Unit是从Single Unit这种自带动力的车厢重联发展而来

最初的形式是

Mc

如果觉得一节容量太小,那么就挂一节带驾驶间的无动力车厢

Mc-Tc

或者中间再加一节车厢

Mc-T-Tc

再挂Mc拖不动了,如果我有两个第二种形式的车子,那么就可以有

Mc-Tc-Mc-Tc,或者Mc-Tc-Tc-Mc

如果我有三个第二种形式的车子,那么可以用

Mc-Tc-Mc-Tc-Mc-Tc

或者我有两种第三种形式的车子,可以有

Mc-T-Tc-Mc-T-Tc

法国曾经有种很普及的通勤动车组叫做Z6100,用的就是Mc-T-Tc这种形式

经常会出现三组重联的形式

如果这种编组和常用,就可以把中间的Mc和Tc改造下,去掉驾驶室,就变成了我们现在认识的动车组形式,比如

Mc-T-T-M-T-T-M-T-Tc,实际上这个看上去是单单元的编组可以是三单元的结构


回答题主的问题:

以前的列车是用贯通控制线控制的,现在的动车组是用列车网络控制的,所以能不能,主要看列车网络里面是否存在限制。但是,原理上不存在问题。

user avatar

可以啊。古早时期的北京地铁车辆,似乎有一种就是六节一模一样的单头驾驶室车辆,两两腚对腚再三重联编成,具体参考铁博那台车。

而且现在动车组基本都是微控化,只要这个系统标准化,各车的通信链路加一条车号标记就可以多节重联,就没什么难度。

不过具体到国铁车辆,问题在于国铁没有超短编组的动车组。常规8+8就已经用满站台长度。除非国铁想通了找中车买便宜的中低速短编动车组,又想把运营玩出花。(脑洞中的4编组6S跨组共用母线装置已经走了N个版本。。。)


多组重联这种事,国外就很正常啦。比如嘤国东南铁道的377电力之星动车组,在伦敦维多利亚至布莱顿区间就很常见。Rush hour能见到4+4+4三组重联。而且本身这个车也有4编成与3编成两种,按照需求可以搭配出6(3+3)、7(3+4)、8(4+4)、9(3+3+3)几种,如果需要还可以搭配出10(3+4+3)、11(3+4+4),反正基本都是第三轨受流,不受到弓网关系的限制。

user avatar

当然可以啊

6组单节kiha101重联,12个驾驶室怕不怕?

CRH/CR系列理论上也可以,只是系统设定下最大支持2组重联。对于8节的CRH6A来说甚至可能不支持重联运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