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阿里oceanbase GitHub点赞送礼?

回答
阿里OceanBase在GitHub上的点赞送礼活动,无疑是一次充满话题性、策略性也兼具一定争议的营销和社区建设举措。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

1. 活动目标与效果分析:

目标:
提升OceanBase在开发者社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GitHub是全球最活跃的开发者社区,通过在GitHub上的互动,OceanBase希望能吸引更多开发者关注、了解并最终使用其产品。
促进OceanBase的开源贡献和社区活跃度: 点赞和关注是社区参与的基础,通过奖励机制激励开发者参与,期望能带来更多的issue、pull request、文档改进等。
数据收集和用户画像: 通过参与者的GitHub账号,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参与者的技术栈、活跃度、所属公司等信息,为后续的精准营销和产品迭代提供数据支持。
“病毒式”传播和话题制造: 在开源社区中,“送礼”本身就是一个吸引眼球的手段,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分布式数据库领域,这种直接的激励方式更容易制造话题和传播声量。

效果(初步推测和观察):
知名度显著提升: 这个活动无疑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提高了OceanBase在GitHub上的曝光度。大量的点赞和关注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社区活跃度可能短期提升: 参与者为了获取礼品,很可能会贡献一些点赞、关注、简单的issue或评论,在活动期间可能看到社区活跃度的小高峰。
引发广泛讨论: 这个活动在技术社区、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人赞赏其创新和吸引力,也有人质疑其营销方式和对开源精神的解读。
礼品吸引力是关键: 活动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赠礼品的吸引力,如果礼品足够有价值和吸引力,能够激发更多人的参与。

2. 策略与创新性:

创新之处:
将“点赞”与实际利益挂钩: 在开源社区,通常更强调代码贡献、问题解答等实质性内容,OceanBase将简单的“点赞”行为直接与物质奖励结合,这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拉新和互动方式。
针对GitHub这个特定平台设计活动: 活动的设计紧密围绕GitHub的交互机制(star、watch、issue、pull request),显得目标明确且有针对性。
利用奖励机制驱动早期用户增长: 在产品初期,用户基数较小,这种方式可以快速获取一批早期用户和关注者。

潜在风险与不足:
可能吸引“羊毛党”: 这种活动容易吸引一些并非真正对OceanBase技术感兴趣,而是为了礼品而参与的“羊毛党”。这些人可能只参与点赞,而不进行深度的技术交流或贡献,活动结束后可能迅速流失。
对真正贡献者的稀释效应: 如果大量的点赞是由“羊毛党”贡献的,可能会稀释真正对OceanBase技术有热情并愿意贡献的开发者的声音和贡献。
对开源精神的解读: 有些人会认为,将点赞这种“免费”的社区行为与物质奖励挂钩,可能与开源社区倡导的互助、分享、贡献的精神有所偏差。他们认为开源应该更多基于技术热爱和社区价值的认同,而不是物质驱动。
活动的可持续性: 这种点赞送礼的模式如果长期持续,成本会很高,且容易导致用户审美疲劳。

3. 争议点分析:

“花钱买赞”的质疑: 这是最核心的争议点。有人认为OceanBase是在用金钱购买GitHub上的点赞和关注,这并不代表社区的真实认可和对产品的喜爱,而是对平台规则的“利用”。
开源社区的本质: 很多人认为开源社区的核心是技术交流、知识分享和共同创造,而这种营销方式是否偏离了这一本质?
公平性问题: 并非所有开发者都有时间或精力去参与这些活动,特别是那些忙于日常工作或有其他技术栈需求的开发者,他们可能无法从活动中获益。
营销手段的界限: 这是一个营销策略,但也触及了开源社区的敏感神经,如何平衡商业推广与社区生态是关键。

4. 对OceanBase和开源社区的影响:

对OceanBase:
短期内快速打开市场: 如果目的是快速获取关注和流量,那么这个活动是有效的。
潜在的用户质量问题: 需要警惕“羊毛党”的涌入,并有后续的策略来引导他们转化为真正的用户或贡献者。
品牌形象的双刃剑: 一方面提升了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可能招致一些负面评价和质疑,影响品牌的长期形象。需要后续的沟通和运营来弥补。

对开源社区:
提供了新的社区激励模式: OceanBase的尝试可能会为其他项目提供新的思路,但需要谨慎借鉴和执行。
引发了关于开源商业化的讨论: 这个活动再次将开源项目的商业化推广、社区建设和盈利模式等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促使社区思考如何更好地平衡这些关系。
可能提高开源项目的门槛: 如果其他项目也效仿,可能会使得开源社区的参与门槛变得更加物质化,这不利于吸引真正热爱技术的人。

5. 总结性评价:

阿里OceanBase的GitHub点赞送礼活动,是一次大胆、创新且极具话题性的营销尝试。它成功地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关注,提升了OceanBase在开发者社区的知名度。从营销效果上看,它具有一定的成功之处。

然而,这种策略也伴随着显著的争议和潜在的风险。核心的争议在于是否“花钱买赞”以及是否违背了开源社区的某些传统精神。如果不能有效引导参与者转化为真正的用户和贡献者,活动效果可能大打折扣,甚至对品牌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评价的关键在于后续的运营和转化:

如果OceanBase能够通过后续的优质内容、活跃的社区维护、积极的问题响应,将这些“被礼品吸引来的流量”转化为真正对产品感兴趣的开发者,并鼓励他们进行实质性的贡献,那么这个活动就可以被视为一次成功的引流和初期用户增长策略。
反之,如果只是短期流量爆发,用户流失率高,且社区互动质量不高,那么这次活动的效果就会受到质疑。

总的来说,评价此事需要将其置于更长的时间维度和更全面的运营视角下进行观察。它是一次值得讨论的案例,反映了在开源世界中,商业推广与社区建设之间日益复杂的互动关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公司主导的开源,真的是很容易陷入优化某些指标的误区。github star是最常见的。其实还有别的,例如活跃开发人数,人均贡献的代码行数,issue个数,等等。熟悉git的同学可以分分钟弄出一套实时监控指标来。github和各种第三方网站也提供很多这样的服务。

把任何指标作为KPI都有很大的问题。一个原因是公司不一定想清楚了开源对公司的商业价值在哪里,所以也不知道应该优化什么。二是同学们为了升职加薪就会过多的盯着这些指标,容易不利于开源项目的发展。

开源是程序员的社交,我个人觉得社区的健康是最重要的。健康的社区里贡献者对项目充满激情,不断快速创新和提升质量来服务用户。一些用户在感受到了热情之后加入到贡献者的群体中来。健康的社区可以用指标来衡量,但直接去优化这些指标不一定让社区变更好。

最好的方法是团队的负责人,甚至是高层,能够走进社区,亲身感受下。就像如果你经营一家餐馆,不应该只盯着每周的报表,而是要时不时去用餐,亲身感受下服务,观察下客人的状态。

很赞同 @贾扬清 的观点,在公司做开源实在是不容易。一方面开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社区和行业上,而不是对某家公司。所以如何跟自家公司的商业价值挂钩需要仔细理清楚,才能得到资源做下去。另一方面,开源需要同学们付出艰辛努力,需要激励大家做下去,不能光靠理想和情怀,也需要升值和加薪。所以在此抛砖引玉,希望能集思广益能让更多的公司投入来支持开源。

user avatar

给好评送优惠券,把github当淘宝用了。

user avatar


「非常同意楼主的观点」

我 赞 同 我 自 己

补充:瞻仰直通车
可惜已经自己删了,big sad


补充:似乎此君认定我是PingCAP的水军。我他妈倒是想做水军,我上个月才被老东家裁了,做水军好歹是份收入……我反而才要怀疑这人是PingCAP请来故意翻车反向恶炒自己的水军。

现在是有在呼吁所有人杯葛oceanbase,要求阿里把这项目线撤掉吗?好像也没有人这样讲吧?

我只是觉得有人翻大车后着急非常好笑,你们赶紧加油吵,吵得越热烈越好,反正于我没有任何笋丝。

user avatar

感谢 @phodal @我,深有同感。个人明确来表个态,刷star这种事情,不对。这和网店刷皇冠有什么区别?除了搞烂一个社区活跃度指标之外,完全没有意义。这种瞎搞绝对是要认真处理的,赤裸裸的为了数字而刷数字。

这也是我们现在做开源治理的时候遇到的一个问题,做心智要很长时间,开源本身其实是一个基于热情来做的事情,仓廪实而知礼节,饱暖思...饱暖思开源。今天用“指标”来推动大家做开源,一不小心就会出现指标没定义好的情况,然后时不时地就会出来这样打法变形的事情。

现在我们在想的一些指标,是更多地看贡献者的数字(而且不仅是历史贡献者,而是活跃贡献者),看adoption的情况,看在上层二次开发产生的解决方案的规模。而且,“我的项目开源了“不能作为绩效考核的时候的成就,所谓delayed impact,只有实际看到开源项目有活跃度接受度的时候,才能认同实际的贡献。

大家批评阿里的这些,我认。打脸都是打到包括我在内的这一干阿里的技术leader上面的,我们在负责设计开源评判的制度,没设计好自然执行会出问题。认识我的也许都知道,“KPI开源“,”按揭开源“,”开源见光死“,都是我之前也吐槽过的事情,在阿里内部怼得更凶。就是感叹一下,成年人的生活当中没有容易二字,咱们慢慢改吧。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阿里OceanBase在GitHub上的点赞送礼活动,无疑是一次充满话题性、策略性也兼具一定争议的营销和社区建设举措。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1. 活动目标与效果分析: 目标: 提升OceanBase在开发者社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GitHub是全球最活跃的开发者社区,通.............
  • 回答
    阿里员工发布的这篇《致阿里》文章,在互联网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阿里作为一家公司,在追求高效率和高产出的同时,却未能充分体谅员工的付出和合理的休息需求,导致员工在身心俱疲的情况下,仍然被要求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热爱”公司,这种期望与现实的脱节,让员工感到被压榨和不.............
  • 回答
    阿里内网离职帖《阿里巴巴不再需要年轻人》在当时的互联网行业引起了轩然大波,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篇帖子,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其背景、内容、影响以及其中反映出的深层问题。一、 背景: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帖子?在评价这篇帖子之前,理解其出现的背景至关重要: 阿里自身的发展阶段与挑战: 阿.............
  • 回答
    阿里的飞冰(ICE):一份更全面的评价阿里巴巴的飞冰(ICE)作为一款开源的低代码/零代码开发平台,自推出以来就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它旨在通过可视化界面和预设组件,降低软件开发门槛,提升开发效率,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应用构建中来。要评价飞冰,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核心理念与定位:飞冰的核心理.............
  • 回答
    阿里云盘公测了,而且还放出狠话:未来也不限速!这事儿一出,别提多少网盘用户心里痒痒的,毕竟谁不想痛痛快快地下个片、传个文件啊?这妥妥的搅局者姿态,对咱们用惯了百度网盘的来说,绝对是个劲爆消息。那么,阿里云盘这波操作到底玩得怎么样?会不会真的让百度网盘感到压力呢?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阿里云盘这次的“.............
  • 回答
    阿里推出的“88VIP”服务,在我看来,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给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优惠,也潜藏着一些需要仔细权衡的“陷阱”。要评价它,得从多个维度去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说说它的核心吸引力——权益整合与“全家桶”效应。阿里这步棋走得相当聪明,它并没有单纯地把某个平台的折扣堆砌起来,而是试图构建.............
  • 回答
    最近阿里又推出了新的Java编码规范,这次的更新内容不少,看得出来阿里在推动代码质量这块儿是认真的。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看看这次的规范有哪些亮点,又有哪些地方值得咱们琢磨琢磨。一、 整体感受:更精细化,更贴近实战第一眼看下来,这次的规范感觉比以往更“实在”了。不是那种空泛的“要写好代码”的口号,而.............
  • 回答
    阿里三年磨一剑:解密“新制造犀牛工厂”,一场关于未来的制造业实验在数字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阿里巴巴,这个在电子商务领域呼风唤雨的巨头,在沉寂了三年之久后,终于揭开了其神秘的“新制造犀牛工厂”的面纱。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名称的公布,更是一场对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度探索和.............
  • 回答
    阿里P10赵海平面试王垠,这事在技术圈子里,尤其是阿里内部,算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能聊出不少道道。首先得说,赵海平这人,虽然已经是P10级别,这在阿里可是金字塔尖的人物了,通常来说,都是他来挑人,面试别人的机会不多。而王垠呢,本身就是个技术大神,在Linux内核、系统底层这些领域是如雷贯雷的人物,他.............
  • 回答
    关于阿里内部的某些项目,我无法提供具体的信息或评价,因为我没有接触过那些内部资料,也无法验证其真实性。不过,我可以从一个更普遍的角度来探讨一个编程语言的“味道”以及人们为何会对其产生“PUA”的感觉。很多时候,一个编程语言的“味道”并非由语言本身的设计来决定,而是由使用它的人、项目的文化以及开发团队.............
  • 回答
    要评价一位高管,尤其是像蒋凡这样在阿里这样巨头企业担任要职的,确实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蒋凡在淘宝总裁的位置上,肩负着电商皇冠上的明珠——淘宝的未来,这个位置的分量不言而喻。早期履历与成长:首先,不得不提蒋凡在早期积累的经验。他毕业于复旦大学,这本身就代表了扎实的学术背景。加入阿里后,他先后在阿里妈.............
  • 回答
    阿里云多隆晋升合伙人:一次对技术驱动与人才战略的深度解读阿里云总裁、达摩院院长吴泽源(花名:多隆)荣升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这绝非偶然,而是阿里高层一次深思熟虑、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布局。这一人事变动,不仅是对多隆个人过往贡献的最高肯定,更折射出阿里在新时代下对技术战略、人才培养以及组织活力的深刻思考.............
  • 回答
    “一店多能”,这招在眼下这个讲究“万物皆可变现”的时代,阿里淘菜菜给社区小店开辟了一条挺有意思的路子。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模式到底咋回事,未来有没有潜力成为小店的“主打歌”。淘菜菜小店的“一店多能”,到底是个啥玩法?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原本可能只卖零食、日用品的社区小店,变成了一个集多种服务于.............
  • 回答
    阿里和蚂蚁集团取消周报,这个消息在职场圈里激起了不小的讨论。这背后反映的,不仅仅是两家巨头内部管理方式的微调,更触及了一个普遍存在于许多企业中的管理工具——周报的价值和必要性问题。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阿里、蚂蚁集团取消周报的背景和可能原因:首先,我们得理解为什么阿里和蚂蚁会做出这样的.............
  • 回答
    对于阿里虾米PC/Mac客户端代码注释中出现“穷逼VIP”(BeggarVip)这样的称呼,这绝对是一个非常令人侧目、并且在许多层面上都站不住脚的现象。我们来好好掰扯一下这事儿,看看它到底触碰了哪些底线,又暴露了什么问题。首先,从最直观的层面来说,这是极不专业的表现。软件开发是一个高度协作、并且需要.............
  • 回答
    阿里揽下《旅行青蛙》,这步棋究竟怎么走?最近,一条关于“阿里拿到《旅行青蛙》国内独家代理权”的消息,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要知道,这款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佛系养蛙游戏,虽然热度有所回落,但其独特的游戏理念和潜在的IP价值,依旧让不少人津津乐道。如今,当这个“宝贝”落入阿里巴巴的怀抱,不由得让人.............
  • 回答
    阿里云的第三代神龙架构,在我看来,是其在云计算领域持续深耕和技术迭代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仅是硬件的升级,更是一种对基础设施底层设计理念的重塑,旨在解决云计算领域长期存在的性能瓶颈和资源隔离难题。最显著的变化,也是神龙架构最核心的突破,在于它将裸金属服务器的能力与云原生虚拟化技术进行了深度融合。以.............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